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27 毫秒
1.
以衡南县为例,采用特尔斐法和层次分析法进行因子权重确定,构建评价模型对农用地整治潜力进行分级考量,其Ⅰ、Ⅱ、Ⅲ级潜力区分别有10、10、6个乡镇(办事处).Ⅰ级潜力区可优先作为农用地整治重点区域及高标准基本农田建设项目备选区域,Ⅱ、Ⅲ级潜力区则依次次之.可为湖南省丘陵地区农用地整治安排,特别是高标准基本农田建设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2.
应用AHP-Fuzzy多级模糊综合评判方法对天津市滨海新区工程地质适宜性进行了综合评价和分区.规定用建筑安全等级(Ⅰ、Ⅱ、Ⅲ)进行评价.安全等级为Ⅱ、Ⅲ级建筑通常采用天然地基和软土地基,对Ⅰ级建筑均需采用桩基.工程地质适宜性评价因子的选择以土性因子为主,权重用AHP层次分析法确定,单因素隶属度用剖分面积元的办法来确定.通过AHP-Fuzzy两极模糊综合评判最后确定出的Ⅱ、Ⅲ及Ⅰ级建筑适宜性分区是符合实际的,具有较强的实用性.  相似文献   

3.
根据兰州市城区生态地质环境特征,从地质环境、生态环境和社会环境3个方面选取了12个评价指标,构建了兰州市城区生态地质环境承载力综合评价指标体系,运用层次分析法、加权综合评价法,借助ArcGIS10.2空间分析技术,对兰州市生态地质环境承载力进行了基于栅格尺度的综合评价,得到城区生态地质环境承载力高分辨率的空间评价结果,并将综合评价值从高到低划分为Ⅰ、Ⅱ、Ⅲ、Ⅳ4个等级进行空间展示.结果显示:Ⅰ级为优,区域面积最小,仅占研究区总面积的9.13%,主要分布于西固区、安宁区和城关区等黄河沿岸的部分高漫滩和一、二级河流阶地;Ⅱ级为良,占比33.58%,大部分位于兰州市七里河区北部、城关区南部的一、二级阶地等区域,以及主城区南北两侧的小部分山区;Ⅲ级为中,区域面积最大,占比46.72%,连片分布于主城区南北两侧的二、三级阶地区域和南北两山后缘的高海拔山区;Ⅳ级为差,占比11.07%,主要位于主城区南北两侧三级及三级以上高阶地、南北两山,并呈条带状在南北两侧环绕兰州市城区.研究结果为兰州城区的建设发展提供了重要的科学参考,对城市发展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4.
10种大鼠的中医体质学初步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实验动物的中医体质学研究是中医实验动物科学的重要一环。本实验对北京市目前 1 0种常用的实验大鼠 :WistarⅠ级、WistarⅡ级、WistarⅢ级、SDⅠ级、SDⅡ级、SDⅢ级、CD(SD)IGSⅢ级 (小体重 )、CD(SD)IGSⅢ级 (大体重 )、SHRⅠ级、SHR/spⅠ级通过检测外观、舌象、下丘脑—垂体—甲状腺轴功能 ,运用中医学理论进行体质初步分析  相似文献   

5.
为了解区域建设协同发展状况及水平,运用层次分析法构建区域建设协同发展综合度评价指标体系,借助容量耦合系数模型构造了区域建设协同度测量模型,并应用该模型对池州市建设协同发展状况及水平进行评价。研究结果表明:池州市协同发展综合度为0.986 5,达到Ⅰ级,但经济发展度、文化先进度综合指数分别为0.424 2、0.440 4,处于Ⅲ级。  相似文献   

6.
以中原经济区为研究区域,在对城市中心性相关理论梳理的基础上,建立了城市中心性评价指标体系,并运用主成分分析法、加权Voronoi图分别对中原经济区城市进行中心性评价、城市空间影响力分析.结果表明,中心性强度高的城市集中在京广线及其以西地区,且中心性等级类型齐全;京广线以东地区城市中心性等级普遍较低,主要分布有第Ⅲ级、第Ⅴ级类型;在城市空间影响力上,中原经济区和次区域的中心性强度呈现由中心城市向外围城市递减的特征.据此,并考虑区位条件、交通中介、空间关系等因素,将中原经济区划分为1个Ⅰ级城市经济区、3个Ⅱ级城市经济区和4个Ⅲ级城市经济区.  相似文献   

