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7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53 毫秒
1.
在分析介绍无线信道瑞利衰落特征和MC DS CDMA(多载波直扩码分多址)系统模型的基础上,设计并构建了MC DS CDMA系统的一种时频交织/解交织方案。通过对几种不同的交织方案的仿真分析,比较了不同的方案对MC DS CDMA系统性能的影响,使得该方案比同样深度的块交织可以获得至少1dB的增益。  相似文献   

2.
MIMO技术虽然可以提高频谱的利用率,但是多维度的信号处理为MIMO信号的检测带来了极大的挑战.在对各类MIMO检测算法分析的基础上,选择非线性QR分解算法作为研究对象.为了获取更高的检测性能,进一步研究了排序的QR分解并提出了基于L1范数的排序方案.Matlab性能仿真显示,基于L1范数的排序策略和基于L2范数的排序策略对MIMO系统检测性能的影响基本一致,但采用L1范数降低了计算复杂度.在此基础上,设计了基于FPGA的利用Givens旋转改进的排序QR分解的硬件电路结构.在4×4信道矩阵的分解实现中,相较于L2范数求解,L1范数在单个列范数计算中组合逻辑资源至少节省了29.2%,触发器资源至少节省了32.4%.整体结构设计与同等规模的类似结构相比,主频时钟得到明显改善.  相似文献   

3.
垂直分层空时编码(V-BLAST)是贝尔实验室提出的一种MIMO系统.在基于QR分解算法的基础上,结合最大似然算法,提出了一种改进算法,称为排序ML-QR算法.该算法先对信道矩阵按列范数从小到大进行列置换,再进行QR分解,对最先检测的两层信号采取最大似然检测,提高最先检测级的性能,剩下层的信号采用QR分解算法检测.理论分析及仿真实验结果表明,提出的排序ML-QR算法优于传统的分层空时检测算法,在高信噪比的情况下性能改善更加明显.  相似文献   

4.
多载波CDMA技术的分析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多载波扩频码分多址系统是一种消除符号间干扰的有效技术.它结合了OFDM和CDMA的优点,在高速数据传输时,其抗符号间干扰的性能明显优于传统的单载波CDMA.本文首先介绍了三种多载波CDMA方案的基本原理和它们的特性比较,然后分析了MC CDMA与DS CDMA之间的关系及MC CDMA与OFDM之间的差异.  相似文献   

5.
针对直接序列码分多址(DS—CDMA)的多输入多输出(MIMO)系统,设计了几种天线结构,提出利用空时分组码分别进行空时线性多用户检测和空时串行干扰对消多用户检测.通过分析误码率和算法的复杂性,比较了这两种方法的性能.仿真结果表明,空时线性多用户检测方法优于空时串行干扰对消多用户检测方法.  相似文献   

6.
混沌序列以其相关性好、对初值敏感、保密性强等特性成为直序码分多(DS/CDMA)系统中性能较好的一种扩频码.为了提高DS/CDMA系统保密性,降低多址干扰,提出了一种优化作为扩频码的混沌序列性能的算法,并将该算法运用于常用的3种混沌序列,比较了优化后的混沌序列应用于DS/CDMA系统中的性能,结果表明,优化后的改进型Chebyshev序列能提供较大的系统容量,抗多址干扰能力强,且系统误码率较低.  相似文献   

7.
将BLAST(分层空时编码)和OFDM(正交频分复用)相结合,利用无线信道的多径传播特性产生并行空间信道,从而提高数据的传输速率,抵抗频率选择性衰落,并提出了一种基于QR分解检测的抑制连续干扰消除中误码扩散的检测算法。仿真证明,这种算法较QR分解检测算法误码率性能有了较大的提高,与排序QR分解检测算法相比误码率性能也有所改善,计算复杂度也略占优势。  相似文献   

8.
在多输入多输出(multiple-input multiple-output,MIMO)系统信号检测中,基于虚实分解的宽度优先检测算法(QR decomposition associated with the M-algorithm to MLD,QRD-M)通过QR分解和对每层星座点的筛选,实现了较低复杂度的检测,具有很好的应用前景.但该算法随收发天线数和调制阶数的增加而难以实现性能与复杂度的折衷.针对此缺点,提出了一种基于信噪比排序的信号检测改进方法.该方法在传统QRD-M算法的基础上,通过对不同接收天线进行信噪比(signal-noise ratio,SNR)排序,从信噪比最大的天线开始检测,避免了误差传播现象,从而加速树搜索过程,再结合动态门限树搜索,不断缩小搜索半径,直至找到最小累计度量值所在分支.仿真结果表明,与传统QRD-MLD算法相比,基于性噪比排序的动态门限信号检测算法能以较低的复杂度获得接近于最大似然检测的性能.  相似文献   

9.
LTE-A系统下行MIMO检测算法改进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MIMO检测是LTE-A系统中的一个重要环节,在实际应用中,MIMO信号检测算法的选用需要在复杂度和性能之间进行合理折中。文中针对ML(Maximum Likelihood)算法复杂度高的问题,提出了一种改进的算法(ML-SQRD),主要是缩小搜寻空间,尽可能多地考虑可能的发送符号集,并在分析过程中结合了SQRD(Sort QR Decomposition)算法。经仿真和复杂度分析,改进算法的性能接近ML算法,且复杂度低于ML算法,可应用于未来5G通信中大规模MIMO检测。  相似文献   

