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43 毫秒
1.
在中学化学教学中,氧化——还原反应是很重要的章节。如何指导学生学好氧化——还原反应,谈如下几点看法。一、总结规律讲清概念抓住核心做好实验在中学化学教学中,常常涉及到各种各类化学反应,诸如置换反应、化合反应、分解反应、复分解反应等等,如以是否发生化合价改变为准绳进行归类,又可分为两大类,一类是氧化——还原反应,另一类则是非氧化——还原反应。判定某个化学反应是否氧化——还原反应的方法是:视其化学反应前后组成元素化合价是否发生改变,假若  相似文献   

2.
氧化还原反应在分析化学中的作用是由这类反应的本质所决定的.在氧化还原反应中,由于电子的得失或转移,元素的氧化数改变.一种元素在氧化数改变时,其存在形态的分析特性随之改变,这就为离子的分离和鉴定奠定了物质基础.例如,下面两个氧化还原反应:  相似文献   

3.
石墨烯因具有特殊的纳米结构和优异的性能而成为当前的研究热点.实验综合考虑了氧化石墨烯与水合肼的质量配比、反应时间、反应温度和pH值四个因素,采用四因素三水平正交试验系统研究了反应条件对氧化石墨烯各基团还原效率的影响机制.傅里叶红外光谱和透射电子显微镜的结果表明:通过改变反应条件,氧化石墨烯中的主要官能团如羟基、羰基和环氧基均可得到不同程度的还原.进一步利用FT-IR图谱分析软件,采用基线法计算分析表明:(1)氧化石墨烯与水合肼的质量配比是影响还原程度的最主要因素;(2)还原羧基的最佳条件为氧化石墨烯与水合肼质量配比10∶9、反应时间80 min、反应温度100℃、pH值7;还原羟基与环氧基的最佳实验条件相同,均为氧化石墨烯与水合肼质量配比10∶8、反应时间80 min、反应温度100℃、pH值8;(3)可以通过控制反应条件达到采用水合肼选择性还原石墨烯表面羟基、环氧基及羧基的目的.研究结果将为研究化学还原氧化石墨烯机理及制备高性能石墨烯奠定基础.  相似文献   

4.
阐述氧化还原反应方程式配平的新方法——氧化数升降交叉法.介绍氧化数升降交叉法和定"1"法的配平技巧.  相似文献   

5.
一个反应属于氧化——还原反应,那末在特定的条件下,它的氧化产物和还原产物究竟是什么,常常为此感到头痛的事例是不乏其数的.笔者试图通过下面的叙述,给人以判断氧化——还原产物的方法,以期解决实际工作中的问题.一、对于 E~O_A>E~O_A 的说明在判断氧化——还原反应时,首先要提到的是元素的 E°值,因它不仅对物质的氧化剂和还原剂的强度作了定量的比较,而且是贮存化学信息的一种十分简洁的方式.然元素的E°值是受条件约束的,其中最直接的条件是与 PH 值有关.与 PH 值有关的 E°值,永远是 E~O_A>E~O_B,为什么呢?通过下面的计算来说明这一问题.  相似文献   

6.
化学反应从本质上可分为氧化还原反应和非氧化还原反应。歧化反应是一种特殊的氧化还原反应,在这类反应中氧化数的变化发生在同一分子中同种氧化态的同种元素的原子上。某种元素具有各种高低不同的氧化态,当处于中间氧化态时,在适当条件下其中一部份可转化为较高氧化态的物质,而另一部份转化为较低氧化态的物质而发生歧化反应。如将氯气通入热的氢氧化钠溶液中就发生歧化反应而转化为氯化钠和氯酸钠。  相似文献   

7.
氧化还原反应不论在无机化学还是在有机化学中都是一类十分重要的反应。在无机化学中,定义氧化还原反应通常有二种方式,第一种是用电子得失定义,物质失去电子的反应称为氧化,获得电子的反应称为还原;第二种用氧化数定义.反应后反应物组成元素的氧化数升高称为氧化,氧化数降低称为还原。  相似文献   

8.
我系每年教育实习,学生在课堂试教过程中,几乎有1/2以上的实习生要遇到讲授“氧化-还原反应方程式的配平”.从几年来学生实习课堂试教效果来看,一般都不十分理想.也就是说,实习生讲课后,中学生不能较好地掌握氧化-还原反应方程式配平的基本方法,尤其是比较复杂的氧化-还原反应方程式,就无从下手.究其原因,主要有两点:一是该知识内容本身的难度较大.氧化-还原反应在中学化学教材中,既是重点也是难点,从初三到  相似文献   