7.
泥石流空间预判技术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提出了泥石流空间预判技术的概念.基于地质资料和遥感资料分析,以地质构造控制论和环境因素控制论为理论核心,运用多因素叠加预判法,在不考虑勘探手段的情况下,筛选与泥石流活动关系密切的相关因素作为评价因子,确定预判的范围和精度,建立Ⅰ,Ⅱ,Ⅲ三级泥石流空间预判模型.其中:Ⅰ,Ⅱ级预判以地质构造控制论为理论基础,适用于大范围评估;Ⅲ级预判以环境因素控制论为理论基础,适用于小范围评估.三级评估的结果均可分为5个等级.  相似文献   

8.
36个欧美观赏海棠品种(种)应用价值的综合评价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为指导欧美观赏海棠在我国北方地区的推广应用,运用层次分析法(AHP)建立了观赏海棠资源综合评价模型,从观赏性、适应性及抗寒性等方面筛选出15个评价因子,对36个欧美观赏海棠品种(种)的应用价值进行了综合评价。结果表明:花色、花期、果期及果色性状是影响欧美观赏海棠应用价值的主要因子。根据AHP评价结果,将36个引种观赏海棠划分为4个等级:Ⅰ级包括‘红丽’海棠等6个品种(种),推广应用价值最高;Ⅱ级共17个品种,应用价值较高;Ⅲ级共11个品种(种),应用价值中等;Ⅳ级仅有‘莱姆’和‘蒂娜’品种,综合应用价值最低。  相似文献   

9.
采用平皿二倍稀释法研究了三种富硒中草药复方煎剂对仔猪腹泻主要致病菌株——大肠杆菌和沙门氏菌的体外抑菌作用.试验结果表明,复方Ⅰ、Ⅱ、Ⅲ对大肠杆菌的最低抑菌浓度(M IC)分别的为0.04、0.02和0.04g/mL,说明复方Ⅱ对大肠杆菌的体外抑菌作用优于复方Ⅰ和复方Ⅲ;复方Ⅰ、Ⅱ、Ⅲ对沙门氏菌的最小抑菌浓度分别为0.04、0.02和0.02 g/mL,说明复方Ⅱ、复方Ⅲ对沙门氏菌的体外抑菌作用相近,并且优于复方Ⅰ;复方Ⅲ对沙门氏菌的抑菌效果优于大肠杆菌,复方Ⅰ和复方Ⅱ对这两种菌抑菌效果相近.  相似文献   

10.
以福建省晋江市浅层地下水作为评价对象,采用改进的五元联系度集对分析法进行综合评价,并以地图表达其空间分布.结果表明,区内大部分处于地下水分级标准Ⅰ,Ⅱ级,说明研究区地下水环境质量整体处于良好水平.其中处于地下水分级标准Ⅲ级(较差水平)的主要分布于境内沿海地带的东石镇,且面积较小.主要超标因子为TDS、硝酸盐、亚硝酸盐、氨氮、氯化物,表明工农业发展、人类活动加剧及海水入侵是造成地下水质变差的主要原因.  相似文献   

11.
陈润羊  王坚  花明 《江西科学》2007,25(3):341-345
以“十五”期间抚河流域地表水环境质量为研究对象,运用模糊数学评价法对9个监测断面和9个污染因子进行了综合评价。评价结果显示,抚河流域地表水环境质量总体状况良好,除2002年度西津渡断面、2004年度南城断面和2005年度南丰断面为Ⅲ级水质外,其它各年度和各断面的水质等级都处于Ⅰ级和Ⅱ级,符合功能区水环境质量标准;在各污染因子中COD、BOD5、挥发酚类对河流水质的贡献率较大。由此分析了相应的原因。  相似文献   

