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50 毫秒
1.
大鲵细菌性感染综合症的病原分离与药敏试验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细菌性感染综合症病鲵的体表、肝脏、肾脏、肠道、四肢、腹水等进行细菌分离培养与纯化,共得到12株细菌.经细菌的形态结构、生理生化特性鉴定和人工感染试验证实,布拉克枸橼酸杆菌(Citrobacter braakii),嗜水气单胞菌(Aeromonas hydrophila)和洛菲不动杆菌(Acinetobacter lwoffi)为主要致病菌.药敏试验结果表明,3种病原菌对很多抗生素均存在不同程度的耐药性,而对美洛培南(Meropenem)高度敏感,其可作为防治该病的首选药物.  相似文献   

2.
为评价基质辅助激光解析电离飞行时间质谱(MALDI-TOF MS)在血流感染快速鉴定中的应用价值,收集2017年6月—2018年5月咸阳市中心医院血培养阳性菌200例,分离胶促凝管预处理后MALDI-TOF MS直接鉴定,转种后VITEK MS质谱鉴定和传统鉴定仪鉴定。结果显示,200例血培养阳性标本中,革兰阴性杆菌分离率最高,其次是革兰阳性球菌。MALDI-TOF MS鉴定结果与传统的鉴定仪相比较,在种水平上的一致性为93.5%,在属水平上的一致性为96.5%;分离胶促凝法联合MALDI-TOF MS直接鉴定对革兰阴性杆菌的鉴定准确率为95.1%,对革兰阳性球菌的鉴定准确率为83.3%,说明MALDI-TOF MS具有较高的鉴定符合率。联合分离胶促凝管法在血培养的常见病原菌直接鉴定中具有重要意义,可为临床血流感染快速合理选择抗菌药物提供方向和依据。  相似文献   

3.
采用灭活大肠杆菌诱导法分离粘细菌,通过形态观察、生理生化实验、16S rRNA基因序列同源性分析,对其进行鉴定并归类.并通过平板对峙法、肿瘤细胞毒性实验等检测粘细菌代谢产物的抑菌和抗肿瘤活性,RPHPLC分离抗肿瘤活性物质.分离得到一株粘细菌,鉴定结果表明该菌株为黄色粘球菌,将其命名为Myxococcus sp.STXZ90(简写为STXZ90).抑菌试验表明,STXZ90对多种人类病原菌及鱼类致病细菌如产气肠杆菌、嗜水气单胞菌等具有较高的抑制活性;STXZ90发酵上清的甲醇粗提物对多种肿瘤细胞具有广谱高效的抑制肿瘤细胞活性,对Hep-3B,Hela和HUVEC等的最低半抑制浓度(IC_(50))为0.279~1.228 mg/L.对该甲醇粗提物进行RP-HPLC分离,得到2个较纯的单峰物质,体外肿瘤细胞实验结果显示该组分有较强的抑制肿瘤细胞活性.  相似文献   

4.
中华鳖(Pelodiscus sinensis)是我国重要的水产养殖品种之一,近些年对其遗传育种方面的研究较多,主要从生物学特性、种质资源、选择育种、杂交育种、转基因育种和性状改良6个方面进行.现对其进行总结并提出中华鳖育种未来的发展方向和亟待解决的问题,为进一步深入开展中华鳖遗传育种研究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5.
通过严格无菌操作,从儿童尿道炎患者的病灶处分离到3株病原菌,采用K—B纸片扩散法进行药敏试验.研究结果表明,3株病原菌0161,0162,0163分别为表皮葡萄球菌(Staphylococcus epidermidis)、产碱假单胞菌(Pseudomonas alcaligenes)、粪肠球菌(Enterococcus faecalis),病原菌对常用抗生素具有较强的耐药性.建议加强对儿童尿道炎病原菌的检测,结合药敏试验指导临床合理用药.  相似文献   

6.
君子兰(cliviaminiate)软腐病属于一种细菌性疾病,我们从发病的君子兰叶片上分离到二种病原菌,经形态观察和生理生化特性的研究表明,这二种病原菌不属于文献已报导的植物细菌性疾病的五个属内任何一属,但经试验结果表明,这二种细菌确为君子兰的致病菌。  相似文献   

7.
海南臭黄荆根的化学成分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对海南臭黄荆(Premna hainanensis)根用质量分数为70%的乙醇提取物依次用石油醚、乙酸乙酯和正丁醇充分萃取,用硅胶柱色谱、葡聚糖凝胶柱色谱反复分离纯化,根据理化性质和波谱数据鉴定化合物的结构.分离并鉴定了6个化合物,分别为β-谷甾醇(Ⅰ)、二十六烷酸(Ⅱ)、β-胡萝卜苷(Ⅲ)、木栓酮(Ⅳ)、羽扇豆醇(Ⅴ),对羟基苯甲酸(Ⅵ).所有化合物均首次从该植物中分离得到.  相似文献   

