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1 毫秒
1.
"ABS"为Anti-Brake System(防锁死刹车系统)的缩写它是一种具有防滑、防锁死等优点的汽车安全控制系统。ABS是常规刹车装置基础上的改进型技术,可分机械式和电子式两种。现代汽车上大量安装防抱死制动系统,ABS既有普通制动系统的制动功能,又能防止车轮锁死,使汽车在制动状态下仍能转向,保证汽车的制动方向稳定性,防止产生侧滑和跑偏,是目前汽车上最先进、制动效果最佳的制动装置。下篇论文上阐述了汽车的防抱制动系统ABS在使用与检修过程中的注意点。  相似文献   

2.
张浩玮 《甘肃科技纵横》2004,33(5):70-70,84
自20世纪80年代,ABS防抱制动系统开始在部分高级轿车运用,经过20多年的发展,ABS防抱制动系统已成为中高级轿车的标准装备,并在大、中型客车、货车中得到了迅速的普及。本文旨对ABS防抱制动系统的原理、功能特点及其弊病作介绍,帮助人们更好的认识ABS防抱制动系统。  相似文献   

3.
对汽车ABS制动系统进行了虚拟样机仿真研究.采用滑移率为控制参数,应用MATLAB与ADAMS联合仿真,实现了ABS的实时控制功能.在同一虚拟样机模型的基础上,进行了车速与制动距离的仿真,结果表明,汽车制动前的速度与制动距离呈二次函数关系.讨论了三、四控制通道控制对汽车的制动方向稳定性和制动距离的影响:紧急制动时,四通道独立进行制动压力控制的ABS系统可获得最短的制动距离,而三通道前轮独立控制后轮低选控制的ABS系统制动距离相对来说要大;但在不对称路面上紧急制动时,三通道控制的汽车偏转力矩较小,方向稳定性更好.  相似文献   

4.
汽车ABS在对开路面上的弯道制动性能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研究汽车ABS在对开路面上的弯道制动性能,建立汽车ABS弯道制动的四轮车辆动力学模型.在该动力学模型基础上,针对内侧低附着外侧高附着、外侧低附着内侧高附着两种对开路面,分别对汽车ABS弯道制动中使用的几种典型滑移率控制方法的制动性能进行了分析比较,提出了在两种附着条件对开路面上提高汽车ABS弯道制动性能的对策.  相似文献   

5.
针对汽车的制动安全性之一--制动侧滑进行研究,在分析制动侧滑机理的基础上,对制动侧滑的预防措施进行较深入的研究,强调指出在汽车制动系统中采用ABS的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6.
为了提高三轴重载汽车的制动安全性能,搭建了制动动力学模型,基于TruckSim建立了三轴重载汽车整车模型.在对Burckhardt"轮胎-路面"模型和以往自寻最优制动理论研究的基础上,设计了应用于整车模型的三轴汽车自寻最优ABS控制器.采用硬件在环实验的方法,在高附路面、低附路面和对开路面3种工况下验证了控制器的可行性,加入传统ABS作为比较.实验结果证明,在3种工况下,自寻最优ABS将车辆控制在不同的滑移率下,低附路面下的制动效果最明显,制动时间减少0.96s,制动距离减少2.77m,横摆角速度峰值减少1°/s,说明自寻最优ABS可以自动搜索车辆当前路面下的最优滑移率,提高了三轴重载汽车的制动性能和制动过程中的稳定性.  相似文献   

7.
本文综述了ABS(汽车防抱死制动系统)的结构组成及工作原理,对ABS技术发展中的关键问题进行了详细的说明和探讨。  相似文献   

8.
汽车ABS/ASR技术及发展趋势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防抱死制动系统(Anti-lock Brake System简称ABS),是基于汽车轮胎与路面之间的附着性能随滑动率改变的基本原理而开发的高技术系统,它从防止制动过程中车轮"抱死"的机理出发,避免汽车后轮侧滑和前轮丧失转向能力,以达到提高汽车行驶稳定性、操纵性和制动安全性的目的.20世纪80年代中期,在ABS的基础上又发展了驱动防滑系统(Anti-skidding Restraint,简称ASR),它包括制动防滑和牵引控制两部分.  相似文献   

9.
实时有效辨识路面对防抱死制动系统(ABS)的制动安全性具有重要意义。分析了车辆制动特性,提出了一种用轮速峰值连线求解参考车速的方法。为了有效辨别制动时的路面信息,在设计基于轮减速度和参考滑移率的模糊智能推理算法的基础上,给出了用仿人智能思想来在线修改模糊控制参数的自适应推理算法。车的实时ABS道路测试表明,模糊自适应路面辨识技术具有良好的制动平稳性和自适应性,提高了辨识路面突变的实时性,简单实用,是一种新的有效ABS路面辨识法。  相似文献   

10.
基于模糊自适应的汽车ABS路面辨识技术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实时有效辨识路面对防抱死制动系统(ABS)的制动安全性具有重要意义。分析了车辆制动特性,提出了 一种用轮速峰值连线求解参考车速的方法。为了有效辨别制动时的路面信息,在设计基于轮减速度和参考滑移率 的模糊智能推理算法的基础上,给出了用仿人智能思想来在线修改模糊控制参数的自适应推理算法。车的实时 (ABS)道路测试表明,模糊自适应路面辨识技术具有良好的制动平稳性和自适应性,提高了辨识路面突变的实时性, 简单实用,是一种新的有效ABS路面辨识法。  相似文献   

11.
防抱死制动系统ABS是以提高汽车行驶性能为目的而开发的,ABS是汽车主动安全性能的一项重要技术,目前在国内外已经得到广泛应用,防抱死系统不是单纯的防滑系统.本文主要阐述汽车防抱死装置(ABS)系统的工作原理、重要作用以及对该系统未来从车辆整体性方面的发展提出预测.  相似文献   

