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25 毫秒
1.
从广义熵方程出发,研究了非平衡系统的绝对温度和热力学压强,并给出了单分子理想气体的解析表达式.结果表明,非平衡系统的绝对温度和热力学压强一般低于局域平衡时的温度和压强.  相似文献   

2.
介绍一种PIC单片机在便携式压强测试仪中的应用,分析了相关的工作原理及关键技术、工作软件流程等;为解决目前国内使用便携式压强测试仪测量压力容器及其相关数据实现自动化处理进行了研究.  相似文献   

3.
平面静压气浮轴承垂直微冲击的稳定性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研究垂直微冲击引起的平面静压气浮轴承稳定性问题,利用线性摄动法,建立由稳态Reynolds方程、扰动Reynolds方程和轴承运动方程组成的微扰动分析模型,利用COMSOLMULTIPHYSICS软件中的PDE模块,获得了平面静压气浮轴承受到垂直微冲击后气膜内压强和气膜厚度随时间的变化过程。仿真试验表明:轴承的振动频率和阻尼系数与垂直微冲击的强弱无关,与气膜厚度和供气压强有关。轴承振动频率在不同冲击下,都约为200Hz。随供气压强增大,轴承阻尼系数减小。气膜厚度保持5μm时,供气压强小于0.8MPa时阻尼系数大于0,轴承稳定状态,供气压强等于0.8MPa时阻尼系数为0,轴承临界状态,供气压强大于0.8MPa时阻尼系数小于0,轴承不稳定状态。  相似文献   

4.
针对近年来广泛应用的虹吸灌水廊道中的驼峰负压和虹吸段半径.通过在柱坐标系下建立虹吸段水流运动方程,推导出了驼峰断面流速和压强的解析表达式,并用水力模型试验结果验证了压强表达式的准确性.在此基础上提出了廊道虹吸段最优半径的确定方法,对比分析了已有方法得出的最优半径下的断面压强分布,并对某廊道的虹吸段半径进行了优化试验,均验证了最优半径确定方法的有效性.  相似文献   

5.
本文在热力学范畴,从能量观点出发建立了只涉及压强修正的范德瓦尔斯方程,并通过引入时间延迟概念对压强修正项给予了新的解释.  相似文献   

6.
转动参照系中流体的压强和伯努利方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给出了相对转动参照系静止的理想流体内部的压强及稳定流动时的伯努利方程,并应用导出的压强公式和伯努利方程求解了两个问题.  相似文献   

7.
我校物理系林中鹤等同志研究同空气为介质的QBY—1型伯努利方程验证仪。该仪器是用以观测流体流速和压强的关系以及验证伯努力方程。它是根据低速流动气体可视为不可压缩流体的理论.采用空气代替水为工作介质。其验证原理是:当低速稳流空气通过仪器时,在文氏流量计玻璃管的大截面处流速变小压强变大.小截面处流速变大压强变小.测出所研究的大小截面处的直径以及大小截面之间的压强差,被测空气密发等.根据伯努利方程和流量不变方程即可计算出空气流量的大小.同时在与文氏流量计串联的气体转子流量计上,可直接测得空气流量大小.然后以后者为标准.将前后比较.求出百分误差。若百分误差落在实验允许误差范围内.则一理想流体的伯努力方程就得到  相似文献   

8.
利用模拟退火算法识别大气压强公式中的参数,得到更精确的大气压强计算公式.该方法首先把参数识别问题转化为优化问题,然后运用模拟退火算法求出由多态方程推导所得大气压强公式中的大气比热比γ,从而得到更精确的大气压强公式.通过数值模拟,将本文得到的公式与其它文献给出的大气压强公式进行比较,结果表明用模拟退火算法所确定的大气压强公式精度更高.  相似文献   

9.
为研究后混合水射流喷丸喷头外流场的运动特性,应用FLUENT软件对后混合水射流喷丸喷头外流场连续相进行了数值模拟。根据射流的湍动特性,连续相采用三维不可压缩稳态雷诺时均N-S方程,湍流模型采用标准k-ε模型。分析喷丸压力和靶距对外流连续相轴向速度和轴向动压强的影响。结果表明,外流连续相水的轴向速度和轴向动压强具有显著对称性,最大轴向速度和轴向动压强均出现在射流轴线上。其值随喷丸压力的增加而增大,随喷丸靶距的增加而减小。当喷丸压力为350 MPa、喷丸靶距为50 mm时,最大轴向速度为22.0 m/s,最大轴向动压强为0.24 MPa。该研究为外流离散相弹丸运动状态的分析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10.
本文用电测方法在动态条件下对细纱机罗拉钳口下的压强分布进行了实测,利用电子计算机进行数据转换和处理,求出了空间压强分布方程。结果表明,空间压强分布可以用一个二维高斯概率函数的曲面方程来表达。本文还简要介绍了此曲面方程在研究作用在须条上的力与皮辊加压量之间的关系及摩擦力界分布等方面的应用。  相似文献   

11.
气井产能方程是认识气井生产规律和分析预测气藏动态的重要依据,是确定合理的气井产量或气藏产量的基础.目前用于确定低渗透气井产能方程的方法存在诸多局限性.本文提出一种简便的确定气井产能方程的方法——KH值法.该方法将修正等时试井资料得到的无阻流量与单点法二项式公式计算的无阻流量进行对比,当二者相等时,可以获取非达西系数D,然后根据同一区块上的测试资料得到其他的储层物性参数,从而求得该区块的产能方程通式,进而根据每一口单井的实际地层系数得到该单井的产能方程.与实际生产数据对比表明,采用该方法得到的单井产能方程符合气井的实际生产规律.  相似文献   

