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欧元春 《科技信息》2011,(23):204-205
《人性的污点》作为菲利普.罗思的后美国三部曲中的最后一部,讲述了一个为追求其美国梦而将自己的黑人身份逾越为白种犹太人,最后却为社会所流放,陷入了身份悖论中的悲剧故事。在小说中,罗思充分运用了象征主义手法,采用多个意象,甚至模仿了古希腊悲剧的结构,表现了身份逾越的悲剧。而隐藏于全文中最主要的一个特点就是以圣经为原型的流放模式,罗思将流放贯穿到主人公科尔曼的族裔身份、社会身份以及心灵深处,突出而生动地表现了作者对美国社会的身份观:身份逾越不可能带来美国梦的实现,注定是个悲剧。本文笔者从流放传统入手,结合罗思的创作特点与其历史语境,分析文本,看罗思贯穿在文本中的身份观。  相似文献   

2.
进入八十年代以来,美苏在第三世界的争夺更趋激烈。显著表现之一是它们都明目张胆地直接使用军事力量。苏联进攻阿富汗,是它首次在第三世界国家进行的军事入侵。美国先后8次对第三世界国家采取侵略性军事行动。美苏的这些军事入侵行动,进一步加剧了世界一些“热点”地区的紧张局势,是第三世界动乱不安的主要根源。  相似文献   

3.
刘光玥 《科技信息》2012,(3):252-252,199
《飘》中女主人公的爱尔兰父亲杰拉尔德·奥哈拉是美国1820年前后爱尔兰移民的代表。他怀揣梦想离开家乡来到美国,成为当地一名出色的庄园主。在事业成功的同时,他也实现了自我身份的认同,既积极融入到美国主流社会中.也保留了自己的爱尔兰身份。  相似文献   

4.
"我是谁"是自美国建国以来一直萦绕于美国人,尤其是美国少数族裔心头的身份难题。主流霸权文化往往将少数族裔的外在生理特征本质化来定义美国少数族裔,使他们成为不同于美国白人的永久的"他者"。而华裔美国作家任璧莲质疑主流文化中固有的种族概念,在其小说《典型的美国佬》中通过讲述华人移民的美国故事,阐明了族裔身份认同是文化属性自由选择的结果,表明了她对人人都是美国人的身份认同,最终超越了美国白人的认同主题。  相似文献   

5.
美国认为当前它在第三世界既有机遇也有挑战,由于苏联的撤退和东欧的演变,它的机遇是很大的。美国在第三世界推行强权政治的倾向在发展。当前国际关系正处在变动  相似文献   

6.
日本在80年代提出了走向世界大国的构想。90年代的日本将与美国产生争夺经济霸权的心理摩擦,将以雄厚的资本更广泛地进入第三世界。日本仍然警惕来自苏联的威胁。日本国内政局却因自民党的地位受到严重挑战而存在未知因素。  相似文献   

7.
文化殖民语境下的翻译实践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不管是过去还是现在,翻译都有意无意地成为西方文化殖民的一种手段.而传统上对“忠实”的强调又常常使得第三世界国家难以脱离被殖民化的危险.翻译目的论对翻译目标(目的)的强调为翻译实践中的消解文化殖民提供了新的思路.本文认为以目的论来观照西方的翻译实践,通过能动的、围绕目标的翻译策略,有利于中国在后殖民背景中保持自己的民族和文化身份.  相似文献   

8.
唐晓雪 《科技信息》2012,(30):216-216
亚裔美国文学以其鲜明的个性与特色,在当代美国主流文学中占据特殊地位。许多亚裔作家在追寻自我身份的过程中发现了文化之间的冲突和交错,表达了他们对文化身份的困惑和东西方文化融合的渴望。卡洛斯.布洛桑是早期亚裔作家的核心人物,他的代表作《美国在心中》以自传体的形式再现了菲律宾人在追求美国梦的过程中经历的种族歧视和种族同化以及文化身份建构过程。本文主要研究《美国在心中》的文化身份建构,通过分析主人公移民美国后经历的身份焦虑和文化融合,探讨了亚裔族群在多元文化主义语境下的身份定位与重构问题。  相似文献   

