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正>以大数据和云计算、物联网、移动互联等技术应用为基础的智慧城市建设,已成为全球城市发展的新主题和新动力,也成为新型城镇化背景下我国城市发展的新目标,对经济社会发展和人民生活产生越来越深刻的影响。2014年3月,中共中央、国务院出台的《国家新型城镇化规划》(2014—2020年)明确提出,要大力推进智慧城市这种全新的城市发展模式;2014年8月,国家工信部、科技部、财政部等八部委联合印发《关于促进智慧城市健康发  相似文献   

2.
<正>新型智慧城市理念由中国电科在2015年12月第二届世界互联网大会上提出。从智慧城市到新型智慧城市,实际是从1.0向2.0演进和迭代的过程。随着各类信息基础设施建设的不断完善,智慧城市理念不断成熟,大数据、云计算、物联网、移动物联网、人工智能等新兴ICT技术迅猛发展,传统智慧城市建设所造成的"信息烟囱"、"数据孤岛"等问题逐渐暴露,从智慧城市向新型智慧城市演进是未来城市发展的必然趋势。  相似文献   

3.
<正>城市,正在深刻地改变世界和中国。2010年上海世博会的主题就已经是"城市,让生活更美好"。如今,利用科技的力量建设智慧城市已成为全社会的普遍共识。2016年,党中央和国务院又提出了"建设新型智慧城市"的战略。从城市到智慧城市再到新型智慧城市,"智慧"成为城市发展方式转型升级的关键词。  相似文献   

4.
经信委之窗     
《上海信息化》2014,(11):83-86
<正>上海2014智慧城市体验周、信息安全活动周同步启动以"智慧城市,走进美好生活"为主题的"2014年智慧城市体验周暨第四届上海市信息安全活动周"于10月27日在上海拉开帷幕,体验周通过180余项活动,邀请百万市民共同体验智慧城市的最新发展。本次体验周活动分为三大部分:面向市民的"百兆流量送万家"优惠促销、智慧城市建设十大优秀应用评选、大数据开发应用创意大赛、信息安全技能竞赛和首届信息安全创意大赛等"综合活动";围绕智慧生活、智慧经济和信息安全三大主题开  相似文献   

5.
随着第二批国家智慧城市试点的确定,我国智慧城市建设版图在不断扩大.伴随着"蛋糕"做大的过程,发展不平衡带来的"智慧孤岛"、业务系统不对接带来的"智慧碎片"、资源不共享带来的"智慧割据"等现象也层出不穷,这些问题产生的一个重要原因在于智慧标准的缺失.标准化建设是智慧城市建设和发展到一定阶段的必行之事、必经之路.智慧标准的缺失和不依标建设,已经成为智慧城市发展过程中的"硬伤".  相似文献   

6.
<正>随着物联网、云计算、移动互联网、大数据等新一代信息技术的发展,智慧城市概念被越来越多地提及,人与人、人与自然之间的信息沟通方式将进一步革新,我们生活的城市整体结构将越来越具备"智慧"特征。智慧城市建设目前在国内"遍地开花",80%以上的二级城市提出建设智慧城市的发展目标。2013年9月,惠州市被国家科  相似文献   

7.
李燕 《上海信息化》2014,(10):10-13
<正>智慧城市建设,是城市信息化向高端发展、城市综合水平不断提升的必经之路,亦是衡量城市科学发展进程的一把标尺。2011年以来,上海智慧城市建设高歌猛进,圆满完成了首轮三年行动计划的各项任务,信息化发展水平综合指数排名全国榜首。时至2014年,面对大数据、物联网、云计算、移动互联等新一代信息技术驱动的新形势,上海市政府正式发布了智慧城市建设2014-2016年行动计划。聚焦此轮智慧城市建设:新规划将展现哪些亮点?又会带来怎样的产业机遇?本刊把握政策脉搏、发掘市场契机,全面解读新三年行动规划,以飨读者。  相似文献   

