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5 毫秒
1.
浅析环境影响评价听证会制度的完善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公众参与在环境影响评价中不可或缺,听证会是提供意见交互平台的环评公众参与方式,能够使公众自主表达对环境影响的看法、意见。通过法律、制度明确并规范环评听证会及实施程序,对有效举行听证会,征求公众意见,提升环保公众参与,具有前提性保障作用。本文通过参照等方式,指出目前我国环境影响评价听证会制度在立法状况、实施环节等方面的不足,并提出完善建议。  相似文献   

2.
环境影响评价是我国环保领域的基本制度之一,公众参与在环评中的作用是不可替代的.我国环评中的公众参与存在一定的缺陷.为了更准确地分析公众参与的结果,用表达公众对项目支持程度的量化指标公众认可度和认可等级及其计算公式进行了实例分析,并对实例分析的结果作了讨论,最后对我国环评中的公众参与制度提出了建议.  相似文献   

3.
沈晓明  赵晓露 《科技信息》2011,(17):I0080-I0080
对公众参与在土地规划环评中的工作原则和积极意义作了梳理和探讨,以期为规划环评中公众参与的具体进行提供有益的参考。  相似文献   

4.
开展公众参与环境影响评价活动的探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简要概括了目前我国公众参与环境影响评价存在的问题。详析《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影响评价法》对公众参与环评的规定,提出公众参与环评的步骤。探讨成功开展公众参与环境影响评价活动所需要重视并做好的环节,以及判断公众参与活动是否成功的标准。  相似文献   

5.
世界银行贷款某渔港项目是拟向世界银行贷款建设的项目,根据世行环评要求,公众参与调查分两轮进行,并建立公众申诉机制。该文结合实例对世行项目环评中的公众参与方法进行说明,阐述公众参与在环境影响评价中的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6.
环境影响评价公众参与是项目建设方或者环评方同公众之间的一种双向交流方式。通过对国内公众参与调查实施的主要形式及相关要求进行分析,并且对日常工作中项目环评实施过程遇到的问题进行总结,对环境影响评价公众参与方法进行探讨。  相似文献   

7.
廖满琼 《海峡科学》2006,(12):77-79
本文针对220KV户内、地上式变电站建设项目环境影响特点及对该项目环评中的公众参与所开展的工作做浅要的论述,并对此进行总结体会,为今后同类项目环评中的公众参与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8.
论述了公众参与在规划环评中的地位,阐明开展公众参与活动中,咨询并重视专家意见是解决规划环评技术难点的关键,明确社会实践目的与实现规划环评可持续发展战略思想的关系.  相似文献   

9.
通过对遗产公众价值概念的解析研究,评估分析陕西陈炉镇遗产公众价值内容,探讨发展与促进陈炉历史文化名镇遗产保护中公众参与的建议,提出其遗产公众价值的实现方式以及构建当地遗产保护组织的基本模式。通过"情感驱动、利益引导、智力支持",调动陈炉镇居民参与遗产保护的积极性,支持居民建立自己保护组织,推动居民发展自己的保护力量。  相似文献   

10.
《科技潮》2006,(9):33-33
为了普及环境噪声知识,进行环境警示教育,减少因环境噪声污染带来的损失,调动广大公众参与环境保护的积极性,北京市劳动保护科学研究所于6月5日举办了“环境噪声实验室公众开放日”活动,公众免费参观了环境噪声实验室及相关设备。这是全国范围内首家定期对公众免费开放、专门从事环境噪声和振动控制研究的实验室。今后,北京市劳动保护科学研究所将在每个季度安排一次“公众开放日”活动。同时,“北京市环境噪声与振动控制技术中心”宣告成立,该中心将通过多种形式让更多的北京市民了解噪声的相关知识。[编者按]  相似文献   

11.
针对邻避效应引起的城市规划管理难题和邻避运动, 在北京西二旗餐厨垃圾相对集中资源化处理站案例的研究与数据调查基础上, 分析环境影响评价在规避邻避效应方面所能发挥的作用及存在的问题。结果表明: 环境影响评价提供了项目信息公开途径和公众参与平台, 提高了受影响群体参与邻避设施决策的程度; 同时, 环境影响评价还存在社会熟知度低、居民信任缺失、制度与标准不健全、技术不完善等问题, 这些削弱了其对邻避效应所能发挥的规避作用。结合国内外环境影响评价有效性与邻避效应的相关研究, 提出改进策略: 增强参与主体之间的信任, 完善法律法规制度建设, 优化环评顶层设计和操作平台, 加强环评技术研究以及多方协作配合。  相似文献   

