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22 毫秒
1.
曹亚康  王巧燕 《科技信息》2011,(15):411-412
本文以西双版纳州这个中国野生亚洲象的主要分布地为切入点。阐述了生活在这一区域内的民众,要如何来预防遭受野生亚洲象的伤害;文章分别从如何预防野生亚洲象的伤害、遭遇野生亚洲象时的应对措施、遭受到野生亚洲象攻击时如何逃跑和遭受到野生亚洲象攻击时的自我保护和自救等四个方面作了详细的描述。  相似文献   

2.
曹亚康 《科技信息》2011,(31):I0391-I0391
本文介绍了西双版纳地区野生亚洲象的生存现状。阐述了村寨村民违规用电,电源线架设、安装不规范和年久失修等原因造成了对野生亚洲象的伤害。并提出了相应的.解决问题的对策和建议。  相似文献   

3.
山东省中新世山旺组的古地磁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测得山旺组硅藻土稳定剩磁的方向为:偏角D=355.8°,倾角I=47.1°。按照轴向地心偶极子模型,得出中新世该地区的古纬度为28.3°N。经远端效应改正后的古纬度值为32.4°N。改正前后的极位置分别为(81.0°N,323.1°E)和(84.6°N,339.0°E)。改正前后的结果都指示,山旺地区自中新世以来是北向漂移的。这与古植物群的结果在总体上相符。改正后的古纬度值能容纳气候带南迁几度的结论,即该地区植被演化是地块北移和冰期来临气候带南迁两种基本因素综合作用的结果。软成分的倾角(65.8°)与上覆玄武岩剩磁倾角(62.7°)十分接近,反映了玄武岩的烘烤效应。它与玄武岩剩磁一样,是地磁场的瞬时记录。  相似文献   

4.
 澜沧江-湄公河是世界第六大河,流域地形地貌复杂,景观类型多样.作者运用GIS的空间分析和数理统计等方法,基于STRM 90 m×90 m DEM,提取了基于栅格尺度的澜沧江-湄公河流域地形起伏度,并从整体特征、垂直地带性和纬向分布规律3个方面系统分析了澜沧江-湄公河流域地形起伏度的分布规律.研究表明:①澜沧江-湄公河流域地形起伏度以低值为主,63.47%的区域地形起伏度低于1个基准山体(相对高差≤500 m),地形起伏度越高的地区,平地比例越低,反之亦然;②随着海拔高度增加,澜沧江-湄公河流域地形起伏度呈现逐渐升高趋势,在海拔3 500~3 599 m和5 800~5 899 m存在2个峰值,所在区域均位于横断山脉地区;③随着纬度的增高,澜沧江-湄公河流域地形起伏度呈逐渐升高趋势,同时存在5个峰值,纬度由南向北、由低到高分别是12°N、16°N、19°N、25°N和29°N,所处地区分别是柬埔寨的豆蔻山脉、老挝境内的安南山脉南部的丘陵地区、安南山脉中北部、澜沧江中段和南段交汇处、西藏东南角的横断山脉地区.  相似文献   

5.
经过系统查阅明、清、民国时期地方志和有关正史、实录史料,搜集到华北地区1464—1913年间的1180条沙尘暴记录,对这些记录进行时空特征分析后发现:(1) 在研究时段内,华北地区沙尘暴活动表现出准周期的振荡运动;(2) 年内发生的沙尘暴,72.85%发生在春季,其中又以4月份为最高,占总数的30.74%;(3) 沙尘暴序列与华北地区同期冬、春季温度序列存在显著负相关,与华北中、北部地区的降水序列也存在显著负相关;(4) 研究时段内,沙尘暴的活动具有明显的空间不均衡性,其活动地域主要集中在晋北京津唐一线(38°N —41°N)的北区、晋中南冀中南鲁北一线(35°N —39°N)的中区、豫东鲁西南一线(33°N —37°N)的南区.  相似文献   

6.
本文的工作是用谱分析和自然正交函数展开等方法,对我国北方地区(主要指黄河中下游、海河流域和辽河流域的部分地区,约为102°E—120°E、34°N—43°N的范围)301个台站的22年(1958—1979年)的降水资料,主要是7、8月降水量进行了分析,得到该地区夏季风期间降水时空分布的一些气候特征,全部计算工作在TQ-16计算机上完成。  相似文献   