9.
氧化——还原方程式的配平是化学教学中的难题,特别在高中化学中,学生尤感困难,本文是作者从自身氧化还原反应,有单质参加和有单质生成的氧化还原反应诸方面归纳出一种学生易于接受的方法即“抓1分子法”。  相似文献   

10.
复杂氧化还原反应是指在氧化还原反应过程中夹杂着分解、歧化等不同类别的氧化还原反应,或者是几种氧化剂(或还原剂)与一种还原剂(或氧化剂)的反应,同时生成多种还原产物或氧化产物.本文试图对这类反应方程式及其系数的确定进行讨论和归纳.  相似文献   

11.
配平氧化还原反应的条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介绍配平氧化还原反应时质量守恒原理和氧化值法的应用,讨论配平氧化还原反应的条件和和注意事项.  相似文献   

12.
讨论了处于平衡态的氧化还原电极电势对反应速率常量的影响问题.当体系中氧化态粒子浓度增加时,体系平衡电位上升,还原反应速率常量减小,氧化反应速率常量增加,无净反应发生,体系仍处于平衡态.  相似文献   

13.
文中结合了氧化还原反应方程式的观察法、氧化数法、离子——电子法、氢氧得失法、代数法与矩阵运算法等经典配平法的优点,介绍一种快过、简单且适用范围较广的半反应配平法的要点与应用,为形成完整的氧化还原反应方程式配平法,做了一些有益的探索。  相似文献   

14.
有些特殊类型的氧化还原反应式,很难用常见的氧化数法或离子——电子法配平;还有些氧化还原反应方程式,可以有许多套完全不同的配平系数。这是无机化学数学中值得进一步讨论的问题。  相似文献   

15.
测试分析锌离子电池中阴离子的氧化还原反应, 以MnO2为研究对象, 用循环伏安法、 恒流充放电法及非原位X射线光电子能谱测试分析MnO2中的氧在水溶盐电解液中的氧化还原反应. 结果表明, 在低浓度电解液中, 氧未发生氧化还原反应, 在质量摩尔浓度为30 mol/kg的ZnCl2电解液中, 氧在高电位处发生氧化还原反应.  相似文献   

16.
本文通过氧化还原指示剂变色的电势范围、滴定曲线的电势突跃范围以及氧化还原反应平衡常数的讨论,进而浅析了氧化还原滴定的可行性.  相似文献   

17.
<正> 有机物的氧化还原反应,除取代反应,加成反应以及简单的加氧、去氢或加氢去氧等反应外,一般都比较复杂而难于配平.目前无机化学中常用的氧化数法、离子电子法以及定复杂分子式系数为1和a等方法,虽然都可用于配平有机物的氧化还原反应,但是,我觉得对于氧化数法若能熟练的掌握和应用,常能比较简单,迅速而又准确地配平一个有机物的氧化还原反应方程式.  相似文献   

18.
测试分析锌离子电池中阴离子的氧化还原反应, 以MnO2为研究对象, 用循环伏安法、 恒流充放电法及非原位X射线光电子能谱测试分析MnO2中的氧在水溶盐电解液中的氧化还原反应. 结果表明, 在低浓度电解液中, 氧未发生氧化还原反应, 在质量摩尔浓度为30 mol/kg的ZnCl2电解液中, 氧在高电位处发生氧化还原反应.  相似文献   

19.
研究了钒钛磁铁精矿在等温预氧化条件下的物相组成及其转变情况,并将钒钛磁铁精矿原矿和预氧化后的样品以煤粉为还原剂进行直接还原,利用XRD和ICP-AES对产物进行物相和成份分析.研究结果表明:预氧化能够加速还原过程,提高金属化率,较为适宜的预氧化条件为:预氧化温度为900℃,预氧化时间为30 min;预氧化矿在1 200℃下还原60 min,比钒钛磁铁精矿原矿金属化率提高了14.0%.其强化还原的机理是:在预氧化过程中Fe3O4被氧化成Fe2O3,FeTiO3被氧化成Fe2O3.FeTiO3固溶体、Fe2O3和TiO2,破坏了钒钛磁铁精矿的结构,矿粉内部形成了大量孔隙,改善了还原反应的动力学条件,加速了还原过程.  相似文献   

20.
本文讨论Mn-H_2O系统的电势pH图的构制及在化学教学中的一些应用,如氧化化还原反应自发进行的方向和程度,各物种稳定存在的电势和pH范围,歧化反应,及不同条件下氧化还原反应的产物。较为突出的是,讨论了某些含锰矿物稳定存在的条件及变化规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