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应用转录抑制剂放线菌素D和转译抑制剂环己亚胺为工具的实验表明,CPA诱导绿豆幼苗下胚轴膨大成为愈伤组织的这一形态学效应不受放线菌素D的抑制,但受环己亚胺抑制.电镜观察下胚轴细胞,可发现膨大成愈伤组织的脱分化下胚轴及经100×10-6放线菌素D处理的不脱分化的下胚轴细胞大多为大液泡细胞和无液胞细胞,环己亚胺处理的下胚轴细胞都为无液泡细胞,对照组下胚轴细胞则为分生细胞.研究提示,液泡的形成和发育由长寿命mRNA决定.  相似文献   

2.
应用转录抑制剂放线菌素D和转译抑制剂环己亚胺为工具进行的实验表明,绿豆种子中预存mRNA的转译可以受到CPA的调控,表现为诱导过氧化物酶同工酶出现新的酶带和幼苗胚轴下端产生膨大并进而形成愈伤组织,对CPA诱导的上述形态效应进行了显微观察.  相似文献   

3.
以醉蝶花下胚轴和子叶切段为外植体,研究了生长素(2,4—D、NAA、IAA、IBA),细胞分裂素(6—BA)和赤霉素(GA)对愈伤组织的诱导、芽的分化、根的形成等的影响和作用;通过组织培养法,获得了大量整齐一致的醉蝶花的试管苗.  相似文献   

4.
本文报导了用中华猕猴桃当年干种子的胚乳成功地诱导出再生植株,以及成熟胚乳在脱分化产生愈伤组织和愈伤组织再分化形成芽过程申的同工酶变化。结果如下:(一)成熟胚乳经一个月的离体培养后,形成肉眼可见的愈伤组织团,切片观察,愈伤组织起源于胚乳表层及其下层细胞;(二)成熟胚乳愈伤组织的诱导必需有胚的存在,完全去除胚不能形成愈伤组织;(三)猕猴桃的成熟胚乳、培养后尚未产生愈伤组织的胚乳、脱分化产生了愈伤组织的胚乳,出现芽、根突起的愈伤组织,它们的同工酶酶谱各有特点,彼此间有明显的差异;(四)胚乳脱分化前后的同工酶变化明显,酶谱中酶带数目最多,酶活性也最高。  相似文献   

5.
甘肃省科学院生物研究所的研究人员以产于甘肃的濒危药用植物桃儿七种子为材料,通过适宜的处理方法,在国内首次建立了桃儿七种子萌发、无菌苗增殖和生根组织培养体系,为该植物的快速繁殖和细胞培养奠定了基础;建立了以桃儿七无菌苗不同部位为外植体的愈伤组织诱导和继代培养以及悬浮培养体系。通过基本培养基、碳源、激素配比、培养条件和其他附加物的筛选,使愈伤组织和悬浮细胞中鬼臼毒素含量分别达到0.147%和0.010%;  相似文献   

6.
硝酸镧对蕨菜愈伤组织生长分化影响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蕨菜为材料,以1 /2MS为基本培养基,附加不同种类及浓度的激素,诱导愈伤组织并进行继代培养;研究不同浓度的La(NO3 )3 对蕨菜愈伤组织生长分化的影响.结果表明: 1. 2mg·L-1 La(NO3 )3 对愈伤组织生长有显著的促进作用;愈伤组织分化的最佳La(NO3 )3 浓度为1. 5mg·L-1.  相似文献   

7.
本实验研究了榨菜嫩叶的愈伤组织的诱导,愈伤组织的分化,分化苗生根、移栽、扦插所需要的条件,建立起榨菜嫩叶的无性系及快速繁殖技术.结果证明:榨菜嫩叶愈伤组织诱导的理想培养基是MS BA 1.2 mg/L 2,4-D 0.5 mg/L;愈伤组织分化的理想培养基是MS BA0.5 mg/L;生根的理想培养基是I/2MS 0.4~0.8 mg/L;以炉灰渣为试管苗的移栽扦插机制,移栽成活率为85%,扦插成活率为80%.  相似文献   

8.
为了探究不同激素对苜蓿无菌苗不同外植体诱导效果的影响,采用不同质量浓度激素配比对4种外植体进行愈伤组织诱导,筛选不同外植体最佳愈伤组织诱导培养基.结果表明,下胚轴最佳诱导培养基为MS+2,4-D 1.0 mg/L+6-BA 1.0 mg/L;茎最佳诱导培养基为MS+2,4-D 2.0mg/L+6-BA 0.5 mg/L;子叶最佳诱导培养基为MS+2,4-D 1.0 mg/L+6-BA 0.5 mg/L;叶最佳诱导培养基为MS+2,4-D 1.0 mg/L+6-BA 0.75 mg/L.  相似文献   

