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在哲学语境中,马克思用"意识形态"概念指称编造幻想、掩蔽现实关系的精神力量,本质上是对社会现实的颠倒的、歪曲的反映。而在经济学语境里",意识形态"这一术语则"隐身"于拜物教观念、精神生产之中。马克思在《资本论》中继续捍卫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理论的哲学基础——唯物史观,开辟了意识形态批判的新领域——资产阶级政治经济学,分析了意识形态的新"替身"——拜物教,指明了走出意识形态牢笼的根本途径——建立自由联合体。  相似文献   

2.
马克思主义关于商品拜物教的揭示对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市场经济具有现实指导意义。文章认为 ,在认识到商品 (货币 )拜物教是历史向前发展的产物 ,是社会生产力发展到商品经济状况下必然产物的前提下 ,接受马克思对商品 (货币 )的拜物教的批判 ,帮助人们逐步摆脱盲目追求货币的状态 ,是符合马克思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正确社会主义初级阶段认识论。因此 ,认清拜金主义的两面性 ,承认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必然会存在拜金主义 ,是我国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和党的建设能制定符合实际的引导政策和取得监督成效的关键  相似文献   

3.
社会主义有两种历史形态。根据马克思和恩格斯的设想,社会主义是共产主义的第一阶段,在这个社会发展阶段上,不复存在商品交换和货币流通,它应该属于“五形态”中的第五社会形态和“三形态”中的第三社会形态。而现实的社会主义社会,仍然存在昔商品交换和货币流通,它不属于“五形态”中的第五社会形态.而属于“三形态”中的第二社会形态。现实的社会主义是第一形态的社会主义,以商品经济为基础性经济关系,是与资本主义“同时态”的社会形态;马克思设想的社会主义是第二形态的社会主义,以产品经济为基础性经济关系,是后资本主义的社会形态。  相似文献   

4.
在哲学语境中,马克思用“意识形态”概念指称编造幻想、掩蔽现实关系的精神力量,本质上是对社会现实的颠倒的、歪曲的反映。而在经济学语境里,“意识形态”这一术语则“隐身”于拜物教观念、精神生产之中。马克思在《资本论》中继续捍卫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理论的哲学基础——唯物史观,开辟了意识形态批判的新领域——资产阶级政治经济学,分析了意识形态的新“替身”——拜物教,指明了走出意识形态牢笼的根本途径——建立自由联合体。  相似文献   

5.
国家崇拜观念的特征表现在国家全能崇拜、国家权力崇拜、国家人格性的崇拜、国家政治崇拜,它的根源在于社会自主意识的弱化。要变革国家崇拜观念,*就必须树立社会决定国家的观念,国家为社会服务的观念和国家权力发展趋势的观念。  相似文献   

6.
商品经济,是存在着商品生产和商品交换的经济。列宁说:“商品生产是一种社会关系体系”,是“一定的历史社会形态的社会生产关系体系”。商品经济由于与之相联系的社会生产关系体系不同而有不同的类型,这就是小商品经济、资本主义商品经济、社会主义商品经济。马克思和恩格斯在《资本论》及其它著作中,对以私有制为基础的小商品经济,特  相似文献   

7.
以多重证据法发掘神话背后的历史信息,探考西王母神话中两大要素与华夏史前文化大传统的渊源关系,即女神崇拜和美玉崇拜(拜物教),还原欧亚大陆史前“女神文明”大背景,解析夏商周三代以来地域文化兴衰更替的线索,说明玉山与玉胜形象发生的考古实物原型,揭示后起的儒家河图洛书新神话系统如何继承和改造美玉崇拜、排斥和遮蔽女神崇拜,使西王母形象被道教接纳和再造,削弱其独立女神的地位,匹配男性神祗东王公或玉皇大帝。  相似文献   

8.
历史唯物主义是马克思科学思想中最伟大成果。它的创立是对以往社会历史观的彻底变革。梳理马克思实现这一变革的思想进程当然十分重要,但通过梳理概括马克思实现这一变革的理论关节点,也是不可忽缺的。由社会历史观的理论性质所决定,对人的本质的科学界定、对社会生活本质的概括、对意识与生活关系的正确解决,是马克思实现社会历史变革的三个理论关节点。  相似文献   

9.
从人与自然、人与社会的关系这一视阈对马克思的“人的发展三阶段论”作一全新读解,并对每一阶段人的特性进行特定分析。这在一定程度上丰富了马克思主义历史理论,为研究人的发展甚至是人学的发展提供了更为广阔的思维空间,也为当前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中人的存在方式奠定了坚实的理论基础与现实平台,具有重大的理论与实践价值。  相似文献   

10.
现代性是一项纷繁浩大的工程,就其精神实质而言,它与近代理性形而上学存在共谋关系,为此马克思对其进行了双重辨证的、三个阶段层层深入递进的批判。瓦解了现代性的理性形而上学基础;指认现代性具有无法避免的缺憾;当然马克思并不否认现代性所具有的积极因子,并以其为基础踏上超越现代性的征程,指出建立共产主义社会是超越的惟一路径,这正是马克思一以贯之的理论指向。  相似文献   

11.
社会主义国家能否发展商品经济,在马克思主义经济学说史上有过一个从否定到部分肯定再到肯定的认识发展过程。马克思、恩格斯预测社会主义是没有商品生产的社会。列宁认为从资本主义到社会主义过渡的时期仍然需要保留商品生产。斯大林部分肯定了社会主义商品生产的可能性,但又把它局限在个人消费品的范围。毛泽东在不同时期对社会主义发展商品经济的问题有着相互矛盾的态度。邓小平科学地解决了社会主义同商品经济的关系问题,创造性地提出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理论,这是对在社会主义条件下发展商品经济的创新性认识。  相似文献   

