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25 毫秒
1.
为了解微小Swiss-roll燃烧室的工作特点,用平板Swiss-roll燃烧器进行CH4/空气预混气的燃烧实验,获得了不同甲烷流量时燃烧器的熄火极限,分析了燃烧产物成分.结果表明:该燃烧器能够实现CH4/空气的稳定燃烧,并确保火焰位于燃烧器的中心;当存在回热时,未燃气体被加热,燃烧器的可燃极限范围增大,但上下极限并不对称,富燃极限比较小,而富氧极限比较大,预混气体能够在较大的空气流量下稳定燃烧;燃烧器最高的壁面温度在理论当量比附近,且随着空气流量的增大,火焰温度逐渐下降;空气过量时甲烷可实现较完全燃烧,空气不足时过剩的甲烷转化为H2和CO,减小了燃烧放热量,使燃烧器容易熄火.  相似文献   

2.
合成气纯氧高压预混湍流火焰结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了理解高压下合成气纯氧预混湍流火焰中火焰与流动的耦合作用,利用OH-PLIF激光测量技术开展了高压条件下合成气纯氧预混湍流火焰结构研究,获得了高压下预混湍流火焰前锋面结构,得到了火焰前锋面尺度信息,包括火焰体积、火焰面密度和火焰前锋面尺度,并分析了预混湍流火焰前锋面与湍流尺度和层流火焰尺度的相互作用关系.研究结果表明:高压预混湍流火焰前锋面为褶皱火焰面结构,火焰面为小尺度的尖峰结构和大尺度的树干状结构互相叠加;合成气火焰前锋面结构比甲烷混合气火焰更加精细,尺度更小;合成气预混湍流火焰体积较小,放热区较小,在预混贫燃燃气轮机燃烧室中容易产生燃烧振荡;合成气和甲烷火焰在湍流燃烧速率上表现出不同的转折规律,这可以通过火焰前锋面尺度和火焰自身不稳定性尺度来解释;湍流流动对火焰前锋面的扰动受到火焰自身不稳定尺度的限制.  相似文献   

3.
利用本生灯-纹影系统及CHEMKIN-PRO对高温下掺氢天然气层流预混火焰传播速度进行实验及数值模拟研究,并从热力学及化学动力学效应方面讨论了初始温度对掺氢天然气层流预混火焰传播特性的影响.结果表明:GRI-3.0机理能较准确地预测293~500K条件下的掺氢天然气层流预混火焰传播速度;在相同初始温度下,混合物层流预混火焰传播速度在高掺氢比时增幅更显著;在相同当量比下,混合物层流预混火焰传播速度及绝热火焰温度随初始温度的升高呈近线性增加;高温下,H自由基浓度的增大进一步增强了H+O2=O+OH对整体燃烧反应的促进作用,使混合物层流预混火焰传播速度显著加快.  相似文献   

4.
利用三维激光粒子动态分析仪(LDV/APV系统)测量距离同轴流动燃烧装置Cup Burner出口不同位置的细水雾雾场特性(雾滴速度、雾滴粒径),利用Cup Burner系统地研究了细水雾抑制小尺度CH4/空气顺流非预混火焰,考察细水雾的粒径和雾滴质量分数对CH4/空气顺流非预混火焰结构的影响. 研究结果表明粒径为10~100 μm的细水雾能有效地抑制CH4/空气顺流非预混火焰,随着细水雾粒径减小或空气流中雾滴质量分数的增加,细水雾抑制熄灭CH4/空气顺流非预混火焰的能力增强. 细水雾抑制熄灭CH4/空气顺流非预混火焰的机理主要是气相吸热冷却和稀释氧气,在CH4/空气顺流非预混火焰的根部,气相吸热冷却起主导作用,而在火焰的上部稀释氧气起主导作用.   相似文献   

5.
利用本生灯-纹影系统实验研究含有CO2,N2的掺氢天然气层流预混火焰传播速度,并应用GRI-3.0机理模拟计算不同组分预混燃气绝热火焰温度、敏感性系数及重要自由基浓度等,详细讨论CO2,N2的稀释效应.研究表明,GRI-3.0机理能较好地预测掺氢天然气层流预混火焰传播速度;CO2,N2稀释组分会显著抑制掺氢天然气层流预混火焰速度及其绝热火焰温度;与N2相比,CO2不仅具有较强的热力学效应,且随着CO2稀释比的增加,火焰中重要自由基H浓度显著减少,抑制氧化反应H+O2O+OH对燃烧的主导促进效应,使预混燃料的层流火焰传播速度显著降低.  相似文献   

