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7 毫秒
1.
全球化、资本主义和社会主义是影响当今世界发展的三大历史现象。当代的全球化进程是西方发达的资本主义国家主导下的全球化。本文试从制度学角度分析全球化对社会主义经济制度的影响,以求对社会主义经济制度建设的实践有所意义。  相似文献   

2.
资本主义工商业社会主义改造的目标、国家资本主义和政府主导的“赶超式”工业化道路是我国对资本主义工商业社会主义改造的三个重要因素,分析这些因素对我国工业化建设产生的影响有利于科学地认识和评价对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对资本主义工商业改造的目标是建立社会主义制度,推进我国的工业化建设;采用国家资本主义的方式对资本主义工商业进行社会主义改造,实践证明是符合中国国情需要的工业化策略。政府主导的“赶超式”工业化战略为中国工业化建设奠定了基础,使我国工业化建设有了新起点。  相似文献   

3.
邓小平同志对资本主义的政治、经济、文化制度有深刻的认识, 主张坚决摒弃资本主义制度下腐朽没落的东西。但中国可以学习资本主义国家所创造的先进文明成果, 作为 “一国两制”允许小范围内存在资本主义制度和适当发展资本主义经济, 这是祖国统一和发展社会主义的需要  相似文献   

4.
自从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苏联诞生以来,整个世界一直处于社会主义与资本主义两种制度长期并存的“一球两制”的格局下。社会主义坚持以生产资料社会主义公有制代替生产资料资本主义私有制,用无产阶级专政代替资产阶级少数人专政,因此,两种制度在本质上是对立的、斗争的,是一种制度去战胜另一种制度的关系。然而,在科技和生产力迅速发展的年代,世界的政治经济和文化联系日益紧密,任何一国都必须在不断加强对外关系中求得生存和发展。因此,两种不同制度的国家之间尽管对立、斗争不可避免,但在一定条件下,彼此之间不可避免地发生某种…  相似文献   

5.
岳蕾 《科技信息》2009,(5):150-150,160
马克思认为,商品生产和市场经济是资本主义的根本特征,所以,社会主义废止了市场经济,消灭了商品和货币,实行产品分配的制度。然而十月革命后的实践证明,无产阶级国家仍然要靠发展市场经济来满足人民的生活需要。为此,列宁提出社会主义“国家资本主义”概念,解决了经典马克思主义与现实社会主义之间的矛盾,开辟了现实社会主义道路。  相似文献   

6.
当代发达资本主义国家的现实是一个客观存在,对这个客观存在却有着不同的认识。发达而又发达的、不断否定着自身的资本主义还是原来的资本主义吗?本文认为,历史规律不可抗拒,社会进步势在必然,当代发达资本主义国家正处在向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所设想的、由社会历史规律所决定的本来意义上的社会主义社会和平过渡之中——这是马克思主义的胜利。  相似文献   

7.
社会主义是资本主义矛盾激化到一定阶段上的产物。这种马克思所说的“共产主义社会的第一阶段”,或者列宁所谓的“共产主义初级阶段”和“社会主义”,有其作为社会制度的为人类历史上其它社会制度所共有的多重属性,如社会形态的有机统一性,生产力对生产关系的决定性,阶级以及由此产生的国家的现实性等;同时,与其它社会制度特别是与资本主义制度相比,在政治、经济、文化等方面,社会主义有其自身的个性特点。这些个性特点表现于外是社会主义不同于其它社会制度的特征,表现于内则是社会主义不同于资本主义的本质。社会主义表现于外的…  相似文献   

8.
社会主义取代资本主义是社会发展的客观规律,不以人们意志为转移。社会主义与资本主义,作为两种社会制度,本质上是对立的,不可能趋同。西方国家正在对社会主义国家推行和平演变战略,两种社会制度的趋同是一种幻想。从认识角度看,趋同论的主要错误是,把运行机制的某些共性和经济贸易来往的密切化当作基本制度的趋同。民主社会主义是作若干改良的资本主义制度,而不是两种社会制度趋同的结果。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同民主社会主义有着原则区别。  相似文献   