9.
本实验以“人民麦”ד天蓝偃麦草”F_0成熟胚、F_1幼穗及“珂珂瑞特”ד天蓝偃麦草”F_1幼穗为外植体。在Ms+2mg/2、4—D的培养基上诱导愈伤组织、在无激素的Ms培养基上,诱导再生植株。产生胚性愈伤组织的频率最高为78.9%,实体显微镜及电镜观察表明:胚性愈伤组织表面存在许多胚状体,植株再生方式为体细胞胚胎发生方式,再生频率最高为100%。胚性愈伤组织经13个月的继代培养仍具有再生能力,实验结果表明:1cm左右的幼穗为较合适的外值体。2mg/l2.4—D对胚性愈伤组织的诱导、增殖起重要作用,本实验发现一种特殊分化现象。即小花结构的分化。对产生这种现象的原因进行了分析。  相似文献   

10.
荷兰彩椒的组织培养及快繁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以子叶、下胚轴为实验材料,对荷兰彩椒的组织培养方法进行深入细致的实验研究,取得了无菌快速培养及繁殖的成功,出愈率达到100%,分化率40%,成活率达到89.4%,增殖系数在4倍以上。  相似文献   

11.
近年来对植物愈伤组织的培养有大量报导(1)(2)(3)(4)(5)(6)。但对山葡萄(Vitisamurensis Rupr)愈伤组织的培养尚未见报导。本实验目的是利用生长素和激动素诱导山葡萄(Vitisamurensis Rupr)愈伤组织和根的生成,解决北方葡萄栽培过程中快速繁殖嫁接砧木的新途径并讨论山葡萄(Vitisamurensis Rupr)愈伤组织分化能力的主要原因和采取的措施。  相似文献   

12.
在碱胁迫下苜蓿愈伤组织的诱导及其特性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苜蓿的愈伤组织为实验材料,用NaN3诱变处理,在不同pH值的碱性环境下的苜蓿愈伤组织与对照组相比较,其脯氨酸含量、苯丙氨酸解氨酶和过氧化氢酶的酶活力3项生理指标的测定上均有所提高.结果表明:NaN3可以提高苜蓿的抗碱性,苜蓿愈伤组织中脯氨酸含量和过氧化氢酶的活力在pH9.0左右时,均达到最高后急剧下降.  相似文献   

13.
采用组织培养和常规石蜡切片技术,研究了在组培条件下条叶龙胆试管苗嫩茎扦插繁殖过程中不定根的发生与发育,结果表明,条叶龙胆茎上的不定根起源于形成层,在生根培养基上不产生愈伤组织,不经过愈伤脱分化阶段,属直接器官再生.  相似文献   

14.
珊瑚菜组织的培养及无性系的建立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研究了珊瑚菜嫩茎愈伤组织的诱导、分化、生根及生根苗的移栽,成功诱导形成不定芽,使试管苗生根并移栽成活.结果证明:1/2MS+La(NO3)3·6H2O 1.0+BA 0.8+2.4-D 1.2是诱导珊瑚菜嫩茎形成具有分化能力愈伤组织的理想培养基;1/2MS+BA0.6+NAA0.1这一培养基是珊瑚菜愈伤组织与不定芽分化培养的理想培养基;1/3MS+IAA0.6mg/L是珊瑚菜不定芽生根培养的理想培养基:移栽和扦插的理想基质为炉灰渣.  相似文献   

15.
不同激素组合对苦瓜离体快速繁殖的调控   总被引:15,自引:0,他引:15  
利用不同激素组合对苦瓜愈伤组织诱导、芽的分化及试管苗快速繁殖进行了研究,结果发现不同外植体均易诱导愈伤组织,但愈伤组织芽分化较难,而外植体在一些激素组合中可直接形成不定芽;利用无菌苗的顶芽及腋芽,培养于附加6-BAlmg/L NAA0.5mg/L或NAA lmg/L的施培养基上,获得了芽的快速繁殖,形成芽簇,每丛芽数达6~8苗;试管苗于1/2MS NAA0.5mg/L生根培养基中6d生根率达到100%,获得完整再生植株,结果表明采用不同激素组合对苦瓜体细胞形态发生与发育的调控有决定性作用。  相似文献   

