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25 毫秒
1.
土壤动物是生态系统的分解者,在维持物质循环和能量流动方面起着重要作用,人类引起的氮沉降对土壤动物的组成和结构产生了巨大影响。通过研究发现,在自然生态系统,模拟氮沉降会降低土壤动物的多度和多样性,但是在人工(如农业)生态系统中氮素添加会增加土壤动物的多度和降低其多样性。氮素添加对人工生态系统中线虫多度的促进效应存在阈值效应。氮沉降对土壤动物组成和结构的影响主要通过2种:1)氮素添加后土壤铵离子浓度增加,其对土壤线虫产生直接的抑制效应;氮素添加导致土壤酸化进而影响土壤线虫的多度和多样性;2)氮素添加通过改变其它生物(如植物、微生物)群落而间接的影响土壤动物。  相似文献   

2.
节水灌溉条件下冬小麦生长期田间氮素迁移转化试验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在节水灌溉的条件下,通过田间现场试验测定了冬小麦生长期田间土壤中铵氮、硝态氮含量的动态分布,分析了田间土壤中氮素的迁移转化规律,为合理施肥提供科学依据。试验结果表明,冬小麦耕层中的营养氮素含量以硝态氮为主,约占85%多,除用施肥的方法为植物生长提供一定的氮素以外,土壤本底的含量,特别是土壤中有机氮矿化后的无机氮也是植物营养氮素的一个重要来源,在节水灌溉的条件下,冬小麦生长季节硝态氮的深层渗漏微乎其微,但是冬小麦收割后根层中仍有大量的硝态氮,如不合理利用会在汛期因大量降水造成肥料的大量流失,并对地下水构成潜在的威胁。  相似文献   

3.
高等植物氮素转运蛋白研究进展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土壤中植物所利用的主要外源氮素形态是硝态氮和铵态氮,NRT,AMT转运蛋白分别介导它们在植物根系的吸收及体内的运输,氨基酸、酰脲和多肽类等有机态氮也可在相应的转运蛋白的作用下被植物吸收利用.本文概述了近年来在硝态氮、铵态氮及有机氮素转运蛋白生物学功能与调控及其与植物氮营养等方面的最新研究进展,并对今后关于氮素转运蛋白研究的方向做了展望.  相似文献   

4.
目前土壤重金属污染问题在药用植物的栽培中十分普遍,镉作为土壤中分布最为广泛且毒性较强的重金属之一,其污染问题尤为严重。广藿香是多种中成药的主要成分,以广藿香为实验材料,采用盆栽控制实验方法,研究不同浓度镉胁迫处理下,通过对广藿香农艺性状、抗氧化酶活性、丙二醛、可溶性蛋白、叶绿素含量以及有效成分含量进行测定,表明镉胁迫下广藿香株高和鲜重增长受到抑制;高浓度胁迫会抑制抗氧化酶活性,但较低浓度胁迫反而会激活广藿香抗氧化反应;广藿香中可溶性蛋白含量在镉胁迫下呈下降趋势;丙二醛含量随着胁迫时间的延长总体呈上升趋势;随着镉胁迫时间的延长,高浓度处理组在第30天时过氧化氢含量达到峰值,增幅最大;同时,镉对广藿香叶绿素含量具有显著(P<0.05)减少作用;此外,广藿香的次生代谢产物也会受到镉影响,实验组百秋李醇含量整体呈上升趋势,但与对照组相比增量明显减少;广藿香酮含量呈下降趋势,处理30 d后,实验组广藿香酮含量减少了40.46%。可见,镉胁迫会对广藿香生理状态造成影响,且在低浓度短时间镉胁迫下,广藿香生理状态被激活,高浓度长时间的镉胁迫下,广藿香生理状态受到抑制。研究结果将为降低土壤重金属污...  相似文献   

