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陈春莉 《科技信息》2013,(14):201-201
许多人认为原文文本的精髓是不可能通过翻译完全表现出来的。如果目的语翻译不当,原文和译文会有很大差距。本文通过梳理语言、文化和翻译的关系,提出文学翻译再创造的必要性和可行性,证明再创造是文学翻译取得成功的一个关键因素。  相似文献   

2.
语言文字翻译尤其是文学翻译,是一件难事.古今中外许多翻译家和理论家提出不少切合本国语言实际和阅读欣赏习惯的翻译理论及其方法,有的侧重于忠于原著,有的偏向于富于艺术性的"再创造",见仁见智,莫衷一是.本文从比较文学译介学的角度,探讨文学翻译的"创造性叛逆"之不可避免及其对于不同民族文学交流所起的积极作用.  相似文献   

3.
试论文学翻译的再创造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文学翻译中进行再创造 ,必须从语言学和翻译的关系切入 ,才能使文学翻译在深入剖析原文的基础上对原作的思想感情、艺术形象进行再创造 ,并充分发挥译者的想象力和创造力 ,最终使译作超越原作。  相似文献   

4.
杨益峰 《科技信息》2008,(32):15-16
翻译理论已经走向多元化,在传统的目的理论框架内难以充分解释各种复杂的翻译行为,传统的“信,达,雅”翻译原则已经无法适应广告这种特殊文体的翻译。目的论确立了新的广告翻译原则,给广告翻译注入了新的活力。本文以目的论为理论基础,对广告翻译进行了分析,提出了翻译过程中的一些策略,以达到更好的翻译与广告的目的  相似文献   

5.
随着世界经济文化一体化的发展,外宣翻译在国际交流中的作用越来越重要。一些传统理论强调"信、达、雅"的翻译原则和完全等值的翻译策略已无法满足外宣翻译的需求。因此本文选择翻译目的论作为理论框架,外宣翻译的目的是给外国受众传递中国的经济文化信息,从而使我国建立良好的国际形象。译者可根据这一目的灵活地选择翻译策略,以保证顺利实现外宣翻译的目的。  相似文献   

6.
翻译不是语言字的机械转换,而是一项再创造性的活动。由于两种语言化之间的差异,翻译过程中再创造是必不可少的,但这种再创造是有条件、有限度的,它必须遵循忠实性原则。  相似文献   

7.
作为一种跨语言、跨文化的交际活动,广告翻译具有特殊的文体风格和交际功能。传统翻译理论固守"忠实"、"对等",已无法适应广告翻译的特殊要求。本文从目的论角度出发,首先回顾目的论的发展过程;进而阐述目的论的涵义及其原则;最后根据广告自身的特殊性,选取一些具有代表性的广告翻译实例进行分析,力图寻求在目的论指导下广告翻译可采取的策略。  相似文献   

8.
功能翻译理论下旅游翻译的灵活性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功能翻译理论及其范畴内的相关理论为依据,对旅游翻译的原则、方法进行探讨,可以发现旅游翻译具有明显的信息型、召唤型特征。因此,功能翻译理论的核心概念即“目的论”是旅游翻译的方向标;文本功能类型分类说、功能对等、交际翻译等理论是采取灵活翻译策略的依据,而诺德的忠诚原则则是旅游翻译灵而不乱的质量保证。旅游翻译应该是一种灵活的动态顺应翻译。  相似文献   

9.
外宣翻译要符合外宣工作的原则与要求,但从关联论视角而言外宣翻译又存在“再创造”现象。结合关联理论的一些基本概念,可以从三方面探讨关联论视角下的外宣翻译“再创造”:一,灵活处理标题,实现最佳关联;二,合理处理行话和政治术语,达到交际双方“互明”;三,直接翻译或间接翻译,使译者意图与读者期待相吻合。  相似文献   

10.
李霞 《科技咨询导报》2011,(11):233-233
红楼梦作为中国文化的一部百科全书,描述了传统的宗教文化的一些场景,表达了丰富的佛道教思想.杨氏夫妇和霍克斯本着功能加忠诚的原则,出于不同翻译目的采取了各自翻译策略,本文就从目的论度对两译本的翻译策略进行了对比分析.  相似文献   

11.
范小燕 《科技信息》2007,(30):140-141
20世纪70年代德国的费密尔(HJ.Vermeer)提出了目的论。翻译的"目的论"认为,所有翻译要遵循的首要法则就是"目的法则"。翻译行为所要达到的目的决定整个翻译行为的过程。译文为了达到预期的目的或功能,在翻译过程中所采用的处理方法也不同。依据"目的法则",杨宪益和霍克斯在他们各自的《红楼梦》英译本中分别采用了不同的翻译方法,成功地达成了各自的目的。  相似文献   