12.
传统上海,由于市政管理的缺失,政府几乎很少将权力伸入到城市社会的基层,官民关系较为"稳定",但最终却因开埠后城市下层民众的挑战而打破。随着而来的是层出不穷的城市问题,这一特定"语境",迫使官府和社会精英进行了更加充分的合作,居民的"城市空间"不断缩小,传统官民关系不可避免地改变了。  相似文献   

13.
学界对国家与社会关系的考量一直是置于社区这个特定场域内的。20世纪80年代以来,我国的改革开放迅速带来社会全方位的变化,社区这一具有居民生活基本单元和国家基层政权组织双重性质的特定场域的结构性情境发生根本改变,利益结构、权力结构和文化结构均发生转型。国家与社会的关系随之进入一种不稳定的博弈状况:国家权力的基层运作机制从刚性的直接管控转向柔性的间接调控;回应国家权力运作方式的改变,社会力量对国家权力的态度从被动接受变为主动依附,双方形成一种非平等的合作关系。  相似文献   

14.
在关于现实主义文学的理论中,马克思、恩格斯对文学"典型"的一系列论述占有重要地位.本文认为,典型并不是一个纯粹的美学范畴或艺术尺度,而是一个更偏重认知功能的文学范畴,其认知的对象、范围和思维方式,是由特定的意识形态观念和特定的认知模式决定的.典型在其生成及发展过程中的含义,与各个时代的意识形态话语纠结在一起,它的内涵与特定时代的认知范式有着密切联系.  相似文献   

15.
聚焦于图像中物体间位置关系这一特定信息, 提出一种融合空间关系机制的神经网络图像摘要生成模型, 以期为视觉问答和语音导航等下游任务提供物体方位或轨迹等关键信息。为了增强图像编码器的物体间位置关系学习能力, 通过改进Transformer结构来引入几何注意力机制, 显式地将物体间位置关系融合进物体外观信息中。为了辅助完成面向特定信息的抽取和摘要生成任务, 进一步提出相对位置关系的数据制作方法, 并基于SpatialSense数据集制作物体间位置关系的图像摘要数据集Re-Position。与5个典型模型的对比测评实验结果表明, 所提模型的5个指标在公开测试集COCO上优于其他模型, 全部6个指标在本文制作的Re-Position数据集上优于其他模型。  相似文献   

16.
以往的古典政治经济学家认为生产决定消费。但是随着生产力的快速发展,消费在经济社会中发挥着日益巨大的作用,甚至在某种程度上决定着生产。鲍德里亚针对这一社会转型,从符号学的角度分析了消费社会的主要特征。为了更好地论证鲍德里亚的符号拜物教思想,找到直面现实消费社会的途径,可以从"何为消费"入手,区分传统的消费概念与消费社会中的消费概念,以此为基础,引入符号学视角,论证"物的消费"已经成为"符号的消费"。最后,借助现实社会中存在的消费问题,依托符号拜物教理论,树立理性的消费观。  相似文献   

17.
商品经济既是一个经济范畴,同时又是一个历史范畴。它存在于奴隶社会、封建社会、资本主义社会和社会主义社会几个社会形态。就其发展来说,归根到底,它随着社会生产力的逐渐提高而产生,但也随着社会生产力的不断提高而消失。简单商品经济、资本主义商品经济和社会主义商品经济,都给各自的社会带来或将带来一定的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商品经济的产生是自然经济发展的必然结果。从经济发展的纵向来考察,人类社会已经  相似文献   

18.
社会主义经济是在公有制基础上有计划的商品经济。在商品经济条件下,按劳分配是否存在?按劳分配中“劳”的含义是什么?怎样才能实现按劳分配?本文拟对以上这些问题作一初步探讨。一、社会主义商品经济并不排斥按劳分配有人认为,马克思设想的按劳分配,是以生产资料公有,商品货币关系已经消亡为前提的。现实生活中既然还存在商品经济,那么,按劳分配就不存在。我们认为,这种观点既违背了马克思的原意,也不符合当前的实际情况。社会主义商品经济与按劳分配并不对立,而是同时并存。它们的并存是由同一社会主义客观经济条件所决定的。具体表现在:  相似文献   

19.
马克思著作中直接提到"文化"一词的地方并不很多,但是留下了丰富的文化思想。在马克思的时代,文化概念正在走向独立自足的过程中:一方面,前面有从康德、赫尔德到黑格尔开始创建的文化哲学,日益偏向从精神层面来阐释文化;另一方面,19世纪人类学把它看作人类社会发展特定阶段物质生活和精神生活的总体特征,而与文明互释。马克思言及文化多在后一人类学意义上使用该词,反之对只注重精神世界的"文化史"颇有微词。文化以它丰富的物质生活的内涵,本身也是社会存在的一个组成部分。文化是上层建筑,同样也是基础结构,这应是马克思文化思想留给我们最意味深长的启示。  相似文献   

20.
“以人为本”的发展现和“以物为本”的发展观是截然对立的。“以物为本”的社会发展观实际上是马克思所批判的“人依赖于物”的“物化社会”的意识形态,即“拜物教唯物主义”,其现实危害相当严重。马克思的“实践唯物主义”是“以人为本”的发展观的灵魂。落实“以人为本”的发展观,需要深刻理解马克思关于“人是目的”、“人的本质”及“人的自由”等重要思想,强调人的自由全面发展这一社会主义最高原则,才是马克思的共产主义哲学理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