5.
光照和氮素等因素是影响植物生长发育的关键因子,植物光合作用依赖于光照提供的能量,其中光强、光质对植物生长发育、生理生化和氮代谢等方面起着重要作用.肥料为植物生长提供必要的营养条件,特别是氮肥,氮供应水平影响植物体内的生理特性,其在参与调控植物体生化反应中的酶及其辅基的合成方面必不可少.然而,植物生长发育往往受环境中多种因子的共同调控,光照和氮肥互作对植物的影响十分显著,本文综述了光照、氮素及光氮互作对植物生长发育指标的影响,阐述了光氮互作在植物生长发育中的重要性,有利于进一步了解植物生长过程中各影响要素之间的相互作用,为更好地提高植物特别是农作物生产效率及品质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6.
以4种辣椒为材料,分析在不同胁迫浓度和胁迫时间镉离子胁迫下,4种辣椒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性及同工酶酶谱的变化.结果表明,镉离子能显著影响酶活性的变化,不同镉离子浓度胁迫下不同材料酶活性变化不同, SOD酶活性最高为对照组的1.4倍(1号品种,100 mg/L胁迫3 d),酶活性最低的为对照组的60%(2号品种,150 mg/L胁迫6 d);镉离子还能影响同工酶酶谱,不同胁迫时间和浓度对同工酶的影响不同,对1号材料的影响最为显著,能诱导出2条SOD同工酶新谱带.  相似文献   

7.
以楝(Melia azedarach)、梧桐(Firmiana platanifolia)为试验材料,采用盆栽试验的方式研究2个树种在不同浓度土壤镉胁迫(轻度1 mg/kg、中度10 mg/kg、重度50 mg/kg)下的耐性及富集能力.结果表明:重度镉胁迫下,楝和梧桐叶片和根系受到明显胁迫,且随时间延长而逐渐缓解.镉胁迫下,楝和梧桐生物量、总叶绿素呈先增后减的趋势, MDA增大,楝SOD活性升高,梧桐SOD活性显著降低.梧桐长期长势优于楝,表现出更强的耐性.楝对镉的累积情况为根系大于地上部,梧桐则表现为地上部大于根部.梧桐的单株镉富集量大于楝,表现出更强的镉富集能力,适用于重度镉污染土壤的植物提取或植物固定.综合来看,梧桐具备更强的土壤镉修复潜力.  相似文献   

8.
丛枝菌根真菌对氮素的吸收作用和机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丛枝菌根真菌可以与绝大多数陆生植物共生,它可以吸收铵态氮、硝态氮、一些氨基酸和一些复杂的有机氮素,吸收的氮素在根外菌丝中转化成精氨酸,并以这种形式运输到根内菌丝,在根内菌丝和根细胞界面,精氨酸再进一步转化为NH4^+后转移到宿主植物体,参与植物氮素代谢,而转移的氮量及对宿主植物氮营养的贡献与宿主植物、真菌以及基质养分和水分条件有关.  相似文献   

9.
盐性条件下的AM真菌以及AM真菌提高植物耐盐性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本文针对国内外有关盐性条件下的丛枝菌根相关报道,概述了自然盐性土壤中的AM真菌,盐胁迫对丛枝菌根的影响作用以及盐胁迫下AM菌根对植物的影响.许多研究表明,在自然盐性土壤中存在着大量的AM真菌,土壤盐度影响着菌根的形成和发育;在盐性环境下,AM真菌能促进植物的生长和对矿质营养的获取,提高植物的耐盐性.因此,菌根对盐碱土壤中植物的生长有着潜在的促进作用,植物菌根修复技术将助于盐碱土壤的开发、改良.  相似文献   

10.
植物根际营养研究进展   总被引:28,自引:1,他引:27  
根际是受植物活根影响的土壤微区。植物根际营养生态是近年来的研究热点。笔对根际土壤采样方法和营养检测技术、根际微区养分状况、根系分泌物对根际营养影响等方面的研究进展进行了综述。着重介绍了根际土壤田间采样和室内模拟培育方法,根际微域营养检测常用的电极法、电子探针法和冰冻切片法,总结了近20年来国内外根际土壤氮、磷、钾营养状况的研究成果,深入分析了根系分泌物对根际环境、养分释放及植物适应养分胁迫等的影响,提出了植物根际营养研究今后应加强的领域和方向。  相似文献   

