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03 毫秒
1.
消费行为是社会化因素作用于人的心理活动的结果。化因素对人的消费心理和行为的制约作用表现在四个方面:消费价值观具有化规定性;消费审美取向具有化选择性;消费行为反映民族性格倾向;民风民俗导致消费偏好和消费禁忌。从一定意义上讲,消费行为是心理行为,也是化行为。  相似文献   

2.
根据消费者的"心里账户"认知差异,将居民收入分为主动性收入和转移性收入,分析了城乡居民不同的消费行为和两种不同收入对城乡居民消费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城乡居民改变消费策略时倾向于调整自己的转移性收入;城镇居民的主动性收入边际消费倾向高于农村居民的主动性边际消费倾向,且波动更剧烈,但农村居民转移性收入的边际消费倾向高于城镇居民的转移性收入边际消费倾向;城镇居民主动性收入在消费中的贡献份额相对稳定,而农村居民主动性收入的贡献在2001年后迅速下降,转移性收入在消费中的贡献度逐步提升.因此,为了提高消费需求,政府的民生财政支出政策应该侧重于增加农村居民转移性收入、提高城镇居民主动性收入,同时应该建立城乡统筹的社会保障制度.  相似文献   

3.
基尼系数与边际消费倾向的函数关系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从凯恩斯传统经济学理论出发,通过建立数学模型,说明了基尼系数与边际消费倾向之间成反比的函数关系,并进一步说明了中等收入人群的比重对社会消费需求的显著影响.  相似文献   

4.
提出新经济条件下消费以知识产品等非物质消费为主,从而边际消费倾向是上升的;并以数个实证数据佐证了这个结论,从而解释了新经济的持续增长和增长下滑,并就一些新经济发展问题提出了一些看法。  相似文献   

5.
我国农村居民消费问题实证分析   总被引:8,自引:1,他引:8  
用经济计量学的方法,以相对收入假说为经济理论基础,利用回归方法估计出我国农村居民的边际消费倾向为0.883,即农民收入每增加一个单位,消费将增加0.883个单位。然后采用了Panel Data对引起我国东部、中部、西部农村居民消费差异的地区因素进行计算,得到结果:东部地区在总支出、食品、衣着、及居住、医疗保险、文教娱乐消费方面比中部、西部有较强的购买动机,在交通通讯消费方面西部地区有较强的购买动机。  相似文献   

6.
近年来,随着中国投资增速放缓、出口受阻,消费需求成为经济增长的重要源泉。然而,中国农村居民消费倾向较低导致农村居民消费较为谨慎。认为导致农村居民消费倾向下降的根本原因是消费习惯的作用,是在人类社会变迁中形成,在中国传统文化中产生的。因而,政府应当采取措施,转变农村居民的消费习惯。  相似文献   

7.
毕睿罡 《创新科技》2014,(12):24-25
本文将边际消费倾向作为中等收入定位的特征,提出了不同于以往的中等收入群体定位方法。这一方法克服了传统定位方法的随意性和无法反应两极分化等问题。将边际消费倾向最高的群体定义为中等收入人群,并给出了具体的测算方法。  相似文献   

8.
消费需求增长的障碍性因素是收入增幅的下降从而导致的预期收入的下降;消费预期支出的提高,以及传统的消费方式和不良的消费环境。对策:增加居民收入;调整消费政策,扩大信用消费;健全社会保障制度。  相似文献   

9.
网络购买者消费观念与消费倾向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对上网人群和不上网人群之间消费观念与倾向的对比研究,发现上网人群的3大主要特征:对价格较不敏感,更愿意购买名牌和时尚产品;对便利性有较高的要求;对客户服务有较高的要求。通过对有购物经历的网民和没有购物经历的网民之间消费观念与倾向的分析比较,发现网络购买者表现出更强的对便利性的要求和个性化定制的意愿。  相似文献   

10.
我国旅游热点城市境外游客的消费决策特征分析   总被引:13,自引:0,他引:13  
研究了我国旅游热点城市境外游客的消费特征,通过对北京、上海、西安等城市境外施客抽样调查资料和多年统计资料的分析,总结出境外游客在进行旅游目的地选择渠道等消费决策对表现出的规律性特征,即境外游客易选择山水风光优美、文物古迹和民俗风情丰富的旅游地;在购渠道和住宿购物方式上呈多样化,并分析了其影响因素,为旅游热点城市的旅游业发展提供基础信息。  相似文献   

