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栗卫红 《科技信息》2012,(33):167+184-167,184
目前工业生产中使用的带式输送机系统存在两个关键问题:一是带式输送机的起动控制问题;二是带式输送机的功率平衡控制问题。但在实际生产中,随着输送机输送量和容量的增大,带式输送机的能耗也成为一个不可忽视的问题,其电耗直接影响企业的生产成本。  相似文献   

2.
胡坤  季晨光  蒋浩  潘泽 《科学技术与工程》2020,20(33):13606-13612
为解决传统异步驱动式带式输送机效率低、能耗高的问题,基于机械动力学理论和磁力传动技术,对永磁直驱式带式输送机的运动模型和耗能情况进行深入研究。针对永磁直驱式带式输送机复杂的非线性机电耦合关系问题,以永磁电机驱动的带式输送机为主要研究对象,在带式输送机离散系统的简化动力学模型基础上,引入同步旋转坐标下的永磁同步电机状态方程,建立了基于机电耦合关系的永磁直驱式带式输送机系统模型,并通过Harrsion软启动速度推导出该系统模型在启动过程中的能耗解析式;以矢量控制技术对系统进行仿真分析,得到了永磁直驱式带式输送机的动态特性,表明了带速及张力变化规律符合实际运行工况,并进一步将永磁直驱式带式输送机与异步驱动式带式输送机相比较,得到启动过程的张力和能耗对比图,结果表明:在启动过程中永磁直驱式带式输送机具有更小的张力峰值,同时在整个启动过程中永磁直驱式带式输送机比异步驱动式带式输送机降低了约8%的能耗。  相似文献   

3.
垂直拉紧装置是带式输送机系统正常生产运行中不可或缺的部分。拉紧装置的作用就是保证带式输送机有足够的张力,以防止带式输送机在驱动滚筒上打滑或在托辊间产生过大的挠度。在塞内加尔钛铁矿项目中,根据实际空间情况又中和了用户的需求对垂直拉紧装置进行结构优化。即实现了相同的使用功能,又可极大地满足了用户要求。  相似文献   

4.
针对煤矿带式输送机传统驱动方法存在的启动冲击电流大、效率低下的问题,对直接转矩控制方法在带式输送机上的应用进行了研究。介绍了直接转矩控制原理,组建了模拟带式输送机电机运行的直接转矩控制实验系统,实验结果证明:直接转矩控制应用到带式输送机电机驱动系统中,具有启动冲击电流小、低速大扭矩和效率高的优点,具有良好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5.
通过有限单元法建立了整个输送机系统纵向振动的动力学模型,用仿真软件的神经网络工具箱编程建立了驱动系统仿真模块。对建立的输送机系统的动力学模型建立开环控制仿真模型,通过合理的设置仿真参数,对带式输送机的起动过程进行仿真,精确计算出输送机系统任意点在起动过程中任意时刻的所有动态参数,以控制输送机起动过程的稳定性和设计的经济性。  相似文献   

6.
随着输送机向高速度、大功率、大运量发展,目前采用的静态设计法已不能满足应用要求。笔者采用增加中间驱动装置的方案,保证长距离的输送,利用RecurDyn软件建立了线摩擦驱动带式输送机样机模型,采用Harrison启动曲线进行仿真。结果表明:中间驱动装置的数量和长度的增加会降低输送带的最大张力,同时会影响输送带最大张力出现的位置,对头部滚筒紧边张力影响较大,而对尾部滚筒松边张力没有影响。线摩擦驱动带式输送机可以在不提高输送带强度和加大驱动功率的条件下实现长距离输送。  相似文献   

7.
驱动系统是带式输送机系统的动力来源,是输送机正常工作的保证,同时它也是引起系统不稳定、可靠性差、恶化系统动态响应、发生安全问题的主要因素之一.通过建立驱动系统的数学模型,对长距离带式输送机驱动装置的动力学特性进行仿真分析,使选择的驱动系统能够最大限度的改善输送机的运行.  相似文献   

8.
杨跃军 《科技信息》2010,(21):123-123,161
本文阐述了带式输送机驱动装置的配置要求,结合当前长距离、大运量这一特点,给出带式输送机驱动系统的理想解决方案。  相似文献   

9.
研究了带式输送机在含液力耦合器的驱动系统驱动下起动的动态特性的优化理论和方法,包括优化设计模型的确定,优化设计原理、过程,计算及结果分析程序.  相似文献   

10.
大型带式输送机起动过程的仿真   总被引:11,自引:5,他引:6  
建立了带式输送机动力学模型,给出了精确的驱动装置的输入 特性,对大型带式输送机的起动过程进行研究,并通过实测证了数值仿真结构的正确性,得出交流电机串液力偶合器的驱动方式不能满足大型输送机的工作要求的结论。  相似文献   

