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冠心病与尿酸、C-反应蛋白、总胆红素的关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血清尿酸(UA)、C-反应蛋白(CRP)和总胆红素(TBIL)与冠心病的关系.方法:正常对照组159名,CHD患者180名,采用OLYMPUS AU-400全自动生化分析仪测定空腹血清尿酸(UA)、C-反应蛋白(CRP)、血清总胆红素(TBIL)、总胆固醇(TC)、甘油三酯(TG)、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将CHD组分为单支和多支病变组与对照组比较.结果:CHD组UA、CRP、TC、TG、LDL-C水平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HDL-C、TBIL则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多支病变组与单支病变组比较逐渐升高,而HDL-C、TBIL逐渐降低(P<0.05).结论:高水平UA和CRP可能是导致CHD的重要因素,低血清TBIL水平可能是CHD的危险因素之一,通过血清UA、CRP、TBIL等生化指标的综合测定可间接评估患者冠状动脉病变的严重程度.  相似文献   

2.
研究了全体 FAR-模形成的格 FAR( M)及其子格的结构 ,证得 FAR( M)及其子格为模格 .利用同态理论研究同态模间形成的 FAR-模格的相互关系 ,得到一些重要的同态与同构定理 .最后指出 FAR( M)不是分配格  相似文献   

3.
研究了全体FAR-模形成的格FAR(M)及其子格的结构,证得FAR(M)及其子格为模格.利用同态理论研究同态模间形成的FAR-模格的相互关系,得到一些重要的同态与同构定理.最后指出FAR(M)不是分配格.  相似文献   

4.
为探讨不同光质对苦荞芽生长及品质的影响,明确最适宜的光照条件,选用西荞I号做为试验材料,采用红光(RED)、蓝光(BLUE)、LED、1.5RED/FAR、0.5RED/FAR 5种光质,研究了不同光照条件下苦荞发芽过程中芽生长、黄酮含量及抗氧化活性的变化.结果表明:光照处理(BLUE、0.5RED/FAR)显著影响苦荞芽的生长,芽的鲜重、茎长和茎粗较对照处理(黑暗)分别降低了2.8%~41.3%、7.3%~50.2%、2.0%~25.0%;与对照相比,在第10d,1.5RED/FAR处理提高了苦荞芽对DPPH和ABTS自由基的清除率,分别提高了0.6%和3.9%;光照处理(1.5RED/FAR和0.5RED/FAR)显著增加了苦荞芽的总黄酮和芦丁的含量,与对照相比总黄酮含量分别提高了1.8%和22.8%,芦丁含量分别提高了2.9%、23.9%;光照处理(BLUE、1.5RED/FAR、LED)显著增加了苦荞芽的槲皮素含量,分别提高了52.3%、50.8%、55.3%.  相似文献   

5.
脂蛋白和血小板对冠心病发生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通过观察脂蛋白及血小板在冠心病(CHD)中的变化,以了解其对CHD的作用机制,方法:设CHD组和对照组,检测血清中甘油三脂(TG),低密度脂蛋白(LDL),脂蛋白a[LP(a)],血小板(PLT),对检测结果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CHD组TG,LP(a),PLT均明显增高,LDL在CHD组也呈增高趋势,与对照组差异有显著性意义,结论:脂代谢紊乱对CHD对发病起着重要的作用,而PLT和LP(a)的相互作用,是促使动脉粥样硬化(As)的重要因素之一。  相似文献   

6.
目的 探讨冠心病患者的颈动脉内膜厚度(IMT)、血尿酸与斑块不稳定性的关系.方法 选择冠状动脉造影确诊冠心病(CHD)患者148例为实验组,按造影结果分为单支、双支和三支病变组;依据WHO诊断标准又分为急性心肌梗死(AMI)、不稳定型心绞痛(UPA)、稳定型心绞痛(SAP)3组;冠脉造影排除CHD的40例为对照组.测定所有患者的血尿酸及颈动脉彩超测定颈动脉内中膜厚度,分析两者与斑块不稳定性、冠脉病变支数及冠脉狭窄程度之间的关系.结果 冠心病各组血尿酸水平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血尿酸水平单支病变组、双支病变组与三支病变组3组间比较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血尿酸与IMT、冠脉Gensini积分之间正相关(r=0.506,P<0.05;r=0.345,P<0.05).结论 血尿酸水平、颈动脉内中膜厚度与冠脉病变支数及冠脉病变狭窄程度呈正相关,两者与冠状动脉斑块的不稳定性及冠脉病变严重程度密切相关,有助于临床评估冠心病患者冠状动脉病变严重程度和预测急性冠脉综合征的发生,提高对冠心病的预诊能力.  相似文献   