6.
为了准确地数值预报煤粉旋流火焰特征和主要烟气成分,比较扩展的涡耗散模型在多湍流模型下的预测性和影响,针对IFRF(国际火焰研究基地)2.5MW煤粉氧燃烧和空气燃烧实验,利用组分输运方程,结合7步改进的总包反应,对炉内煤粉氧燃烧进行数值计算,并与实验结果和空气燃烧基况对比.结果表明:氧扩散率、发射率和比热容等物性参数修正后,湿循环、氧预混二次流的煤粉氧燃烧扩散火焰温度场与空气燃烧总体一致,火焰稳定且为Ⅱ型火焰结构;EDC模型(涡耗散概念模型)对组分预测更为准确,尤在可实现k-ε模型下的缓慢反应CO生成和IRZ(中心内回流区)高温预测;而FRED模型(有限速率涡耗散模型)在多湍流模型下对炉内温度、组分、火焰结构预测亦较准确.  相似文献   

7.
为了对预混火焰在平板狭缝中熄灭的内在规律进行探讨,给出了火焰在狭缝中熄灭状态的判断依据.通过模拟甲烷/空气预混火焰在平行板狭缝中淬熄的机理及过程,借助实验和计算在特定的狭缝高度下研究预混火焰的熄灭长度与传播速度间的关系,得出了化学反应放热和壁面散热等与预混火焰传播和熄灭状态间内在关系,这为防止预混可燃气体发生爆炸和燃烧提供依据,为设计和应用阻火器提供理论上的支持.  相似文献   

8.
微细通道中甲烷预混火焰传播的实验   总被引:3,自引:1,他引:3  
对微细通道中甲烷/氧气(空气)预混火焰传播现象进行了实验研究。确定了火焰能够在细管中稳定传播的当量比极限,以及在不同甲烷百分比下火焰的传播速度。结果表明:在室温条件下,甲烷和氧气预混火焰可以在细管中稳定地停留在一点燃烧,并且可以很好地控制其移动;相反,对于甲烷和空气的预混气体,即便环境温度在1 100K以上,也不能在微细通道中得到稳定的火焰。在同一甲烷流量下存在着两个当量比极限。在这两个当量比之间,火焰可以进入细管传播。在较小气体流量下,当氧气过量时微细通道中甲烷和氧气预混火焰的传播速度与宏观尺度下火焰的传播速度基本相当,随着流量的增加火焰传播速度很明显地增加。  相似文献   

9.
本文介绍一种测量分析甲烷-空气预混燃烧火焰成份及其浓度的方法,并划分出火焰的反应区、产物区和环境区。该方法可用于烃类-空气类燃烧火焰的测量分析。  相似文献   

10.
为了明确在高初始压力下外加交流电场对天然气预混火焰的影响,以甲烷/空气预混的瞬态球形火焰为研究对象,利用定容燃烧弹探究了在过量空气系数为1.2、常温298K、高初始压力300kPa下,加载电压有效值5kV的低频和高频交流电场对甲烷/空气预混火焰燃烧特性的影响。结果显示:低频条件(f=40,60,80,100 Hz)下,火焰传播速度分别增大17.41%、6.53%、3.99%、1.54%时,燃烧压力峰值分别增大2.06%、1.73%、1.04%、0.79%,质量燃烧率达到100%所用的时间分别缩短11.96%、10.27%、7.78%、3.74%;高频条件(f=10,15,20kHz)下,火焰传播速度分别增大13.69%、19.76%、22.21%时,燃烧压力峰值分别增大1.00%、2.37%、3.07%,质量燃烧率达到100%所用的时间分别缩短11.03%、14.94%、16.13%。对低频和高频交流电场的助燃机理——双离子风效应和电化学效应进行了具体的分析,分析结果与实验现象吻合,证明了电场助燃技术的可行性与有效性。  相似文献   