7.
 在云南丽江(26°52′N,100°13′E)和勐腊(21°29′N,101°34′E)两地分别对以254nm和297nm为中心波长的太阳紫外辐射作了地面观测.观测时间为1999年7月~2000年5月.本文分析了两地紫外辐射的时空变化并初步讨论了与云量、臭氧总量的相关关系.研究结果表明:297nm波段的紫外辐射夏季强,冬季弱,具有明显的季节变化.丽江地区的紫外辐射在同一云量条件下高于勐腊地区,这可能是由海拔高度的差异引起.云量对两地的紫外辐射变化有强烈的影响,而当剔除云量、季节和随机变化等影响因素后,紫外辐射和臭氧总量呈现出了负的相关关系.  相似文献   

8.
低纬哨声的观测和研究,是当前哨声研究中的一个重要课题,它对于探讨哨声导管的物理性质和甚低频电磁波在地球电离层中的传播特征都很有意义。1982年1月,我们在湛江的舖仔(21.1°N,110.3°E;磁纬9.9°N)和海南岛的三亚(18.24°N,109.5°E;磁纬7.04°N)进行了地面观测,记录到许多典型的哨声和吱声。观测资料和理论分析的结果表明,在低纬仍能接收到沿着按场排列的导管传播的导管哨声,导管哨声的临界截止纬度,应当位于比磁纬7.04°N更低的地区。  相似文献   

9.
一琼西南自然条件特征本文所论述之琼西南是指昌城、石碌以南、广坝(东方)盆地、乐东盆地和九所以西,黄流以北的滨海地区。总面积约1800方公里,大致位于108°35′E—109°00′E,18°30′N—19°14′N 内。自然条件具有下列几点特征:  相似文献   

10.
本文分析1979年5—6月南海及其邻近地区的垂直环流,得到主要结果是:(1)沿110°E和120°E 5月平均经圈环流位置对称但强度不一致,沿110°E 的垂直环流比沿120°E 的强。反环流圈在15°N 至20°N,10—15°N 有Hadley 环流。沿110°E 较强的反环流圈与其相联系的上升气流,表明南海季风环流在5月已建立.(2)6月沿110°E 与120°E 的平均经圈环流在7—25°N 之间是对称的,反环流圈继5月向北移,位于20—25°E,其南侧的Hadley 环流也北移5个纬度。强度均比5月为弱。(3)5月的平均东西垂直环流,沿15°N 南海地区是下沉气流。沿20°N 和25°N 气流在110°E 的东侧上升,向西下沉。(4)与此相反,6月气流在115°E 以西上升,在115°E 以东下沉,形成东西垂直环流圈。这个东西垂直环流圈,促使南海西南季风加强。同时副热带反气旋东撤,西南季风不断向北推进。  相似文献   

11.
云贵水韭隶属水韭科唯一现存的孑遗属,中国珍稀濒危特有植物,仅分布于云南寻甸、昆明近郊及贵州省平坝。相关研究资料表明,目前分布于云南省的几个野生种群已消失,贵州省平坝县东郊城关林场的砂石冲可能是我国唯一仅存的云贵水韭野生种群分布点。此次在红枫湖调查所发现的云贵水韭新种群,属在贵州分布的新纪录,对云贵水韭这一珍稀濒危物种多样性保护具有重大意义。  相似文献   

12.
1、西峡老界岭自然保护区位于亚热带向暖温带的过渡地区、南北植物交汇、种类较丰富,计有种子植物131科,864属和1354种,种子植物以华北,华中区系成分为主,但也有不少的西南成分。构成该区植被的主要建群种及优势种科有四个:松科(Pinaceae),壳斗科(Pagaceae),桦木科(Betulaceae)和胡桃科(Juglandaceae),多数属,种为典型的温带成分和亚热带地区成分。2、初步统计,该区蕴藏有国家重点保护植物17种,省级27种和许多其它名贵药材,奇花异草,野生水果等资源。  相似文献   

13.
谢国文 《江西科学》1994,12(1):28-33
初步分析了江西种子植物区系热带性属的地理分布式样及其区系特征,将本省热带性种子植物465属划归为6种地理分布式样和7种间断分布式样。本区系地理成分复杂,以泛热带和热带亚洲分布型属占优势,并与世界各个热带植物区系有着广泛的联系。本区系间断分布类型多样,残遗植物类群丰富,稀危种类颇多,这都与地史变迁、大陆漂移和人类活动等影响密切相关。本区系由南亚热带至中亚热带向北亚热带逐渐过渡,成为许多热带性属的分布北界。  相似文献   