8.
经信委之窗     
《上海信息化》2014,(10):84-86
<正>智慧城市新一轮行动计划描绘活力上海新蓝图2014年9月10日,上海市政府举行新闻发布会,发布上海智慧城市新一轮行动计划。上海市经济和信息化委员会主任李耀新、副主任刘健,上海市教育委员会副主任袁雯等分别介绍了上海市智慧城市建设情况和2014~2016年行动计划主要内容以及智慧教育等有关情况。根据行动计划,在未来三年,将着力实施智慧化引领的"活力上海(LIVED)五大应用行动"——着眼城市宜居、着眼产业创新、着眼运  相似文献   

9.
信息化战略是近30年来欧美和亚洲先行国家推动经济与社会发展的重要战略之一。一般认为,城市的发展历经传统城市、数字城市,最终将会进入到智慧城市。智慧城市是城市演进的高级阶段,这一理念得到了各国的普遍认可,成为当前推动全球城市发展的重要方向。进入"十二五"以来,我国已有累计超过200个城市提出了智慧城市建设计划。国家工信部、科技部、住建部已开始展开智慧城市  相似文献   

10.
<正>为什么要发展智慧经济到目前为止,对"智慧经济"的确还没有非常明确的概念界定。自2008年IBM提出"智慧地球"概念后,引起了全球的关注,许多城市逐步把原先的"无线城市""数字城市""智能城市"规划升级为"智慧城市"规划,并开始新的实践探索。据统计,目前全国有300多个城市相继提出了智慧城市建设方案,其中193个城市正式列入了国家试点,杭州也在其中。要建设智慧城市,少不了  相似文献   

11.
<正>"七大建设项目"集中亮相"智博会"作为城市发展关注的热点,随着新一代信息技术的广泛应用,智慧城市即城市信息化、智慧化发展已成为必然趋势。我国智慧城市建设的目标,突出"为民、便民、惠民"的理念,推动创新城市管理和公共服务方式,向城市居民提供广覆盖、多层次、差异化、高质量的公共服务,避免重建设、轻实效,使公众分享智慧城市建设成果。我国政府提出,到2020年,建成一批特色鲜明的智慧城市,聚集和辐射带动作用大幅增  相似文献   

12.
卷首语     
《太原科技》2015,(4):3
2015年3月17日,太原市科技工作会议隆重召开。会议学习贯彻全国和全省科技工作会议精神,总结2014年工作,部署2015年任务。2015年全市科技工作的总体思路是,围绕"一个核心"(加快推进以科技创新为核心的创新发展),坚持"双轮驱动"(增强自主创新能力和破除体制机制障碍),构建"三大平台"(市级科技计划管理平台、科技资源开放共享平台、创新创业公共服务平台),实施"四大工程"(国家科技成果转化服务示范、国家智慧城市建设、国家  相似文献   

13.
赵欣 《科技智囊》2014,(5):36-41
<正>新型城镇化规划为智能建筑业带来新机遇3月16日,中共中央、国务院下发了《国家新型城镇化规划(2014~2020年)》(以下简称《规划》),《规划》将是今后一个时期指导全国城镇化健康发展的宏观性、战略性、基础性纲领。其中,有关智慧城市的内容尤为引人关注。《规划》要求推进智慧城市建设,统筹城市发展的物质资源、信息资源和智力资源利用,推动物联网、云计算、大数据等新一代信息技术创新应用,实现  相似文献   

14.
正在"城市病"日益严重的今天,"智慧城市"被认为是实现城市可持续发展的重要途径。中日韩均制定了相应政策支持智慧城市产业的发展,三国在该领域面临着竞争与合作并存的局面。发展潜力巨大的智慧城市产业据联合国统计,全球的城市化率在2018年已达到55%。在主要国家和地区中,中国的城市化率为59.2%,美国为82.3%,日本为91.6%,韩国为81.5%,东盟地区为48.9%。预计到2030年,全球城市化率将突破60%,到2050年将进一步提升到68%。随着城市的持续扩张,对住宅、交通、能源、基建、就业、教育、卫生保健等领域的管理要求也水涨船高,运用人工智能、物联网、大数据等高新技术的智慧城市产业迎来发展机遇。  相似文献   

