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25 毫秒
1.
用自行研制的电导池检测器测定了十二烷基苯磷酸钠和松木钠分别在石英砂和油砂上的脉冲一应答曲线,并用富里叶分析法求出不同温度和不同流速下.上述体系阴离子表面活性剂在液/固界而的吸附平衡常数和传质系数.研究了温度和流速对阴离于表面活性剂水溶液/成岩矿物体系吸附和传质性能的影响规律.  相似文献   

2.
顺风条件下木材表面火蔓延特性的实验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模拟实验方法研究了顺风条件下木材表面的火蔓延特性;连续观察和记录了木材表面的火蔓延行为,并利用温度示踪技术连续考察和分析了木材表面的火蔓延过程;分析讨论了木材在顺流条件下的火蔓延机理.同时,测量获取了不同木材表面在不同来流条件下的温度和火蔓延速率,为建立相应模型提供实验依据.  相似文献   

3.
用卢瑟福背散射/沟道技术研究了350kevYb+注入Si(100)所产生的表面非晶层在不同快速热退火温度下的固相外延结晶过程.实验结果表明,在800℃-1000℃的快速热退火温度下,在Yb+射程范围以外的非晶层很容易固相外延结晶;但在同样退火温度下,在Yb+射程分布范围内非晶层的团相外延结晶则非常缓慢.只有在退火温度高于1200℃时,整个表面非晶层才完全消失.射程末端附近的复杂缺陷和缺陷杂质复合体是导致这两个不同结晶区域的主要原因.  相似文献   

4.
以甲基橙为溶剂化探针,根据其在超临界CO2/表面活性剂/助表面活性剂多元体系中的增溶情况,推断在正丁醇作用下,二辛酯琥珀酸磺酸钠(AOT)与辛基酚聚氧乙烯醚(TX-10)在超临界CO2介质中形成了反胶团.反胶团的形成是一个热力学自发过程:对于非离子表面活性剂TX-10,形成反胶团的主要动力来源于体系熵增加.对于阴离子型表面活性剂AOT,在低温下,熵增加是反胶团形成的主要动力;温度较高时,焓变成为反胶团形成的主要推动力.  相似文献   

5.
利用Monte Carlo算法对薄膜生长过程的计算机模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用Monte Carlo方法以Cu为例对薄膜生长过程进行计算机模拟.不仅对原子的吸附、迁移及脱附3种过程采用更为合理的模型,还考虑这些过程发生时对近邻原子的连带效应.在合理选择原子间相互作用势计算方法的基础上.改进了原子迁移激活能的计算方法.计算了表征薄膜生长表面形貌的表面粗糙度和表征薄膜内部晶格完整性的相对密度.结果表明,在一定的原子入射率下,表面粗糙度和相对密度的变化存在一个临界温度.随着衬底温度的升高.表面粗糙度减小,膜的相对密度增大.当达到临界温度时,粗糙度随衬底温度的升高开始增大,而相对密度趋于饱和.临界温度随原子入射率的增大而增大,不同温度下原子入射率对粗糙度的影响不同,在较低温度时粗糙度随入射率的增加而增加,在较高温度时粗糙度随入射率增大而减小.同时发现.随入射率的增大或薄膜厚度的增加,相对密度均逐渐减小。  相似文献   

6.
W/O型微乳液相行为的分析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下载免费PDF全文
研究了以NPE4.2和NPE10混合壬基酚聚氧乙烯醚为表面活性剂的W/O型微乳液的相行为,以最大增溶水(溶液)为参数,用电导法研究了混合表面活性剂配比、用量、助表面活性剂的用量、不同阳离子水溶液和温度对W/O型微乳液的影响,实验表明:当NPE4.2:NPE10为1.2:1,(S A):O=3:7附近,该体系具有最大的增溶水量。当用其它溶液代替水或使体系的温度升高时,拟三元体系的增溶液量曲线与增溶水量曲线相似,但其单相区的面积有不同程度的减小。  相似文献   

