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59 毫秒
1.
正确认识资本主义发展的历史进程,必须综合分析资本主义新变化的主要原因。事实表明:新科技革命的突飞猛进、资本主义制度的自我调节、对人才的高度重视、工人阶级自身的长期斗争、对社会主义经验的有效借鉴及经济全球化的有力推动等因素的综合作用催生了资本主义的新变化。科学认识这一点,既有助于我们清醒地认识到资本主义的“新社会因素”恰恰是社会主义必然性的预示,坚定理想信念,又有益于我们在“一球两制”的国际环境中利用资本主义、发展社会主义。  相似文献   

2.
从美国南方阿肯色州小石城事件中,我们可以看出美国资产阶级民主政治的欺骗性和美国法治的虚伪性。右派分子所谓“有法不依”,这根本不是我们社会主义国家法治的实况,而恰是右派分子所加以粉饰、美化的资本主义国家美国的法治实况.拿美国取消学校中的种族隔离制度来说,从1954年美国最高法院作出了取消公立学校中的种族隔离制度的决定以后,到了目前已经有三年多了。美国最高  相似文献   

3.
一、社会主义制度在中国的建立、巩固和发展不是偶然的,而是中国社会历史发展的必然规律.一个时期以来,极少数顽固坚持资产阶级自由化的人,极力贬低社会主义制度,美化资本主义制度.胡说什么“社会主义的尝试及其失败,是二十世纪人类的两大遗产之一”,我国社会主义制度的建立“超越了历史”,是“主观幻想”.因而,必须“补资本主义的课.“中国的出路是资本主义化”等等.虽然,他们反对社会主义,鼓吹资本主义的罪恶目的早已昭然若揭,但是,这股思潮却严重地侵害着我们社会主义国家的肌体,搅乱了人们的思想,腐蚀着人们的灵魂.因而,很有必要加以澄清.  相似文献   

4.
重建“个人所有制”理论是马克思在《资本论》中提出来的。马克思运用“否定之否定”的辩证法原理,阐明了社会主义制度代替资本主义制度的历史必然性。资本主义制度代替以个体劳动为基础的小私有制,是第一个否定,社会主义制度代替资本主义制度,是第二个否定,即“否定之否定”。重建“个人所有制”是社会主义经济制度的另一种提法。  相似文献   

5.
金元和道德     
近来美国的一些头面人物在鼓吹加紧扩军备战的同时,特别喜欢吹嘘资本主义制度的“优越性”,喜欢吹嘘“自由和文明”的美国生活方式。美帝国主义的头子——艾森豪威尔在南美和其他地区作强盗旅行时,就到处宣扬“人类的尊严和道德律”在美国如何受到尊重。但大煞风景的是,在美国国内却愈来愈频繁地发出对于美国社会制度悲观失望的哀叹。许多知名之士和有影响的报刊,都纷纷暴露了美国腐朽的资本主义制度今天已经把人的灵魂毒害到何等惊人的地步。象“展望”和“行列”这样一向对资本主义制度颂扬备至的刊物,前些时也不约而同地发表了报导美国道德败坏的文章,它们惊呼:“在全国范围来看似乎没有什么人能免于道德败坏这一恶疾的传染,”“唯利是图已经摧毁了我们的道德水平。”其实,在美国这样一个“金元至  相似文献   

6.
资本主义工商业社会主义改造的目标、国家资本主义和政府主导的“赶超式”工业化道路是我国对资本主义工商业社会主义改造的三个重要因素,分析这些因素对我国工业化建设产生的影响有利于科学地认识和评价对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对资本主义工商业改造的目标是建立社会主义制度,推进我国的工业化建设;采用国家资本主义的方式对资本主义工商业进行社会主义改造,实践证明是符合中国国情需要的工业化策略。政府主导的“赶超式”工业化战略为中国工业化建设奠定了基础,使我国工业化建设有了新起点。  相似文献   

7.
邓小平同志对资本主义的政治、经济、文化制度有深刻的认识, 主张坚决摒弃资本主义制度下腐朽没落的东西。但中国可以学习资本主义国家所创造的先进文明成果, 作为 “一国两制”允许小范围内存在资本主义制度和适当发展资本主义经济, 这是祖国统一和发展社会主义的需要  相似文献   