8.
为研究高脂对中华鳖肝脏组织中micro RNA及相关基因表达的影响,选取180只中华鳖随机分成两个实验组,分别投喂脂肪质量分数为7.98%(对照组)和13.86%(高脂日粮组)的饲料.定制光周期为12 h光照vs12 h黑暗.饲养6周后,每间隔3 h采集一次肝脏样品,研究高脂对中华鳖micro RNA及相关基因节律性表达的影响.结果表明,中华鳖肝脏组织中3个重要的micro RNA均具有节律性表达特征,且与生物钟核心基因(Clock,Bmal1和Bmal2)和脂肪代谢基因(Lxrα,PPARα和Sirt1)之间具有较强的相关关系.但高脂日粮改变了mi R-1a,mi R-21和mi R-34a节律性表达特征和表达水平,从而引起其相应靶基因(生物钟核心基因和脂肪代谢基因)的昼夜节律表达模式、m RNA表达水平及他们之间的相关关系发生相应改变.该结果为micro RNA参与调控中华鳖肝脏中脂肪代谢相关基因的节律表达提供新视角.  相似文献   

9.
通过室内试验研究比较了具有生物防治能力的5株木霉菌株与2株大豆根腐病病原菌(Fusarium oxysporum、Rhizoctonia solani)对C、P、Fe等营养元素的竞争。试验结果表明病原菌F.oxysporum利用葡萄糖的速度显著的高于所测试的木霉菌株(菌株MM9除外),而木霉菌株MM9、S7、SH7、S2利用葡萄糖的速率显著的高于病原菌R.solani。木霉菌株S7、S2利用可溶性磷的速率显著的高于病原菌F.oxysporum。木霉菌株MM35利用可利用铁的速率显著的高于病原菌(F.oxysporum、R.solani)。木霉菌与大豆根腐病病原菌(F.oxysporum、R.solani)对C、P、Fe营养的竞争呈现多样性。  相似文献   

10.
采用硅胶柱色谱、Sephadex LH-20柱色谱等方法对长白狗舌草分离纯化,根据理化性质和波谱数据进行结构鉴定.分离并鉴定了5个化合物,分别为二十四烷酸(1),十六烷酸单甘油酯(2),α-棕榈酸单甘油酯(3),β-谷甾醇葡萄糖苷(4)和齐墩果酸(5).化合物15均为首次从长白狗舌草中分离得到.  相似文献   

11.
采用硅胶柱色谱、Sephadex LH-20柱色谱等方法分离纯化,研究中药狗舌草(Tephroseris phaeantha)全草的化学成分,根据理化性质和波谱数据进行结构鉴定.结果表明,从狗舌草中分离并鉴定了4个化合物,分别为正十八烷酸(1),槲皮素(2),梣酮(3)和3,4-二羟基苯甲酸(4).化合物1~4均为首次从狗舌草中分离得到.  相似文献   

12.
中华鳖集约化养殖由潢川县特种水产试验场等6单位承担的中华鳖集约化快速养殖配套技术研究,经十多年的研究试验已获成功,今年初已通过省技术鉴定。该项目的研究成功,总结出了一套适合养殖专业户和大规模养殖场生产的养殖技术模式。中华鳖的人工孵化率达到97%,生产...  相似文献   

13.
解淀粉芽孢杆菌可作为微生物杀菌剂,能产生多种抗菌活性物质,杀菌谱广;对病原菌具有防治作用,可防治作物、蔬菜、瓜果病害,使用该杀菌剂有助于减少化学农药,保证食品安全.对解淀粉芽孢杆菌的分离、鉴定及其抗细菌活性的研究进展进行了综述,为解淀粉芽孢杆菌抗细菌活性物质的开发和利用奠定基础.  相似文献   

14.
调查中医院消化科临床常见病原菌的分布及耐药性。回顾分析消化科分离病原菌,病原菌鉴定和药敏实验采用VITEK2分析仪。结果表明:消化科共分离323株病原菌,构成比69.35%为革兰氏阴性菌、26.32%为革兰氏阳性菌、4.33%为真菌。标本以痰液及血液为主,位于前5位的病原菌依次为大肠埃希菌、鲍曼不动杆菌、肺炎克雷伯菌、铜绿假单胞菌、表皮葡萄球菌。耐甲氧西林表皮葡萄球菌分离率为76.0%,未检测出耐万古霉素和耐利奈唑胺的葡萄球菌及肠球菌株。肠杆菌科细菌除青霉素、一代头孢耐药率较高外,对其他常用药物耐药率较低。铜绿假单胞菌对氨基糖苷类、碳青酶烯类、喹诺酮类抗菌药及哌拉西林/他唑巴坦的耐药率低于15%。鲍曼不动杆菌表现多重耐药,耐药率高于80%,只有替甲环素、多粘菌素不耐药。消化科细菌耐药情况尚不严重,但需高度重视鲍曼不动杆菌、嗜麦芽窄食单胞菌、耐甲氧西林葡萄球菌的情况,减少耐药菌株的传播。  相似文献   