10.
针对采用最小均方误差(minimum mean square error,MMSE)检测算法在MIMO系统接收端进行检测时,需要进行大量伪逆运算导致检测复杂度增加的问题,提出了用一种基于迭代QR分解的MMSE V-BLAST算法,避免了伪逆运算,有效地降低了检测算法的复杂度,使系统检测性能得到了明显改善.在多散射物无线通信环境下进行仿真实验,结果表明,与传统的算法相比,提案算法在保证相同信噪比,误码率没有显著变化的前提下,系统检测复杂度明显改善.理论分析证明,系统中有效天线数目越多,所提出的算法优越性越明显.  相似文献   

11.
许昕  许家时 《贵州科学》2001,19(3):61-65
本文就 WCDMA与 CDMA2 0 0 0采用的多址方式 SC- DS- CDMA和 MC- CDMA进行了比较。介绍了两者的时域扩频及发射原理 ,DS- CDMA的 RAKE接收和 MC- CDMA的 FFT实现。比较了两者的系统容量和频谱效率  相似文献   

12.
基于最大似然比的多输入多输出(multiple input multiple output,MIMO)检测算法的计算复杂度随着天线阵的规模呈指数级增加,提出一种计算复杂度较优的MIMO检测算法.采用基于对数似然比的排序QR分解技术将信道矩阵分解为正交矩阵与上三角矩阵,相应地修改信号的发射顺序,降低错误判断引起的错误传播效应;为传统人工蚁群优化算法的信息素更新策略引入负信息素概念,有效地控制系统的拥塞;根据优化路径的距离积累了信息素.该方法设计了基于负信息素的信息素更新策略,增加MIMO系统的拥塞控制能力,考虑信道的衰落本性,基于路径的距离积累信息素.为了测试该算法的性能,进行了多组对比实验,结果表明,误码率性能优于其他智能优化算法,且对于64×64等大规模天线阵,该算法的计算复杂度随天线规模增长较小.  相似文献   

13.
提出了一种应用多输入多输出(MIMO)的垂直分层空时(V-BLAST)检测算法的多载波直接序列扩频CDMA(MC-DS-CDMA)的系统结构,对系统上行链路的误码率性能进行了理论分析,推导出了接收天线数大于发射天线数条件下系统误码率的理论表达式,并通过计算机仿真进行了验证,数值结果表明,收发天线数对系统性能具有较大的影响,相对于传统MC-DS-CDMA系统,减少发射天线数或增加接收天线数均可使基于V—BLAST算法的MC-DS-CDMA系统的性能和容量有不同程度的改善.  相似文献   

14.
在多用户MIMO(多输入多输出)中继通信系统中研究了基站预编码和中继处理矩阵的优化设计问题,提出了一种能有效消除多用户干扰的基站预编码方案——迫零QR,并采用奇异值分解(SVD)法设计了中继处理矩阵.仿真结果表明,所提的迫零QR预编码方案的和速率随着天线数的增加和用户数的增加而增大,且明显优于基站无预编码策略,若与SV...  相似文献   

15.
研究了一种对信道矩阵进行等对角QR分解的联合编/解码算法,与传统对信道矩阵进行SVD分解算法不同之处在于,该算法将MIMO信道分解为多个相同的并行子信道,与VBLAST检测算法结合起来具有复杂度低,易于实现的优点。仿真结果表明采用该算法的SER性能优于除MLD以外算法的性能,并进一步从信道容量的角度证明了采用该算法,在高信噪比下所获得的信道容量与注水功率算法和等功率算法是相同的。  相似文献   

16.
研究了一种对信道矩阵进行等对角QR分解的联合编/解码算法,与传统对信道矩阵进行SVD分解算法不同之处在于,该算法将MIMO信道分解为多个相同的并行子信道,与VBLAST检测算法结合起来具有复杂度低,易于实现的优点。仿真结果表明采用该算法的SER性能优于除MLD以外算法的性能,并进一步从信道容量的角度证明了采用该算法,在高信噪比下所获得的信道容量与注水功率算法和等功率算法是相同的。  相似文献   

17.
一种基于共轭梯度算法的盲自适应干扰抑制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盲干扰抑制技术是在不知道系统参数 ,不需要训练序列的情况下 ,有效抑制 Direct Spread Code DivisionMultiple- Access(DS- CDMA)系统的多址干扰的有效方法。根据受限最小输出能量准则并利用空间正交投影技术 ,该文提出了一种新的基于共轭梯度算法的盲自适应干扰抑制算法。仿真分析比较表明 ,与现有的基于 L east Mean- Square(L MS)算法、基于 Recursive L east- Squares (RL S)算法等盲自适应干扰抑制技术相比 ,该算法具有收敛速度快速稳定、输出性能好、计算复杂度适中等优点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