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18 毫秒
1.
从持续、协调、人文的角度出发,分析了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统筹发展观。认为社会发展的战略目标,是在经济发展的基础之上促进社会全面进步,促进人的全面发展;经济体制改革要有利于全面体现社会主义现代化事业的要求,实现社会和谐和全面进步。  相似文献   

2.
任何一个社会都要发展生产力,但发展生产力的目的不同;任何一个社会从总趋势看都在发展,但发展的速度有快有慢;社会发展总要有衡量的尺度,但在不同的层次,尺度也不同。不同的阶级有不同的发展观,不同的时代有不同的发展观,不同的发展观体现了不同的价值选择。邓小平同志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在深刻反思历史的基础上,总结中国和其它社会主义国家兴衰成败的经验教训,发出了“发展是硬道理”,要“抓住时机,发展自己,关键是发展经济”的强烈呼声;在立足实践的基础上,提出了判断改革开放是非得失的“三个有利于”的判断标准,表现了以民为本的发展目的;在发展的策略上,坚持了手段的灵活性和目标的坚定性的统一;在发展战略上,既强调重点突破,又坚持系统的协调发展;在发展的动力上,既看到多种因素对社会发展的推动作用,又紧紧抓住时代的主力;在发展的机遇上,强调客观条件与主观努力的统一、稍纵即逝的发展契机与实践主体有准备的奋力捕捉契机的统一。邓小平同志的社会发展观蕴涵丰富的哲学内涵,表明邓小平同志是一个彻底的唯物主义者,处处尊重规律、尊重历史,又深深地爱着自己的祖国和人民,体现了他博大的爱国爱民的情怀,以及尊重群众、热爱人民,时刻以人民利益作为考虑问题的出发点和落脚点的“以民为本”的发展价值观。  相似文献   

3.
精神文明建设实现法制化,首先必须树立社会全面发展观,在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的同时,注意全社会的均衡、协调和可持续性发展。具体操作上,要做好三个方面的工作;尽快完善健全科教文化领域的法制体系:积极开展优化社会环境的立法工作;强化精神文明建设工作中的激励和约束机制,严格执法。  相似文献   

4.
中央提出的科学发展观,是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根本指针。科学的农业发展观的根本目标是实现农业和农村经济社会更好更快地协调发展;根本要求是统筹兼顾,实现农业和农村经济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本质和核心是以人为本不断地增加农民收入,维护好、发展好农民的根本利益。因此,我市在制定农业“十一五”科技发展规划时,始终贯穿了科学的农业发展观。  相似文献   

5.
社会要前进,一刻也离不开发展,发展是永恒的,但不同的发展阶段面临着不同的发展课题,因而采用不同的发展策略和发展手段,有不同的动力源泉、不同的衡量尺度,体现了不同的价值选择;发展的实践丰富着发展的理论,新领导集体提出的科学发展观与邓小平、江泽民同志的发展理论是一脉相承又与时俱进的关系,体现了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发展要求,反映了我们党对共产党执政规律、社会主义建设规律、人类社会发展规律认识的深化,显示了我们党与时俱进、开拓创新的理论勇气,是我党对于发展理论的重大创新.邓小平、江泽民以及新的领导集体尊重历史、尊重规律,紧紧抓住时代的脉搏,不断进行理论创新,各自提出了契合时代的发展观.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今天,当我们深深反思西方工业化的历史以及我国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实践中出现的问题时,树立和实践科学的发展观是当务之急.  相似文献   

6.
科学社会发展观的基拳内涵是以发展的协调性、综合性、可持续性和以人的发展为核心的。中国特色的社。会发展理论是建立在符合国情基础上的,它坚持发展是硬道理;坚持可持续发展战略;是一种以人民群众生活水平提高,以人的全面发展为目标的发展观。  相似文献   

7.
发展观是从哲学角度对发展的诠释,不同的发展观会导致不同的发展结果。新中国60年来发展观演变大致可分为起步发展观、政治发展观、经济发展观和科学发展观4种。理性分析它们的演变历程,有利于我们理性地总结和探索中国社会发展的历史规律和基本经验,这对坚持和贯彻科学发展观,真正把握社会发展的最终动力——人的全面发展和对幸福的追求,全面推动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建设,实现人与社会、环境、资源等问题上的价值理想与现实选择的完美统一都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和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8.
作为引领青年、发展青年和教育青年的重要形式,中国共产党的青年政策经历了百年变迁。其在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以注重青年重要性和切身利益、强化青年领导与号召、增强思想理论教育为主要内容;在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时期,以调动青年积极因素、团结凝聚青年、加强思想磨砺和实践锻炼为核心要领;在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时期,以号召青年投身现代化建设、塑造精神文明建设排头兵、推动青年工作法治化专门化为政策主旨;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以谋定广大青年实现青春梦想的时代规划、筑牢青年实现伟大中国梦的使命与担当为基本方略。赓续党的优良传统,推进新时代的青年工作,应守正创新,在坚持党的全面领导下凝聚青年,在把握时代青年价值上教育青年,在承前启后继往开来中砥砺青年,在坚持统筹全面发展上服务青年。  相似文献   