9.
一、社会主义制度在中国的建立、巩固和发展不是偶然的,而是中国社会历史发展的必然规律.一个时期以来,极少数顽固坚持资产阶级自由化的人,极力贬低社会主义制度,美化资本主义制度.胡说什么“社会主义的尝试及其失败,是二十世纪人类的两大遗产之一”,我国社会主义制度的建立“超越了历史”,是“主观幻想”.因而,必须“补资本主义的课.“中国的出路是资本主义化”等等.虽然,他们反对社会主义,鼓吹资本主义的罪恶目的早已昭然若揭,但是,这股思潮却严重地侵害着我们社会主义国家的肌体,搅乱了人们的思想,腐蚀着人们的灵魂.因而,很有必要加以澄清.  相似文献   

10.
在社会主义教育过程中,常常发现有些人在理论上并不怎么否认社会主义的优越性,你讲社会主义制度代替资本主义制度是历史发展的必然规律,他找不出论据进行反驳.但联系到实际问题时,他们又常常对社会主义的优越性提出这样那样的怀疑.这些问题常见的主要是:认为社会主义不如资本主义民主,认为社会主义国家的生产力没有资本主义国家发达,认为社会主义国家没有资本主义国家人民生活水平高.当前有些青年特别是青年学生怀疑社会主义的优越性,说来说去主要是在这三个问题上没有走出误区.因此,为了提高社会主义教育的效果,有必要用正确的方法,引导青年学生在社会主义和资本主义两种制度的科学比较中,着重澄清在这几个具体问题上的认识.  相似文献   

11.
我国自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以来,经济和社会生活发生了许多重大变化,但我国目前的管理体制、法规等尚不够完善和配套,加之西方社会意识形态的渗透和封建腐朽思想以及小生产习惯势力的影响,使得当前社会“思想道德失落”,尤其是职业道德问题,成为社会关注的焦点。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与职业道德的含义在社会主义制度建立最初的几十年里,马克思主义经济理论家与资产阶级经济理论家几乎有所共识,即把计划经济与社会主义联系起来,而市场经济则同资本主义联系起来。于是当社会主义与市场经济联系起来时,就需要对社会主义市场经济…  相似文献   

12.
资本主义制度的历史,如果从十四世纪贤本主义在欧洲萌芽算起,至今已有500年的时间。如果从1640年英国资产阶级革命算起,至今已有近360年的时间;社会主义制度,如果从1871年巴黎公社建立无产阶级专政的尝试算起,有120多年的历史,如果从1917年十月革命建立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算起,则只有80年。自1917年社会主义这种与资本主义根本对立的制度作为现实的制度诞生以来,在我们这个地球上就有了资本主义与社会主义两种现实制度的对立与斗争,也就有了两者谁更有生命力的争论。当社会主义在本世纪末遭受重大挫折和暂时失败的时候争论的另一方干脆一厢情愿地宣布争论已经结束,社会主义成了二十世纪最大的政治遗产。事实果真如此吗?  相似文献   

13.
建国前毛泽东从中国是一个生产力落后的农业国这一基本国情出发,对中国的资本主义经济进行了深入的研究,充分肯定了“广泛发展”中国私人资本主义经济有利于我国的社会主义前途,并阐明了发展中国私人资本主义经济的主张:统一思想,正确认识私人资本主义在新民主主义国家中的地位;实行新民主主义革命,建立新民主主义制度;制定和实施正确的经济纲领和经济政策。  相似文献   

14.
试论科技革命与20世纪两种社会制度的嬗变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科学技术作为人类历史前进“最高意义的革命力量” ,不但推动了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的演变 ,同时也促进了社会主义生产关系的嬗变。源于 1 9世纪下半期至 2 0世纪初的第二次科技革命促进自由资本主义向一般垄断资本主义转变 ;第二次科技革命在促使社会主义制度在俄国诞生、巩固的同时 ,也导致高度集权的社会主义政治经济体制的形成。战后的第三次科技革命以其全方位的辐射力促进一般垄断资本主义向国家垄断资本主义过渡 ,社会主义生产关系更经历了一个从巩固、发展到被迫改革的曲折过程。随着 2 0世纪 80年代以信息社会和知识经济社会为标志的第四次科技革命 ,首先冲击了集权的社会主义政治经济体制 ,导致社会主义制度在苏东地区出现断层 ,原苏东社会主义制度向西方资本主义制变演变 ;伴随着经济全球化 ,资本主义在这一时期从国家垄断资本主义向国际垄断资本主义演变。社会主义在改革中新生  相似文献   

