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18 毫秒
1.
<正>1前言钾是农作物不可缺少的养分。我国又是一个农业大国,每年所需钾肥数量很大,除我国每年生产钾肥外,还需进口大量的氯化钾。钾肥主要来源于钾石盐的加工和含钾盐较  相似文献   

2.
农用生化制剂可以影响植物体内的生化过程、结构和生理变化,达到提高农作物产量和改善品质的目的.因其成本低廉、操作方便、效益显著而受到农民的欢迎.近几年来,我国推广的生化制剂主要有强力增产素、丰产灵、多效唑、生物钾肥等.应用结果表明:强力增产素、丰产灵可使粮食作物增产5%—10%,经济作物增产10%左右,多效唑可提高产量8%以上,生物钾肥对缺钾土壤中的农作物增产效果尤为显著.有关专家认为,在发展农业生产和农业新技术研究中,生化制剂将与肥料、农药一样重要,成为提高农业生产力的重要手段.  相似文献   

3.
世界钾盐资源分布及特点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钾盐资源的种类很多,其中可溶性固体钾盐矿属优,另外还有一些液体钾盐矿,我国钾盐资源以液态为主,固体矿床少且规模不大,国外很多钾盐资源丰富的国家钾盐矿床以固态为主,矿体往往成层发育,品位高规模大,且采方便选矿技术简单,是目前世界钾肥的主要生产原料。  相似文献   

4.
钾钙肥,是一种制造工艺简便,生产成本低廉的钾素肥料。钾钙肥含有氧化钾成份4%左右,好的可以达到5%,并含有氧化钙30~38%,二氧化硅25~30%,氧化镁2~4%,以及其它多种微量元素,pH12,是一种碱性肥料。推广施用钾钙肥,对合理利用钾矿资源,增加钾肥给源和钾肥品种,提高农作物的产量和品质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近年来,随着氮、磷、钾肥料施用量的逐步增多,耕作制度的改革,复种指数的提高,单位产量的增长,我县许多地区的土壤和有机质肥料所提供的钾素,已不能满足农作物进一步高产稳产的需要,与进一步对农作物实行氮、磷、钾肥料要很好地配合使用的施肥原则相  相似文献   

5.
农业发达国家,农作物对氮素化肥的利用率可达40%~45%,我国仅为30%.据统计,每年我国仅氮素化肥一项损失就达800多万吨.因此,如何提高氮肥的利用率,成为生产上一个亟待解决的问题.现介绍几种技巧.尿素与草酸混施 据试验,在每公顷土地施用200公斤氮肥、140公斤磷肥、60公斤钾肥的情况下,施用5公斤草酸,可使氮化细菌数量下降63%,固氮菌数量增加4.6倍,可使氮肥的利用率提高17.3%.  相似文献   

6.
李霞  张玲 《汉中科技》2007,(3):25-25
钾是作物生长发育必需的大量元素之一。施用钾肥在水稻稳产高产、提高水稻植株抗逆性等方面具有重要作用。但是,长期以来在水稻施肥中,还存在一些问题:一是重氮轻磷忽视钾,钾肥施用普遍较少,导致土壤缺钾,造成水稻植株体内氮钾营养比例严重失调,影响水稻高产;二是随着复种指数的增加和粮油单产水平的提高,依靠增施有机肥和土壤本身释放的速效钾,远远满足不了水稻高产栽培条件下生长发育所需的钾素营养。因此,为夺取水稻高产稳产,必须把增施钾肥作为一项重要的增产措施来抓。  相似文献   

7.
钾肥对茎瘤芥产量和品质的效应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为了探明钾肥对茎瘤芥产量和品质的影响,设置6个不同施钾肥量处理,通过田间试验和实验室化验分析表明,增施钾肥,茎瘤芥地上部生物量增加,茎/叶比上升,瘤茎产量提高,最大可提高80.4%.同时,施钾在一定程度上能降低菜皮含量(4.6%),改善瘤茎菜形指数(1.09),提高加工品质和商品性;可溶性糖含量和粗蛋白含量与施肥量呈极显著正相关,Vc含量与施钾量相关性显著,可溶性糖含量最大能提高47.7%,提高粗蛋白含量10%以上,Vc的含量能提高3.9%.生产上推荐施钾量(K2O)在12-13 kg/667 m2范围,可以取得较高的产量和较好的品质.  相似文献   

8.
农作物缺钾症状及施钾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史崇英  孟茹 《汉中科技》2007,(5):43-43,45
钾是作物生长发育所必需的元素,随着农作物中补施钾的不足及作物一年又一年的携走,土壤的缺钾问题已越来越严重,我市有50%以上的耕地已出现缺钾问题,补施钾肥已越来越成为农业生产中的一个重要环节。因此,就有关钾肥的作用、种类、缺素症状及使用注意事项做以介绍。  相似文献   

9.
施肥对人工羊草地的产草量及养分吸收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人工羊草地上进行氮、磷、钾肥料实验,研究施肥对羊草产草量及养分吸收的影响.结果表明,肥料单施氮肥效果好,产草量达9.65t/hm~2,较不施肥增产2.75倍,较单施磷肥和钾肥增产71.0%和84.0%;肥料配施效果优于单施,氮、磷肥配施较单施氮肥和磷肥增产19.6%和105.3%,氮、磷、钾肥配施最好,产草量达14.11t/hm~2,较氮、磷肥配施增加16.5%,较单施氮、磷、钾肥分别增产26.6%,117.6%和122.7%.施肥可显著提高羊草对氮、磷、钾的吸收,单施氮肥羊草的氮、磷、钾的积累量分别较不施肥增加7.51,2.98,2.99倍;氮、磷、钾肥配施的养分积累量最高,氮、磷、钾较单施氮肥分别增加15.3%,27.9%和36.6%.  相似文献   