11.
针对低渗透油田开发水平低的问题,结合安塞低渗透油田靠近靖边大气田的条件,应用三维三相全组份模型,探索研究了注天然气或/和溶解气开发低渗透油田的可行性,数值模拟结果表明,注气开发比自然能量开发单井产量成倍提高,提高低渗透油田开发水平的关键也在于采取单并增产措施,提高单井产量.  相似文献   

12.
一种回收液化天然气冷能的低温动力循环系统   总被引:19,自引:0,他引:19  
提出一种高效回收液化天然气冷能的低温动力循环系统.用热力学第二定律对这种循环进行了详细分析,给出了其参数的优化设计方案.计算结果显示这种方法可以回收液化天然气50 % 左右的冷能.  相似文献   

13.
提出了对《西安市利用陕北天然气的规划与方案》中的一些技术问题的见解及利用靖边气田内未获工业气流井及其它井储气以供调峰的设想;对调峰气量、管道压力控制、管道结构、管道防冻、防冻剂的选择等问题进行了分析.这是根据多年来在靖边气田从事现场天然气测试、试采工作的实践经验,结合有关的天然气集输理论对靖边至西安输气管道工程的有关技术问题所作的理论性探讨,可供有关专家参考  相似文献   

14.
对天然鲜藕汁饮料的加工工艺进行试验,选择出合适的工艺条件,研制出营养丰富、藕香浓郁的藕汁饮料。  相似文献   

15.
以山西省祁县洁源天然气公司的天然气门站管理系统为例,阐述了西门子PLC在此监控与管理系统中的应用,并对WinCC与S7-300的使用进行了介绍,并对不同的监控画面进行了描述.  相似文献   

16.
天然气中冷仿真培训系统的设计与实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针对天然气中冷生产过程的仿真对各类操作人员培训的重要性,以某大队中冷装置的生产过程为开发背景,开发了一套中冷仿真培训系统。仿真结果表明该系统能够模拟实现该系统实际的操作环境。通过在仿真培训系统上训练,不仅有利于操作人员快速掌握生产装置的工艺流程,积累生产操作经验;而且对保证装置的稳定运行具有重要作用。该系统具有弥补教学手段和实验条件限制等优点,能与生产实际紧密结合,对培养高技能、复合型人才发挥着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7.
对添加了均流装置的天然气汽车尾气催化转化器内的流场阻力特性进行了数值研究.结果表明:改变载体安装位置对催化器内的压力损失影响很明显.催化器内添加均流装置会增大催化器段的压力损失,但采用合理的均流装置会使催化器内压力损失增加得较小.组合式导流板造成的压力损失对发动机影响很小,均流装置可以显著改善催化器内的流场均匀性.采用合理的导流结构和安装位置可以使压力损失较小.  相似文献   

18.
张丽 《科技资讯》2012,(22):94-94,96
目前,天然气水合物已成为国内外研究的热点。本文阐述天然气水合物的概念与基本类型,通过追踪天然气水合物的发现历史,分析研究历程和研究现状,对世界上天然气水合物分布、开采以及相关环境问题作了简要、系统的阐述,并提出了天然气水合物目前研究面临的急需解决的问题与研究重点。  相似文献   

19.
采用数学模型预测高炉富氧喷吹煤粉的燃烧过程,数学模型包括气相流动、煤粉挥发分的热解和燃烧、残炭的燃烧、辐射传热和固体颗粒相的运动等子模型.模拟结果表明,单筒煤枪和热风混合效果不好,不利于煤粉燃烧;由于直吹管和风口空间小,因而富氧对煤粉燃烧率影响不大;富氧可提高风口端部平均氧含量,有利于煤粉在回旋区内燃烧.  相似文献   

20.
针对以前的研究认为济阳拗陷孤西断裂带深层天然气主要发育煤成气,以烃源岩特征分析为基础,综合运用天然气组分、稳定碳同位素、稀有气体同位素、轻烃组成和伴生油生物标志物等多种指标,并结合成藏地质条件分析,系统剖析了孤西断裂带古生界天然气的成因和来源。认为该区并非都为煤成气,发育有3种类型的混源气:孤北潜山主要为C—P来源的煤成气,混入了部分油型气;渤古4和渤深6潜山均以渤南洼陷Es4上生成的高成熟油型气为主,前者还存在煤系的贡献,后者则混有部分源自Es3下的伴生气。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