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阐述了庭审语篇中模糊限制语研究现状及存在的问题,分析了庭审语篇中模糊限制语的类型,从语言顺应论的角度提出了一个分析庭审语篇中模糊限制语的模式,并在此模式下对不同庭审语域中模糊限制语的出现类型和频次进行了量化分析,指出在不同交际目的驱使下,庭审交际者会选择不同类型的模糊限制语来顺应不同庭审语域中各种相关的语境因素。  相似文献   

2.
Verschueren的语言顺应论认为使用语言的过程就是不断进行语言选择来顺应语境的过程。这一理论给软新闻翻译提供了一个新的视角。软新闻翻译过程是一个不断进行语言选择的过程,译者需要做出无数的语言选择去顺应读者的语言语境和交际语境。运用语言顺应论对软新闻翻译过程进行分析、总结并对目前的软新闻的翻译现状进行评价,旨在为软新闻翻译提供一个理论支撑,从而达到促进文化交流的最终目的。  相似文献   

3.
从语用学的角度,对新闻英语中的模糊语言及其功能进行分析。文章先从合作原则和面子威胁理论两个角度,结合大量报刊实例,探索模糊语在英语新闻中的合理运用,然后对模糊语的使用进行了元语用分析,指出模糊语使用的内在原因。  相似文献   

4.
顺应论与翻译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本文从Verschueren的语用顺应理论出发重新审视翻译过程,认为只有从语境关系、结构客体等诸方面对源语和目标语做出动态顺应才能达到语用等值的翻译目标。语言顺应论作为Verschueren语用综观说的核心内容,将对翻译学的理论革新产生巨大的影响。  相似文献   

5.
以Verschueren的顺应论为理论基础,阐述顺应论在《福娃漫邮记》文字说明的翻译中的作用。要做好文字说明的翻译,译者应动态地顺应目标语读者的物理世界、心理世界和社会世界。  相似文献   

6.
委婉语是人们为了交际的成功而进行的一种婉转语言表达的手段。国内外学者分别从语义学、语用学、社会语言学、心理语言学、修辞学等角度研究委婉语,此外,随着认知语言学的出现,也有许多从关联角度研究委婉语的研究。Verschueren提出的顺应理论也对委婉语的研究起到积极的推动作用,但这些都缺乏普适性,没能真正解释委婉语产生的机制。杨平教授(2001)提出的关联顺应模式将以认知为基础的关联论和以顺应为核心的顺应论连接起来。本文试图以这一关联顺应模式来解释委婉语这一语言现象。  相似文献   

7.
林昕 《当代地方科技》2012,(17):174-175
教师语码转换是为了实现某种教学目的,而顺应语言现实,顺应社会规约及顺应心理动机的语言现象。本文以语言顺应论为基本理论框架,从语用学角度对大学英语专业精读课堂教师英汉语码转换的运用进行研究,重点探讨了教师语码转换的顺应性。  相似文献   

8.
陈铮  李晶 《科技咨询导报》2008,(14):244-244
针对软新闻翻译更加灵活,更加注重语际文化差异、译入语读者期待,原作者交际意图.语际表达方式差异等因素的特点,本文通过几则软新闻的翻译的实例,在关联-顺应模式框架内对软新闻的翻译过程和方法给予语用学角度的诠释,验证了语用理论对新闻文体翻译的解释力,并为软新用翻译找到一个全新的适用的语用学理论模式。  相似文献   

9.
从顺应理论的角度分析称呼语的使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常松 《科技信息》2009,(10):102-102
称呼语是言语交际的一个重要方面,但对称呼语的研究却一直局限于社会语言学的范围之内。作者在文中首先对称呼语和顺应论做一介绍,并从Verschueren的“顺应理论”角度出发,探讨交际中称谓语的选择与使用。本文对进一步研究称呼语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而且对英语交际有所启迪。  相似文献   

