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6 毫秒
1.
本文通过1991年6月-1993年9月对13种海水鱼网箱对比试养,探讨了各筛选鱼类的生长、增长率、摄饵量、饵料系数、适应范围与成活率,提出状黄姑鱼Nibeamiichthioides、鲈鱼Lateolabraxjaponicus、鱼Miichthysmiiuy、真鲷Bogrosomusmajor、石斑鱼Epinephelus、黑鲷Sparusmacrocephalus以及卵形鲳Trachinotusovatus是目前适合于浙江海区环境与技术经济条件的增养殖鱼种,状黄姑鱼、鱼、鲈鱼为最佳鱼种,石斑鱼、真鲷、黑鲷是优良鱼种,卵形鲳是较佳鱼种。  相似文献   

2.
网箱养殖真鲷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真鲷是一种名贵的海洋经济鱼类,是海洋拖网捕捞对象之一。近年来,由于海洋水产资源衰退,因此,转向海水网箱养殖经济鱼类是大势所趋。 真鲷养成技术 网箱养殖真鲷是在较大水体中,设置聚乙烯或纤维网片等材料设计制造一定形状的箱体;箱体周围的网目尺寸允许水流自由通过,这样就在箱体内形成一个“活水”环境,在这种网制的箱体中,可将真鲷苗种养成商品鱼。  相似文献   

3.
鱼类最喜游泳速度,研究在不同流速下鱼群的分布情况,推断不同鱼类的游泳喜好,为网箱海区选址和工厂化流水养殖提供一定的理论依据。该试验设计了专用的鱼类最喜游泳速度装置,建造了鱼类多功能行为水槽。观察鱼群在水槽的不同流速下的分布于聚集情况,对大黄鱼、黑鲷、美国红鱼3种常见网箱养殖鱼类进行了初步研究。通过试验得到这3种鱼的游泳喜好。结果显示:(1)大黄鱼幼鱼在水槽中的分布,随着水槽流速的不断提高,不断向水槽前端聚集,流速越大,前段的相对数量越高。(2)黑鲷幼鱼随着水槽的流速增大,黑鲷鱼群逐渐向流速低的区域聚集。在流速等于0.42 m/s时,黑鲷鱼群有小规模的聚集,随后又分散;在流速等于0.66 m/s时,黑鲷幼鱼鱼群向低流速区域大量聚集,前后比例突然增大。(3)美国红鱼在水槽中不管水槽流流速为多大,鱼群统一聚集在水槽前端,水流速度最小处,即美国红鱼分布不随着流速改变而改变。试验表明黑鲷和大黄鱼都属于喜流型鱼类,但黑鲷的流速耐受性比大黄鱼更强。  相似文献   

4.
南麂海区真鲷深水网箱养殖技术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2003年 4月 30日从福建沙埕购进平均体重 150 g的大规格真鲷鱼种 17633尾在南麂大沙岙半开放性海区深水网箱中进行试养,运输成活率高达 99.7 %,养至 2004年 5月 1日平均体重达 475 g,养殖成活率为 89.9 %,饵料系数为 8.38,投入产出比为 1: 1.297,毛利率为 22.9 %.此外,还对南麂海区深水网箱养殖真鲷的有关技术问题进行了初步探讨.  相似文献   

5.
罗源湾五种石首鱼类的食性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分析了罗源湾五种石首鱼类的食性,结果表明:它们的食物组成比较相似,但主要食物种类各有不同,棘头梅童鱼(Colichthyslucidus(Richardson))主要食物为磷虾和桡足类;条纹叫姑鱼(Johniusfasciatus(Chu,LoetWu))的为毛虾和磷虾;叫姑鱼(J,belengerii(CuvieretValenciennes))的为多毛类;大黄鱼(Pseudosciaenacrocea(Richardson))的为毛虾和鱼类;白姑鱼(Argyrosomusargentatus(Houttuyn))的为长臂虾和鱼类,五种石首鱼类的胃饱满指数除白姑鱼为65.76%外,其余都在4.58‰~16.12‰之间,摄食强度季节变化比较明显。五种鱼类都属低级肉食性鱼类,营养级为2.3~2.6。  相似文献   