8.
空想社会主义产生在欧洲,但最后一部有重大影响的空想社会主义著作诞生在美国,这就是E·贝拉米的《回顾,2000—1887》(1888)。尽管《回顾》一书描绘了在理想的社会主义制度下的美国,但生活在资本主义制度中的读者仍然对它兴致勃勃。人们认为《回顾》是美国人引以为自豪的最伟大的乌托邦小说,是本异乎寻常的、令人肃然起敬的书。资本主义上升时期的工业社会的残酷无情促使贝拉米在《回顾》中表现了社会主义乌托邦如何以胜利的姿态出现在2000年的美国。贝拉米在书中安排主人公韦斯特于1887年在波士顿长眠后成为僵尸,到2000年被一名医生救活后,发现人间沧桑大变,社会主义已在  相似文献   

9.
生气蓬勃的社会主义制度正在促进我国农业生产的大跃进。在全国人民的支援下,农村建设已经掀起了空前未有的高潮。在美国,情况恰恰相反,气息奄奄的资本主义制度正在那里“促退”它的农业生产。尽管美国广大人民在资本主义的残酷剥削下,吃不饱,穿不暖,但是美国的资本家是不肯将农产品低价卖出的,以至农产品过剩成了美国政府长期无法摆脱的灾殃。艾森豪威尔政府曾经想出了一条“促退”生产的“妙计”,就是开办土地银行,用美元津贴的办法来要求农民减产。这个办法的收效如何呢? 去年年底,美国农业部公布了两份关于这个问题的报告书。第一  相似文献   

10.
社会主义建设时期,毛泽东就社会主义与商品经济关系问题,提出了许多宝贵的思想观点。主要有:工农业产品之间应当等价交换;“可以消灭了资本主义,又搞资本主义”;“商品生产不能与资本主义混为一谈”;“在社会主义公有制的基础上有计划地进行”;提出了价值法则是个伟大学校的命题。这些思想观点,对我们理解和实践邓小平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理论,有着重要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1.
许华 《科技信息》2008,(4):185-185
社会主义制度自诞生以来,就处在发达资本主义国家的包围之中,消灭社会主义制度,迫使社会主义国家放弃社会主义道路,并将其纳入到资本主义世界体系之中.这是西方资本主义国家始终不变的战略目标。尤其是20世纪70年代以来,资本主义国家主导的经济全球化以及国内政策的调整等,都对社会主义国家产生了重大影响。论文从三个方面论述了资本主义的新变化对社会主义国家的影响以及社会主义国家面临的机遇和挑战。  相似文献   

12.
试论科技革命与20世纪两种社会制度的嬗变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科学技术作为人类历史前进“最高意义的革命力量” ,不但推动了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的演变 ,同时也促进了社会主义生产关系的嬗变。源于 1 9世纪下半期至 2 0世纪初的第二次科技革命促进自由资本主义向一般垄断资本主义转变 ;第二次科技革命在促使社会主义制度在俄国诞生、巩固的同时 ,也导致高度集权的社会主义政治经济体制的形成。战后的第三次科技革命以其全方位的辐射力促进一般垄断资本主义向国家垄断资本主义过渡 ,社会主义生产关系更经历了一个从巩固、发展到被迫改革的曲折过程。随着 2 0世纪 80年代以信息社会和知识经济社会为标志的第四次科技革命 ,首先冲击了集权的社会主义政治经济体制 ,导致社会主义制度在苏东地区出现断层 ,原苏东社会主义制度向西方资本主义制变演变 ;伴随着经济全球化 ,资本主义在这一时期从国家垄断资本主义向国际垄断资本主义演变。社会主义在改革中新生  相似文献   

13.
近一年来,全校师生通过社会主义理论和七中全会文件的学习,加深了对社会主义取代资本主义的历史必然性和长期性、曲折性的理解,加深了对社会主义制度优越性和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的认识,开始触及到一些深层的思想认识问题。但是,至今仍有一些师生,特别是部分青年学生对社会主义和资本主义到底谁优谁劣的问题,存在着一些疑虑与困惑,有人认为:“社会主义优于资本主义从理论上讲是对的,可是从实际上看却又不是这样。”有的  相似文献   