14.
统计19952010年东北方向登陆影响云南省的孟加拉湾风暴,根据降水强度及降水落区,将10个个例分为区域性降水、全省性降水来加以研究.对孟加拉湾区域(80~100E)云顶亮温资料(TBB)进行纬向平均,通过分析云顶亮温的纬向平均时间演变图,发现TBB低值中心位置、强度与云南省降水有一定对应关系,对于区域性降水,当-30 ℃TBB低值中心在20~22N附近,滇西及滇西北降水为大雨局部暴雨;对于全省性降水,当-40 ℃TBB低值中心位于14~18N附近,-40 ℃线的南北纬向宽度大于4,另外20~30N区域的纬向TBB平均值低于-10 ℃,云南省降水以大雨局部暴雨为主.另外对于全省性降水,在降水产生前12~24 h的纬向TBB平均时间演变图中,若低值中心北侧的-30 ℃线的纬度为XN,云南省的强降水区域位于(X+5)N以南地区.  相似文献   

15.
中国扬子地区是一个元古代末形成的克拉通地区。将沉积学和构造地质学相结合,对扬子地区寒武系的油气地质条件进行了研究。研究结果表明,扬子地区寒武系是中国南方古生界最好的烃源岩发育层系之一,又具有较为理想的生储盖组合系列及油气保存条件,是中国南方古生界油气勘探的重要目的层系  相似文献   

16.
安徽黟县野生观赏植物资源的研究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黟县位于皖南山区,是旅游景点之一,植物种类非常丰富,该文在广泛深入地调查,采集,整理,鉴定的基础上,研究了黟县野生植物资源的多样性,分布区类型和性质,本区有野生观赏植物(种子植物)117科,370属,821种(变种,变型),其中乔木178种,灌木187种,藤本111种,草本365种,根据本区野生观赏植物资源的种类,区系成分和特片,开发与保护现状,对本区野生观赏植物资源的开发利用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17.
川东石炭系碳酸盐岩成岩环境对次生孔隙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论述了川东石炭系埋藏史、碳酸盐岩矿物形态学、岩石学及地球化学特征,对其成岩阶段进行了划分。川东石炭系碳酸盐岩经历了同生、准同生、浅埋藏、深埋藏及表生等成岩环境的演变,其各成岩环境发生的成岩作用差别较大,对次生孔隙的影响也不尽相同。云南运动使已固结的石炭系抬升至表生成岩环境,形成了较为广泛的岩溶角砾白云岩,而印支期深埋藏成岩环境有机质成熟产生大量有机酸,对碳酸盐岩的溶蚀使工区内形成了有效的储集空间  相似文献   

18.
饶军 《江西科学》1993,11(4):238-241
岩泉自然保护区位于江西黎川南部,处武夷山脉中段西侧.这里有高等植物1800多种,隶属于235科、816属;大型真菌100多种;隶属于26科、62属;有保护植物21种;药用植物有1008种,隶属于187科、555属.其中珍稀药用植物80多种,大宗药用植物20多种.文中按药用部位分成8大类进行了叙述.  相似文献   

19.
郭跃进 《科学技术与工程》2011,(22):5248-5253,5269
云南省麻栗坡县某锡钨矿床位于滇东南南温河变质核杂岩矿聚区。在分析该矿床的地质特征基础上,分析了该矿床的成矿条件。结果表明,该矿床主要受华南褶皱系西南边缘的滇东南坳褶带,越北隆起之北缘,环老君山花岗岩体钨、锡多金属成矿带控制。  相似文献   

20.
人为采用范铸工艺已有数千年的历史。以家庭作坊存在的石范铸铁技术此前仅见于云南曲靖市董家村和四川木里县俄亚村。最近在云南会泽县发现了第三处石范铸铁作坊。这家作坊有近百年历史,现仍以四天为一周期铸造犁铧和犁镜,供应当地农户,是迄今所发现规模最大的石范铸铁作坊。从石范刻制、熔炉构造、炉料配比到烘范、浇注等工序都相当成熟,表明这项技术经过长期经验积累达到了较高水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