11.
本文针对400m带式输送机的向后延伸,对控制系统进行技术改造,原来的各种接触器、继电器常发生故障,现改造为采用PLC可编程序控制器、变频器,实现带式输送机的平滑启动,减小起动时胶带张力对胶带接头和减速箱的冲击,提高胶带的安全系数,设备运行的可靠性也得到改善。  相似文献   

12.
采用有限元分析法对大型带式输送机回转系统的动力模型进行研究,通过优化驱动装置牵引力的方法来优化系统的动特性,提出了串电阻起动方式和带液力耦合器系统的动特性优化方法,并结合实例对带式输送机系统起制动特性的优化过程进行了计算机仿真。  相似文献   

13.
研究了带式输送机在含液力耦合器的驱动系统驱动下起动的动态特性的优化理论和方法,包括优化设计模型的确定,优化设计原理、过程,计算及结果分析程序。  相似文献   

14.
带式输送机测试系统以89S51单片机为控制核心,通过计算机测试带式输送机张力的主要参数来分析整个带式输送机系统的工作性能,实现对带式输送机工作状态的在线检测和实时监控。  相似文献   

15.
带式输送机是矿业生产必不可少的运输设备。对长距离且运载量大的带式输送机,其张紧装置需要提供稳定的张力和行程,以便于液压系统的调节和控制。张紧装置中,蓄能器为张紧装置提供有效的张力,以保证带式输送机的正常工作。简要说明了带式输送机张紧装置蓄能器的重要作用,分析了带式输送机张紧装置的工作原理,对蓄能器容量的合理性选择进行分析。  相似文献   

16.
带式输送机通常被运用于煤炭、矿石、粮食、码头等诸多相关领域,作为一种常见的连续搬运输送机械,它有输送量大、简单结构、维护方便、使用成本低、地形适应能力强等一系列优点。而驱动装置是带式输送机的动力来源,是构成带式输送机最重要的一部分。本文对带式输送机驱动装置部分进行了常见故障分析,并以此作基础,构建其故障树模型,并对其进行定性分析,为提高带式输送机驱动装置机械结构的可靠性分析提供方法。  相似文献   

17.
带式输送机液压自动拉紧控制系统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介绍了大型带式输送机张力自动调节的必要性,阐述了带式输送机张力液压自动调节装置的调节原理,设计了一种新型的带式输送机张力的液压自动拉紧系统,分析了拉紧装置的特性并构造了拉紧系统的传递函数,在此基础上构建了使用这种控制系统的带式输送机的动力学模型和数学模型.并利用该模型分析了输送带张力自动控制过程,用实例分析了张力自动控制系统的性能,应用simlingk软件进行了系统仿真,结果证明这种液压自动拉紧系统具有较好的适应性和稳定性.  相似文献   

18.
针对煤矿井下运输系统能耗大、生产成本高等问题,提出基于广义回归神经网络(GRNN)的带式输送机模型预测控制(MPC)策略。引入动态自适应权重和莱维飞行策略改进天牛须算法(BAS),并采用改进的天牛须算法对广义回归神经网络进行超参数寻优。建立了带式运输机模型,采用模型预测控制策略对带式输送机的运行进行优化与控制;优化过程采用了基于分时电价的控制策略。实验结果表明:与带式输送机传统的运行方式相比,所提出的控制策略不仅可以减少能源消耗,而且可以有效降低运行成本。  相似文献   

19.
带式输送机液压自动拉紧装置动态仿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了保障带式输送机安全稳定运行,根据带式输送机运行的非线性特征,设计一种新的带式输送机液压自动拉紧系统,给出了液压伺服系统原理图,建立了系统的动力学模型和自动控制模型,给出了系统的模糊PID控制原理图,应用matlab/smulink对液压自动拉紧系统的张力控制性能进行了分析,仿真结果表明带式输送机液压自动拉紧系统对于控制带式输送机系统的动态特性具有较好的效果.  相似文献   

20.
孙鸿 《科技资讯》2015,13(1):67
从20世纪60年代末起,随着科技的迅速发展,带式输送机已开始向多元化发展,应用范围越来越广,出现了如伸缩式带式输送机、螺旋带式输送机、空间转弯带式输送机等各种机型。带式输送机适用于长运距、大运量,其运行控制更智能、更稳定,各关键零部件向高性能、高可靠性方向发展。该文对带式输送机张紧装置进行分析,提出了当前张紧装置存在的优缺点,对张紧装置的结构进行了改进,为输送机提供可调节的张力,从而实现对输送带适时、及时的动态张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