15.
建国前毛泽东从中国是一个生产力落后的农业国这一基本国情出发,对中国的资本主义经济进行了深入的研究,充分肯定了“广泛发展”中国私人资本主义经济有利于我国的社会主义前途,并阐明了发展中国私人资本主义经济的主张:统一思想,正确认识私人资本主义在新民主主义国家中的地位;实行新民主主义革命,建立新民主主义制度;制定和实施正确的经济纲领和经济政策。  相似文献   

16.
新时代在人类社会历史上,没有任何事件比伟大的十月社会主义革命更重要的了。它是各种变动的出发点,影响到地球的每一角落,人类的每一方面。1917年10月开始了人类社会新的时代,苏维埃国家在全地球六分之一的土地上建立了。从此,资本主义不再是世界唯一的制度。社会主义社会制度在一个领土广大的国家发展起来。这个制度是以生产资料公有为基础的。从此,资本主义走上下坡路,社会主义如旭日上升。  相似文献   

17.
唯物史观和剩余价值理论是马克思的两个最重大发现,其中剩余价值理论是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和理论基石。在《资本论》中,马克思通过对资本主义生产过程的分析,主要论述了资本主义剩余价值的来源和资本主义生产的实质,这就使一些学者认为剩余价值是资本主义社会所特有的经济范畴,那么社会主义社会究竟有没有剩余价值,社会主义剩余价值同资本主义剩余价值有何异同,以及现阶段面临诸多挑战的社会主义国家在发展中,创造最大劳动剩余价值的途径有哪些,作者主要从以上方面简要地论述的自己的观点。  相似文献   

18.
本文回顾了中国改革开放30年的基本历程,对改革开放的时代背景、基本思路、具体做法和改革开放的成就与改革开放后出现的新的社会问题做了分析,并从理论与实践两个方面对资本主义和社会主义做了比较。文章认为,改革开放有其历史时代背景,是历史的必然;改革开放的基本思路是从中国没有经过资本主义阶段,而直接由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过渡到社会主义社会的基本国情出发,改革社会发展的高级形态即社会主义形态不适应目前中国国情的某些做法,适当借鉴和吸收资本主义时代及以前人类一切优秀的文化成果,更好地发展生产力;在改革开放过程中,由于资本主义因素的影响,中国在物质财富极大丰富的同时,也出现了不少社会问题,影响了人民的幸福指数;是中国政府在向资本主义学习科技和管理的同时,坚持以社会主义为根本前提,提出三个代表、科学发展观与和谐社会的理论,才重新提高了人民的幸福指数,保证了改革开放的全面成功;社会主义中国的改革开放及其成就,并不能说明资本主义比社会主义更先进;社会主义应该是从整个社会的角度,保障社会每一个体的根本权益、优质生活和健康发展,并有利于解决内外忧患的社会制度;人类社会是一种客观存在,以“社会”为基点,实行社会主义制度是十分自然的,提倡资本主义则是反自然的;只有社会主义才是中国及人类社会发展的基本方向,我们应该特别张扬社会主义精神,在兼顾集体利益的同时,真正保障全社会每一个体的根本权益、优质生活和健康发展,使每一个体都能享有更多的幸福。  相似文献   

19.
二战以来的当代发达资本主义国家在生产力、生产关系、上层建筑各方面都有了很大的变化,其根本原因在于其生产力与生产关系中的矛盾推动,但直接原因在于科技革命的推动、资本主义的自我调节、社会主义的影响及不合理的国际分工.资本主义的这些新变化并未从根本上改变资本主义的基本矛盾,反而为过渡到社会主义准备了更加完善的各种条件,正在为资本主义质变进行量的积累.  相似文献   

20.
当代发达资本主义国家的现实是一个客观存在,对这个客观存在却有着不同的认识。发达而又发达的、不断否定着自身的资本主义还是原来的资本主义吗?本文认为,历史规律不可抗拒,社会进步势在必然,当代发达资本主义国家正处在向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所设想的、由社会历史规律所决定的本来意义上的社会主义社会和平过渡之中———这是马克思主义的胜利。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