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56 毫秒
1.
鉴于“对话”在教育中的重要价值,2001年新课程标准中给予其重要位置,“对话”融入到了阅读教学理念、教学设计、教学过程中。许多专家学者对“对话”理论在语文阅读教学中的应用进行了多方面的研究。对“对话”在语文阅读教学中的应用进行综述,旨在给语文教师提供很好的教学理念,让他们更多地参与进来,丰富其教学经验,帮助其更好地教学。  相似文献   

2.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阅读教学是学生,教师,文本之间对话的过程”。这里的对话含着两层意思:一是教学是教师与学生以及学生与学生间的对话过程;二是阅读是读者与文本的主体间的对话过程。基于这种理念和要求,我们在语文教学中尝试与学生、文本进行对话,但往往是“话”对不起来,学生对内容感悟不够,体会肤浅,使课堂中的对话失去了应有的生机和活力。那么如何才能使对话不流于形式,不浮在表面呢?  相似文献   

3.
"阅读教学是学生、教师、文本之间对话的过程."这一命题包含两层含义,一是阅读对话,一是教学对话.阅读对话是读者和文本作者之间的对话,目的是要二者间产生一种精神联系.教学对话是指教师和学生,以及学生之间的对话,最重要是产生思想碰撞和心灵交流,实现教学相长和共同发展.当前新课改语文阅读教学的改革取得了很大成绩,在后现代教育思潮的影响下,"对话理论"成为课改的主题词.但是对"对话理论"的理解和实施还存在着偏差.因此,本文对"对话理论"的产生背景、理论内涵,阅读教学现状等问题作一探讨,力图阐明在阅读教学中如何正确有效地实施对话.  相似文献   

4.
语文新课程标准中的阅读对话教学理念融合了建构主义课程观、接受美学理论、解释学、对话理论等多种理论,以范式理论的整合思维来考察语文阅读教学的转型有利于进一步探索新的教学思路,从根本上推进语文阅读教学的改革。  相似文献   

5.
《高中语文课程标准》指出:“阅读教学是学生、教师、教科书编辑者、本文文本之间的多重对话,是思想碰撞和心灵交流的动态过程。教师是与学生平等对话的对话者之一。”“语文教学应在师生平等对话的过程中进行。”由此可见,新课标明确要求和倡导多元对话式阅读教学新策略。那么,什么是多元对话式阅读教学新策略?具体说来,它是指阅读教学过程中老师、学生结合自己的经验积累和知识结构阅读文本,体味文本,质疑文本,与文本进行多重对话,产生超越字面的意义的理解,  相似文献   

6.
莫莉 《科技信息》2012,(6):344-344
语文阅读教学的过程实质是一个动态的多方面的对话过程,在这个过程中,教师与学生的对话尤为重要。特别是在小学语文教学中,阅读承担着学生语言、思维与心灵建构的重要作用。但在现实的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对话成了师生的简单问答,与文本毫无关系,更不用说引起学生的思维及心灵的触动。这样的阅读教学成了无效或低效的。本文正是基于对小学语文阅读教学有效的关注,思考阅读教学中对话的一些误区,由此引起更多小学语文教师的关注,从而开展有效的语文阅读教学。  相似文献   

7.
阅读教学是学生、敬师、文本之间对话的过程。“对话”正充盈着我们的语文课堂,它展示了新课程理念下富于灵性和生命性的课堂景观。在这样的课堂教学中,“对话”就及其重要了。它是一个环节,是一个过程,更是一种理念。它形成了师生与文本之间、师生之间、生生之间互动的关系,实现了学生、教师、文本的统一。一句话,有效的对话可以使我们的课堂异彩纷呈。那么,怎样才能实现有效的对话呢?  相似文献   

8.
《语文课程标准》在教学建议中明确提出:“阅读教学是学生、教师、文本之间的对话的过程。”这就要求我们确立新的阅读教学过程观,即变“传话”教学为“对话”教学。“传话”与“对话”虽一字之差,却反映了教学观念的转变。通过“对话”式教学,把学生从被动状态中解放出来,让他们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同时,学生通过与文本对话、与老师对话、与学生对话,不仅习得了知识,而且张扬了个性,  相似文献   

9.
新课程标准下,古典诗歌的教学,也应在平等的对话中展开,并努力实现师生的"学习共同体",努力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本文从教学实践出发,从师生间的对话、学生与文本(作者)的对话、学生与学生的对话、学生自我对话等四个方面,就古典诗歌"对话式教学"中,如何倡导学生自主性学习,培养学生的合作能力、探究能力作以认识和思考.  相似文献   

10.
随着语文课程改革不断深入,“对话”理念成为阅读教学的焦点,将“对话”理论引入写作教学成为了探讨的新领域.基于“对话理论”的“面批面改”是提升初中语文写作教学质量的有效方式.  相似文献   