16.
本实验以八倍体小偃麦“远中_3”×硬粒小麦“人民麦”杂种成熟胚为外植体,在Ms+2mg/L2.4-D的培养基上,诱导出胚性愈伤组织;在无激素的MS基本培养基上再生植株。胚性愈伤组织经17个月的继代培养再生植株的频率仍高达95.6%。利用实体显微镜及扫描电镜观察了胚性愈伤组织和非胚性愈伤组织的表面结构。研究了植株再生方式及愈伤组织的染色体变异,对染色体变异的原因及其与愈伤组织再生能力之间的关系进行了分析。  相似文献   

17.
本研究以为大叶红景天叶片为外植体,研究了影响愈伤诱导、芽诱导、生根的主要因素.结果表明:八宝景天叶片切块诱导愈伤组织的最佳培养基为MS+6-BA2mg/L+NAAl.0mg/L,诱导率达93.3%;附加2mg/L6-BA+0.1mg/LNAA的MS培养基有利于芽的分化和增殖,每个外植体分化形成的再生小植株数可达到22.4个;在1/2MS+IBAl.0mg/L的培养基中100%生根,且根系发达.  相似文献   

18.
该项研究考查了39个冬小麦(Triticam aestivum L)基因型组织培养应用的可能性。组织培养材料是12日龄未成熟种胚。愈伤组织诱发在每升含有1.0mg2.4—D的改性Mwrashige和Skooge培养基上进行,在每升含有0.5mg2.4—D的同一培养基上进行培养。然后转移到2.4—D含量0.1毫克/升培养基上诱发茎,在不含2.4—D培养基上形成整株小麦。本研究对小麦不同基因型的愈伤组织诱导、愈伤再生体形成、(继代培养以及对分培的反应和再生植株的能力几方面的变异性作了观察。在4次分培(90—125)后,有18种基因型具有再生能力。240天后有五种基因型的培养材料仍保持全能性。420天后ND7532和Roughrider的组织培养物仍具全能性。选系ND7532,愈伤体诱导,愈伤再生体形成百分率、离体培养下的生长速度和具有全能性的愈伤组织的比率,均高于其他基因型。如果选用适当的基因型材料,是肯定能够由未成熟种胚组织诱导出来小麦植株的。本研究的结果,由愈伤组织再生出532株,其中510株结实。看来栽培小麦对组织培养中的反应因材料的基因型而异,因而适于用做组织培养的好品系是可以鉴选出来的。由禾谷类作物体细胞和性细胞形成植株的技术,为作物改良开拓了新的发展领域。目前,主要禾谷类作物的细胞培养,已经取得了不同程度的成功。这些禾谷类作物包括玉米、燕麦、珍珠粟、高粱、水稻、大麦和小麦。尽管如此,从体细胞愈伤体(Calli)形成大量的期望再生植株是困雄的,只在玉米和燕麦上有过报导。由作物组织培养形成大量再生植株,是作物改良运用的前提。植株细胞可在体外培养,且其再生株可育,这是禾谷类作物细胞水平上选种是否成功所必须具备的两个条件。六倍体小麦(2n=6×7=42)的许多组织能迅速形成愈伤组织,但其茎分化率低,据最近报导,由未成熟种胚培养再生植株成功,并观察在被试小麦栽培种中,形成愈伤组织的能力有差异。我们相信,既然观察到在组织培养或原生质体培养中有种内变异的存在,只要对大量的基因型进行试验一定能鉴定选出适于用作组织培养的小麦栽培品种。本研究的目的是探讨冬小麦基因型对离体培养的各种反应及由愈伤组织诱发、培养和再生为植株的技术。  相似文献   

19.
本文应用RNA合成抑制剂放线菌素D(actinomycin D)和蛋白质合成抑制剂环已亚胺(cycloheximide)处理不同水稻种子,其结果表明:杂交水稻种子预存酶活性和长寿命mRNA活性比常规水稻高。种子在贮藏过程中预存酶和长寿命mRNA活性逐渐下降。干燥器贮藏种子可减缓预存酶和长寿命mRNA活性下降速度。种子中预存酶和长寿命mRNA的活性变化与种子活力指数变化规律相一致。  相似文献   

20.
采用培养基培养法和浸泡法对东北龙胆愈伤组织进行多倍体诱导,研究了秋水仙素的不同质量浓度和处理时间对东北龙胆多倍体诱导率的影响.结果表明,培养基培养法的最佳诱导处理是秋水仙素质量浓度为0.30%,诱导时间30d.在浸泡法中,当秋水仙素质量浓度为0.01%~0.05%时,多倍体诱导率随着诱导剂量的升高和诱导时间的加长而增加;当秋水仙素质量浓度为0.10%时,对愈伤组织产生毒害作用,愈伤组织死亡,诱导率下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