12.
T型槽干气密封稳态特性的有限元分析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从可压缩气体雷诺方程出发,使用伽辽金法,对T型槽干气密封稳态特性进行了有限元分析,推导出相应的离散方程并研究方程的算法,还自行开发了基于VC6.0平台上的干气密封有限元计算软件。最后,把软件计算结果与文献值和实验值进行比较,验证了计算方法和程序编制的正确性,对进一步研究和工程设计均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3.
为明确甘蔗糖蜜发酵生产维生素B12的过程,在优化过的培养工艺基础上,以甘蔗糖蜜作为培养基,研究利用谢氏丙酸杆菌发酵生产维生素B12的动力学特性,通过利用Origin7.5软件对试验数据进行回归分析,采用Logistic方程、Luedeking-Piret方程和与Luedeking-Piret方程相似的基质消耗方程对发酵...  相似文献   

14.
不规则介质采场气体渗流问题的模糊数值解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在利用非均匀孔隙介质稳定流动微分方程来揭示采场气体流动状态中,孔隙介质渗透性系数的估计是非常困难的,并且精确的估计也是无意义的。提出模糊渗透系数和模糊限定徽分方程的概念,建立了模糊渗流方程,并利用模糊结构元的方法得到了模糊渗流方程的近似解法。利用模糊渗流问题的求解,可以相应得到采空区内影响自然发火的各种因素区域,这为利用模糊预测技术预测采空区自然发火趋势与位置提供了非常有用的分析工具。  相似文献   

15.
预测和抑制水合物的生成对凝析气管道的安全运行具有重要作用。借助于流程模拟软件UniSim模拟分析了国外某凝析气管内水合物的生成温度和形成的初始位置。并给出了抑制水合物形成的有效措施。  相似文献   

16.
单缸发动机进气特性仿真与实验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分析了单缸发动机进气系统的工作原理,通过台架实验研究了进气道内气体的剧烈波动现象.在此基础上,讨论了单缸发动机进气道内气体剧烈波动现象的产生原因.运用理想气体方程、速度-密度方程和质量守恒方程建立了进气管内气体运动的动力学模型,通过Matlab/Simulink软件对该系统进行数值仿真.台架实验对比分析表明,基于速度-密度法的单缸发动机进气系统仿真模型对于进气量的测量具有较高的准确性,并可以在进气压力波动剧烈的情况下较好地反映出循环进气量.  相似文献   

17.
针对目前应用较为普遍的RUSKAPVT测试装置,开发了用于凝析气常规PVT测试过程的计算机辅助计算软件系统(PVTAID)。该系统与实验操作同步运行,通过屏幕显示管线连接、操作要领、注意事项及动画显示平衡釜状态,逐步引导实验过程,确保规定测试的内容正确完成,能实时处理各类复杂、繁重的换算和计算,同步运行基于立方型状态方程的预测模型,并将模型结果和实验结果进行对比显示,此外,还讨论了通常定容衰竭实验操作将导致平衡釜内油气体积的逐级减少,不能恒定在初始露点体积的问题,并应用PVTAID给出实现定容衰竭的严格方法。  相似文献   

18.
高慧昀  王晓丽 《科技信息》2013,(19):215-215
本文借助MATLAB软件对"数学物理方程"教学中的问题进行数值计算和模拟,通过对所得图像的分析可更好理解方程解的物理意义,从而提高了可视化教学效果。  相似文献   

19.
利用扩展tanh函数法研究了Kaup-Kupershmidt方程的精确行波解,得到了该方程不同类型的显式行波解,包括孤立波解、指数函数解和三角函数周期解。利用Maple软件绘制了所得解在具体参数值下的3D图和2D图,并对解的性态进行分析得出了相应解的类型。  相似文献   

20.
开展定容性致密气藏边界流晚期产量递减模型研究,为致密气藏动态分析及指标预测提供理论依据。依托致密气藏渗流机理实验,在致密气藏渗流微分方程描述的基础上,以定容致密气藏边界流晚期拟稳态由定产的生产方式转为定流压生产方式为研究对象,结合物质平衡方程,建立定容致密气藏边界流晚期产量递减微分方程,并推导求解产量递减模型。研究结果表明:(1)与常规气藏相比,致密气藏非达西流压力损耗由3部分组成,为流体内摩擦力、启动压力和紊流效应的消耗,其中,启动压力也是造成二项式产能方程异常的重要原因;(2)因为紊流效应及启动压力的存在,定容致密气藏边界流晚期,时间—产量关系不再遵循Arps递减模型,启动压力梯度和紊流效应对气井产量递减具有减缓作用,当紊流系数和启动压力梯度趋于0时,再以拟平衡时间为时间轴的产量—时间递减曲线遵循指数递减模型;(3)实例分析表明,引入启动压力项可有效消除二项式产能方程异常现象,新模型可以实现气井动态储量、启动压力梯度等地层参数的计算。基于渗流机理的新模型的建立,为致密气藏二项式产能方程异常处理、产量递减主控因素特征提取、地层参数反演以及动态指标求取奠定了理论支撑,具有较强的实用性和前瞻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