12.
庙岛群岛南部海域海水营养盐特征和富营养化评价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根据庙岛群岛南部海域2014年4月氮磷营养盐、溶解氧和化学需氧量等水质要素的调查资料,研究了该海域营养盐含量和结构特征,运用单因子指数、富营养化指数和灰色聚类分析等方法评价了该海域海水富营养化状况。结果表明,调查海域的活性磷酸盐、无机氮的平均含量分别为4.43μg/L、195.42μg/L;硝酸盐氮是无机氮的主要存在形式,氮磷比平均为105.1,氮磷比失衡状况较严重,磷限制为该海域的营养盐结构的主要特征;95%站位的富营养化指数小于1,灰色聚类分析结果表明贫营养级(Ⅰ级)、中度营养级(Ⅱ级)和富营养级(Ⅲ级)的站位比例分别为15%、75%和10%,其中Ⅱ级中的部分站位具有较大潜在富营养化风险。因此应加强富营养化区域的监测,特别关注营养盐严重失衡区域。  相似文献   

13.
寒温带杜香兴安落叶松林林分健康评价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构建寒温带杜香落叶松林林分级的健康评价指标体系,以内蒙古根河林业局境内的杜香落叶松林分为研究对象,通过野外调查,运用主成分分析法筛选指标、确定权重、 构建评价模型,并用聚类分析法将杜香落叶松林健康等级分为4级,对研究区内原始林、渐伐林、皆伐林3种类型的杜香落叶松林进行了健康评价研究。结果显示,以林分生产力、 土壤养分、林分结构、抵抗力与恢复力4个方面的 22个指标,能够初步构建寒温带杜香落叶松林林分尺度的健康评价指标体系。评价结果表明:原始林健康水平最高,为Ⅰ级(健康) ;渐伐林次之,为Ⅱ级(亚健康);皆伐林最差,其中1/3的林分为Ⅲ级(一般健康),2/3的林分为Ⅳ级(不健康)。  相似文献   

14.
采用层次分析法对大别山区28科68种野生木本盆景植物从观赏价值、艺术加工可塑性、应用潜力、生物学特性等4个方面进行综合评价,建立了综合评价模型.结果表明,盆景植物观赏价值、艺术加工可塑性在大别山区野生木本盆景植物资源综合评价中占有重要地位.根据综合评价分值排序将木本盆景植物分为4个等级:Ⅰ级(评价值4),开发利用价值高的盆景植物,共18种;Ⅱ级(评价值3.5~4.0),开发利用价值较高的盆景植物,共12种;Ⅲ级(评价值3.0~3.5),开发利用价值一般的盆景植物,共20种;Ⅳ级(评价值3),开发利用价值较低的盆景植物,共18种.  相似文献   

15.
香石竹观赏性评价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香石竹因其花色丰富、花型多变而成为世界著名四大切花之一.本文采用层次分析法建立了香石竹的观赏性状评价结构模型,并用该模型对Master、Dallas和Tundra等14个香石竹品种进行了评价研究.通过相关公式和评分标准计算出每个品种的综合评分值,以此将14个品种分为4个等级,选出了Cloud of butterflies、Moon-shadow、Tundra 3个品种为Ⅰ级品种;Prado、MoonDust等5个品种为Ⅱ级品种;Seto bride、Master等4个品种为Ⅲ级品种;Dallas、Omagh 2个品种为Ⅳ级品种.该研究成果对目前的香石竹切花生产具有一定的参考意义.  相似文献   

16.
2010年至2011年利用夹日法、样线法和访问法对兰坪云岭省级自然保护区的兽类资源进行了3次调查。结合文献,确认该保护区现有兽类80种,隶属9目25科,其中62种为东洋种,9种为古北种,9种为广布种。国家Ⅰ级重点保护动物5种,国家Ⅱ级重点保护动物11种,IUCN红色物种名录受威胁物种17种,CITES附录Ⅰ物种9种,附录Ⅱ物种7种及附录Ⅲ物种5种。针对云岭省级自然保护区丰富的兽类资源,提出了保护和管理对策。  相似文献   