12.
张岩松  孔范龙  初磊  王春艳  陈少君  李扬 《科技信息》2010,(33):I0009-I0010
结合工作实践,归纳了环境影响评价工作中突出存在的一些问题,剖析了问题成因,提出了应实现收费模式的转变、环境影响评价内容要具有灵活性。进一步健全完善公众参与制度,提高环评审批部门业务能力等有效建议,为进一步完善环境影响评价工作,更好的改善环境影响评价工作对环境保护的指导作用提供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13.
微博公共参与已成为我国当前民主建设的热议话题,现有涉及大学生微博公共参与的心理动力研究大多是基于经验的总结,或是基于某种理论的分析、推导,较少有量化的实证研究。本研究以参与文娱类议题为例,实证研究了智媒体时代大学生微博公共参与的心理动力。从个体认知、功效意识、利益驱动、认知定势和个体需求这五个维度编制“大学生参与文娱类微博的情况调查”问卷进行调查,以了解大学生微博公共参与心理动机情况。调查结果发现:大学生微博公共参与的心理动力不足,在个体认知和功效意识方面尤为突出;微博点赞是大学生积极进行微博公共参与的基础和先行条件;不同性别大学生在微博公共参与中心理动力表现出显著性差异。最后,针对调查发现的问题,提出了相应的对策建议,以期提升大学生微博公共参与水平。  相似文献   

14.
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中的利益相关者博弈框架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考察中国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中的利益相关者的特点和地位,分析了政府、项目建设方、评价方、公众之间的博弈机制.博弈结果显示,政府规制行为的可信度是确保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制度有效实施的决定性因素;项目建设方与评价方存在合谋违规的强烈动机;公众参与不足,缺乏对政府、企业、评价方的有效约束.在此基础上,提出了改进和落实环境影响评价制度的建议.  相似文献   

15.
阐述环境影响评价中公众参与的问题及成因,从简化环境影响评价报告书公示内容,确定公众调查范围,划分调查对象层次,充实调查表内容,畅通公众意见反馈渠道以及提高公众调查工作专业化水平等方面提出了完善公众参与制度的建议,有利于提高公众参与的有效性.  相似文献   

16.
陈诚 《科技信息》2010,(5):351-352
对美国环境影响评价制度产生、发展,体系及公众参与等方面进行了阐述,同时分析了我国环境影响评价制度的内容,在此基础上对我国环境影响评价制度存在的问题提出了若干建议。  相似文献   

17.
民众参与环境行政在环境问题凸显的今天越来越重要,其依据即合理性的讨论是学界首先应予关注的问题。一方面,环境权理论虽然无法直接作为民众参与环境行政程序的法律依据,但是通过对该理论的讨论和传播,却可以使人们普遍认同民众确定的享有环境利益,因此它可以作为民众参与环境行政最根本的理论支持,而这也是环境行政程序民主化和法治化的要求;另一方面,环境问题本身的特质也决定民众参与相关程序是法律的现实需求,而我国宪法、法律、法规和规章中都不同程度地存在民众参与有关环境行政程序的明确规定,这可以作为民众参与环境行政程序的实在法依据。  相似文献   

18.
从环境影响评价(简称环评)审批实践看,公众参与制度还没有真正落到实处,其中一个重要原因是立法本身存在缺陷与不足。浙江省政府制定相关规章和其他规范性文件,为落实公众参与环评活动提供了具体的实施依据。但现行规范文件依然存在种种弊端,主要有立法滞后与审批被动、规范抽象与概念模糊、程序漏洞与责任缺失、内容冲突与衔接脱轨等。为更好地服务于新一轮行政审批改革,需要运用法律适用技术消解规范不和谐,并进一步创新地方政府环评审批立法。  相似文献   

19.
Based on risk social cognition theory and planned behavior theory, the influence factors of the public participation in the nanotechnology risk communication are analyzed,and the concept model is presented to analyze their relationships and functional mechanism. In the model,the risk communication behaviors are divided into two variables of the public opinion expression and information acquisition,and the subjective norm divided into the internal and external social networks. Then the questionnaire is designed so as to verify the proposed model and analyze their relationships. The survey data are analyzed using SMART PLS software. The validity analysis shows that the questionnaire has a high convergence and discriminant validity. In addition, the Cronbach'a coefficient of each item is more than 0. 70,which shows the questionnaire has a high credibility. Based on the statistical data analysis, relationships of the influence factors are obtained.Further,the influence path model of the public attitude,intention,self regulation and behavior control in the risk communication is established. According to the Bootstrap algorithm in SMART,the path coefficient and its explanation variance of each influence factor are obtained. The calculation results show that the explanation variance values are all bigger than 10% and the path is reliable.Based on the path model, the influence path and function relationships of the participation attitude, subjective norm and behavior control on the participation intention and behavior are obtained. This will provide theoretical and data supports for the risk management and strategy making of the public participation in nanotechnology risk communication.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