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03 毫秒
1.
对丰坪水库混凝土面板堆石坝的坝体内部位移、面板应变、坝体渗流等进行了安全监测,并对影响监测结果的主要因素(如库水位、温度、降雨、位置等)以及观测结果的规律进行了分析。在此基础上,对大坝的总体性状进行了评价。  相似文献   

2.
混凝土面板是面板堆石坝中最重要的防渗结构,保障着整个坝体的防渗安全,混凝土面板裂缝的出现对坝体防渗能力提出了更高要求。本文基于夕昌水库混凝土面板防渗系统的实施经验,对混凝土面板在阻裂减渗设计、接缝止水、补裂措施、养护、监测处理等方面的一整套防渗措施及面板混凝土中采用新型阻裂减渗剂和新型裂缝处理材料进行了分析和总结,为提高本工程混凝土面板堆石坝的整体防渗能力,也为今后同类型工程提供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3.
介绍了公伯峡面板堆石坝在坝体监测情况,分析了坝体温度监测数据,讨论了面板和堆石料的温度变化规律,分析了温度变化与面板裂缝之间的关系,初步得出了应采用有限元模型进一步计算温度应力的结论,提出了今后应采取有效面板保温措施和加强面板裂缝发展监测的建议.  相似文献   

4.
面板数据模型考虑了测点间的联系和异质性,引入面板数据模型构建特高拱坝的分区安全监测模型。通过实测温度的主成分分析,筛选得到典型实测温度变量;融合主成分分析和层次聚类法,提出基于监测时间序列的变形测点分区方法;以此建立各分区面板数据,通过检验确定面板数据模型类型,构建基于实测温度的分区变形测点的回归模型;通过分区及其回归模型的截距项、变量系数等的对比分析,识别各分区及坝体空间变形特征。以初期运行期的某特高拱坝为例,将研究测点分为4个区,构建各分区的固定效应回归模型。结果表明,坝体变形符合客观规律,封拱后坝体非稳定温度场、初期运行期时效等因素对坝体变形影响明显。  相似文献   

5.
金钟面板堆石坝应力变形三维弹塑性有限元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对金钟水利枢纽面板堆石坝进行了三维弹塑性有限元分析,模拟了坝体材料分区、填筑及蓄水过程和面板的分缝,采用双屈服面模型模拟堆石体的变形特征.根据数值分析的结果,对竣工期和蓄水期坝体堆石和面板的应力变形规律进行了讨论.  相似文献   

6.
目前对于在实际施工过程中高面板堆石坝出现的面板脱空现象的影响因素仍缺乏较全面的研究.以云南某高面板堆石坝为例,给出了影响面板脱空问题的3种因素,同时对这3种因素进行了详细的三维非线性有限元计算分析.计算结果表明,通过增加已填筑坝体超高、延长坝体预留沉降时间、坝体临时断面充水预压等措施可以在一定程度上防止或减小面板脱空现象.同时结合实际工程对如何防止或减小面板脱空提出了一些建议.  相似文献   

7.
为了解胶凝面板堆石坝在竣工期和蓄水期的工作性态,采用离心模型试验方法对不同胶凝含量下坝体的应力变形进行试验研究,同时与非线形有限元法数值模拟计算进行对比分析.结果表明:随着坝体材料中胶凝含量的增加,坝体沉降和面板挠度在竣工期和蓄水期明显减小,改善了面板的受力条件,可保证防渗体系的正常工作;胶凝含量的增加,提高了坝体的抗剪强度和承载力,设计时坝坡可明显放陡,坝体断面显著缩小,大大节省了筑坝堆石料,并能保证大坝在应力变形和稳定性方面的安全可靠性;离心试验得到的竣工期和蓄水期的坝体应力、位移,面板法向位移与数值计算结果规律基本一致,可为胶凝面板堆石坝的设计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8.
利用结构模型试验得到的周边缝止水结构的数值分析模型,对黑泉砂砾石面板坝进行三维弹塑性有限元分析,模拟大坝施工及蓄水过程,预测大坝坝体、面板及各类接缝的应力与位移,并将计算结果与止水结构破坏试验结果以及已建面板坝的接缝观测资源进行了对比,结果表明,坝体、面板的变形和应力符合一般规律,面板缝和周边缝位移在正常范围内,新型止水结构有较好的变形能力。  相似文献   

9.
以某混凝土面板堆石坝为例,进行应力场和温度场的耦合计算,分析坝体和面板的应力变形,以及坝体变形对面板的影响.结果显示:坝体的最大水平位移和最大沉降发生在坝体上游面中部;坝体最大主应力发生在坝体底部,且随季节温度升高而增大,坝体最小主应力发生在坝顶防浪墙,坝体内部无拉应力;面板最大拉应力发生在距坝底1/2处,位于正常运行期的库水位以下,混凝土性能易弱化导致面板损毁,所以面板开裂在此处发生的可能性最大.  相似文献   

10.
采用三参数流变模型,运用有限元法对金钟面板堆石坝进行三维流变分析,得到了考虑堆石流变后坝体、面板的应力变形.分析研究了堆石流变对混凝土面板堆石坝坝体、面板应力变形特性的影响.结果表明,考虑堆石的流变效应后,坝体变形有所增加,坝内拉应力区域变大,最大拉、压应力值有所增加;面板的挠度和轴向变形都有所增加,面板的拉应力区域和拉应力值也有所增加,而面板压应力区域有所减少,但最大压应力值却有所增加.  相似文献   

