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43 毫秒
1.
室温下应用Ar+ 离子源辅助准分子脉冲激光沉积 (0 0 2) 取向的 YSZ过渡层薄膜于NiCr 合金基底上;基底加温至750 ℃,用准分子脉冲激光沉积YBCO 高温超导薄膜于YSZ/NiCr 上,并切割成线材.实验结果表明:YBCO 超导线材不但为c-轴取向的,同时为在a-b 平面内织构的,其临界温度Tc≥90 K(R= 0),临界电流密度Jc≥1×106 A/cm 2(77 K,0 T).  相似文献   

2.
室温下应用Ar^+离子源辅助准分子脉冲激光沉积取向的YSZ过渡层薄腊地NiCr合金基底上;基底加温至750℃,用分子脉冲激光高温超导薄膜于YSZ/NiCr上,并切割一材,实验结果表明:YBCO超导线材不但为c-轴取向的,同时为在a-b平面内织构的,其临界温度Tc≥90K,临界电流密度Jc≥1×10^6A/cm^2(77K,0T)。  相似文献   

3.
利用反应溅射的方法制备了NiO薄膜,并研究了NiO对NiFe薄膜的钉扎作用结果表明钉扎场与反应溅射的Ar/O2比例,总的溅射气压、基底的粗糙度等有很大关系,利用光电子能谱(XPS)分析了NiO2中的Ni2O离子的价态,并制备了NiO钉扎的自旋阀Ta/NiO/NiFe/Cu/NiFe/Ta,其磁电阻(MR)可达到2.2%,忆场为10.48kA/m。  相似文献   

4.
用交法制备出了(Fe1-xCrx)15-(SiO2)85闰状合金固体,这种粒状合金固体是一种钠米复合材料,由嵌在SiO2母体中的Fe-Cr合金颗粒构成。本文报告这种材料的基本制备方法,以及Cr含量对Fe-Cr合金颗粒磁学性质的影响。  相似文献   

5.
用溶胶法制备出了(Fe1-xCrx)15(SiO2)85粒状合金固体,这种粒状合金固体是一种纳米复合材料,由嵌在SiO2母体中的FeCr合金颗粒构成.本文报告这种材料的基本制备方法,以及Cr含量对FeCr合金颗粒磁学性质的影响  相似文献   

6.
使用连续称重装置和非连续称重装置对Fe25Cr20Ni合金在H2S-H2气氛中的高温硫化行为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这种合金的硫化行为遵循抛物线规律,腐蚀产物有3层:最外层(称OL-Ⅱ层)由Fe-Ni-S系统组成;中间层(称OL-Ⅰ层)由Fe-Cr-S系统组成;内硫化层(Subscale)由一些弥散的硫化物相组成,标记实验的结果表明:合金在硫化过程中,腐蚀产物最外两层的生长是由金属离子向外扩散控制,而内硫化层的生长是由分解机理控制。  相似文献   

7.
阴极共沉积Ni(OH)2薄膜在碱淀粉液中的电化学特性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采用阴极电沉积法在镍基底上制备Ni(OH)薄膜,循环伏安法在1.0mol.dm^-3KOH溶液中测量了薄膜电极的催化析氧特性,沉积Ni(OH)2的薄膜电极比镍基底增加了20mA.cm^-2的析氧电流。在制膜过程中掺杂7%Ce(V/V)得到的复合氢氧化镍薄膜电极在碱溶液中的析氧电流又增加了约20mA.cm^-2,分光光度法和薄层扫描分析法对薄膜进行了成分分析。  相似文献   

8.
YSZ薄膜的阻抗谱测量及其电学性能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应用4192A低频阻抗分析仪测量了不同温度下的YSZ薄膜的阻抗谱,利用Bauerle等效电路模型研究了YSZ薄膜的电导率随温度的变化规律,探讨了掺杂氧化物(Y2O3)对YSZ薄膜电导率的影响,其结果表明:YSZ薄膜的阻抗谱是一个完整的半圆,圆心稍低于实轴,在500℃时,YSZ薄膜的电导率为0.014Ω^-1cm^-1,且随着测试温度的升高,YSZ薄膜的电导率增大,稳定剂浓度对YSZ薄膜的电导率有显  相似文献   

9.
采用高温(120℃)水热合成方法,制备了层柱双氢氧化物Ni2Al-CO3;以此为反应原料,同过渡金属单取代型杂多金属氧酸盐阴离子〔XW11Z(H2O)O39〕^n-(略写为XW11Z)进行离子交换反应,合成了多金属氧酸盐柱撑层柱双氢氧化物Ni2AlXW11Z(其中,X=Si^4+,Ge^4+,B^3+;Z=Cu^2+,Co^2+,Ni^2+);通过元素组成分析、XRD、FT/IR等手段,对合成化合  相似文献   

10.
用射频磁控溅射法在Pt/Ti/SiO2/Si(100)结构衬底上沉积了高度C轴取向La改性的PbTiO3(PLT15)薄膜.研究了PLT15薄膜的电晕极化方法,用此方法同时对多个热释电敏感单元进行了极化.利用PLT15薄膜制备了热释电红外传感器,薄膜厚度是2μm,真空蒸发的Ni-Cr电极面积为1.2mm×1.0mm,敏感元下的Si(100)基片用热KOH和EPW进行刻蚀.用所设计的热释电系数测试系统对PLT15薄膜样品进行了测试,研究了其热释电特性.测试结果表明,PLT15薄膜样品的热释电电流ip平均为2.1×10-11A,而对应的热释电系数p为2.52×10-8C·(cm2·K)-1.这类薄膜很适合制备红外传感器  相似文献   

