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90 毫秒
1.
随着《邓小平理论概论》课调整为《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概论》课,如何把握“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的结合点,是我们“两课”教师讲好这门课的前提和基础。因此,我们必须结合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的理论渊源,讲授社会主义学说的三次飞跃;结合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的形成过程,讲授中国社会主义建设的三次伟大构想;结合中国共产党历史经验的总结,讲授“三个有利于”和“三个代表”之异同。  相似文献   

2.
文章从“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对高校科研工作的指导意义、以“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解决高校科研工作中的实际问题、以“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做好高校科研管理工作等三个方面论述了在高校科研工作中全面贯彻“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从而开创高校科研工作的新局面的意义、方针和措施。  相似文献   

3.
我党“三个代表”的政治方向,与“两个务必”的优良作风辩证统一。二既有不同的内涵和要求,又相互依存、相互作用并具有相互转化的趋势和可能。党及其事业80多年发展壮大的历史,是一部“三个代表”政治方向与“两个务必”优良作风辩证运动的历史,既取得了辉煌成就并积累了宝贵经验,又历经挫折且留下了严重教训。新世纪新阶段的新形势新任务,使二辩证统一的客观需要显得极为强烈而迫切。为促进“两个务必”与“三个代表”之间的协调发展,必须迅速而有效地采取四点重要措施。  相似文献   

4.
“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已经形成一个新的科学理论体系,是新世纪的马克思主义。我们高校必须把“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三进”工作作为当前和今后“两课”教育教学工作的头等大事来抓。其关键是加强领导,进教师的头脑。“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只有进入了教师头脑,才能确保“三进”的落实。  相似文献   

5.
实践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必由之路。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是马列主义同中国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实践相结合的产物。作为对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和邓小平理论继承和发展的“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是中国共产党第三代领导集体在国际和国内新的形势下提出的党建思想,是与时俱进的产物。“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落脚点是实践,我们必须从实践的高度深刻领会和理解“三个代表”,在实践中贯彻落实“三个代表”。实践是“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灵魂。  相似文献   

6.
要使“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深入到大学生的头脑,必须充分发挥“两课”教育三个课堂的作用。第一课堂是实现“以科学的理论武装人”的主阵地、主渠道;第二课堂是第一课堂的延伸和发展,它具有趣味性、灵活性,寓教于乐的特点;第三课堂是第一、第二课堂的必然的延伸和拓展,它不仅是学习和理解“三个代表”思想的重要环节,更是宣传和实践“三个代表”思想的宽广课堂。  相似文献   

7.
“三个代表”对新的历史条件下建党治国的战略思路和改进党的建设等重大理论和现实问题 ,做出了科学回答。“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理论贡献及其重大作用为 :一个突破、两个统一、三个问题、四个更加坚定不移、五个有利于。  相似文献   

8.
张国栋 《甘肃科技》2003,19(11):13-13,30
简要阐述了“三个代表”思想的重要意义,提出其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行动指南。  相似文献   

9.
研究“三个代表”与“与时俱进”的关系,具有理论和实践意义。与时俱进、创新发展是马克思主义的理论品质,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是与时俱进的典范。“三个代表”是与时俱进的价值取向和价值目标。贯彻“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关键在坚持与时俱进,这可以从思想路线、创新、精神状态等方面体现出来。  相似文献   

10.
“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对各项工作都具有重要和现实的指导意叉.档案工作应确立“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指导地位.坚持把为人民服务作为根本宗旨。使档案工作更好地为中国先进文化的前进服务。本文从三个方面论述“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对档案工作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1.
中国共产党是一个宗旨鲜明,目标明确,理论成熟的伟大政党,每当历史关键时刻,她的领导核心都能站在在时代的潮头,及时总结历史经验,继承,拓展新的理论,并把这些理论概括成简明,通俗的话语,指导党和人民进行伟大的革命和建设事业。  相似文献   

12.
在社会转型期,大学生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教育面临许多问题和挑战。江泽民同志“三个代表”的重要思想、是新时期党建工作的伟大纲领,也为新时期大学生的“三观”教育提供了重要的理论基础。如何将“三个代表”的要求有机融入大学生“三观”教育,是值得探讨的问题。  相似文献   

13.
江泽民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八十周年大会上的讲话中,全面阐述了“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科学内涵和精神实质,明确提出了新时期党的建设面临的形势和任务。我们要按照江泽民讲话精神,遵循“三个代表”的重要思想,切实加强党的思想政治建设,加强党的干部队伍建设、加强党的基层组织建设。  相似文献   

14.
“三个代表”对“阶级本性”说的超越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长期以来,我国的政治类教科书肯定“阶级本性”的存在,在编造“被剥削阶级本性”的道德神话的同时,对“剥削阶级本性”进行严厉的道德批判。其中,认为“唯利是图”是资产阶级的“本性”是比较有代表性的说法。但这种说法在逻辑上不能自圆其说,在理论上违背马克思主义的基本理论原则,不符合历史和现实的真实,在实践上与现行政策不一致。“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提出,是对“阶级本性”说的否定和超越。  相似文献   

15.
生产力观上的与时俱进、继往开来,文化观上的与时俱进、继往开来和人民利益观上的与时俱进、继往开来,是“三个代表”的理论品格。学习贯彻“三个代表”思想时,一定要把握其对马克思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既有继承又有发展,既有坚持又有创新的辩证关系。  相似文献   

16.
<中学教学语法系统提要>早已取消复指成分,并对原复指成分进行了更新处理一是列出复指短语,学界已有共识;二是提出不相连的复指,但如何进行结构分析,<提要>未加说明,新时期各种文本的现代汉语也几乎没有涉及,有的仍然坚持"特殊成分"说.对此,该文运用语言事实简要地进行了句法结构方面的归类分析,得出母语语法教学与研究中仍有重视分析"不相连的复指"这种句法结构之必要.  相似文献   

17.
本文从内指性、心理蕴含性、陌生性整体阐述了文学语言的相关特性  相似文献   

18.
孔子之仁有三层面:恻隐之心,仁爱行为,仁德模式。恻隐之心源于人的生命之感,沿着向外奉献(“忠”)与向内克制(“恕”)两面展开。仁爱行为是恻隐之心的自然呈露,是表现性行为,不计力量,不计后果。仁德模式人人具有,生发恻隐之心和仁爱行为,又在恻隐之心和仁爱行为中得到培厚。  相似文献   

19.
走出认识的误区--关于议论文体的"三要素"问题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文章学界对“三要素”的理解尚不科学。论点应是议论文中被论证或不对别的观点进行论证的观点。据此可将论点从众多观点中区分出来。论据是论证论点的客观实在性事实材料。分论点、被逻辑学当作推理前提的判断及神话、寓言、比喻性材料都不是论据。论证只是证明论点的过程。论点是一切议论文的要素;论证只是论证型议论文的要素;论据只是运用论据论证和综合论证型议论文的要素;三者的要素性有逐渐递减的趋向。论点对论据具有制约关系。论据对论点具有支持关系,这要求选取具有“反向求证”意义的论据或增加其数量。论证对论点和论据具有阐释关系,论证实为或由论点向论据或由论据向论点或两头对接式阐释。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