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34 毫秒
1.
新型除臭剂     
最近日本一家杂志介绍了新发明的一种价格便宜、效果显著的新型除臭剂。这种除臭剂与以往用活性炭吸附或香料掩蔽去臭不同,它是由化学反应除去臭味的。这种除臭剂可长时间有效地除去空气中的氨、、硫化氢、硫醇等气体,其除臭率可达99.9%。它的组成是硫酸亚铁或硝酸亚铁等亚铁盐和维生素C  相似文献   

2.
用磺烟(用硫铁矿土法炼硫磺所产之烟气)试制出氢氧化亚铁合成肥料,碳酸钙,硫酸钠等产品,具体作法是:(1)使磺烟废气通过冷却室进入回收塔内,废气中的二氧化碳、硫化氢、单体硫和塔顶喷下的石灰水发生化学作用,生成含化合物硫代硫酸钙、亚硫酸及铁盐的吸收液从塔下部流出来。(2)将吸收液加石灰中和至pH值8.5,吸收液中的亚铁盐与石灰作用,生成氢氧化亚  相似文献   

3.
环境友好正极材料磷酸亚铁锂中铁、磷的测定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研究用可见分光光度法测定磷酸亚铁锂中的总磷,发现锂离子和亚铁离子不干扰磷的测定.研究用高锰酸钾法滴定磷酸亚铁锂中亚铁离子,在锂离子或磷酸根离子的存在条件下,亚铁离子的回收率置信度为95%的置信区间分别是(100.09±0.18)%和(99.91±0.17)%,表明锂离子和磷酸根离子对亚铁的测定没有干扰.实测了一些磷酸亚铁锂样品,发现其中总磷和亚铁的含量和理论值接近.以上方法简单,易操作,成本低.  相似文献   

4.
本文采用硫酸—盐酸—氢氟酸溶矿,用稳定的抗坏血酸作还原滴定剂,以磺基水杨酸为指示剂,滴定铁矿中的高铁后,溶液用过硫酸铵完全破坏抗坏血酸亚铁络合物,并氧化所有亚铁成为高铁,然后再用抗坏血酸滴定其中的全铁,以此达到全铁和亚铁的连测。本法操作简单,并消除了汞、铬对水体的污染。文中应用本法对六种含铁量不同的铁矿管理样进行了测定,其结果和原结果基本符合,相对误差一般不超过千分之五。  相似文献   

5.
低渗地层堵塞特征及解堵技术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通过分析陇东低渗透油田地层堵塞的特征,提出不同的解堵技术,并取得了良好的现场效果.生产时间较短的油井堵塞物以有机物为主,蜡质、胶质、沥青的含量占70%~90%,而生产时间较长的油井堵塞物有机物和无机物并存,其中酸不溶物占23.8%,垢物的主要成分有CaCO3,CaSO4,BaSO4和SiO2,堵塞主要集中在近井带3~5m内;而水井以铁盐、亚铁盐和细菌以及由水敏、速敏造成的堵塞为主,并且堵塞半径达到5m以上.针对不同井况的堵塞特征,采用不同解堵配方体系、物理化学的复合解堵方式及压裂解堵工艺,并在现场取得了良好的施工效果.  相似文献   

6.
电沉积因瓦合金镀层成分的影响因素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电沉积方法在硫酸盐体系中制得了Fe-Ni合金镀层.研究了Fe2 与Ni2 的摩尔比、氯化亚铈浓度、抗坏血酸浓度、镀液温度、pH、阴极电流密度和电沉积时间对镀层铁含量的影响规律,确定了适宜电沉积因瓦合金的最佳工艺条件,并采用EDS,XRD和TEM对所得镀层进行了分析.验证性实验结果表明,制备的镀层具有与因瓦合金相似的成分,其Fe和Ni质量分数分别为61.8%~62.1%和37.9%~38.1%,它是由单一的纳米晶?固溶体组成.  相似文献   

