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国内外抗衰老研究及中医灸疗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首先介绍了当前国内外抗衰老研究现状和主要衰老机理学说,重点介绍了传统中医灸疗抗衰老研究情况,包括传统中医灸疗机理研究和传统中医灸疗的现代仪器实现研究。  相似文献   

2.
衰老机理与衰老学说——国内外衰老研究综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衰老的分子机理健康与长寿是生命科学永恒的主题。统计资料表明,子女的寿命常和双亲的寿命有关;各种动物的平均寿命和最高寿限都相当稳定,鼠类最高寿限约为3年,猴约为28年,犬约为34年,大象约为62年,而人类为115~120岁。生、老、病与死是生物界普遍的规律,生物为何会衰老呢?衰老机理如何?衰老机理极其复杂,其学说不下数十种,如:免疫学说、神经内分泌学说、自由基学说、蛋白质合成差错累积学说等,以及近年从分子与基因水平上提出的基因调控学说、DNA损伤修复学说、线粒体损伤学说以及端区假说等,下面将目前国…  相似文献   

3.
目的 概述衰老与疾病的关系及饮食中主要营养素的抗衰老作用研究进展。方法 结合大量文献,探讨了衰老的本质,引起疾病的原因,阐释饮食主要营养抗衰老机制。结果 衰老本质上是细胞随时间微观损伤积累产生衰老细胞(SC),伴有衰老相关分泌表型(SASP)细胞特异性表达增加,引起全身性慢性炎症及其免疫系统功能下降,是不同年龄相关人类疾病共同潜在病因,也增大了老年人患癌症和糖尿病以及COVID-19大流行等严重疾病的频率和易感性。衰老与年龄不呈正相关,科学的饮食营养能延缓衰老。结论 在控制碳水化合物摄入量的前提下,复合碳水化合物与其代谢中间产物,可通过调节细胞衰老、蛋白质平衡和炎症来抗衰老。植物蛋白及蛋白质和高碳水化合物类饮食以低于1∶10的比例,在衰老过程中有利健康和延长寿命。脂肪酸,特别是富含ω-3-多不饱和脂肪酸(PUFA)在改善与年龄相关疾病,显示有益作用。饮食中维生素如D、E、B2,合适的矿物质如Mg、Zn、Fe等,植物多酚类化合物及益生菌均有抗衰老,促进健康长寿的作用。  相似文献   

4.
目的 研究绞股蓝、山楂提取物的协同抗氧化活性,探讨抗衰老作用机制.方法 小鼠颈背部皮下注射D-半乳糖建立衰老模型,灌胃给予不同剂量的绞股蓝、山楂提取物,检测小鼠血液和肝脏组织中的丙二醛(MDA)含量以及超氧化物歧化酶(SOD)、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GSH-Pa)的活力.结果 绞股蓝、山楂提取物协同能显著降低衰老模型小鼠血清和肝组织MDA水平,同时可提高GSH-PX活力水平.结论 绞股蓝、山楂提取物协同具有显著的抗氧化作用,对衰老的自由基学说提供有力的支持.  相似文献   

5.
植物的衰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衰老是植物发育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是受基因调控的程序性过程。在衰老过程中,植物细胞在细胞结构、细胞功能、新陈代谢和基因表达等方面经历一系列的协调变化,一些环境因素和内在因素影响着植物的衰老。解释植物衰老的学说主要有营养耗尽假说和衰老激素假说。  相似文献   

6.
近年来,我国老年医学研究中广泛应用实验动物,在衰老机理、衰老过程和抗衰老的研究上,取得了许多研究成果,促进了老年生物学和老年医学的发展。虽然动物与人在进化上差别很大,但衰老过程是生物的普遍现象,因此抗衰老动物实验具有相当的说服力。现将实验动物在此项研究中的应用简述如下。1 实验动物在老年病学研究中的用途老年病研究中,对实验动物来说,应解决研究人类衰老用的动物模型;积累各种实验动物的正确而详细的生物学资料;供应为衰老研究用的实验动物,特别是老龄实验动物。其用途是:a研究衰老过程生物学机理和各种表现…  相似文献   

7.
《甘肃科技纵横》2005,34(4):5-5
现代医学关于人体衰老的原因有多种学说。如中毒学说、伤害学说等。最近,据加拿大、日本和澳大利亚等国科学家研究发现,又提出了鲜为人知的导致人体衰老的新因素。  相似文献   

8.
甘薯叶片衰老的生理变化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用处于不同衰老时期的甘薯叶片为材料,研究了与衰老有关的多项生理指标的变化,比较了品种间抗衰老能力的强弱。结果指出,用能量(ATP)耗损的观点结合其与气孔开闭运动的关系的研究,是深入认识和理解叶片衰老机制的有益途径。  相似文献   

9.
探秘衰老     
正从人类诞生那天起,人们就与"衰老"这一强敌进行着不懈的斗争,而对于这个敌人我们真正了解多少呢?接下来让我们一起探秘衰老人类为抗衰老和延长寿命所做的努力最早可追溯至公元前3500年。从那时候起,那些自诩为专家的人就开始鼓吹抗衰老之道。直至今日,追求不老对人类依旧具有普遍的吸引力。在最近几十年间,对抗衰老"良方"的兜售尤为壮观:难以计数的大公司引诱极  相似文献   

