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高校课程考试质量的分析与评价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对高校课程考试质量进行科学分析,探明课程考试造成偏差的原因,明确课程考试结果与课程考试目标间距离的大小,不仅有助于合理解释和正确使用考试结果,而且在此基础上做出的定性评价,具有教学反馈及改进教学工作的实际意义,同时也是试题库建设及实现教考分离的基础。着重研究高校课程考试质量分析的标准及计算机模块的设计与实现,通过阐明考试质量分析的统计学原理,对试题进行难度、区分度等分析,对试卷进行信度、效度等分析,实现全面、客观反映考试目的和质量之功效。  相似文献   

2.
李永清 《科技信息》2011,(8):I0009-I0009
本文通过对电子信息实践课程教学目标、学生就业需求的分析以及对实践课程教学改革的研究与实践,构建了实践课考试与国家职业资格考试相融合的考试模式,直接以权威的国家职业资格考试来考核和评价教学及学生学习水平。  相似文献   

3.
目前高职高专英语课程考试仍存在试题设计不太科学、考试内容与教学要求不一致等问题,为此,在课程考试改革的过程中,应着重从改革考试评价、改革考试形式及评估方法等方面入手,使考试与教学形成良性互动.  相似文献   

4.
当前我国大学课程考试的偏重与偏失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大学考试是检测评价高等教育教学质量的重要手段,也是我国实施教育改革的先导。因此.正视当前大学课程考试的不足。建立有利于学生综合素质和能力培养的考试制度。走出应试教育的误区.培养出国家需要的创新人才.是当前亟待解决的课题。  相似文献   

5.
大学课程考试模式的缺陷不仅使得大学课程考试未能起到预测、反馈、激励及促进学生发展的功能,而且使得原有意义上的评定、评价的功能也未能充分而有效的发挥,致使我国当代大学生视野狭窄、动手能力不强、创新力不足.我们今天的大学课程考试应从考核学生储备知识的能力转向考核学生搜集信息及创造性地加工信息的能力,使得课程考试成为促进学生主动学习的有效手段.  相似文献   

6.
浅议高等教育课程考试改革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吴梦秋  郑玮华 《科技资讯》2009,(8):199-199,201
课程考试是高等学校教学工作的重要环节,也是提高教学质量的重要因素。高校现行课程考试存在着观念滞后、形式单一、内容局限、评价方法欠科学、考试模式不合理等弊端,考试改革势在必行。高校考试改革必须与培养学生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的目标相一致,建立有利于学生综合素质和能力培养的考试制度,从单一的封闭考试模式向多元开放式转变,以提高人才培养质量。  相似文献   

7.
李冬梅 《科技信息》2009,(29):177-177,180
现行高校审计课程考试无论在考试内容、考试形式、考试时间和评价的合理性方面都不利于学生全面素质教育的提高.从而不能满足当今社会对审计人才的需求。因此树立科学的考试理念,建立多元化、科学的考试综合体系,注重对学生素质和各项能力的综合评价,对推动高校审计课教学改革具有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8.
大学课程考试模式的缺陷不仅使得大学课程考试未能起到预测、反馈、激励及促进学生发展的功能,而且使得原有意义上的评定、评价的功能也未能充分而有效的发挥,致使我国当代大学生视野狭窄、动手能力不强、创新力不足。我们今天的大学课程考试应从考核学生储备知识的能力转向考核学生搜集信息及创造性地加工信息的能力,使得课程考试成为促进学生主动学习的有效手段。  相似文献   

9.
高校课程考试价值是指高校课程考试属性满足高校课程考试主体需要的实际意义。其中,高校课程考试属性是高校课程考试价值的前提与手段;高校课程考试主体需要是高校课程考试价值的定位与主导;高校课程考试实际意义是高校课程考试价值的归旨与尺度。高校课程考试价值缺失是其考试属性、考试主体需要以及实际意义的综合性缺失。考试主体需要缺位、考试制度安排缺陷、考试科学研究缺乏以及考试环境营造缺憾是造成高校课程考试价值缺失的主要原因。  相似文献   