7.
应用纳米Fe3O4颗粒与Fe^2+离子协同处理高浓度印染废水。利用磁性纳米FFe3O4颗粒的超顺磁特性,在外加磁场的作用下将磁颗粒、亚铁盐及有机物形成的混凝体迅速沉降下来,使废水得到有效的处理。实验表明,加入了磁性颗粒的废水其CODCr去除率明显高于只投加亚铁盐的废水,提高率在15%以上。实验同时研究了药剂的投加量、pH值等因素对废水处理效果的影响,并对其作用机理进行了初步探讨。  相似文献   

8.
常温铁氧化物脱硫剂具有节能、降耗等一系列优点.本文研究了不同亚铁盐和沉淀剂对脱硫效果的影响,以及原料配比和脱硫工艺条件的改变对脱硫效果的影响.结果表明:当原料NH4HCO3/FeSO4=1.2时,煤气流速为1 L.min-1,脱硫效率趋近100%,脱硫剂的硫容可达到17.3%.  相似文献   

9.
本文测定了pH值对空气氧化亚铁离子的影响,证明溶液的pH值是影响亚铁离子氧化速率的重要因素,探讨了亚铁氧化反应的各种机理并提出铁的水解产物破坏水合亚铁离子“遮蔽效应”的自动催化氧化机理。  相似文献   

10.
王爱莲 《甘肃科技》2010,26(18):76-78
采用间接滴定原理,用亚铬酸盐法测定高铁酸钾。针对传统高铁酸盐分析方法的不足,.对滴定分析条件进行了优化研究,分析了测定过程中溶解固体、酸化、酸度、温度及亚铁浓度的选择等影响因素,给出高铁酸钾纯度、产率、浓度的计算方法,改进后的滴定法测定FeO42-的精确度得到明显提高,精度可提高5%。  相似文献   

11.
研究了抗坏血酸与同多钼酸在浓度为0.24mol/L的硫酸介质中形成钼蓝的反应.抗坏血酸的浓度0~12mg/L范围内符合朗伯比尔定律,相关系数r=0.9997.加标回收率在98%~102%之间,RSD≤0.28%.用于药物中抗坏血酸的测定,结果满意.  相似文献   

12.
荧光动力学法测定抗坏血酸的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在稀硫酸介质中,抗坏血酸能活化钒(V)催化溴酸钾氧化酚藏花红的反应,使其荧光猝灭,建立了荧光动力学法测定抗坏血酸的新方法.测定抗坏血酸的线性范围为2.0~40.0μg.L-1,检出限为1.2μg.L-1.此方法用于药物样品中抗坏血酸含量的测定,加标回收率在97.3%~102.8%之间.  相似文献   

13.
针对潜育性稻田的主要障碍因子是还原物质,而还原物质又以亚铁为主的事实,于1986~1989年用亚铁作毒害因子,通过水培研究了早稻耐亚铁的鉴定指标。结果表明120ppm为鉴别品种耐性差异的适宜亚铁浓度;苗高、根系生长量、根系氧化力、剑叶光合强度、干物质产量为鉴定指标。  相似文献   

14.
马铃薯环腐病菌、番茄溃疡病菌、白菜软腐病菌这三种细菌性植物病原菌对农业生产危害严重。本研究以红蓼挥发油为研究对象,通过溶剂和乳化剂筛选及毒力实验确定红蓼挥发油植物源杀菌剂的配方,并以该配方配制植物源杀菌剂进行活体检测实验,分析其防治效果。实验结果表明,通过对5种溶剂及7种乳化剂的筛选,得出无水乙醇为溶剂,吐温-20为乳化剂。确定红蓼挥发油植物源杀菌剂的配方为:按质量比,红蓼挥发油2%,无水乙醇8%,吐温-20 8%,用水补至100%。该配方配制的红蓼挥发油植物源杀菌剂分散性、稳定性、pH值、热贮稳定性及冷贮稳定性各项指标均符合标准。在活体检测实验中,该杀菌剂对马铃薯环腐病菌的预防效果为30.00%~88.33%,治疗效果为43.33%~88.33%;对番茄溃疡病菌的预防效果为50.00%~97.00%,治疗效果为26.67%~96.67%;对白菜软腐病菌的预防效果为48.33%~98.33%,治疗效果为48.33%~97.00%。在实际应用中,综合考虑红蓼挥发油植物源杀菌剂对三种植物病原菌的防治效果及其成本,建议红蓼挥发油植物源杀菌剂稀释80倍后对马铃薯块茎浸泡处理,对番茄及白菜喷药处理,从而达到良好的防治效果。红蓼挥发油植物源杀菌剂对三种细菌性植物病原菌有显著的杀菌效果及良好的活体防治效果,可为三种细菌性植物病害的防治提供绿色途径。  相似文献   