12.
为了使电动汽车在制动时既能充分回收制动能量,又能兼顾制动稳定性,针对四轮轮毂电动机驱动电动汽车,提出了一种基于路面识别的复合制动与ABS集成控制策略.以单轮制动模型为研究对象,利用Lagrange插值法估算当前路面的峰值附着系数和最优滑移率;通过比较目标制动强度与峰值附着系数,将制动工况分为常规制动和防抱死制动;针对常规制动向防抱死制动过渡的工况,通过一种在ABS触发前合理减少再生制动的方法,避免直接撤销再生制动带来的ABS频繁退出和启动.在MATLAB/Simulink环境下建立了仿真模型,仿真结果表明:路面识别算法识别准确度较高;复合制动与ABS集成控制策略能够合理地分配再生制动力与液压制动力,实现车轮的防抱死控制.  相似文献   

13.
刘康 《科技信息》2010,(23):J0092-J0092,J0130
随着中国运输业和重型载货汽车工业的快速发展,用户对重型载货汽车行驶时的制动性能、安全性能的要求也越来越高。ABS技术的应用能够使重型汽车在紧急制动过程中对被车轮的制动压力进行自适应调节,防止被控车轮发生制动抱死,从而大大缩短汽车制动距离及提高转向可操作性。  相似文献   

14.
《贵州科学》2021,39(2)
为解决某危险品运输车的制动效果问题,基于ABS控制方法理论,在前人的工作基础上设计了三种控制策略的ABS系统,并通过Matlab/Simulink平台搭建了该危险品运输车满载时的制动模型,同时把设计的自适应模糊PID控制制动模型与前人提出的制动模型进行对比;最后以系统响应时间、轮速和车速变化,滑移率的变化以及制动距离作为车辆制动效果的评价指标。研究结果表明:自适应模糊PID控制系统的响应时间最短为3 s,较Bang-Bang控制和PID控制的响应时间分别提前了0.7 s和0.6 s,其制动距离最短为35.3 m,较无ABS系统时的制动距离缩短了37.86%,说明设计的自适应模糊PID控制的ABS系统有效、有较快的响应速度和较好的鲁棒性。  相似文献   

15.
特殊工况下的ABS控制算法   总被引:5,自引:1,他引:5  
为保证汽车防抱死制动系统(ABS)在特殊工况下的控制效果和可靠性,研究了不平路面制动、低速状态制动、转向制动、过沟坎制动4种典型ABS特殊工况,根据特殊工况的识别、控制量计算补偿和控制流程调整的思路,提出通过轮加速度信号识别路面不平度的不平路面补偿控制算法、上升下降沿同时采样的低速补偿控制算法、转向识别补偿算法和沟坎识别防止ABS误动作补偿算法.经过实车试验验证,该算法实用性好,能保证ABS在几种典型特殊工况下的控制效果.  相似文献   

16.
装备汽车防抱死制动系统(ABS)能够在危急情况下驾驶员需要紧急刹车时提供安全、有效的制动。ABS能让汽车即使在紧急制动的情况下也可保持稳定、可控。笔者通过ABS道路性能测试系统的开发来评价汽车制动性能,对雷达速度传感器、轮速传感器、陀螺仪、管路压力传感器、踏板力传感器、F/V(频率/电压)转换模块进行研究。在此基础上编写LabVIEW程序,进行场地实车制动试验,选取高附着系数下直线制动试验,并基于评价指标进行对比分析。结果表明,ABS道路性能测试系统及评价指标在实践中是可行的。  相似文献   

17.
钱千 《科技资讯》2011,(34):48-48
汽车防抱死制动系统(简称ABS:Anti-Lock Brake System)是基于汽车轮胎与路面之间的附着特性开发的高技术制动系统,充分利用轮胎与地面的附着系数,依据ABS的工作原理,本文分析研究了ABS的控制方式,ABS的控制方式包括逻辑门限值控制、滑动模态变结构控制等。并通过对这些控制方式的研究,提出了自己的改进理论。  相似文献   

18.
针对电动汽车发展的问题,扼要地分析了电动汽车制动能量回收研究的重要性和必要性,简要分析了电动汽车制动能量回收技术的发展现状。在深入研究电动汽车制动能量回收技术的基础上,提出了基于双制动模式的电动汽车制动能量回收方法,介绍了其结构设计,重点论述了相关参数的确定方法。  相似文献   

19.
为了提高制动稳定性,结合汽车ABS控制原理在MATLAB/Simulink环境下采用逻辑门限控制方式建立ABS液压控制模型,以车轮滑动率和车轮角速度作为逻辑门限参数,设定门限值,通过液压调节装置实时控制制动力的大小,防止制动时车轮抱死拖滑。为验证设计效果,同时搭建未装ABS系统的单轮汽车控制模型,在相同制动条件下进行仿真分析。结果表明:采用逻辑门限控制方式的汽车模型具有较好的实时性,制动时ABS系统可以使车轮滑动率一直维持在20%左右;与未装ABS系统的单轮汽车模型相比,制动距离缩短了13.02%。  相似文献   

20.
建立了整车多体动力学模型,提出了路面附着系数估计算法,在Matlab/Simulink中搭建了路面识别模块和ABS制动模块以及制动压力模块,应用自适应的控制策略对整车的制动性能进行仿真分析.在三轴汽车底盘实验台上进行了硬件在环测试,验证了含有路面识别的ABS控制系统的车辆制动距离明显小于无路面识别的ABS控制系统的车辆制动距离,具有良好的自适应性和控制精度.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