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科技成果纵横》2006,(5):F0002-F0002
9月10日,沈阳市新农村建设科技创业行动启动仪式在沈阳农业大学隆重举行。新农村建设科技创业行动的主要内容是通过实施农村科技人才研修工程、科技特派员示范工程、农村科技成果转化工程等三大工程,培养新型农民和科技创业人才队伍,建立新型农村科技服务体系,加强技术成果转化与推广,到“十一五”末,全市资助3000名青年农民到高校进行专业技术培训;选派1000人(次)科技特派员进村创业:引进推广农业新品种100项,开发新产品100项,培育创新型科技企业和创业基地1000家,初步形成适应新农村建设需要的农村科技服务新体系和机制。  相似文献   

2.
为了实施《国家中长期科学和技术发展规划纲要(2006-2020年)》,营造激励自主创新环境,推动企业成为技术创新主体,努力建设创新型国家,今年2月26日,国务院全文发布了《实施国家中长期科学和技术发展规划纲要(2006-2020年)若干配套政策》(以下简称“配套政策”),涉及科技投入、税收激励、金融支持、政府采购、引进消化吸收再创新、  相似文献   

3.
11月5日至10日,由市科技部门和农业部门有关领导、农业专家和技术人员组成我市考察团一行7人,赴陕西杨凌参观考察了第十三届中国杨凌农业高新科技成果博览会,同时参观考察了杨凌农业高新技术产业示范区和示范区内的杨凌农业科技示范园、农作物新品种引进示范园,并引进了一批新良种技术。通过参观考察,考察团真正体会到了高新技术对现代农业发展的巨大推动作用,农高会所展示的高新技术、论坛水平和杨凌农业高新技术产业示范区的发展经验对我市推动农业科技发展,促进“三村”建设和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都具有很大的学习借鉴作用。  相似文献   

4.
一是组织实施新农村建设科技引领工程。以星火计划和国家“科技富民强县专项计划”为载体,重点实施农业生物技术与产生化、农产品食品加工技术与产业化、农业新品种选育与产业化等重大农业科技专项。  相似文献   

5.
宋福蓁 《科技潮》2005,(6):62-63
科技对经济和社会可持续发展的支撑作用显著增强两年来,平谷区在工业、农业、旅游、教育、社区、新农村建设、卫生等多个领域,实施各类科技项目74个,其中国家级、市级项目35个,引进项目资金4228万元,引进新技术、新成果、新品种230多个,表彰奖励科技成果19项,累计实现产值17.2亿元,利税2.1亿元。  相似文献   

6.
“十五”期间,广西农业职业技术学院积极开展农业科技创新,通过建设现代农业科技示范园,努力探索农科教结合新路;充分发挥玉米育种优势,加大成果转化的力度,推广新技术、新品种和新成果;积极开展科技下乡进村入户,切实为“三农”服务,为促进广西农业经济发展和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做出了积极的贡献。  相似文献   

7.
近日,中国农业科学院郑州果树研究所与浦江县农业生态科技示范基地签订了为期20年的租地协议。白去年动工以来,已逐步完成了基础和配套设施的建设,并已引进了樱桃、蓝莓等14大类果树的163个品种进行试种,其中西洋大樱桃、蓝莓、盆栽速生枯等一批高档次的保健果品已培育成功,并实现了当年引种、当年投产、当年见效的现代农业科技转化目标。  相似文献   

8.
为深入贯彻全省科技奖励大会精神,全面落实加快创新型省份建设意见和配套文件,日前,马鞍山市科技局印发了《促进工业经济倍增的科技政策》。  相似文献   

9.
政策导向     
《苏南科技开发》2006,(6):11-12
近百项创新政策实施细则年内出台 科技部政策法规与体制改革司有关负责人不久前透露,针对《国家中长期科学技术发展规划纲要(2006-2020年)》配套政策,今年年内我国将陆续出台99项实施细则,以营造激励自主创新的环境,推动企业成为技术创新的主体。据悉,这些政策涉及科技投入、税收激励、金融支持、政府采购、引进消化吸收再创新、创造和保护知识产权、人才队伍、教育与科普、科技创新基地与平台、加强统筹协调10个方面。  相似文献   