15.
高姗姗 《科技资讯》2012,(25):61-62
化学需氧量(CODcr)是我国实施总量排放控制的指标之一,它反映了水中受还原性物质污染的程度,水中还原性物质包括有机物,亚硝酸盐,亚铁盐,硫化物等。同时水样被有机物污染也是很普遍的,本文主要介绍了实验室常用的测定化学需氧量的五种方法,列举了每种方法的优缺点。  相似文献   

16.
利用硫铁矿烧渣制备高纯氧化铁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以硫铁矿烧渣为原料,经过磁选、熟化、除杂等生产工艺制备了超细氧化铁粉末和铁盐。研究了熟化温度、时间及合成因素对产品粒度的影响。制备的产品粒度为亚微米级、纯度达99.5%以上。为硫铁矿烧渣的综合应用开辟了新的途径。  相似文献   

17.
水热法制备纳米Fe3O4的研究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本实验以尿素、铁盐、亚铁盐等为原料,采用水热法制备了纳米Fe3O4.通过一次回归正交设计研究和讨论了表面活性剂SDS用量、反应温度、反应时间、尿素用量对产物粒径的影响,并通过快速登高法寻优得到了最优工艺条件:表面活性剂SDS用量0.4g、反应温度118℃、反应时间2.1h,尿素用量10g.在最优条件下制备的产物经XRD、TEM和激光粒度分析仪检测得知,产物大部分为球形Fe3O4。平均粒径27nm.  相似文献   

18.
本研究对具有保护和治疗双重功效的仿生性杀菌剂25%Amistar(阿米西达)水悬浮剂在苹果病害管理体系中的应用技术和定位进行了探讨.研究结果表明,25%Amistar SC除对嘎啦品种有药害外,对红富士、新红星、北斗、澳州青苹等6个骨干品种均无任何不良影响,使用安全;同时,25%阿米西达SC对苹果白粉病、黑星病及斑点落叶病等三种主要病害均具有显著防冶效果,使用浓度2000~2500倍,防治效果达80%~90%;在广谱性和防效上显著优于目前生产上推广的常规性的苯并咪唑类、三唑类及代森类的杀菌剂品种.应用上重点应在发病前或发病初期施药,间隔7~10天喷1次,连喷3至4次为宜,同时与其它作用机制的杀菌剂如苯并咪唑类、三唑类等内吸性杀菌剂混用或交替用药.在以红富士、新红星等品种为主栽品种果区的元公害苹果生产病害管理体系中具有极高的推广价值.  相似文献   

19.
对标准HJ/T 345—2007邻菲罗啉分光光度法测定络合铁中亚铁含量存在显色不明显进行了改进。改进试剂添加顺序并用20 m L无水乙醇取代方法中的部分水溶剂,在溶液p H 3~9之间,邻菲罗啉能与络合亚铁离子形成稳定的橙红色络合物。该络合物的最大吸收波长为510 nm。文章提出的方法解决了标准HJ/T 345—2007对络合亚铁检测时显色不明显的问题,且样品的亚铁回收率在98.0%~102.0%之间。  相似文献   

20.
一种新的高灵敏测定抗坏血酸的荧光分析法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提出了一种新的高灵敏测定抗坏血酸的荧光分析法.抗坏血酸与Cu2+在pH为7.40的磷酸盐缓冲溶液中生成羟基自由基,然后羟基自由基与苯甲酸反应形成荧光物质.建立了测定抗坏血酸的适合条件,测定抗坏血酸的线性范围为(0.0128~1.92) ×10-6g/mL,方法的检测限是7.75×10-9g/mL.对于8.56 ×10-7g/mL的抗坏血酸测定6次,其相对标准偏差为1.6%.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