9.
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人权要以以人为本的唯物史观和辩证唯物主义的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观为指导。科学发展观时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人权建设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我国人权建设已经取得历史性进步,但还存在一些问题。阐述了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人权的必要性,提出了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人权的途径。  相似文献   

10.
党的十六届三中全会在《中共中央关于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若干问题的决定》中明确指出:“坚持以人为本,树立全面、协调、可持续的发展观,促进经济社会和人的全面发展。”并提出“五个统筹”的目标和任务。这是一种全新的科学的发展观,以人为本是其核心,标志着马克思主义发展理论的一次重大突破。本文力图从以人为本发展观的要求着手深入分析河北省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具体差距。进而提出在以人为本科学发展观指导下的现实选择。  相似文献   

11.
知识经济是以知识配置资本为特征的,它要求人的全面的综合的持续的发展,而人的发展又必然推动影响知识经济在更高层次上的创新发展。知识作为一种生产要素与人的持续全面发展构成了生产力系统中的核心要素。而二者之间辩证统一关系的实践,将有助于我们建立小康社会的基础。  相似文献   

12.
对河南省涉及的有较大影响的32个工业行业运用多元统计分析方法进行因素分析,从定量和定性结合的角度,把河南省工业行业从总量规模、企业内部生产管理能力、科技开发能力、经济效益、财务风险等方面进行分析归类,并从整体上进行综合分析,找出制约经济发展的问题.  相似文献   

13.
人的全面发展是社会发展的根本问题,也是教育的根本目的和价值取向。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进程中,人的全面发展问题在我国倍受关注,是具有重大现实意义的问题。根据马克思关于人的全面发展学说。实施情感教育。是推动人的全面发展的重要途径。情感从认识到形成能力。习惯的转化过程中起着极为重要的中介作用,不能忽略道德情感教育,当今的教育是全面发展的教育,它不仅要培养出理性健全的人,还要培养出情感健康的人。健康、良好的情感素质是全面发展的必备条件。仅仅注重知识教育而忽略情感教育.我们培养的人才就是不完美的人才,无法满足飞跃发展的社会需要。要培养全面发展的人才。必须通过情感教育培养学生良好的情感素质。  相似文献   

14.
文章认为人力资源整体开发是其内涵的质的规定,有其理论依据。现实的开发工作中仍有许多影响人力资源开发的因素,应引起我们的足够重视。  相似文献   

15.
新产品开发是满足消费者需求的基础,也是企业具有活力和竞争力的表现,新产品开发成功与否往往关系到企业的成败、为做好新产品开发工作,提高新产品开发成功率,本文介绍了新产品开发的一种模糊分析方法。  相似文献   

16.
试论美育与大学生的全面发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当今社会已经进入了全球化的进程,这是历史发展的必然结果。全球化趋势使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在内容、方法、载体上都受到了严峻的新挑战。青年大学生是国家未来的建设者和社会主义的接班人,他们是祖国和民族的希望,促进和实现大学生的全面发展是科学发展观的根本要求。从分析美育教育与大学生全面发展的关系入手,探讨拓宽高校美育教育的途径,以便更好地全面促进大学生成长成才。  相似文献   

17.
社会的每一个个体的全面发展,是人的全面发展的前提,江泽民总书记“七一”讲话中有关促进人的全面发展的论述,对实施素质教育提供了理论指导,应当把这一思想落实在各个教育教学环节。  相似文献   

18.
党的十六届三中全会提出的科学发展观是坚持以人为本的发展观,是全面、协调、可持续的发展观,是以促进经济社会和人的全面发展为终极目标的发展观。科学发展观的提出实现了对传统发展思想的扬弃与超越,是与时俱进的科学发展观。马克思主义哲学是科学发展观的哲学依据。因此,运用马克思主义世界观、历史观和方法论,深入探究科学发展观,有利于牢固树立和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  相似文献   

19.
城乡统筹发展是新时期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的重大战略举措。文章以城乡产业融合为切入点,分析了农业产业化与农村工业化、农村城镇化的耦合关系,并从城乡统筹发展的高度提出了推进农业产业化的新思路,以此带动和促进城乡经济、社会、文化一体化协调共进。  相似文献   

20.
毛泽东的探索性的发展观、邓小平的“发展才是硬道理”、江泽民的全面发展观和新的中央领导集体提出的科学发展观共同构成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发展观,有着极为丰富的内涵,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我们党在新的实践基础上的重大理论创新。在当前,牢固树立和认真落实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发展观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和深远的历史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