11.
根据江西省某铜矿酸性污水库的地质勘探资料,对该污水库的坝体、坝基和坝肩进行有限元渗流计算及坝坡抗滑稳定性计算,分析大坝的渗流情况、渗透变形和稳定性问题,并提出相应的防渗加固措施。计算结果表明:大坝渗漏主要由坝肩和坝体渗漏、坝基渗流、粘土防渗斜墙失效和反滤层堵塞等引起,在渗透情况下坝体安全系数为1.012;采用高压摆喷灌浆和粘土固化注浆技术综合治理后,坝区的总渗水量降低90%,在设计洪水位条件下坝体安全系数为1.520,说明所提出的措施合理、可靠。  相似文献   

12.
羊毛湾水库土坝裂缝产生与成因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下载免费PDF全文
分析了羊毛湾水库土坝裂缝的产生和发展过程,认为主要是由于大坝右坝段下伏黄土层在正常高水位浸水湿陷所致。黄土结构性在排列和联结两方面具有涵盖其粒度,密度和湿度等对土性影响敏感的功能,所以浸水湿化后结构强度不断丧失产生湿陷变形,而且湿陷变形具有突变性,不连续性及不可逆性等失稳破坏特征,使湿陷性黄土的体弯与剪切变形同时发生,且随着一次又一次正常高水位蓄水使其浸水而变形发展,累积在坝体至坝面出现隐裂缝和显裂缝,针对以上分析和勘察试验研究探讨了对坝体的除险加固措施。  相似文献   

13.
针对尾矿库溃坝事故,选用国内外历史尾矿库溃坝事故数据,利用非线性回归分析方法,通过建立一系列的关系函数,对影响尾矿库溃坝后果的主要因素进行分析,确定了尾矿库溃坝事故的风险因素为尾矿库的坝高和容积.在尾矿库的建设、运行过程中,要重点加强对尾矿库的坝高和容积的限制,减少尾矿库潜在溃坝风险.  相似文献   

14.
榆林市李家梁水库砂坝自工程蓄水以来存在严重的渗漏安全隐患,为保障工程安全运行,通过水库历史资料数据分析和二维有限元渗流场计算,对该水库砂坝渗流安全及成因进行了深入的分析。结果表明:目前条件下大坝坝体防渗系统虽然满足运行要求,但左岸地下水位高,绕渗情况较严重。大坝左坝肩及坝基多个深度范围内存在中砂夹层以及水坠砂坝施工充填过程中导致坝体颗粒分布不均是造成坝后渗漏的主要原因。根据有限元渗流场计算结果,获得不同部位最大渗透坡降,各计算工况下排水渠底部渗透坡降在0.189~0.241,大于坝基土允许渗透坡降0.125,在库水位升高后,将使下游挟砂渗漏加剧,导致坝体破坏。因此,大坝除险加固需根据计算结果延长渗径,降低下游渗透坡降,保障大坝安全运行。  相似文献   

15.
冰崩涌浪是导致冰湖溃决的一个主要的诱发因素之一。本文通过水槽模型试验,研究了在冰崩涌浪作用下,不同颗粒级配、坝高、下游坝坡坡度时冰碛坝的溃决过程,主要结论如下:(1)冰碛坝存在漫顶溃决、坝坡失稳、管涌破坏三种溃决模式;(2)根据冰崩涌浪的对坝体的侵蚀效应,结合溃口的纵向演化过程,将冰碛坝的溃决过程划分为涌浪侵蚀阶段(阶段Ⅰ)、库区小扰动溢流侵蚀阶段(阶段Ⅱ);(3)涌浪过坝后的强水动力条件增加了坝体的侵蚀率,当溃口贯通后,涌浪已基本消散,溃决过程转为为正常的溢流溃决,并且涌浪向坝体提供了高频瞬时荷载,削减了坝体稳定性;(4)从动力学的角度提出了冰碛坝临界溃决条件的判定方法;(5)冰湖溃决洪峰流量与坝高和下游坝坡呈现正相关,与坝体中值粒径(D50)呈现负相关关系。  相似文献   

16.
结合某病险水库工程的缺陷和隐患,考虑到混凝土拱坝受力情况的特殊性和复杂性,分析了小型水库混凝土拱坝坝体稳定除险加固的原理及方法,并通过多种方案比较选出了合适的拱坝坝体稳定的除险加固设计方案。实践证明,该工程加固效果较好,有效发挥了其防洪、灌溉等综合效益。  相似文献   

17.
详细讨论了顾及时间和水位因子的大坝变形预测模型的建立方法,实例计算表明这种建模方法效果较好。  相似文献   

18.
江苏宜兴抽水蓄能电站枢纽工程上水库主坝为沥青混凝土面板堆石坝,坝址区地形地质条件复杂,下游面最大高差达285m,呈覆盖于建基面上的贴坡体形状.对此坝体选取代表性断面进行稳定分析,采用三维非线性有限元进行变形计算.计算显示,该坝坡的抗滑稳定安全系数满足规范要求,坝体内变形和应力水平均不大,不会发生剪切破坏.  相似文献   

19.
唐河水库属小(1)型水库,为综合利用水库,根据工程的具体情况,对坝址、坝型选择时应考虑的诸因素进行了分析和探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