6.
中国赤潮新记录种──球形棕囊藻(Phaeocystis globosa)   总被引:28,自引:0,他引:28  
报道1997年10月~1998年2月在中国东南沿海首次暴发的Phaeocystis赤潮.对现场状况、受灾情况进行了调查.赤潮生物主要以群体形式出现,显微镜下观察,成千上万个细胞包埋在凝胶状的基质中形成中空的球形群体,直径从几十微米到3cm.自由单细胞近圆形,具双鞭毛和一根短的定鞭毛(haptonema).结合本次发生赤潮的Phaeocystis的形态特征、环境条件(水温、生物地理等),认为本次赤潮种为:球形棕囊藻(Phaeocystis globosa Scherffel).分析网箱养殖密集区(S1、S2)和近外海(S3、S4)水样的结果表明:S1、S2的叶绿素a和总磷浓度明显高于S3、S4,总氮浓度则低于后者;氮磷比浓度明显低于后者;S1站氮磷比浓度与叶绿素a含量明显相关.氮磷比浓度与赤潮发生有密切关系.  相似文献   

7.
1980—1981年在烟台白石村新石器时代遗址出土文物中,发现一些零散海鱼骨骼。这是继1974年在山东胶县三里河出土新石器时代墓葬中海鱼骨骼之后,又一新的发现。这个新石器时代遗址出土鱼骨,经分析鉴定,为4种海产经济鱼类,分类于3科,2目:鲈鱼Lateolabrax japonicus(Cuvier et Valenciennes)(鮨科、鲈形目),真鲷Pagrosomus major(Temminck et Schlegel)和黑鲷Sparus macrocephalus(Basilewsky)(鲷科、鲈形目),红鳍东方鲀Fugu rubripes(Tcmminck et Schlegel)(鲀  相似文献   

8.
为了研究室内人工育成的红鳍东方鱼屯Takifugurubripes移到海区后需要多少时间会感染上HeterobothiumspG寄生虫病,本文作者于1998年1月7日至3月17日在日本福井沿海进行了网箱养殖试验。结果表明,在海区放养后1个月到2个月之间,鱼不同程度地被Heterobothiumsp所寄生。在本试验中,作者在观察红鳍东方鱼屯寄生虫发病期的同期,还对其在试验过程中的外部和内部症状、身体有关部位有无细菌感染、血液Ht值与血液成份以及生长情况等相关问题进行了研究。  相似文献   

9.
五种常用药物对鲑点石斑鱼鱼种的毒性试验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鲑点石斑鱼 Epinephelus fario,俗称芝麻斑。其生长快,肉质细嫩,肉味鲜美,是一种经济价值很高的海水鱼类,并可摄食人工配合饲料,在南方的市场广大,价格高,现已成为南方海水网箱养殖的主要品种之一。为使该鱼养殖能健康发展,防治疾病是一项重要的研究内容。为此,笔者进行了鲑点石斑鱼鱼种对五种常用鱼药的毒性试验,以便能正确掌握各种药物的使用及剂量,为此鱼在养殖过程中的病害防治工作提供一些科学的依据和参考。 1材料与方法 1.1试验鱼   试验鱼种为从新加坡万丰渔场引进的鱼种,平均体长 8.65 cm,平均体重 27.86 g。试验…  相似文献   

10.
邵磊 《科技信息》2012,(25):424-424,414
鲤鱼属于大型淡水鱼类,是我国淡水鱼中产量最高的鱼种,也是垂钓的主要对象。网箱养殖鲤鱼具有管理方便、捕捞容易、病害少、成活率高、养殖密度大、产量高、经济效益高等优点,尤其在我国北方地区,群众喜食鲤鱼,售价较高,网箱养殖鲤鱼的效益就更大,网箱养殖鲤鱼已成为我国北方地区农民致富的途径之一,养殖规模逐年扩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