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7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25 毫秒
1.
本文对车削加工中生成的切削毛刺进行了系统的分类,并对其生成机理进行了实验研究和相应的理论分析,揭示出车削加工中进给方向毛刺的形成过程及其主要影响因素,提出了抑制或减小车削加工中进给方向毛刺的若干措施。  相似文献   

2.
本文对切削加工中进给方向毛刺的生成机理进行了实验研究和相应的理论分析,搞清了进给方向毛刺的生成过程、生成机理及其影响因素.进而提出了抑制进给方向毛刺产生的若干措施.它对有效地控制和减少进给方向毛刺的产生、保证和提高切削加工质量、开发抑制切削加工毛刺产生的新方法等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和广泛的实用价值.  相似文献   

3.
切削运动——刀具切削刃毛刺分类新体系及其应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对金属切削毛刺分类体系的现状进行了系统的概述和分析,指出其存在的主要问题。提出并建立了切削运动——刀具切削刃毛刺分类新体系,将金属切削毛刺分为两侧、进给和切削方向毛刺三大类,清晰地找出了影响毛刺生成及变化的主要因素。在刨削和钻削加工中应用该毛刺分类体系,表明:切削运动——刀具切削刃毛刺分类体系术语明确、系统完整、简便易行。  相似文献   

4.
本文在对切削加工中进给方向毛剌生成机理研究的基础上,通过实验观察和分析,给出了表示切削加工中进给方向毛刺产生与否的物理量——临界主偏角 x_c,并讨论了若干因素对临界主偏角 x 的影响.进而开发出几种控制和减小进给方向毛剌的新方法.  相似文献   

5.
碳纤维复合材料小孔钻削工艺参数优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硬质合金麻花钻进行了碳纤维增强树脂基复合材料直径3 mm小孔的钻削试验,研究了工艺参数、刀具磨损对切削力和制孔质量的影响规律.首先,通过钻削试验,测得了不同工艺参数下的钻削力,回归分析得到了钻削轴向力和扭矩与转速和进给速度之间的关系式.然后,通过刀具磨损试验,获得了后刀面磨损量随制孔个数的变化曲线;对孔出口毛刺损伤进行测量统计和分析拟合,得到了毛刺面积与钻削扭矩间的关系式.最后,以材料去除率最大为优化目标,以钻削后无分层且毛刺损伤满足要求为约束条件,建立了工艺参数优化模型,获得了最优转速和进给速度.  相似文献   

6.
车削加工毛刺的形成及其形态转换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金属切削毛刺是切削加工的常见现象,它直接影响到工件的加工精度。研究以车削加工为基础建立了车削加工中进给方向毛刺形成的数学-力学模型,指出:进给方向毛刺的形成是由于塑性弯曲变形和塑性剪切滑移变形而引起的。并就车削加工中形成的进给方向毛刺形态及其转换进行了研究,揭示出一次毛刺和二次毛刺转换的基本规律。  相似文献   

7.
钻削过程中在工件的出口处形成的毛刺严重地影响了工件的质量,制约着自动化加工技术的发展。由于在钻削毛刺形成过程中,钻头结构、受力情况非常复杂,采用传统的数学-力学方法很难建立其分析模型。首次提出利用材料失效模型建立钻削毛刺形成模拟的有限元模型,模拟结果得到的三种不同形态的钻削毛刺与试验取得了一致。模型的建立为主动控制毛刺优化选择切削参数及深入分析毛刺形成过程中工件材料内部弹-塑性变形及力学机制供了一种新的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8.
毛刺的产生与存在是金属切削加工中长期存在的问题按照以切削运动和刀具切削刃为基准的毛刺分类体系,在车削实验的基础上对进给方向毛刺的形成机理和形态进行了研究进给方向毛刺是刀具接近进给方向终端时,部分被切金属产生变形,离开切削路径而未被切削,留在工件终端面上的被切削层金属进给方向毛刺是各种形式毛刺中最大的一种其形成时的变形方式有弯曲和滑移进给方向毛刺有一次毛刺和二次毛刺两种基本形态一次毛刺有I型无毛刺;I型叠加毛刺;II型正常毛刺;IV型不完全毛刺四种改变工件材料的力学性能和切削参数可以改变进给方向毛刺的形态,减小毛刺尺寸,便于毛刺的去除  相似文献   