14.
2008年爆发的金融危机,属于我们这个时代具有世界历史意义的重大历史事件,这一事件对世界经济及其它方面都产生了深远影响;同时它也是我们对青年学生开展思想政治教育难得的大课堂和绝妙的好教材,危机再一次暴露了资本主义社会的各种矛盾和弊端,使我们再次认清了资本主义社会的剥削本质;本次金融危机使马克思所剖析的资本主义根本矛盾在现实世界里再一次得到验证,彰显了马克思主义的科学性和历史预见性,从而激发青年学生学习马克思主义的热情;危机唤起了人们对资本主义制度的反恩和对社会主义价值观念的重视,有利于青年学生坚定走社会主义道路的信念和决心。  相似文献   

15.
资本主义制度的历史,如果从十四世纪贤本主义在欧洲萌芽算起,至今已有500年的时间。如果从1640年英国资产阶级革命算起,至今已有近360年的时间;社会主义制度,如果从1871年巴黎公社建立无产阶级专政的尝试算起,有120多年的历史,如果从1917年十月革命建立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算起,则只有80年。自1917年社会主义这种与资本主义根本对立的制度作为现实的制度诞生以来,在我们这个地球上就有了资本主义与社会主义两种现实制度的对立与斗争,也就有了两者谁更有生命力的争论。当社会主义在本世纪末遭受重大挫折和暂时失败的时候争论的另一方干脆一厢情愿地宣布争论已经结束,社会主义成了二十世纪最大的政治遗产。事实果真如此吗?  相似文献   

16.
趋同和求同     
在一次记者招待会上,阿甘别吉扬院士回答笔者提问,讲了他自己见到的一件事。戈尔巴乔夫1987年在华盛顿同美国各界著名人士会见时,加尔布雷思单刀直入地问他:为什么你们这么害怕“趋同”这个词?戈尔巴乔夫的回答耐人寻味:我根本不害怕! 加尔布雷思关心“趋同”问题,并不出人意料。这位著名的经济学家同时也是趋同论的著名捍卫者。所谓趋同论的一个主要观点,就是认为社会主义和资本主义各向对方靠拢,有一种趋向于同一的现象,这种理论长期被苏联理论界指责为“资产阶级辩护士的理论”,“帝国主义从内部破坏社会主义的全球战略的‘科学’根据”。直到1988年10月,苏共中央政治局委员梅德韦杰夫担任中央意识形态委员会主席后第一次讲话,尽管承认社会主义和资本主义的发展  相似文献   

17.
《资本论》是一部真正科学的“资本主义经济论”,它所研究的商品经济的特征和规律 ,不仅揭示了社会化商品经济运动过程建立的完整的商品经济理论 ,也论证了资本主义制度发生、发展和灭亡的客观规律。在我们进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条件下 ,《资本论》对于我们进行市场经济研究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尤其是马克思所论述的劳动价值论和资本再生产的理论是我们宏观经济调控和企业经营管理重要的理论基础  相似文献   

18.
一、前言在研究社会主义思想史时,我们不能忽视科学社会主义以前的社会主义思想。注意科学社会主义以前的社会主义思想,对于研究科学社会主义思想具有重要的意义。科学社会主义吸取了许多先辈的社会主义思想的精华。十九世纪空想社会主义者深恶资本主义制度,对其进行严厉的批判,对被压迫的颠沛无告的劳苦大众则寄予道义上的无限同情。对资本主义社会的丑恶的揭露和对劳苦大众的同情是科学社会主义以前的社会主义思想家伟大之处。但是,他们之中任何人都不能指出被压迫的劳苦大众真正摆脱压迫和  相似文献   

19.
“和平共处”是社会主义国家在对外关系中,奉行和平外交政策的根本准则,是具有特定涵义的政治观念。它符合无产阶级反对资产阶级的长远战略需要,也是社会主义制度反对资本主义制度的现实政治斗争的策略手段,列宁曾经谈到:“谁以为只要一提和平,资产阶级就会用盘子把和平给我们端过来,谁就是一个十分天真的人。”说到底,和平共处也是阶级斗争的一种表现形式。  相似文献   

20.
《资本沦》是一部真正科学的“资本主义经济沦”,它所研究的商品经济的特征和规律,不仅揭示了社会化商品经济运动过程建立的完整的商品经济理论,也论证了资本主义制度发生、发展和灭亡的客观规律。在我们进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条件下,《资本沦》对于我们进行市场经济研究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尤其是马克思所论述的劳动价值论和资本再生产的理论是我们宏观经济调控和企业经营管理重要的理论基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