11.
为了探明污染严重、毒性较大的重金属元素镉铬铅胁迫对植物萌芽的影响,应用生态毒理学原理与方法,系统研究了这三种重金属胁迫对小麦萌芽期农艺性状的影响.双标图分析与EC50值分析结果基本一致,种子根长度是监测镉铬铅等重金属离子胁迫对种子萌发毒性的首选形态指标,双标图分析在生态毒理试验研究中有广泛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12.
以盆栽1年生高压苗为试材,研究了不同氮素施用量对幼龄荔枝根系和新梢生长的影响以及二者的相互关系.结果表明,施氮可显著提高树体的氮素,促进幼龄荔枝地上部的生长,但会降低叶片中淀粉含量,同时会抑制侧根特别是茎源侧根的生长,根冠比降低;低氮胁迫会抑制地上部的生长而相对促进根系的生长,根冠比增大,使幼龄荔枝有一个相对较大的根系,以缓解低氮胁迫.  相似文献   

13.
稀土元素处理对甘蔗氮素营养代谢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研究了在甘蔗分蘖期至伸长盛期叶面喷施不同浓度的稀土对氮素营养代谢的影响。结果表明,用不同浓度的硝酸稀土处理对甘蔗氮素同化代谢的影响有民不同,100mg/L和300mg/L处理能促进氮素代谢,其中以300mg/L处理效果最显著,表现为提高叶片硝酸还原酶活性,提高全氮和氨态氮含量相应降低硝态氮含量:600mg/L处理对氮代谢的促进作用减弱;900mg/L和1200mg/L处理则产生抑制作用。  相似文献   

14.
为掌握农药代森铵存在时,三峡库区消落带土壤吸附-解吸铅镉离子的行为,采用振荡平衡法,研究了代森类农药种类、代森铵浓度、重金属离子浓度、电解质离子强度的影响.结果表明:常见代森类农药能提高土壤铅离子的吸附量,增强吸附顺序是代森锰锌>代森铵>代森锌; 农药种类能减少土壤对镉离子的吸附量,抑制吸附顺序是代森锌>代森铵>代森锰锌; 代森类农药能促进土壤解吸铅镉离子.土壤对铅离子的吸附量随代森铵浓度增加呈现先增加后减少,土壤对镉离子的吸附量随代森铵浓度增加而有所增加; 土壤对铅离子的解吸量随着代森铵浓度增加而降低,镉离子的解吸量反而增加.代森铵存在时,土壤对铅镉离子的吸附量和解吸量随铅镉离子浓度的增加而增加; 土壤对铅离子的吸附量随着电解质离子强度增加而降低,土壤对镉离子的吸附量正好相反,增加电解质离子强度,土壤对铅镉离子的解吸量逐渐增加.  相似文献   

15.
为提高气雾栽培营养液使用效率、降低废弃营养液环境污染风险,从雾培营养液管理角度,以意大利生菜为研究对象,采用不同换液方式,研究了生菜生长过程中不同形态氮素的利用情况.结果表明:生菜移苗后21~30d,营养液氮素,特别是硝氮(NO_3-N)消耗较少,而消耗氮素的铵硝比例提高,适当降低该阶段营养液硝氮比例或提高氨氮比例,可一定程度上节省氮肥投入;随营养液循环使用时间的延长,营养液中不同形态氮素间存在明显的相互转化,并可能出现不同浓度的亚硝氮(NO_2-N);消耗的NO_3-N存在植物吸收、形态转化等多个去向,仅以硝氮计量营养液氮素损失率并不能全面反映营养液被植物利用的效率;除氮素吸收速率对植物硝酸盐积累存在影响外,生长中后期硝氮供应不足对植物体内氮素的有效转化同样存在较大影响;三种换液方式对比,定期完全更换营养液的方法对降低蔬菜产品硝酸盐含量,提高植物氮素吸收、转化效率最有利.  相似文献   