9.
给非洲外交官学习班讲当代中国外交时,一位来自西部非洲的学员情绪激昂地问我:在讲座中您言必称美国,为什么不提"第三世界"?这个问题引起了我的深思。我回答说:首先,中国是充满智慧的民族,中国的外交是弹性的全方位外交。其次,"第三世界"的提法已经不准确,现在多说发展中国家。再次,中国对亚非拉发展中国家的重视已经上升到一个全球治理的角度,而不仅仅是能源战略的角度。看着他迷惘的样子,我突然感觉到中国在亚非拉国家人士心目中的地位是我们不曾认真思考过的。一位学员甚至直截了当地跟我说,他们愿意跟中国走。  相似文献   

10.
梅根·特里的戏剧创作一直聚焦于美国战后的女性在自我身份上的各种焦虑和困惑,为了更好地探讨新时代的女性话题和社会问题,她以自己独特的转换剧创作以及强烈的社会意识对传统戏剧形式,特别是女性戏剧形式进行了大胆的革新与超越。  相似文献   

11.
《美国情人》是一部蕴含着深刻历史内涵的作品,它讲述了主人公为自己的梦想挣扎和奋斗的故事。作者对北美移民的"边缘人"身份进行了思考,通过述说他们找回自己的身份认同的过程为我们展示了北美移民生活的画卷。  相似文献   

12.
岑伯宁 《世界博览》2011,(16):56-59
成年以后,他才开始在忠爱美国的同时,深深认同自己的华裔身份。  相似文献   

13.
每个民族都有自己的语言,而习语是语言词汇的重要组成部分。美国习语是美国英语的核心和精华,是民族文化的结晶。它来自于生活,又反映了其产生的文化背景,进而形象地反映了美国民族的文化特点。作为人类生存的必需品,水对人类的文化有着不可替代的影响,在美国习语中也具有深刻的内涵。该文从美国文化中水和美国习语中水,自然层面和精神层面,初步探讨了由于不同的历史地理文化背景,水在美国人文中特有文化内涵在美国习语中的体现。  相似文献   

14.
“三个世界划分”是毛泽东在1974年提出的。70年代.随着围际形势的发展,世界上各种政治力全经过长期的较量和斗争,发生了急剧的分化和组合。在这一新的历史条件下,毛泽东认为“美国、苏联是第一世界。中间派,日本、欧洲、加拿大,是第二世界,咱们是第三世界”。“第三世界人口很多。亚洲除了日本都是第三世界.整个非洲都是第三世界.拉  相似文献   

15.
赵丽丽 《科技信息》2011,(32):I0094-I0094,I0097
伍慧明发表于1993年的小说《骨》(Bone)掀起了华裔美国文学的新高潮。小说《骨》讲述的是关于居住在美国旧金山唐人街内梁家三代人的故事。小说以典型的华裔家庭中父母与子女间文化差异与矛盾为主线,突出展示了三代美国华裔在身处边缘世界中的困惑、矛盾与压抑,并从不同的角度展现了他们特质的、流变的身份。其中,作为小说中新一代的美国华裔形象出现的梁家三个女儿:莱拉,安娜和尼娜在同样身处中西文化差异所带来的家庭、情感、价值观以及身份认同的困惑中,三姐妹截然不同的认同与选择最终导致了三人迥然的生活与命运。本文通过展现三姐妹面对中西文化尴尬时坚持的不同选择及命运,试图分析华裔女作家伍慧明在这部小说中通过刻画莱拉的成功,为身处中西文化矛盾,在尴尬与夹缝中的新一代华裔美国人所探寻的身份文化建构之路,即跳出“非此即彼”的选择,正视自身的双重文化身份,自由地融入美国社会的可行性。  相似文献   