17.
为揭示影响南亚热带马尾松×红锥混交林下红锥天然更新的关键环境因子,本研究以1983年造林的马尾松×红锥人工林为对象,选取3个研究样地,设置50个2 m×2 m的调查样方,对红锥更新苗、土壤理化性质、林分结构与光环境等展开调查。结果表明,不同样地红锥天然更新密度为(132 353±7 050)~(174 219±15580)株·hm~(-2)。5个高度级红锥更新苗密度差异显著,Ⅰ级最大,Ⅴ级最小,密度随高度级增加而递减。相关分析表明,土壤全磷含量对Ⅰ、Ⅴ级的红锥更新苗有明显的正效应,而对Ⅱ、Ⅲ级更新苗有明显的负效应;红锥Ⅰ级苗与土壤pH值呈极显著正相关;近地层透光系数与Ⅰ、Ⅱ、Ⅲ、Ⅳ级苗木密度呈负相关,与Ⅴ级呈正相关;林分上层平均叶倾角、近地层叶面积指数则与Ⅰ、Ⅱ、Ⅲ、Ⅳ级苗木密度呈正相关,与Ⅴ级呈负相关。研究所选择的25个林分结构与土壤环境因子组合对红锥天然更新分布格局的变异解释率达到66.01%,解释效果显著(F=2.022 9,P=0.027)。土壤全磷含量、土壤pH值、海拔高度、林分上层平均叶倾角、近地层叶面积指数、近地层透光系数等6个因子是影响南亚热带红锥天然更新分布格局的关键因子。  相似文献   

18.
模糊综合评价模型在水质整体质量 评价中的应用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构建了水质模糊综合评价模型,并以雅安市青衣江龟都府水质监测断面为例,对比分析了水质的单因子评价法和模糊综合评价方法的特点.结果表明:雅安市青衣江龟都府水质的单因子评价结果为Ⅲ类,模糊综合评价结果对Ⅰ、Ⅱ、Ⅲ类水质标准相应的隶属度分别为0.771 6,0.178 1,0.050 3,反映尽管断面水质在单因子评价中为Ⅲ类,但大部分监测指标能达到Ⅰ、Ⅱ类标准,模糊综合评价比单因子评价法更能全面地反映水质状况.  相似文献   

19.
牙本质发育不全症是一种常染色体显性遗传病,其致病基因定位于4q2l.临床上分为三型:Ⅰ型(Dentinogenesis Imperfecta type Ⅰ, DGI-Ⅰ) 主要见于成骨发育不全(Osteogenesis Imperfecta, OI)患者的口腔,其病因被广泛认为是由Ⅰ型胶原基因突变导致.Ⅲ型(Dentinogenesis Imperfecta type Ⅲ, DGI-Ⅲ)是一种特殊的遗传性牙本质发育不全,在美国马里兰州的3个隔离民族群中独立发生.Ⅱ型(Dentinogenesis Imperfecta typeⅡ, DGI-Ⅱ)在临床上最为常见,成为研究热点.Ⅱ型牙本质发育不全的致病基因主要为牙本质唾液酸焦磷酸蛋白基因(dentin sialophosphoprotein, DSPP)突变引起,独立发生且具有高度的遗传异质性.主要对牙本质发育不全Ⅱ型的候选基因及DSPP的突变进行了综述.  相似文献   

20.
为分析明确火山岩储层孔隙结构发育特征,为气田有效开发提供参考.利用63块岩心观察和薄片资料以及206块样品分析测试资料对松辽盆地徐东地区营城组一段火山岩储层孔隙结构特征进行了统计分析和聚类评价.研究结果表明:研究区目的层属中低孔低渗储层,不同火山岩性孔隙结构差异大、非均质性强.孔隙度、渗透率和孔喉半径中值这3个参数为孔隙结构聚类评价的最佳指标,孔隙结构可以划分为Ⅰ,Ⅱ,Ⅲ和Ⅳ4类,以Ⅲ和Ⅳ类为主.孔喉分布不均,不同区域和不同层位差异较大,整体上喉道连通性较差.平面上主力层YC1I1小层中,Ⅰ类和Ⅱ类孔隙结构主要发育在研究区中部偏西部以及中部偏东北部的区域.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