7.
正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coronary atherosclerotic heart disease,CHD)已成为严重危害人类生命健康的危重疾病之一[1],自Gruentzig于1977年成功实施首例经皮腔内冠状动脉成形术(percutaneous transluminal coronary angioplasty,PTCA)后,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ercutaneous coronary intervention,PCI)已为冠心病的主要治疗措施[2].随着PCI技术的应用,支架内再狭窄(in-stent restenosis,ISR)等术后并发症已成为冠脉支架植入术后的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冠心病(CHD)患者植入金属裸支架(BMS)的远期疗效.方法随访植入BMS的CHD患者224例.随访指标:1)全因死亡;2)主要心脏不良事件(MACE);3)靶病变血管重建(TLR)、靶血管重建(TVR);4)支架内再狭窄和/或支架节段内再狭窄等.结果 224例中累积MACE发生率为35.7%,平均每年MACE发生率为4.58%.CAG复查的148例中,冠状动脉A型病变再狭窄率16.4%,B1型病变24.1%,B2型病变62.2%,C型病变66.7%.晚期管腔丢失率平均为(29.32±10.17)%.结论植入BMS治疗冠状动脉病变A型和B1型,远期MACE发生率和再狭窄率均较低,远期效果与安全性好.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载脂蛋白E基因多态性对血脂、脂蛋白的影响及与冠心病(CHD)患者发病程度的关系.方法采用聚合酶链式反应一限制性片段长度多态性方法(PCR-RFLP),分析93例冠心病患者(CHD组)和113例无冠心病的健康对照者(对照组)apoE基因型及空腹血清甘油三酯(TG)、总胆固醇(TC)、高密度脂蛋白(HDL-C)和低密度脂蛋白(LDL-C)浓度.结果与健康对照者比较,CHD患者apoE4等住基因频率较高。分别为17.2%。7.5%,P<0.01;在CHD患者及健康对照者不同的apoE基因型之间,TC,LDL-C,HDL-C浓度差异有显著性。并按ε2/2 ε3/2<ε3/3<ε4/3 ε4/4的顺序递增.结论ApoE基因多态性是影响血清TC及LDL-C水平的重要遗传因素之一.ApoE基因多态性与冠心病的发病密切相关。ε4等住基因可能是吉林地区CHD发病的危险因素。  相似文献   

10.
目的 探讨脂联素及胰岛素抵抗与冠心病(CHD)患者冠状动脉狭窄的关系。方法 选取CHD患者39例及健康对照者21例,用酶联免疫吸附法检测各组空腹血清脂联素浓度,测定各组的空腹血糖(FBG)、空腹胰岛素(FINS)等指标,采用稳态模型法计算胰岛素敏感指数(ISI),同时进行冠状动脉造影,分析血清脂联素及ISI与冠状动脉狭窄的关系。结果 CHD组与对照组比较,存在高胰岛素血症(P〈0.05)、ISI增高(P〈0.05)和血清脂联素水平降低(P〈0.01)。随冠脉病变支数的增加,FINS和ISI明显增高,2支病变组、3支病变组FINS和ISI显著高于1支病变组(P〈0.05)。相关分析显示,冠心病各亚组,血清脂联素水平与空腹胰岛素之间呈负相关(r=-0.291,P=0.040),与ISI呈正相关(r=0.325,P=0.021),而与冠状动脉病变支数无明显相关。结论 血清脂联素水平,胰岛素抵抗与冠心病发生率成正比,胰岛素抵抗与冠状动脉病变程度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血清尿酸(UA)和胆红素(Bil)水平与冠心病(CHD)的关系。方法以符合冠心病诊断标准的85例患者为CHD组,并将其分为单支和多支病变组,根据血尿酸和胆红素浓度与36例健康对照组对比分析。结果CHD组血清uA、血清总Bil(TBil)、直接Bil(DBil)与健康对照组之间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对照组、单支病变组与多支病变组之间血清UA和Bil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血清尿酸浓度与冠状动脉病变程度呈显著正相关,血清胆红素浓度与冠状动脉病变呈显著负相关。结论血尿酸和胆红素水平可能是反映冠心病严重程度的指标,可间接评估冠状动脉病变的严重程度。  相似文献   