10.
通过分析作为交际策略而被运用的英语模糊限制语,结合Jef Verschueren提出的顺应理论,指出模糊限制语的使用在一定程度上顺应了社会规约、具体场合、以及交际者的心理世界。恰当地使用它们能使会话语气显得礼貌得体,从而确保交际的顺利进行。  相似文献   

11.
通过分析作为交际策略而被运用的英语模糊限制语,结合Jef Verschueren提出的顺应理论,指出模糊限制语的使用在一定程度上顺应了社会规约、具体场合、以及交际者的心理世界.恰当地使用它们能使会话语气显得礼貌得体,从而确保交际的顺利进行.  相似文献   

12.
当代语用学主要理论研究与发展状况综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文章全面介绍了当代语用学指示语、会话含意、言语行为、预设、会话分析、关联理论、语言顺应论、语言模因论等理论的主要内容,尤其是国内语用学教材较少介绍的语言顺应论以及教材中尚未见介绍的语言模因论,并对各大理论在国内的研究和发展状况进行了集中介绍和梳理,以期能使读者较为全面地了解、学习和研究。  相似文献   

13.
陆娟 《科技信息》2011,(29):I0253-I0254
新闻语篇中存在大量模糊语,本文在前人研究的基础上以日语经济新闻中模糊语为研究对象,探究其在日语新闻写作中的使用,分析其在新闻中的语用功能及其对日语报刊阅读等课程教学的启示。  相似文献   

14.
杨双 《科技信息》2009,(11):180-181
双关语的翻译问题一直都是译界难题。本文从顺应论的视角探讨双关语翻译中灵活变通的方法和策略,通过实例考察译者在双关语翻译中对源语和目的语的语言结构和语境关系方面如何做出动态顺应,旨在揭示顺应论对双关语翻译具有解释力和指导作用,译者在双关语翻译中应遵循动态顺应的原则。  相似文献   

15.
模糊是语言的自然属性,广泛地出现在企业商务英语信函中。模糊语言的模糊性并不妨碍其在商务信函中的积极效果。以企业商务英语信函为研究对象,以顺应理论为基础,试图探讨模糊语在企业商务英语信函中的使用频率、实现形式和语用功能。  相似文献   

16.
朱莉  陈洋洋 《科技信息》2009,(2):100-100
语码转换是英语教学中教师语言的一个显著特征,文章基于语言顺应论对教师语言中的语码转换现象进行分析,旨在阐明教师语码转换对语言现实、社会规约和心理动机所做的顺应。  相似文献   

17.
英语新闻是一种特殊的语篇,为了提升英语新闻信息传播的效果,我们不仅需要关注英语新闻的语言准确性,还应该对英语新闻中存在的模糊语言进行研究,使之能够在新闻报道中起到同样重要的作用。鉴于此,本文对模糊语的概念、基本特征和产生的原因进行了研究,以BBC News为例对模糊语言的语用功能进行了解析,从多角度分析了目前英语新闻中模糊语言的语用诉求。  相似文献   

18.
模糊语的使用是中外新闻发布会中常见的一种语用策略,在梳理国内外对政治语篇的研究基础之上,以中外新闻发布会为语料实例,总结出数量、人称、内容和程度模糊四种类别。发现其共同翻译策略是以模糊译模糊,这在很大程度上有助于提高新闻发言人表达的有效性,同时也有助于实现外交场合的交际目的。  相似文献   

19.
任凌云 《科技信息》2011,(1):I0243-I0243
新闻英语言的首要要求就是准确,这也是新闻工作者追求的目标。而实践证明模糊语言也是新闻写作中不可缺少的写作方法。本文用理论陈述和事例探析的方法,探索模糊语在新闻报道实践中的语言功效。  相似文献   

20.
以汉英旅游介绍语篇平行文本之间的语用对比分析(包括语言语用对比和社交语用对比)为基础,以维索尔伦的顺应论为指导,对温州地区景点介绍语篇的英译问题进行探讨,提出顺应语言结构、顺应文化语境、顺应读者心理的翻译语用顺应策略,以求达到语用等效。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