10.
《合肥科技》2008,(1):16-17
“十一五”期间.科技部将重点引导建设300个新农村建设科技示范村(试点)、200个新农村建设科技示范乡镇(试点)、100个新农村建设科技示范县(市、区)(试点)。  相似文献   

11.
农业科技在新农村建设中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本文首先阐述了农业科技在推动新农村建设中的作用,并提出了加快农业科技创新,促进新农村建设步伐的基本对策。  相似文献   

12.
《安徽科技》2006,(3):1
日前,国务院发布的《实施(国家中长期科学和技术发展规划纲要(2006—2020年)〉的若干配套政策》(以下简称《配套政策》),明确从科技投入、税收激励、金融支持、政府采购、引进消化吸收再创新、创造和保护知识产权、人才队伍、教育与科普、科技创新基地与平台、加强统筹协调等lO个方面采取积极措施,努力营造激励自主创新的环境,推动企业成为技术创新的主体。国家此次出台的《配套政策》不仅充分运用了税收、金融等经济杠杆.而且也从过去的口号性文件向致力营造创新环境的模式发展,从纲领性描述变成了实施性指导。其中一个重要目的就是鼓励企业走自主创新之路。  相似文献   

13.
籍增顺 《太原科技》2006,(11):13-15
新农村建设是党中央为全面解决“三农”问题作出的战略选择,搞好新农村建设,必须依靠科技。就新农村建设遇到的主要问题、科技需求和保障措施进行了分析和阐述。  相似文献   

14.
近年来,余杭区科技局在区委、区政府的正确领导和上级部门的指导下,紧紧围绕“五年再造一个都市农业”的奋斗目标,坚持“引进、培育、引导、推广、服务”的科技工作方针,重点抓了农业科技产业化基地建设、新品种引进、星火科技示范户培育和农产品保鲜和深加工,取得了明显成效,有力地促进了都市型农业的发展和农业现代化建设的步伐。一、农业科技产业化示范基地建设取得新成效全区推进农业科技产业化经营,重点抓了波尔山羊等6个公司+基地+农户型的农业科技产业化示范基地建设。如无公害蔬菜示范生产基地,占地300余亩,生产各类“无公害”蔬菜8…  相似文献   

15.
梁素田 《甘肃科技》2010,26(2):14-15
在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中,农村科技服务体系建设是一个重要环节,正确认识农村科技服务体系建设的重要性,理清农村科技服务发展思路,创新农村科技服务机制,对于促进传统农业向现代化农业转变,推进新农村建设的步伐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在此,就新农村科技服务体系建设提出如下建议。  相似文献   

16.
新农村建设必须依靠科技创新,科技创新是提高农牧民整体素质的需要、是走特色产业的需要、是提高农牧民社生产生活水平的需要.西藏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中,必须明确科技创新的指导思想,加速农村科技进步;把握好实事求是的原则,加大科技创新力度.要为科技创新提供坚实保障,切实发挥好科技创新在构建社会主义新农村中的作用.  相似文献   

17.
近日,为进一步贯彻党的十七大精神,落实科学发展观,按照党中央、国务院关于社会主义新农村、创新型国家建设的指示和中央经济工作会议精神,以及《关于“十一五”农村科技工作的指导意见》和《新农村建设科技促进行动》的要求,根据《新农村建设科技示范(试点)实施方案》的部署,科技部组织启动了首批新农村建设科技示范乡镇、村试点工作,  相似文献   

18.
一、农业科技现状1.市、县、乡三级农技推广服务机构与科技队伍经多年建设,我市已基本形成了市、区(县、市)、乡(镇)三级配套的以推广应用新品种新技术为主要内容的农技服务体系,学科上可分为种植业、畜牧业、水产业、林特业、农机、农村能源等子体系。  相似文献   

19.
2004年5月31日,辽宁省科技厅召开辽宁与东欧农业科技合作座谈会,邀请沈阳农业大学、省农科院、中科院沈阳应用生态研究所等农业科研、教学单位的领导和相关领域专家、学者,研究探讨我省与匈牙利、波兰、捷克等东欧国家在农业新品种引进与扩繁、人工气候室建设、生态保护等方面开展农业科技合作与交流的可行性及项目。  相似文献   

20.
阐述了建设科技新农村的必要性,指出现阶段科技支撑和引领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应重点抓好的几项措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