12.
蔡雪黎  叶盛 《科技信息》2012,(31):61-62
血管内皮功能障碍是多种心血管疾病的共同病理生理基础,高血压、动脉粥样硬化(atherosclerosis,AS)、糖尿病等多种疾病均与血管内皮损伤及功能失调密切相关。近年来经皮腔内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CI)广泛用于冠心病的非药物治疗,而雷帕霉素洗脱支架能明显减少支架内再狭窄和临床不良事件发生率,多支、复杂病变患者亦从中获益。但研究发现[1-3],一些雷帕霉素洗脱支架植入术后的患者出现一  相似文献   

13.
目的:建立兔实验性动脉粥样硬化和心肌梗死双模型,观察回心草提取液对兔动脉粥样硬化斑块和缺血心肌血管新生的影响.方法:选择30只家兔,随机分为3组,普通饲料对照组(对照组)10只,高脂饲料组(高脂组)10只,回心草干预组(干预组)10只,共喂养9周.第9周末,采用开胸结扎兔冠状动脉左前降支(LAD)的方法建立兔急性心肌梗死模型.实验终点,测定血液生化指标,对血管及心脏组织行病理学检查,免疫组化染色测定心肌组织CD34及VEGFR2阳性反应强度.结果:高脂组、干预组与对照组比较,TC、TG、LDL-C明显升高,具有极显著性差异(P0.01);干预组与高脂组比较,TC、TG和CPK明显下降(P0.01),LDL-C下降(P0.05).高脂组与对照组病理评分比较,差异有极显著差异(P0.01);干预组的病理评分较对照组高,较高脂组低(P0.05).高脂组心肌组织CD34和VEGFR2阳性组织相对灰度值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1);干预组VEGFR2及CD34表达水平较对照组高、较高脂组低(P0.05).结论:高脂饲料喂养和开胸结扎兔冠状动脉LAD的方法可成功建立家兔动脉粥样硬化和急性心肌梗死双模型;回心草提取液减轻了动脉粥样硬化和心肌缺血坏死,抑制了心肌组织CD34和VEGFR2的表达.  相似文献   

14.
本文引进了FAR—模范畴中束和、束积的概念,给出了束和、束积的若干性质,并通过具体例子说明了FAR.—模范畴中的束和、束积与R—模范畴中束和、束积的某些差异.  相似文献   

15.
通过2015年11月29日~12月3日一次实时霾、冷空气天气过程与模拟本次冷空气(完全排除了霾的影响)天气过程及PM2.5对动脉粥样硬化大鼠影响的对比实验研究,探讨霾与冷空气共同作用对心血管疾病影响的机理。将24只雄性健康大鼠随机分为4组,每组6只,并制作成动脉粥样硬化模型大鼠,分别为霾与冷空气天气影响组(自然组)、模拟冷空气影响组(模拟组)、PM2.5影响组(PM2.5组)和对照组4组。分别采用三种形式进行影响暴露,一是根据河北省气象台制作的天气和空气质量预报,在2015年11月29日~12月3日进行霾和冷空气天气过程实时对自然组的影响暴露;二是应用TEM1880气象环境模拟箱模拟2015年11月29日~12月3日的冷空天气过程(排除了霾)对模拟组的影响暴露;三是将2015年11月27日~12月3日采集的PM2.5颗粒,制作悬浮溶液,给予PM2.5组气管滴入PM2.5悬浮溶液的影响暴露。检测各组心率、血压和肛温等生理指标,并腹腔主动脉采血和摘取心尖进行匀浆,测量各组动脉粥样硬化大鼠氧化因子(T-SOD、GSH)、炎性因子(IL-6、hs-CRP、TNF-α、s ICAM-1)、心血管危险因素(TC、TG、HDL-c、LDL-c、c Tn T、Mb)、血管收缩因子(ET-1、NE、EPI、AngⅡ)及反应血栓形成的因子(D-dimer、PAI-1)的生化指标的含量。结果表明动脉粥样硬化大鼠受霾与冷空气的共同影响,各生理、生化指标均比冷空气或PM2.5单独影响变化显著,霾与冷空气具有交互作用,冷空气加剧了霾对冠状动脉及心脏的毒性,使心血管疾病明显加重,甚至导致心肌梗死急性发作猝死,初步探索了霾与冷空气的共同作用对心血管疾病影响的机理。  相似文献   