10.
从人本化、规范化、网络化的"三化"管理模式上,论述了考试命题的重要性,并从命题的质量、管理方面进一步阐述了科学化考试是学校反馈教学信息、检测和评价教学质量的重要环节,指出建立课程教学考核评价体系是当前教育的大环境和电视大学发展的必然趋势.  相似文献   

11.
课程考试是评价教学质量的重要手段,而考试的形式则多种多样.该文探讨了高校中理工科中本科生与研究生等不同层次,理科与工科等不同学科,公共基础课、专业基础课、专业必修课、专业选修课等不同类别课程的考核方式,以期为课程考试的改革提供一定的参考.  相似文献   

12.
龙坚文 《科技信息》2010,(34):139-139,141
课程考试是教学过程中的重要环节,也是检查教学效果、评价教学质量的重要手段。针对目前课程考试存在的问题,推进高校课程考试改革,提高教学质量,培养创新人才,是高校改革的重要内容。  相似文献   

13.
针对"自动控制理论"课程的特点与当前本科教学的现状,主要围绕"工程实践"型人才培养模式,对该课程考试方法进行了研究与实施。提出了建立综合考核评价体系,考核体系中增设实验技能测试,突出工程实践能力的培养;同时适量设置设计类、创新类开放实验项目,引入实际工程对象,结合实验技能测试增强学生的感性认识。实施中实验技能测试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考试方法取得了较好的教学效果。  相似文献   

14.
高等教育进入大众化以来,但高等教育的评价模式还没有适应这一需求,无法应对不同层次的学生,本文针对这一现象,提出校内课程水平考试。论文基于校内课程水平考试的理论基础,对校内课程水平考试效果进行了全面分析,并对实行校内课程水平考试的意义作了说明,旨在推动高等学校校内课程考试改革。  相似文献   

15.
通过对大学生考试作弊呈现出的特点、成因进行分析,文章从注重培养大学生道德观及科学的改革考试方法和教育方法、建立科学的素质评价体系、加强考试的监督与管理方面提出了防范考试作弊的对策,为高校培养新时代高素质人才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6.
针对力学课程的特点及目前考试中存在的问题,改革了力学考试方法及评价方式。力图通过这样的改革,使考试更好地着眼于科学全面地评价学生的综合素质和创新能力,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相似文献   

17.
张彦 《科技信息》2009,(32):I0014-I0014
《机械设计》是工科院校必修的专业基础课,其现有的考试模式存在着许多弊端。不能适应现代高校要培养的具有创新能力和实际动手能力人才的需要。针对这种情况,提出改革考试内容、形式和评价体系,建立符合现代教育方针和时代要求的新型课程考试模式。  相似文献   

18.
高校课程考试作为一种教育手段,应以培养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的高级专门人才为标尺。考试的真正意义在于它是为教育教学活动服务的,它关系到是否能配合或促进高等教育目标的实现,因此,试题设置、考试形式、考试评价等都应与培养创新性人才相契合。针对单调、轻导向、轻素质的考试形式,严格量化标准的考试评定等目前课程考试存在的问题,应该从设计创设性、开放式的试题,采取多样化、以人为本、有效的考试形式,进行多元的考试评价等方面推进高校课程考试改革,以促进创新型人才的培养。  相似文献   

19.
卓蔚 《科技知识动漫》2007,(3X):62-62,64
课程考试是高等学校教学活动中的重要环节.当前,由于对考试作弊危害性认识不足,以及受单一的教学评价体系和传统考试体系弊端等多方面因素的影响,学生考试作弊现象时有发生,严重损害了高校的学风建设.对此,文章提出必须采取转变考试观念、创新考试体制、加强考试管理和监考教师队伍建设、营造良好的考试氛围等切实有效的措施,以正考风,促进学风建设.  相似文献   

20.
课程考试作为高校教学活动的一个重要环节,直接影响到教学与人才培养的质量。分析了目前英语专业听力课程考试中存在的问题,以形成性评价理论为基础提出了英语专业听力课程考试改革设想,并在辽宁科技大学进行实践研究。研究表明,以形成性考试与终结性考试相结合的综合考试模式更能调动学生的积极性,有助于提高教学质量,对于英语专业听力课程的改革和建设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