11.
近年来,虽然江浙沪三省城镇居民的收入与消费均有不断增加,但边际消费倾向却呈下降的趋势.本文通过对比研究国内外不同国家、不同地区居民的消费现状,比较分析出江浙沪城镇化居民消费的特征.同时,运用Panel Data模型,找到制约江浙沪城镇居民消费需求的内、外部因素,并据此提出扩大消费需求的对策和建议.  相似文献   

12.
黄臻  赵栋强 《山西科技》2006,(3):55-56,65
文章采用标准差变异系数来度量中国城镇居民的收入分配差距,通过标准差变异系数与城镇居民平均消费倾向之间的散点图,确定两者间的函数关系,并在此基础上,改造弗里德曼的持久收入假说消费函数模型,构建带收入分配影响因素的消费函数模型。  相似文献   

13.
石家庄市成年人体育消费内容与水平比较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对石家庄市不同行业16929个成年人的问卷调查,比较分析了石家庄市成年人体育消费内容与水平。结果表明:石家庄市成年人体育消费支出总体处于较低水平;体育消费结构不尽合理,实物型体育消费支出远远高于参与型体育消费支出;石家庄市成年人不同职业人群的子女,在健身场所、健身指导书、健身器材、运动服装方面零支出的百分比均大于男子;石家庄市成年人的体育消费水平,随年龄增长零消费百分比呈上升趋势。  相似文献   

14.
本文通过对城乡居民人均年消费支出与其人均可支配收入关系的实证研究,得出我国城乡居民的消费行为和人均可支配收入并未受1997年亚洲经济危机的影响,符合经济现象;同时揭示了农村居民消费倾向高于城市居民消费倾向,指出消除城乡差距,是增加国民收入、解决我国有效需求不足的重要途径.  相似文献   

15.
杜力 《创新科技》2003,(5):25-25
<正> 在对消费者购买动机的统计和研究中,我们最多的限于消费者想到何种价值、好处,想表露何种身份及消费者的情感倾向和要某种社会规范(如:环境如何、尊老爱幼)等等,却往往忽略了一个重要的、不易察觉的因素——消费习惯。消费者之所以消费或不消费某种产品,可能是他们在不自觉中形成了这样的消费习惯。举个极端、好笑的例子:婴儿习惯用“奶嘴”喝东西,而成人却用吸管,  相似文献   

16.
采用综述法,调查法,对运动鞋消费现状进行相关调查研究,得知青少年是运动鞋消费的主力军。通过对青少年年龄特点、心理特点、足部结构特点、社会环境等相关因素分析得出青少年对运动鞋的需求特点,以及导致青少年倾向于运动鞋消费的原因所在。  相似文献   

17.
消费一直和每个人息息相关,随着全球经济的不断发展,人们的生活水平不断提高,消费出现的问题也越来越多;可持续性消费是当今社会发展的重要形式,可持续消费对现有的消费观念、习惯、结构、方式提出了新的要求,特别是近几年所提倡的低碳生活,对可持续性消费注入了新的内涵。主要介绍随着社会不断的发展,消费对环境的影响;消费的需求及可持续性;政府所采取的政策及措施;可持续消费仍需调整收入分配。  相似文献   

18.
利用山东省统计年鉴提供的数据,分析了山东省的消费倾向、边际消费倾向及消费收入弹性的变动趋势,利用神经网络方法预测了它们2003年的值;利用变分法确定了使经济快速发展的最优消费比率;分析计算了消费变动对经济增长的影响程度.  相似文献   

19.
中国农村居民消费需求的刺激对扩大内需有重要意义。中国农村居民的收入增长徘徊不前、预期收入不稳定,直接影响了农村居民的消费需求,通过对农村居民的消费状况和特征进行分析,综述了农村居民消费需求不振的主要原因,并据此提出刺激农村居民消费需求的对策。  相似文献   

20.
选取2004—2014年重庆市城镇居民的消费数据,分析城镇居民的消费情况和变动趋势,然后借助扩展的线性支出系统模型(ELES模型),对2014年按照收入5等份分组的城镇居民消费支出数据进行统计研究,对城镇居民的基本需求支出、消费倾向和消费弹性进行数量分析,揭示重庆市城镇居民的消费特征和趋势.食品和居住的基本需求大,消费倾向高;教育文娱的基本需求支出位于前列;交通通讯的边际消费倾向跃居第3,收入弹性大于1,未来增长势头较好;食品价格对其他各类消费品需求的影响最大;交通通讯的自价格弹性较大;随着收入的增加,呈现多样化的消费方式.最后在此基础上提出相应的对策.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