11.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阅读教学是学生、教师、文本之间对话的过程”。基于这种理念和要求,我们在语文教学中尝试与学生、文本进行对话,但往往是“话”对不起来,学生对内容感悟不够,体会肤浅,使课堂中的对话失去了应有的生机和活力。那么如何才能使对话不流于形式,不浮在表面呢?  相似文献   

12.
徐朴 《科技信息》2010,(13):37-37
本文主要就新课程理念下,如何构建和谐的师生关系谈谈自己在教育工作中的一些做法和想法。笔者认为进行师生间的对话交流是一条行之有效的途径,呈现方式有课堂上师生平等对话、作业上师生的心灵对话以及课下的亲密对话,通过实践发现对融洽的师生关系起到了显著的效果。  相似文献   

13.
武群堂 《科技信息》2011,(14):I0204-I0205
师生关系直接影响着教育教学过程。在中国师生关系发展史上,无论是"教师中心论"还是"学生中心论",均存在着自身难以克服的缺陷,强调教师或者学生的"单主体"地位。20世纪西方教育哲学强调教师与学生主体地位的统一。建构对话式师生成为不可逆转的趋势。在实践中,必须以主体间性理论为指导,在平等、理解与合作中建构对话式师生关系,通过对话达到教育主体之间以及个体与人类文化之间生命精神能量的转换,促进师生生命质量的不断提升。  相似文献   

14.
《高中语文课程标准(实验)》明确指出:“语文教学应在师生平等对话的过程中进行。”“阅读教学是学生、教师、文本之间对话的过程。”学习语文,不仅是对文化的理解,还是对心智的开启,对情愫的放飞。学习语文,是思想与思想的碰撞,是心灵与心灵的交流,是生命与生命的对话。在语文教学中,只有学生、教师、文本之间进行对话,才能展现语文特有的魅力。  相似文献   

15.
本文在深刻领会<语文课程标准>的基础上,从阅读教学的本质出发,试图在理论和实践两方面探讨对话武阅读教学的基本形式及实施策略.对话式阅读教学的基本形式主要包括教师与文本的对话、学生与文本的对话、教师与学生的对话和学生与学生的对话.实施策略包括激发兴趣、创设情境、设置话题.  相似文献   

16.
文本意义是作者赋意、文本传意和读者释意的复合共生体,是作者、文本、读者多维对话的产物。而语文教学的对话状态更是一个复杂的组合体,包括师本对话、生本对话、生生对话、师生对话等等。每一种对话都会碰撞出创新思维的火花,都会赋予文本新的意义。我们应允分利用这种丰富的对话机制,努力使教学充满创意、生机勃勃。这里,仅从教师角度谈谈如何在与作者、学生、同伴的多重对话巾努力丰富、创新文本,为创意教学打下坚实基础。[第一段]  相似文献   

17.
阅读教学是学生、教师、文本之间对话的过程。为使"对话"在教学中落到实处,必须处理好几种关系:一是教师与文本的对话;二是学生与文本的对话,要给予学生充裕的时间,教给学生对话的方法,引导学生研读文本;三是加强教师与学生的对话,要充分尊重学生,构筑开放的课堂;四是关注学生与学生的对话。  相似文献   

18.
教学活动中的教与学不仅形成了教师与学生之间的关系,也形成了学生与学生、师生与文本、师生自我之间的关系。对话教学就是在这种网状关系中进行的。正确认识对话教学的过程模式,有助于消除课堂对话教学中形式问答化、目标虚泛化、  相似文献   

19.
对话是阅读教学最具生命力的源泉活水,成为语文课堂教学最美好的追求。教师要富有教育智慧地创设了—个教学情境,加强对话训练,使师生这两种生命体通过文本在情感、兴趣、人格、个性思维等方面得到交流与互动,使课堂成为学生个性张扬的舞台。  相似文献   

20.
案例教学作为新课程实施过程中诞生的现代教学方法,实质是现代教育思想在教学改革中的反映。其主旨是把弘扬人的主体性作为教学过程的全部核心,把尊重与发挥教师和学生这两个交互主体的能动性与积极性作为整个教学过程的中心点和支持源。因而它对解放学生个性,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有着重要的促进作用,对促进教师的专业成长和自我实现也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案例教学中的对话形式是在这种新课程理念指导下现代社会民主化、个性化精神在教学中的回声,它的基本内涵是在师生关系民主、平等的前提下,通过师生交流,促成实现以人为目的的教学。案例教学中对话的表现形式可以是多样的,但归纳起来主要有学生与文本的对话、学生与教师的对话和学生与学生的对话三种形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