16.
伍慧明发表于1993年的小说《骨》(Bone)掀起了华裔美国文学的新高潮。小说《骨》讲述的是关于居住在美国旧金山唐人街内梁家三代人的故事。小说以典型的华裔家庭中父母与子女间文化差异与矛盾为主线,突出展示了三代美国华裔在身处边缘世界中的困惑、矛盾与压抑,并从不同的角度展现了他们特质的、流变的身份。其中,作为小说中新一代的美国华裔形象出现的梁家三个女儿:莱拉,安娜和尼娜在同样身处中西文化差异所带来的家庭、情感、价值观以及身份认同的困惑中,三姐妹截然不同的认同与选择最终导致了三人迥然的生活与命运。本文通过展现三姐妹面对中西文化尴尬时坚持的不同选择及命运,试图分析华裔女作家伍慧明在这部小说中通过刻画莱拉的成功,为身处中西文化矛盾,在尴尬与夹缝中的新一代华裔美国人所探寻的身份文化建构之路,即跳出非此即彼的选择,正视自身的双重文化身份,自由地融入美国社会的可行性。  相似文献   

17.
于连的身份处境使其具有强烈的身份焦虑,他奋斗的所有动力都来自于朴素的出人头地的人生理想。为了成功地实现阶层晋升从而改变自己的社会地位,他戴上了人格面具,一度变成了忠心为权力阶层效劳的一分子。不管是在市长家里,还是在神学院和侯爵府,他都一方面隐藏自己的真实思想,另一方面竭力训练自己的上层人品质,试图成为进入社会主流正项的中间人。但是,作为竭尽全力向主流靠拢的中项,尽管于连尽职尽责,才华出众,但他并没有被接纳,反而被以卑鄙的手段毁灭。于是,于连走向彻底的异项和反主流,坚决反抗。他的悲剧是一个社会悲剧,具有超越时代的意义,他以个人的崩溃预见了社会的崩溃。  相似文献   

18.
身份问题对于散居海外、生存在多重文化夹缝中的美国华人是一个无法规避的问题,美籍华裔作家伍慧明首部作品直接以“骨”命名,体现了美国华裔族裔身份认同过程中的取向。以后殖民身份理论为支点,分析《骨》中美国华裔在族裔身份探寻过程中所经历的中式身份解构、美式身份建构及杂糅式身份的重建历程。  相似文献   

19.
追风人物     
布莱尔开始为退休生活铺路据英国媒体报道,8月初布莱尔在结束对美国的访问后公开表示,他将会继续执政最少一年的时间。布莱尔在回国后觉得“精力非常充沛”,认为自己还可以继续在国内与国际事务上扮演重要角色,可能到2008年才会从首相职位上退休。虽然还不到解甲归田的时候,但是布莱尔夫妇已经开始考虑如何度过退休后的日子了,他们看好大西洋彼岸的美国。布莱尔趁访问美国加利福尼亚州的机会,以英国首相的身份会见了不少当地的权贵,以便为自己以后的退休生活铺路。退休后最大的收入将来自他的回忆录。在与默多克旗下的一家出版公司达成400万…  相似文献   

20.
30年来,美国人最忌讳谈“越南战争”,提之,则“谈虎色变”,难受至极。越战后很长时间内,美国朝野均反对向海外派兵,人称美国患上“越战后遗症”。但是,今天的布什政府又重蹈“越战”覆辙,陷入“越战”式泥潭而不能自拔。“越战”创伤:无可奈何花落去上世纪60年代,越南南方、老挝、刚果(利)和委内瑞拉人民反对美国霸权主义及其代理人的斗争有很大发展;“不结盟运动”的兴起和“七十七国集团”的组成,更是第三世界力量崛起和日益成为一支影响巨大的独立政治力量活跃于国际舞台的标志。这些都严重动摇了美国在第三世界的霸权统治,美国政府称这…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