7.
为了研究固体可燃物在静止氛围中火蔓延特性,我们选用厚度0.9~3.0mm木材进行了实验研究.结果表明,在不同厚度范围内火蔓延速度随厚度变化不同,在自然对流的条件下,试样表面火蔓延的极限厚度为τ=2.7mm.用超细热电偶对火焰前端气相中的温度场和试样表面的温度变化进行了实验观察,并依据实验数据对热厚固体可燃物表面火蔓延的传热过程进行了分析,建立了碳化固体可燃物表面火蔓延传热模型.  相似文献   

8.
结霜工况下空气源热泵动态特性的数值模拟与实验验证   总被引:13,自引:1,他引:13  
对结霜工况下空气源热泵的动态特性进行了数值模拟,并在室外环境空气温度及相对湿度分别为-15~3℃和50%~90%范围内对一台空气源热泵空调器的动态性能进行了实验研究,测量了不同结霜工况条件下热泵空调器的动态性能参数、室外换热器结霜量及壁面温度分布.在此基础上分析了进风温、湿度对空气源热泵空调器性能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在室外换热器表面结霜的初始阶段,热泵系统的制热量及性能系数均有所提高,但在结霜的后期,热泵性能迅速衰减,与数值预测结果一致;对于相对湿度不同的进口空气,其温度为0~3℃时室外换热器表面结霜速度最快,在此温度范围内结霜对热泵性能影响最大.  相似文献   

9.
为研究高温下空间结构螺栓球节点受力性能,更好地预测螺栓球节点在火灾高温下的承载能力,进行了高温下螺栓球节点螺栓连接抗拉性能试验,研究了不同温度对螺栓球节点抗拉极限承载力的影响.结果表明:拧入深度为1.1倍螺栓直径时,节点破坏形式为螺栓拉断破坏;高温下螺栓球节点抗拉极限承载力在400℃前并没有明显降低,500℃时极限承载力已经降低至常温承载力的50%,温度升温至700℃时极限承载力几乎完全丧失;在不同温度下,试件表面现象不同,当温度达到300℃时,螺栓球表面开始变黄,螺栓并未发生改变,随着温度升高,螺栓球表面逐渐呈现黑色,700℃情况下,螺栓球表面完全被烧红,螺栓球表面和螺栓表面螺纹开始逐渐起皮脱落.根据所测得的试验结果,对不同温度下试件极限承载力折减系数进行回归拟合,提出了高温下螺栓球节点螺栓抗拉承载力计算方法.  相似文献   

10.
通过对焊接熔池流体流动与传热过程控制方程组、合金元素气化方程、Marangoni力方程以及其他辅助方程的耦合求解,定量计算了FeCrNiS合金系中具有不同S含量时焊接熔池的表面温度分布和浮力、电磁力、Marangoni力共同作用下的表面速度分布.结果表明,在微量的S含量条件下,熔池表面上的Marangoni力会出现一个最大值.随S含量增大,Marangoni力减小,Marangoni力的最大值对应的温度增大.在Marangoni力诱导下,熔池内会形成两个方向相反的涡流环路,它们具有不同的温度,并在熔池表面上逆向而流,相遇处产生很大的温度梯度,从而在该部位引发表面速度奇异峰值.当S含量较小时,表面速度奇异峰值发生在液相线前沿,当w(S)大于0.03%时,速度奇异性消失.  相似文献   

11.
通常固体中的扩散被认为是单原子扩散问题 ,并形成完善的平衡偏聚理论 .非平衡偏聚过程是伴随着空位在晶界的湮灭过程发生的 .晶界上可同时存在平衡偏聚与非平衡偏聚 ,存在一个偏聚转折温度 ,在此温度以上 ,非平衡偏聚起主导作用 ,此温度区以下 ,平衡偏聚为主导 .复合体扩散机制可以圆满的解释非平衡偏聚现象 .  相似文献   