15.
<正>杭州发展智慧经济,通过智慧产业化和产业智慧化,有利于产业转型,推动杭州顺利跨越"中等收入陷阱";有利于城市转型,拉动杭州率先进入智慧城市时代;有利于社会转型,提升杭州市民生活品质。当前要审时度势,根据杭州的发展优势聚焦于产业尖端,凝聚创新要素,强化创新政策,建议以大数据产业为突破口,以国际电子商务产业为先锋,以建设中国大数据服务中心为目标,率先崛起成为全球大数据产业高地之一。杭州建设"中国大数据服务中心"正当其时。  相似文献   

16.
自古以来,人类从未停止过对光明的追求。1666年,牛顿成功测出了太阳光中的美丽色彩;1879年,爱迪生的发明照亮了整个世界,也创造了文明的新纪元。人类的每一次进步,都是智慧进步:从耕织陶艺到工业革命,从计算机诞生到移动互联的普及,对智慧的探索一次次促使人类走向文明与科技的革新。2014年上海智慧城市建设新三年行动计划着眼城市宜居,营造普惠化的智慧生活,并提出到2016年建立基本涵盖全体市民、网络智能化公共服务的目标。普罗娜抓住智慧照明这一"四新"产业机遇,助力智慧城市光明事业。  相似文献   

17.
作为2015智慧城市体验周的重要研究成果,上海市经济和信息化发展研究中心编制的《2014年上海市智慧城市发展水平评估报告》,对2014年上海智慧城市建设做出了全面、立体的评估,展现了上海智慧城市建设的整体水平. 上海市经济和信息化发展研究中心发布了《2014年上海市智慧城市发展水平评估报告》(以下简称“《报告》”),从网络就绪度(信息基础设施)、智慧应用(信息感知与智能应用)、发展环境保障(工作制度建设)三个方面,对全市整体以及各个区县的智慧城市建设发展情况进行了评估.  相似文献   

18.
正国内智慧城市建设之演进1.智慧城市的兴起2008年IBM公司首次提出"智慧地球"新理念,设想通过实施城市数字化、网络化和智能化,利用互联互通信息更好地感知、分析和管控城市运营,实现有限资源的优化利用和城市可持续发展。世界各主要经济体纷纷将发展智慧城市作为应对国际金融危机、振兴经济的重点领域,美国、德国、法国以及新加坡、日本、韩国等很多国家迅速推进智慧城市建设。中国也在这个时期引入智慧城市概念,开始了试点尝试和实践探索。  相似文献   

19.
《上海信息化》2014,(12):17-19
2014年11月8日,历时5天的第16届中国工博会圆满落下帷幕:从"三会合一"开幕巨献,到琳琅满目的智慧体验;从Citypad为代表的智慧城市CPS,到空中列车、工业4.0、7轴机器人……8大专业展、18万平米展厅、12.1万观众、顶尖学者云集,不仅创造了史上最大规模工博会,而且展现出"智能制造引领未来,创新升级助力融合"的崭新气象。  相似文献   

20.
 中国的信息化始于20世纪80年代,经过了工业等部门信息化、领域信息化和数字城市建设,信息技术逐渐在国民经济各领域及城市各部门中较为广泛的应用。如今,新一代信息技术加速了信息化深入应用,建设智慧城市也成为中国在新型城镇化背景下的必然选择。2010年以来,以"集约、智能、绿色、低碳"为主导理念的智慧城市建设逐渐成为推动新型城镇化和实现城市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手段。聚焦于新一代信息技术、物联网、云计算等技术在国家、区域与城市不同行业与领域的应用,国家出台了多项政策措施,通过试点与示范有效地推动了智慧城市建设,取得了预期成效。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