15.
滇产百日青(Podocarpus neriifolius D.Don)叶的甲醇提取物经硅胶柱层析、葡聚糖凝胶柱层析以及反相柱层析等分离方法反复分离纯化得到5个化合物.根据波谱数据分别鉴定它们的结构为异香草醛(isovanillin)(1)、对羟基苯甲酸(4-hydroxybenzoic acid)(2)、原儿茶酸(protocatechuic acid)(3)、松甾酮A(ponasterone A)(4)、stigmast-5-ene-3β,7α-diol(5).其中化合物(1)、(3)、(4)、(5)为首次从该植物中分离得到.  相似文献   

16.
为用蛋白质组学方法初步分析血水草根蛋白质的表达,提取血水草根的蛋白质,经双向凝胶电泳分离、考马斯亮蓝染色后,切取分离较好的蛋白质点,经基质辅助激光解吸/电离飞行时间串联质谱(MALDI-TOFTOF)分析和数据库(IPI)检索,对蛋白质进行鉴定.成功鉴定了28个蛋白质点,其中具有明确功能的蛋白质17种,分别属于DNA复制酶、翻译调控蛋白、代谢酶、细胞结构蛋白;另外11种为未知功能蛋白.  相似文献   

17.
为了研究战骨茎石油醚部分的化学成分,将战骨茎质量分数为70%乙醇提取物依次用石油醚、乙酸乙酯和正丁醇充分萃取,用硅胶柱色谱、葡聚糖凝胶柱色谱反复对石油醚部分进行成分分离、纯化,通过波谱方法鉴定结构,从战骨茎的石油醚部分共分得4个化合物,分别为木栓酮(Ⅰ)、β-谷甾醇(Ⅱ)、熊果酸(Ⅲ)、β-胡萝卜甙(Ⅳ).其中化合物Ⅲ首次从该植物中分离得到,也是首次从该属植物中分离得到.  相似文献   

18.
甘草内生真菌HGC6的鉴定及其抑菌活性代谢物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研究甘草内生真菌HGC6的抑菌活性成分。采用大孔吸附树脂柱、硅胶柱色谱及重结晶等方法对甘草内生真菌HGC6的活性成分进行分离、纯化,通过波谱数据分析对所得化合物进行结构鉴定,并对其进行抑菌活性测定,同时根据菌株形态特征及18S rDNA序列同源性分析对该菌株进行鉴定。从甘草内生真菌HGC6发酵液中分离得到4个化合物,分别为(R)-6-Hydroxymellein(1)、β-谷甾醇(2)、Pseurotin A(3)及甘草次酸(4),菌株HGC6为烟曲霉(Aspergillus fumigatus)。该研究表明甘草内生真菌HGC6发酵液中存在大量活性化合物,具有潜在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19.
国产夹竹桃枝中化学成分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硅胶柱色谱、Sephadex LH-20柱色谱等方法分离纯化国产夹竹桃(Nerium indicum Mill)枝,根据理化性质和波谱数据对其化学成分进行结构鉴定.结果表明,从夹竹桃枝中分离并鉴定了4个化合物,分别为16β,17β-环氧-12β-羟基-孕甾-4,6-二烯-3,20-二酮;12β-羟基-孕甾-4,6,16-三烯-3,20-二酮;20(s)21-二羟基-孕甾-3,12-二酮;3β,14β-二羟基-5β-强心甾-20(22)-烯.化合物1~4均为首次从国产夹竹桃中分离得到.  相似文献   

20.
对中药苍耳(Xanthium sibiricum Patrin.ex Widder)全草的化学成分和抗菌活性进行研究.采用硅胶柱色谱、制备薄层色谱、正反高效液相色谱和重结晶等方法,对苍耳石油醚和乙酸乙酯萃取物进行分离,得到5个化合物.根据理化性质和波谱数据分析,鉴定化合物结构分别为:对甲氧基苯甲酸(1)、蒲公英赛醇(2)、羽扇豆酮(3)、α-菠甾醇(4)和苍耳皂素(5).其中,化合物2和3为该植物中首次分离得到.以平板打孔法测试提取化合物对不同菌种的抑制作用,结果表明,化合物2~5对蕃茄早疫、黄瓜枯萎、蕃茄灰霉和苹果腐烂病菌有较好的抑菌活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