12.
为实现燃煤链条锅炉的优化燃烧 ,针对锅炉燃烧过程的特点 ,提出一种以三层Fuzzy控制环作为提高锅炉燃烧热效率的控制方案 .目的是以炉膛温度为主调参数 ,排烟温度为副调参数寻找鼓风量和进煤量的最佳配比来间接控制燃烧热效率 .采用了变步长自寻优Fuzzy控制和控制规则在线自调整等手段 ,提高控制性能 .实践证明有良好的控制效果  相似文献   

13.
根据能量守恒定律,建立了温度场模型,利用边界条件,求解钢板表面流水冷却的换热系数和冲击射流换热系数,从而获得强适应横向冷却曲线的正确形状,采用同直径集管以及不同密度分布的设计方法,使钢板得到均匀的温度分布,获得平直的板形。  相似文献   

14.
笔者根据××矿区井温测井实际数据的研究和计算认为,近稳态测温在停止井液循环50小时以后进行全井段测温是合适的。对于水文测井,以确定含水层(或段)等为主要目的的井温测井,在停止井液循环12~24小时进行全井段测温可取得满意的结果。  相似文献   

15.
以电导法配合Logistic方程确定香椿种源间抗寒能力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选择10个种源的香椿为试材,通过低温处理,用电导法测定叶片和茎部相对电导率,用Logistic方程拟合曲线,求出拐点温度即低温半致死温度(LT50),作为评价各种源香椿抗寒能力的参考指标,并对10个种源香椿叶片和茎部的低温半致死温度(LT50)进行比较。结果表明:10个种源香椿抗寒性大小依次为:山东济南、山东荷泽、河南西峡、陕西安康、江苏南京、四川广元、湖南洞口、湖北随州、贵州黔西南、福建霞浦。  相似文献   

16.
浅谈深部开采高温热害及对策现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张福国  张春华 《科技信息》2007,(36):307-307,266
分析了深部开采矿井的高温热害状况。总结了我国当前对高温热害的治理方法。指出利用瓦斯发电与余热制冷技术是一个新的发展方向。对深部矿井高温热害治理有一定的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17.
<正> 引言当加盐(或其他物质)于双液系时,往往使体系的混溶性(Mutual Solubility)发生极其明显的变化。例如,苯胺-水混合物是上临界溶解温度为167℃的部分互溶体系,但加入足够量LiI后,则可在室温下完全混溶;相反,苯-甲醇为一完全互溶的双液系,当加入NaI后,体系分层,由完全互溶变为部分互溶.这种现象亦称之为盐效应(Salt Effect)。由于这一方面的研究不但对理论发展有重要意义,而且在生产实践中有很多应用,因此早为人们所关注。  相似文献   

18.
以小分子炭氟表面活性剂[FSOCF3CF2CF2CF2CF2-(CH2CH2O)10](FSO)为超微孔模板剂, 通过酚醛预聚物和FSO间的氢键自组装作用实现其分子间的自组装, 经过水热处理和高温炭化合成超微孔炭材料, 并对其进行X射线衍射(XRD)测试、 氮气吸附测试和液相吸附性能测试. 结果表明: 该超微孔炭材料的孔结构有一定的规则性; 比表面积为600 m2/g, 且孔径分布在超微孔范围(1.2 nm); 对有机染料(罗丹明B)的最大吸附容量为120 mg/g.  相似文献   

19.
本文根据褐煤的物理性质及化学成分特点,阐述了褐煤焦化特征及焦化产物─焦炭、焦油、低温干馏煤气、焦炉煤气、干馏水的性质。  相似文献   

20.
海泡石表面改性及其对橡胶性能补强的研究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通过对海泡石进行表面处理,探讨海泡石表面改性的最佳条件,研究了表面处理剂的种类,用量及表面处理时间及干燥温度等因素对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海泡石在填充橡胶综合性能指标上明显优于陶土和碳酸钙填充的橡胶,可替代作为一种新型橡胶无机填料,用于橡胶的补强,同时可简化生产工艺,降低生产成本。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