16.
以重金属污染矿区生态恢复过程中的优势植被白茅为研究对象,探究重金属铅和镉胁迫下,接种不同丛枝菌根真菌(arbuscular mycorrhizal fungi,AMF)对白茅生长和生理生态特征的影响。通过温室盆栽试验,模拟矿区镉和铅的含量,对重金属胁迫下接种根内球囊霉(Rhizophagus irregularis)和摩西管柄囊霉(Funneliformis mosseae)的白茅生长和生理指标进行测定,分析不同AMF对白茅生理生态特征的影响。结果表明,AMF种类和重金属胁迫显著影响AMF菌根侵染率、孢子密度、净光合速率以及蒸腾速率。在铅胁迫下,接种根内球囊霉会显著增加白茅地上总氮含量,降低地上碳氮比。AMF种类、重金属胁迫及二者交互作用对白茅叶绿素含量有显著影响。重金属胁迫降低了白茅植株叶绿素b以及总叶绿素含量。此外,镉胁迫下,接种AMF显著提高了白茅的蒸腾速率,且接种根内球囊霉对白茅胞间CO2浓度、气孔导度和净光合速率均有显著促进作用;铅胁迫下,接种摩西管柄囊霉显著提高了白茅的气孔导度和蒸腾速率。重金属胁迫下接种AMF能够促进植物的生长、提高植物光合作用,接种...  相似文献   

17.
以落叶松、橡胶树等园林植物和大田作物为基础,阐述了园林植物根系在氮素营养条件下发生的一系列形态与生理变化。在一定施氮浓度下,随着施氮浓度的增加,园林植物根鲜重、干重逐渐增加,根系总表面积、侧根数、根冠比增大,根系变细变长;不同施氮时期的影响也较为显著,其中早施氮肥对根系生长有利;对根系而言,硝态氮效应比其他形态的氮素效果好;同时,一定的施氮量可以明显增加根系吸水量和根系活力,增加根系分泌物质量,促进碳氮代谢,减少根系内游离氨基酸的数量,维持根系内氮素代谢的平衡。  相似文献   

18.
盐性条件下的AM真菌以及AM真菌提高植物耐盐性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针对国内外有关盐性条件下的丛枝菌根相关报道,概述了自然盐性土壤中的AM真菌,盐胁迫对丛枝菌根的影响作用以及盐胁迫下AM菌根对植物的影响。许多研究表明,在自然盐性土壤中存在着大量的AM真菌,土壤盐度影响着菌根的形成和发育;在盐性环境下,AM真菌能促进植物的生长和对矿质营养的获取,提高植物的耐盐性。因此,菌根对盐碱土壤中植物的生长有着潜在的促进作用,植物菌根修复技术将助于盐碱土壤的开发、改良。  相似文献   

19.
间伐对长江滩地杨树人工林土壤有效氮素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以南京长江滩地6年生杨树人工林为研究对象,设计了5种间伐处理(对照、30%、40%、50%强度的下层伐和50%强度的机械伐),分析了不同间伐处理对杨树人工林土壤无机氮、土壤水溶性有机氮(DON)和土壤微生物量氮(SMBN)含量的影响以及这三者之间的关系.结果表明:不同间伐处理对土壤无机氮素含量、土壤微生物量氮和土壤水溶性有机氮含量均有显著影响,且50%强度的下层伐和机械伐处理下三者的含量较高,其含量随季节的动态变化均呈先上升后下降的动态变化;不同间伐处理下的3个层次中土壤有效氮素含量均表现出明显的表聚性,0~5 cm土层的有效氮素含量明显较高;土壤有效氮素之间的相关性不显著,仅SMBN与DON、土壤硝态氮呈正相关关系.  相似文献   

20.
于童 《科技信息》2010,(33):I0059-I0059
氧化还原电位(Eh值)的变化是影响自然界物质迁移和转化的重要因素之一,本文主要讨论了土壤中氧化条件和还原条件对重金属镉吸附解吸的影响。研究表明.土壤对镉离子的吸附与土壤组分及含量相关:氧化条件时氧化剂铁氧化物的还原溶解会导致土壤镉活性降低;而还原条件下抗坏血酸也可有效的降低镉的活性;为有效降低土壤重金属镉的污染提供思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