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国家大学科技园是大学生创新创业的支撑平台和大学生创业企业的孵化基地。当前大学生创新创业面临一系列瓶颈问题,制约着学生创业的发展。高校应建立大学生创业教育与培训、创业政策扶持、创业孵化载体支持和创业服务等支撑体系,积极推进大学生创新创业。  相似文献   

2.
石长征 《科技信息》2012,(10):175-175
本文根据大学生创业的现状,从大学生创业与微型企业的互利关系入手,探究大学生创业的四种微型企业模式。  相似文献   

3.
叶琦 《科技咨询导报》2012,(34):249-250
通过对苏州市高职院校的创业教育现状和在校大学生创业实践情况进行调查,结果显示部分大学生创业观念已经确立,并在政府和学校创业政策的扶持下,涌现出了一批在校生创业者。但由于创业扶持政策不够,经验不足,抗风险能力较差,规模小等原因,不少在校大学生创业实践上存在着一些问题,亟待我们改善。  相似文献   

4.
进入"十二五"时期后,我国的大学生应该不仅仅是求职者,更应当是工作岗位的创造者,成为推动我国经济发展的内生力量。应从培育社会创业氛围、开展系列创业教育、加大资金扶持力度和严格落实创业政策等方面共同推进大学生创业型就业。  相似文献   

5.
近年来,大学生创业问题倍受社会关注,国家相继出台了一系列鼓励与扶持政策。国内外众多学者在理论和实践层面从不同角度对创业教育进行了研究,并构建了相应的高校创业教育体系,旨在有效指导高校创业教育活动。本文在前期对大学生创业意愿和行为的影响因素实证研究基础上,拟对目前高校创业教育体系进行进一步的优化和构建,进而有助于为社会培养更多的创新性人才。  相似文献   

6.
通过对遵义医学院、贵阳医学院各500名在校大学生进行随机抽样调查,采用SPSS软件进行统计分析,结果表明,贵州省医学院校在校大学生虽具有较高的创业热情,但真正实现自主创业的人数偏少,创业意识不强;大学生对学校开设自主创业教育活动的呼声很高,渴望拥有更多的创业知识;政府的宣传不到位,提供政策上的优惠与扶持不够;不同专业、不同性别对大学生自主创业的认识存在一定偏差;传统的就业观念对大学生自主创业有较大的影响.  相似文献   

7.
大学生创业观调查与分析——以H高校为例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夏志芳 《科技信息》2007,(5):167-167,101
大学生创业是当前高校中急剧涌现的现象,其快速发展归于政府的政策扶持和大学生就业的严峻形势等因素。本文作者从各个方面对目前高校学生创业观进行了调查,并从学校就业指导、创业教育、创业实践、创业基地建设等方面进行了探讨,有益于高校各相关工作的深入开展。  相似文献   

8.
通过文献调查法,收集近十年来创业政策和创业教育对大学生创业意愿影响的研究共19篇,样本总量为15 852人,运用元分析方法,总结分析创业政策、创业教育与大学生创业意愿的关系,并得出其在多大程度上对大学生创业意愿产生影响。研究显示,创业政策、创业教育与大学生创业意愿均呈正相关关系,效果量分别为0.34和0.29,达到中等效应水平。其中,地域分布和论文发表时间是大学生创业政策与创业意愿相关关系的调节变项;地域分布是创业教育与创业意愿相关关系的调节变项。沿海地区与内陆地区相比,创业政策与大学生创业意愿相关系数的效果量分别为0.43和0.22,创业教育与大学生创业意愿相关系数的效果量分别为0.32和0.15,这表明沿海地区创业政策实施的效果更佳,且创业教育相对做得更好,更能激发学生的创业意愿。2013年后和2013年前政策效果与创业意愿之间的效果量分别为0.42和0.20,这表明2013年后政府实施的创业政策是有效的,远比前一时期更能激发大学生的创业意愿。  相似文献   

9.
田静  王树进 《科技资讯》2014,(9):247-250
本文构建了大学生创业意愿影响因素的理论模型,对在校大学生和近年毕业生的创业意愿及影响因素进行了梳理。在理论模型的指导下进行了问卷设计与调查。调查分析的结果显示:已毕业的大学生创业意愿高于在校生;影响在校大学生创业意愿的主要因素是学校创业教育、家庭创业支持等环境因素,而毕业后大学生创业意愿与其所在单位类型、工作部门等因素更为密切;在意愿的强烈程度上,就业的毕业生有更强的创业意愿。根据理论分析与调查结果,本文提出强化创业扶持政策的设计与宣传、对在校生开展创业技能培训、加强高校的社会实践教学环节等对策建议、拓宽大学生创业政策支持范围。  相似文献   

10.
鼓励和扶持大学生进行高科技创业是党和国家有关部门的重要政策,在这样的大背景下,福建省陆续出台了一系列旨在推动科技创业精神文件,形成了一套政策体系,在取得了显著成绩的同时,也存在信息平台落后、融资较困难、创业教育不实用、高校科技管理部门能动性不强等问题。对此,可以通过构建联动平台、成立专项基金、改进创业教育、科技管理部门校际联合等几项路径对福建省大学生高科技创业政策体系进行优化。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