9.
毛刺的产生与存在是金属切削加工中长期存在的问题,按照以切削运动和切削刃为基准的毛刺分类体系,在车削实验的基础上对进 形成机理和形态进行了研究,进给方向毛刺是刀具接近进给方向终端时,部分被切金属产生的变形,离开切削路径而未被切削,留在工件终端面上的被切削层金属,进给方向毛刺是各种形式毛刺中最大的一种,其形成时的变形方式有弯曲和滑移,进给方向毛刺有一次毛刺和二次毛刺两种基本形态,一次毛刺有Ⅰ型毛刺;Ⅱ  相似文献   

10.
毛刺的产生与存在是金属切削加工中长期存在的问题毛刺的高度影响工件的精度,毛刺的根部厚度影响毛刺的去除通过 H62 黄铜等材料的车削试验,分析多种切削因素对进给方向毛刺尺寸的影响研究表明,塑性好、强度高的材料加工时容易形成大的进给方向毛刺各种切削参数中切削深度对进给方向毛刺尺寸的影响最明显当切削深度 ap 与刀尖圆弧半径rε相等或主偏角接近κr = 45°时,毛刺根部厚度出现极大值合理调整材料的力学性能和切削参数可以抑制或减少进给方向毛刺的尺寸  相似文献   

11.
由于碳纤维/环氧复合材料有许多优异的特点,为满足制造装配的需要,对这种材料的机械加工特别是孔的加工显得尤为重要。针对碳纤维复合材料在手工钻孔过程中出现的分层、撕裂、毛刺等加工缺陷,分析了影响碳纤维复合材料钻孔质量的钻削工艺参数,就轴向力、有无导向、不同的铺层角度三个影响因素进行进一步探索。采用单因子变量法进行对比实验,设计了实验方案,对实验数据进行分析和对比,获得了一些数据和结论,为手工钻孔质量的优化做好基础。  相似文献   

12.
碳纤维材料钻削加工时会产生很多难以克服的缺陷,其中分层缺陷与钻削时产生的轴向力密切相关。本文以碳纤维/环氧树脂基复合材料为研究对象,观察不同预制孔直径对轴向力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钻头横刃引起的轴向力占全部轴向力50%左右;采用预制孔工艺可显著减少分层缺陷;2 mm直径的预制孔比1 mm更能有效抑制分层缺陷。  相似文献   

13.
阶跃式多元变参数振动钻削叠层复合材料的加工精度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针对叠层复合材料的微小孔加工,提出了阶跃式多元变参数振动钻削新方法。在钻入、钻中、交互区和钻出的多区段钻削模型基础上,分析了产互区的分厚切削特性、自然分屑行性和多倍分离断屑特性。以入钻定位误差、孔扩量、出口毛刺高度作为钻削过程质量评价指标,进行了多元正交多项式回归优化试验。结果表明,阶跃式多元变参数振动粘销显著提高了孔的加工精度,是实现叠层复合材料微小孔加工的一种有效的优化加工方法。  相似文献   

14.
针对弧齿锥齿轮开式模具存在的问题,提出了弧齿锥齿轮闭式挤压新工艺及其模具结构。该模具采用浮动凹模和浮动凸模结构,工件在2个凹模和2个凸模形成的封闭模腔中成形,生产的工件无飞边。工艺试验表明,新工艺可显著降低挤压变形力、材料消耗和生产成本,提高模具寿命和生产效率。  相似文献   

15.
铣削毛刺形成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研究了在铣削加工过程中切削毛刺的产生,对前毛刺的形成机理做了实验研究,得到了毛刺产生的主要影响因素,进而得出在铣削加工中控制和减少前毛刺的若干途径。  相似文献   

16.
冷轧废水处理是轧钢工艺中的难点之一。目前,在全国各大钢铁公司中,冷轧废水处理工艺均由环保公司技术总成。本文结合包钢碳钢冷轧工程设计及工程运行情况,提出了设计及运行过程中的心得。  相似文献   

17.
由于参差不齐的线性边缘不便于后续的测量和应用,针对这一问题,提出了用线性回归的方法处理边缘,以期得到接近事实上存在的边缘,为后续尺寸精密测量打下基础.仿真结果表明:该方法消除了毛刺点对线性边缘的不利影响,对于参差的线性边缘具有较好的处理效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