16.
冠心病危险因素的病例对照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 分析冠心病(CHD)致病与多种危险因素之间的关系.方法 运用成组匹配设计的病例对照研究方法,对病例组168例和对照组进行相关及多因素非条件Logistic回归分析,探讨CHD的危险因素.结果 1)病例组和对照组的糖尿病、吸烟、冠心病家属史、高血压、体重指数、总胆固醇、甘油三酯、高密度脂蛋白的暴露比均有显著性差异(P<0.005);2)经spearman’s相关和偏相关分析,CHD与上述因素除高密度脂蛋白外均存在正相关(r>0,P<0.005),CHD与高密度脂蛋白存在负相关(r<0,P<0.005);3)经Logistic回归分析,上述8因素均入选方程.结论 糖尿病、吸烟、冠心病家属史、高血压、体重指数、脂代谢紊乱均是CHD的独立危险因素,多种危险因素共存时较单一因素危险性更大.  相似文献   

17.
秦静 《甘肃科技》2007,23(6):208-209
目的探讨C反应蛋白(CRP)与冠心病(CHD)的关系及阿司匹林对其影响。方法:CHD患者208例,其中急性心肌梗死84例(AMI组)不稳定心绞痛69例(UAP组)稳定心绞痛55例(SAP组)。正常对照者30例(NCHD组)。观察4组的CRP浓度以及不同剂量阿司匹林对CRP浓度的影响。结果:CHD患者的CRP浓度较正常对照组显著增高(P<0.05),UAP组与AMI组比较无明显差异(P>0.05),大剂量的阿司匹林可降低CHD患者的CPR浓度(P<0.05)。结论:CRP浓度可作为评价冠心病病情严重程度的一个参考指标。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雷帕霉素药物洗脱支架(CypherTm)在冠心病(CHD)冠状动脉介入治疗中应用的安全性和有效性.方法:以2004年5月至2005年5月在我科住院的31例植入雷帕酶素支架35枚的冠心病病人作为研究组,以1999年1月至2003年12月在我科住院的30例植入非药物支架的冠心病病人作为对照组.结果:研究组与对照组支架置入的成功率均为100%.研究组一年后再狭窄率0%,对照组一年后再狭窄率13.3%.结论:经皮冠状动脉内支架植入治疗安全可行、疗效确切,药物洗脱支架对防止再狭窄有独到之处.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动脉粥样硬化小鼠血脂与血清胆红素之间的关系。方法选取12月龄雄性动脉粥样硬化小鼠及同龄同性别正常对照C57BL/6J小鼠,分别测定血清甘油三酯、胆固醇、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载脂蛋白B水平、血清总胆红素、直接胆红素。结果动脉粥样硬化小鼠胆固醇、低密度脂蛋白、高密度脂蛋白、载脂蛋白B水平与同龄同性别的C57BL/6J小鼠相比极显著升高(P<0.01);动脉粥样硬化小鼠直接胆红素水平与C57BL/6J小鼠相比极显著降低(P<0.01)。结论动脉粥样硬化小鼠血脂与血清胆红素相关。  相似文献   

20.
近年来的研究表明内皮素能参与多种疾病的病理生理过程,尤其对心血管疾病(如:动脉粥样硬化、高血压、高血脂、心律失常等)起重要作用.文章仅就内皮素在动脉粥样硬化(atherosclerosis,As)中的作用作综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