11.
Sol—Gel法制备ZrO2超微粉末的反应机理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以自制Zr(OC3H7)4的Y(CH3COO03为原料,应用溶胶-凝胶法制备了YSZ(ZrO2-9)mol%Y2O3)凝胶和超细粉末。研究了Sol-Gel形成机理以及PH值艰胶凝时间和凝胶结构的影响。  相似文献   

12.
用慢正电子技术研究了在溅射时不加偏压,纯Ar气氛,基片分别为加热300℃和不加热的情况下制备的No.2系列和No.7系列的用Y2O3稳定的ZrO2薄膜(简称YSZ膜)。研究发现:YSZ膜心部区S参数随退火温度升高而降低;YSZ膜的过渡区宽度随退火温度升高而变窄;基片加热,有助于获得稳定、均匀、致密的薄膜组织。  相似文献   

13.
以自制Zr(OC3H7)4和Y(CH3COO)3为原料,应用溶胶-凝胶法(Sol-Gel)制备了YSZ(ZrO2-9mol%Y2O3)凝胶和超细粉末.研究了Sol-Gel形成机理以及pH值对胶凝时间和凝胶结构的影响.通过TG-DTA、XRD等分析手段,研究了从干凝胶到YSZ超细粉末过程中的反应机理.实验证明:反应可分为3个阶段,钇稳定立方相ZrO2的合成温度在470℃左右  相似文献   

14.
以Fe3(CO)12为母体制备担载金属簇催化剂的表面化学 …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表面浸渍的方法制备了以Fe3(CO)12为母体,SY分子筛为载体的担载型Fe3/SY催化剂。采用TPD-IR,UV-DRS、XPS,TPD-GC等技术综合研究了Fe3(CO)12与SY载体间的相互作用,在真空中的热分解以及Fe3/SY上CO吸附、CO和H2共吸附的动态过程。IR结果表明,Fe3(CO)12与载体之间存在着较强的相互作用,并由此使得簇结构得到稳定,脱羰过程中存在着结构的转变。XPS  相似文献   

15.
Ni42Cr6Fe合金广泛用于制作显象管玻壳阳极帽。为了改善它作为软玻璃的气密性封接材料的性能,采用TEM、XRD、SEM等技术研究此合金表面氧化膜的组成、结构及其气密性封接性能,以选择合适气密封接的氧化膜条件。试验结果表明,氧化初期以Cr2O3为主,后期以(Fe,Mn)Cr2O4为主。氧化膜表面为(Fe,Mn)Cr2O4,主要起浸润玻璃作用;氧化膜底层为Cr2O3,主要起致密稳定和与基体连接的作用。  相似文献   

16.
复合稳定ZrO2在高温热处理过程中,发生立方相向四方相的相变,由于Y2O3或Ce2O3和MgO的复合稳定作用,相变过程产生大量介稳的t-ZrO2析出体。可相变四方相含量随热处理时间而增加,其中外2mol%Y2O3的(Y,Mg)-PSZ/MgAl2O4材料处理至800h仍未降低。热处理过程中Y2O3和Ce2O3始终存在于晶格中稳定ZrO2.复合稳定剂充分体现了对立方和四方相的稳定作用,多元PSZ的稳  相似文献   

17.
添加离子对 δ-FeOOH 相转化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FeOOH是制备磁记录材料的中间体,在一定条件下可相转化为α_Fe2O3。本文研究了FeSO4、SnCl2、NiSO4等添加离子对δ_FeOOH在水热处理时相转化的影响,结果表明Fe(Ⅱ)和Sn(Ⅱ)离子对相转化反应具有催化作用。最后探讨了其影响机理,认为相转化是按溶解-结晶机理进行,在FeSO4、SnCl2存在下δ_FeOOH颗粒表面会发生局部的氧化-还原反应,从而促进其相转化。  相似文献   

18.
本文使用穆斯堡尔谱研究了非晶态Fe-(Co,Cr)-Zr和Fe-(Ni ,Cr)-Si,P,C)合金的掺氢效应.在室温下,a-Fe-Cr-Zr 合金穆斯堡尔谱是顺磁谱,但是,掺氢后它们变成了铁磁谱.对于Fe-Cr, Fe-Ni,Fe-Co基非晶态合金,掺氢使它们的磁状态和同质异能移位发 生不同的变化,这起因于在不同类型的合金中体积膨胀、电荷转移效应和键合作 用起了不同的作用.使用经典的磁偶极相互作用模型解释了掺氢对非晶态合金的 磁各向异性的影响.  相似文献   

19.
该文主要以色谱技术研究了负载型Ni(Ac)_2的热分解性能。结果表明,Ni(Ac)_2的分解过程取决于载体的性质。强酸性载体HZSM-5分子筛起催化分解作用,导致Ni(Ac)_2分解时在低温区出现CH_4和CO_2峰;MgO与Ni(Ac)_2的配位作用致使Ni(Ac)_2有两个最佳分解温度,CO_2,CO和H_2相应地都出现两个峰;与MgO和HZSM-5相比,SiO_2和γ-A1_2O_3对Ni(AC)_2热分解的影响不很明显。但SO_2,γ-A1_2O_3和HZSM-5有较强的甲烷化效应。  相似文献   

20.
采用红外光谱研究〔V2S6O2(CuPph3)4(Cu(MeCN))2〕·2(CH2Cl2)·2(PrOH)1-、〔VS4(CuPph3)4Br〕·CH2Cl22-和〔V2S6O2Cu6(3-MePy)63-簇合物.簇合物的结构特征和成键方式不同,在ν(V-S)和Pph3的δ(cpc)的敏感振动模会有很大差别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