10.
榆黄蘑发酵液的抗衰老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本文以“中央衰老钟”和“自由基”学说为依据,以昆明种十月龄雄性小鼠为实验对象,对榆黄蘑发酵液的抗衰老作用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榆黄蘑发酵液能抑制脑B型单胺氧化酶(MAO—B)的活性(29.48%);对肝MAO—B活性无显著影响(P>0.05);能降低肝过氧化脂质(LPO)的含量(34.62%);使心肌脂褐素含量下降(40.50%);增高皮肤羟脯氨酸(HYP)的含量(6.41%)以及提高红细胞中超氧化物歧化酶(SOD)的活性(14.10%).据此,可以认为榆黄蘑发酵液具有良好的延缓衰老的作用。  相似文献   

11.
孙毅 《科技情报开发与经济》2006,16(20):139-140,142
论述了人类正常寿命应该在百岁以上的依据,探讨了衰老形成的机制,介绍了抗衰老方法的研究进展。  相似文献   

12.
基于衰老与"自由基"学说,对天然抗氧化剂相关食品、药物和化妆品等在延缓女性衰老的优势、注意事项及发展前景等方面进行阐述,为寻找更准确、科学的途径抑制自由基,预防女性疾病、延缓衰老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3.
线粒体氧自由基和衰老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综述了线粒体作为细胞呼吸和氧化的中心,也是产生氧自由基(ROS)的重要场所,线粒体ROS的产率与衰老的速率呈正相关;ROS能对mtDNA产生氧化伤害导致mtDNA突变,mtDNA突变的增加能加速衰老进程,抗氧化剂和热量限制(CR)都能影响细胞的衰老,但有着不同的机制;最后还讨论自由基导致衰老学说所面临的困难与挑战,展望了对衰老本质的探索。  相似文献   

14.
正人类为抗衰老和延长寿命所做的努力最早可追溯至公元前3500年。从那时候起,一些自诩为专家的人就开始鼓吹抗衰老之道。直至今日,追求不老对人类依旧具有普遍的吸引力。自古美人同名将,不许人间见白头。"衰老"这个可怕的捣  相似文献   

15.
红茶菌的制备工艺优化及抗衰老的实验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探讨红茶菌的制备工艺优化以及抗衰老作用.对传统设备工艺的改良以及通过建立果蝇的衰老模型,用本实验室研制的红茶菌喂养,通过测定果蝇的SOD,MDA含量及存活时间.红茶菌能显著增加果蝇SOD、降低MDA的含量,并且能显著延长果蝇存活时间.说明红茶菌具有明显的抗衰老作用.  相似文献   

16.
人体抗寒与抗衰老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人体抗寒功能开发能促进人本生命运动素质优化,这是因为,人体具有抗寒功能后,体温呈下降趋势,而人体生命衰老延缓又与体温降低有关,本文从几个侧面阐明了抗寒功能开发的实质及意义,阐述了抗寒与抗衰老的关系,并以部分测试初步证实了抗寒功能态人体温偏低的事实,这为人们研究抗衰老方法给出了一个重要提示。  相似文献   

17.
人类寿命随着社会、历史、科学技术的发展而不断增长。现简述影响人类寿命的多种因素和人类衰老的学说,以及人类寿命工程给生命科学带来的前景。  相似文献   

18.
人体抗寒功能开发能促进人体生命运动素质优化,这是因为,人体具有抗寒功能后,体温呈下降趋势,而人体生命衰老延缓又与体温降低有关.本文从几个侧面阐明了抗寒功能开发的实质及意义,阐述了抗寒与抗衰老的关系,并以部分测试初步证实了抗寒功能态人体温偏低的事实.这为人们研究抗衰老方法给出了一个重要提示  相似文献   

19.
求得生命个体的存在和寿命的延长,自古以来是人类追求和愿望。随着生产力的发展,人类社会的进步和生活的提高,人类因此而更多地关心自己的健康与寿命。最近几年来全世界曾举行了3500余次有关人类延长寿命的学术讨论。然而到目前为止,人们对衰老机理的认识和讨论众说纷纭,尚无确切的答案、圆满的解释。概括起来,这些学说大体上可归纳为两类:一类是以遗传为中心,认为衰老是机体固有的随时间演进而退化的结果,人体的生长、发育、成熟、衰老与死亡,都是按遗传程序进展的;再一类是以环境为中心,并不否认遗传作用,但强调了环境因素的影响,认为内外环境中某些不利因素会造成机体组织的随机损伤,从而导致组织崩溃,乃至衰老与死亡。因此有关人体衰老的众多学说,都只是从不同角度和深度反映了衰老现象中的某一个侧面。其机理,有待今后进一步的研究与探索。本文就目前被多数学者接受的衰老学说浅谈如下:  相似文献   

20.
二苯脲延缓紫萍半叶状体衰老的作用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在长日照条件下,10-7mol/L的二苯脲对紫萍半叶状体就有保绿的作用,10-5~2×10-4mol/L的二苯脲还可以明显地促进叶绿素的合成和干重的增加,提高丝氨酸乙醛酸转氨酶的活性,延缓半叶状体的衰老.实验结果表明,二苯脲本身具有细胞分裂素的活性,能代替内源细胞分裂素起到抗衰老的作用;二苯脲同时也能推迟半叶状体中内源细胞分裂素含量的降低.另外,在培养液中加入外源L-丝氨酸,可以抗拮二苯脲对紫萍半叶状体衰老的延缓作用,说明二苯脲抗衰老的机制类似于其它细胞分裂素.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