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50 毫秒
1.
世界为何能抵抗熵增加定律而涌现自组织结构?孤立系统的熵是否永远只增不减?热力学退化和自组织进化可否统一,如何统一?本文从非平衡熵演化方程出发,论证内部有相互吸引力作用的非平衡系统可能会自发涌现一种新的熵减少,它与传统的熵增加定律共存,互相抵消,结果导致孤立系统的总熵可能减少,从而不仅使孤立系统亦促进开放系统涌现自组织结构。本文推导出这种新的熵减少率的统计公式,并从数学形式和微观物理基础两方面与作者前些年得到的熵增加定律的统计公式作了对比;进而给出孤立系统和开放系统的总熵变化率公式,前者由熵增加定律公式和新的熵减少率公式相加决定,后者为熵增加、熵减少和熵流出3项的代数和,二者都显示了热力学退化和自组织进化的统一。应用本文理论公式,定性地讨论了两个实际孤立系统不均匀结构的形成,包括对宇宙热寂推论的澄清。  相似文献   

2.
研究了熵增加原理与生物基因突变及癌症的内在联系,提出了生命是起源于太阳光子第一推动的想法及其相应的癌症新防治思路,这也是基于科学的食物分级,且符合中医大医治未病的思想,有利于有关慢性病和癌症防治知识普及。熵增加原理导致了基因突变,促使生物体发生变异或导致癌症的出现,本文通过分析生物多聚体熵函数具有的特性,多聚体的熵力在确定的小范围内成为稳定生物结构的因数,引入最大可能熵、有序因子和有序区间等特征量来描述生命体及其环境的系统稳定性,使得我们对生命起源、变化及其可能癌变的防治有新的认识,丰富了人们在生命起源和生物演化方面的物理学知识,可为有关科学研究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3.
深入探索了泥浆沥清过程的物理机制,然后从理论上证明其过程满足热力学第二定律,最后发现:对于非孤立系统,可以把与系统有相互作用的那部分环境划出来与系统一起构成一个“新孤系”.其熵变有两种机制:一是系统与环境之间的热交换,热交换伴随熵交换,它可以使系统的熵增加,也可以使系统的熵减少;另一种机制是系统内部的不可逆过程,它只能使系统的熵增加.其总体情况是:在系统与环境的交界存在熵流,在系统内部存在不断往外“冒熵”的熵产生源泉——不可逆过程.  相似文献   

4.
深入探索了泥浆沥清过程的物理机制,然后从理论上证明其过程满足热力学第二定律,最后发现:对于非孤立系统,可以把与系统有相互作用的那部分环境划出来与系统一起构成一个“新孤系”,其熵变有两种机制:一是系统与环境之间的热交换,热交换伴随熵交换,它可以使系统的熵增加,也可以使系统的熵减少;另一种机制是系统内部的不可逆过程,它只能使系统的熵增加.其总体情况是:在系统与环境的交界存在熵流,在系统内部存在不断往外“冒熵”的熵产生源泉——不可逆过程,  相似文献   

5.
李天群  孙彦清 《科技咨询导报》2007,(13):172-172,174
熵是物理学中的一个重要的概念,借助于熵能够加深我们对人类社会的认识。本文通过建立地球系统的熵流模型,揭示了地球系统和人类社会存在的一系列问题,如能源问题、环境问题、人口问题及社会发展问题等。  相似文献   

6.
介绍了热力学熵概念的内涵及熵增加原理,倡导"低熵生活"的生活理念,进而提出一些实施‘低熵生活"的具体措施.  相似文献   

7.
讨论了热力学第二定律及其数学表达式熵、熵增加原理的宏观性质.  相似文献   

8.
用刘维空间反常朗之万方程取代刘维方程作为统计物理的基本方程,由此得到了平衡态系综,推导出了吉布斯非平衡熵和玻耳兹曼非平衡熵的变化率、非平衡态热力学基本方程及熵增加原理。自扩散张量是决定熵产生和扩散熵流的重要参量,但在非均匀的远离平衡态系统内不能证明熵产生密度各处都为正或等于零,而在某些局部可能为负。  相似文献   

9.
陶必修 《贵州科学》1998,16(1):9-11
提出宇宙广义熵原理,应用引原理解决了前半个宇宙生命期内宇宙总广义熵增加的同时信息量亦增加的难题,宇宙时间之箭的方向问题也得到澄清,其结果与因果律相吻合。  相似文献   

10.
阐述了热力学熵增加原理,分析了湖北省能源现状,运用物理学中熵增原理说明能量只能不可逆转地沿着一个方向转化,论述了湖北能源开发与利用的途径.  相似文献   

11.
物理学中的熵理论及其应用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熵是物理学中的一个重要概念。从熵的定义和基本性质入手,讨论了3种熵的来源,探讨了负熵的概念以及其在开放系统中的重要意义。用熵理论分析了能量的品质,指出高熵值的能量是低品质的,而低熵值的能量是高品质的。用负熵的理论分析了生命的运动规律,指出负熵的存在是生命能够维持正常活动的基础条件。  相似文献   

12.
熵的泛化及应用   总被引:1,自引:2,他引:1  
熵是热学中一个重要的物理概念,也是近年来一个发展特别活跃的基本概念.自1865年克劳休斯提出熵以来,随着各学科的相互渗透和科学综合化发展,熵概念已经远远超出物理学的范畴.信息熵的出现,成为了熵正式泛化的标志.目前,熵的概念在自然和社会科学的许多领域中得到广泛的推广和应用,熵已成为了一种新的世界观.  相似文献   

13.
熵是一个热力学概念,又是一个扩展了的概念,已经超出了物理学范畴.本文讨论了对熵概念的理解以及熵概念在信息论、生命科学、环境科学和社会问题等领域中的应用.  相似文献   

14.
研究了熵的定义和基本性质。熵是物理学中的一个重要概念。对在物理教学过程中的熵的概念进行了讨论,分析了熵的历史和现状、熵的扩展,提出了用熵理论看待事物的新世界观。  相似文献   

15.
熵、信息和能量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从物理学角度探讨了熵、信息熵、信息概念的物理含义,并在此基础上研究了熵、信息、能量的区别和联系。  相似文献   

16.
在新课程改革的形势下,物理教学能够从热力学"熵原理"中得到有益的启示。由此,物理教学系统要保持开放性,增加"负熵",减少"正熵",以先进的教学理论为指导,不断创新教学方法,改进教学理念,以便达到物理教学向更高层次的集中有序发展。  相似文献   

17.
晋宏营 《科学技术与工程》2012,12(30):7989-7992
最大熵原理是统计物理的一个基本原理,它已在很多领域得到广泛应用。使用最大熵原理分别研究了平衡态下,三维、二维和一维理想气体分子的速度分布,导出了它们的速度分布概率密度函数,并进而得到了速率分布的概率密度函数。这一方面给出了推导理想气体分子速度和速率分布规律的另一方法,另一方面也拓展了最大熵原理的应用范围。  相似文献   

18.
从熵的定义、熵的性质、熵与信息论、熵与生命、熵与环境、熵与社会等对熵进行讨论.  相似文献   

19.
熵概念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熵进行了讨论,熵是物理学中的一个基本问题,通过熵的发展过程分析,建立了熵的层次性概念,用热力学方程分析了熵,并给出了熵的层次关系证明。结果表明,克劳修斯熵最小,玻尔兹曼熵居中,申农熵最大。  相似文献   

20.
热传递过程中的熵增加原理的证明是学生在普通物理和大学物理学习中的一个疑点,笔者应用学生所熟知的Lagrange中值定理对其进行证明,可以有效地破解学生的疑点.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