10.
目前,我国粮食总耕地面积约占世界粮食作物总耕地面积的7%,却要解决占全世界人口总量20%的吃饭问题。在耕地面积日益减少、人口不断增长的形势下,我国粮食的需求与供应之间的关系将更为紧张。为解决粮食问题,发展航天育种事业是一条重要途径。大家知道,优良品种是农业生产的物质基础,统计表明,良种占科技对农业增产贡献率的30%以上,是农业发展的关键之一。航天育种以提高农作物产量和品质为发展方向,用航天种子种植出来的农作物,不仅高产,而且质优。比如,航天杂交稻就穗大、粒大、质优、高产,“Ⅱ优航1号”创下了百亩亩产928.3公斤的纪录;又…  相似文献   

11.
我国是世界最大的农业国家,农业生产占国家经济发展的重要地位,但我国也是个自然灾害多发的国家,农作物病虫灾害是我国的主要自然灾害之一,为保证农作物的生产,防治病虫害显得尤为重要。本文阐述了农作物病虫害的综合防治方法,并针对出现的问题,提出了一些防治措施,以供参考。  相似文献   

12.
小麦是世界各国人民的重要粮食之一, 以小麦为主要粮食的人口, 占世界总人口的三分之一以上,世界小麦种植面积,占谷类作物种植总面积近三分之一。近二十年,许多产麦国的小麦生产都有所发展,总的特点是,单产和总产增长速度均快,二十年中总产几乎翻了一番,单产提高56%(六十年代后半期以来增长更为迅速),而栽培面积只扩大23.9%。五十年代总产的增加主要依靠栽培面积的扩大,六十年代总产的增加主要依靠单产的提高。提高单产的主要措施是选用良种、增施肥料和发展灌溉。育种方法仍以常规育  相似文献   

13.
农业是国民经济的基础,也是我国现代化建设的基础.我国用占世界7%的耕地,解决占世界22%人口的吃饭问题.农业生产必须依靠科学技术,"宝"就主要押在科学技术上.当前,我国广大农村普遍存在着人才奇缺、农业科学技术成果推广应用以及农民增收乏力等诸多问题,农业发展,农民要富裕,必须走科技兴农这条路.  相似文献   

14.
本文着重说明运用数学方法对农业生产结构与布局进行定量分析的必要性与可能性.通过分析农作物播面指数、单产指数和播面结构指数三种因素在农业产量增加中所起的作用,说明调整农业生产结构的重要意义;同时采用线性规划方法确定农业生产最优结构和合理布局模型.通过三类约束方程的建立.具体分析了建模过程以及选取参数和建立约束方程时应注意的一些问题.  相似文献   

15.
钾素是植物的营养三要素之一,对植物的生长发育,产量的形成,品质的优劣起重要作用。随着农业生产的高速发展,复种指数的提高,作物从土壤中吸收钾素量成倍增长。事实上,土壤钾素不足已成为我国农作物产量提高、品质改善的  相似文献   

16.
以Ⅱ优838为材料,研究不同施钾量和施硅量对水稻茎秆基部节间结构特征和抗倒伏能力的影响.结果表明:施钾可以显著提高茎秆基部节间的抗折力,降低倒伏指数;改善水稻抗倒伏性的最佳施钾质量浓度为125 kg/hm2,可以使抗折力和纤维素分别提高97.76%、27.93%,倒伏指数和节间长度分别降低55.68%、13.18%.施硅可以使茎秆的抗折力提高、基部节间缩短、茎秆增粗、充实度提高.其中,120 kg/hm2处理使茎秆抗折力显著增加,倒伏指数显著降低.施用钾肥和硅肥能够使茎秆维管束面积增大,有效改善茎秆维管束系统;施用一定浓度的钾肥和硅肥均可以提高水稻基部节间的纤维素和木质素含量.施用钾肥主要是改善基部第3节的抗倒伏性,施用硅肥则是提高基部第2节的抗倒伏特性.  相似文献   

17.
当前,我国钾资源紧缺,钾肥远远不能满足农业需求。钾肥的最优品种无氯钾肥——硫酸钾、硝酸钾产量也很少。因此发展我国无氯钾肥大有前途。  相似文献   

18.
建国三十五年来,特别是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我国的农业生产取得了很大成绩.我们以占世界7%的耕地,基本解决了占世界22%人口的吃饭穿衣问题,为满足人民生活的需要和促进国民经济的发展,作出了极其重要的贡献.但是,我国农业经济基础并不雄厚,农业生产条件和抗灾能力还比较薄弱,在大好形势下还潜伏着一些问题.正如赵紫阳总理指出的:“现在农村如  相似文献   

19.
近年来,随着农业生产的不断发展,氮、磷肥在农作物上的投人量随之增多,而农民对施钾肥的认识不足,钾肥的施用量很少,造成用肥比例严重失调、致使耕地缺钾,影响了农作物的产量和品质。  相似文献   

20.
 中国钾盐资源短缺,对外依存度居高不下。柴达木盆地盐湖是中国重要的钾盐资源基地,其钾肥产量(以氯化钾计)占国内总产量87%,对保障国民经济及农业发展所需、平抑国际钾肥价格、转变经济增长方式、建设资源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型社会,具有重要作用。柴达木盆地第四纪浅部盐湖钾盐资源量有限,强力开发的保障时间不可持续,近年柴达木盆地西部深层富钾卤水勘查发现,埋深350 m以下存在新类型大型卤水钾盐矿床,有望成为中国最大钾肥生产基地察尔汗可靠的后备资源接替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