12.
宋代理学家的文学批评有其独特的标准,为人强调“有德者必有言”的道德至上论;为文主张“文以载道”的道本文末论。根据这一标准,理学家在对屈原进行道德人格评价时,既充分肯定其忠君爱国精神,又批评其露才扬己、凸显君过的狂狷个性。而在评价其作品时,一方面赞扬其言之有物,另一方面又批评其不知“道”、不求“道”。这使得其楚辞研究呈现出强烈的理学化特征。  相似文献   

13.
丘晓芬 《长沙大学学报》2014,(3):105-106,110
功能翻译理论重视翻译目的,把翻译拓展为一种交际行为,并将译者作为翻译过程中的一大重要因素,将功能翻译理论引入商务英语翻译具有重大意义。目的论作为功能翻译理论的核心理论,为商务英语翻译提供了方向,实现了翻译的交际功能。连贯和忠实法则从属于目的论,又相互作用,实现了原文信息的尽量忠实和译文的连贯与精确。  相似文献   

14.
张伟 《科技信息》2011,(19):I0218-I0219
宋江人物的命运悲剧一方面显示了社会黑暗势力的强大以及某种根深蒂固的力量,使得生存其间的个体生命无法挣脱命运的天罗地网。另一方面,宋江的"保义"思想里有一种自认卑贱的奴才思想。这种思想使宋江经常处于罪与无罪矛盾中,他在处理维持统治秩序的"忠"与维持人与人之间关系的"义"的关系时,出现了令人困惑的矛盾。  相似文献   

15.
网络时代的格律诗创作方兴未艾,但由于千百年来格律诗创作形成了不指明作者和出处的“借用”他人已有作品的“潜规则”,导致格律诗抄袭等侵权现象日益增多,而现行版权制度对格律诗的合理使用未作出具有可操作性的规范.格律诗创作中“潜规则”的存在,既有版权意识的缺失,也有来自传承文化的需要以及“诗人的焦虑”等客观原因.消除格律诗创作中的潜规则,应遵循传统习惯与尊重著作权相结合的原则、有利于激励格律诗词创作创新的原则以及利益平衡原则.  相似文献   

16.
渊源于古罗马的一事不再理原则,被近现代多数民主法治国家确立为刑事诉讼的基本原则。尤其是近代以来,人的价值和尊严倍受重视,两大法系主要国家将“禁止双重危险”作为一事不再理原则的理论基础,凸现一事不再理原则保障嫌疑人、被告人人权之功能,最大限度体现刑事诉讼过程之正当性。我国刑事诉讼过程贯彻一事不再理原则,实现过程正当,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7.
直接言词原则对实体真实的实现,存在积极和消极两方面的影响,因此,应对其进行利弊权衡。一方面,要充分肯定直接言词原则的诉讼价值,尽快确立直接言词原则;另方面,也要看到间接书面审理的有益之处,制定直接言词原则的例外规则。  相似文献   

18.
从目的论角度谈汉英广告翻译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本文通过对翻译目的论的介绍和中文广告英译问题的深入分析,证明了目的论能灵活运用目的原则、连贯原则和忠实原则来很好地解决中文广告英译过程中的文化障碍所带来的一系列问题,从而起到了良好的翻译理论指导作用.  相似文献   

19.
随着经济全球化的不断深入发展,商务英语翻译愈显重要,但简单的对等翻译无法解决由英汉语言文化差异所造成的交流障碍,而"零对等"作为一种新型的翻译处理手段,切合翻译功能目的论原则,可以更好地使译文与原文达到功能和效果上的对等,以实现和谐的商务交流。但目前国内对"零对等"翻译的研究还不多,文章着重以功能目的论为视角,从语言和文化两方面对商务翻译"零对等"现象进行研究。  相似文献   

20.
作为先秦儒家的重要文献,《孟子》和《孝经》对"孝"都有着丰富的论述,前辈学者已经指出了两者的相似性。通过从"为何行孝"、"何谓孝"以及"如何行孝"等三个方面比较二者所蕴含的孝道思想,可见《孝经》与《孟子》的论述既有某些契合之处,又有着明显不同。这些不同显示出《孝经》鲜明的"移孝作忠"和"教孝劝忠"的思想特点,反映了先秦时期孝观念变化的一个侧面。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