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1 毫秒
1.
该文选取广西木论喀斯特常绿落叶阔叶混交林为研究对象,分析区系植物组成特征及科、属地理成分,计算科、属区系热带与温带成分的比值(R/T),并与纬度值临近地区比较.研究结果表明:1)木论喀斯特植物区系被子植物53科93属108种,蕨类植物7科7属7种,研究区暂未发现裸子植物.2)在科的分布区类型中,热带成分29科,温带成分10科.3)在属的分布区类型中,热带成分62属,温带成分24属,中国特有属4属.4)热带与温带成分的被子植物物种丰富度较小,受岩溶区环境影响较大,同时区系植物岩溶性明显,体现喀斯特植物区系特征.5)植物区系科、属R/T值分别为2.90和2.58,呈现温带向热带性质过渡的特点,这与该区的海拔变化及复杂的地貌类型有关.6)区系起源古老,地理成分复杂.  相似文献   

2.
对百户湾的木本植物区系统计表明,野生木本植物种类丰富,有87科218属465种,植物区系起源古老;特有属和单种、少种的科、属多;区系类型复杂,植物地理成分以热带和温带的成分居多,具亚热带向温带过渡的特点.  相似文献   

3.
福建邵武将石地区的植物区系处于泛北极植物区,中国-日本森林植物亚区的华东地区,有维管束植物173科461属915种(含种下单位).该区植物种类丰富,具有许多珍稀、古老、孑遗植物成分.在科、属水平上对其区系特征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热带分布类型的科占绝对优势,共77科,占53.1%;温带分布类型有37科,占25.5%;属的区系成分中,属的热带分布类型计197属,占区总属数的52.2%,温带分布类型共有169属,占44.9%.可见该植物区系的热带、亚热带成分占主导地位,温带成分次之.聚类分析结果表明该地区种子植物区系成分和庐山自然保护区关系最为密切,鼎湖山自然保护区次之,和五台山自然保护区的差异较大,这主要由它们生态地理条件、区系成分组成的差异所决定.  相似文献   

4.
对湖南省吉首市德夯地区514个野生种子植物属统计分析,结果表明:(1)该区植物区系主要由中小型属组成,属内种数贫乏,少型属与单型属占有一定比例;(2)含我国15种地理成分的14种,其中以北温带分布,泛热带分布,热带亚洲分布,东亚—北美分布及东亚分布5种成分为代表,尤以后4者最为重要;(3)起源复杂,有自古南大陆和古北陆南部起源后向北迁移来的热带成分,有自高纬度大陆起源后南移来的温带成分,也有我国亚热带就地起源的亚热带成分。这里的热带性质与温带性质并不明显,而亚热带性质十分突出,表明该区庆典型的亚热带植物区系。  相似文献   

5.
丽水市白云山森林植被区系植物种类丰富、古老植物和珍稀濒危植物较多 ,温带 -温亚热带成分占优势 ,其地理成分与世界各地植物区系有广泛的联系 .该区系有 1 3个类型的成分 ,其中泛热带分布、东亚分布、东亚、北美间断分布、北温带分布具有较多的属 ,而地中海、西亚至中亚分布、旧世界温带分布、热带亚洲至热带非洲分布具有较少的属  相似文献   

6.
贵州云台山种子植物区系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云台山是黔东种子植物区系丰富的地区之一,共有种子植物122科,349属,527种。对该区种子植物的科、属、种进行了详细的统计分析,认为该区种子植物区系中古老子造植物和珍稀濒危植物较多。地理成分有14个分布类型。热带分布类型有140属,温带分布类型有160属。热带与温带成分在本区交错分布,体现了本区的业热带特色。在植物区系的分区上,将该区归入西南区。  相似文献   

7.
大曹天坑维管植物种类相对较丰富,种群类型多样化,开展天坑内植物区系及地理成分分析研究,对天坑生物多样性的保育及区系研究具有重要意义。调查结果表明:大曹天坑共分布蕨类植物13科19属27种;种子植物有85科155属209种;单子叶植物9科22属28种,双子叶植物76科133属181种。从科属的分布区类型分析可知,其泛热带分布及其变型的科、属所占比例都是最大的,优势种群比较多,其他热带分布也有相当大的比例。温带地理成分的科属在本区系中也具有较大比例,北温带分布仅次于泛热带分布,带有明显的温带区系成分。本区系具有较明显的温带区系向热带区系过渡的特点以及热带北缘的区系性质,但整体特有成分程度相对低。  相似文献   

8.
陕西黄龙山褐马鸡自然保护区种子植物区系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陕西黄龙山褐马鸡自然保护区种子植物区系进行了统计分析,结果表明,种子植物种类较丰富,共有种子植物96科、392属、729种.种子植物区系优势科较多,优势属贫乏.主要的优势科有菊科、禾本科、蔷薇科、豆科、毛茛科、百合科、唇形科等;单型属较少,少型属较丰富,且以草本植物为主;中国特有科、属贫乏 .无中国特有科,仅有4个中国特有属.地理成分较复杂和多样,科的地理成分有7个分布型,属级的地理成分有15个分布型,科的地理成分以热带分布最多,占本区总科数的55.9% ,热带分布的科中以泛热带成分为主,属级的地理成分以温带分布居首位,占本区总属数的 77.4%,其中以北温带成分为主.植物区系温带性质显著,区系起源古老,并兼有一定的年轻成分.  相似文献   

9.
通过实地调查,对峒河国家湿地公园的维管植物多样性进行了研究.研究结果表明,峒河国家湿地公园共有维管植物1 485种,隶属766属和179科,其中湿地植物(含水生植物)73科186属285种,分别占维管植物总数的40.78%,24.28%,19.19%;地理成分复杂,科的分布有11个类型,属的分布有15个类型;属的地理成分中,热带成分(327属,占46.25%)略高于温带成分(288属,占41.00%),植物区系呈现出一定的过渡特性.最后给出了相应的保护建议,为湿地公园生物多样性保护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0.
山西植物地理初步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山西是一多山省份,自然条件变化多样,植物区系比较丰富。计有种子植物158科,693属,2575种。属的分布区类型多样,以温带分布占主导地位,热带成分丰富。计有温带分布407属,占64.5%;热带分布155属,占24.56‰根据植物种属的地理分布,并参考自然地理特征,本文将山西划分为三个植物地理区,并对各植物区的种类组成作了叙述。  相似文献   

11.
通过标准地调查及多年零星观察记载,结果表明:衡阳城郊现有各类516种(含变种),隶属78科,195属,其中木本植物237种,草本植物279种;其区系的热带性与温带性均各占总属数的50.7%(99属)、41.0%(80属),具有明显的热带-温带过渡特征;东亚、中国特有种及外来物种是是衡阳城郊植物多样性重要成分;乡土树种的区系成分主要以华戛(中国)广布、中国-日本分布、东亚分布和华东-华中分布四种类型为主。  相似文献   

12.
【目的】广西中越边境地区喀斯特地貌广泛发育,是广西生物多样性研究和保护的关键区域,也是全球生物多样性研究和保护的热点地区。鉴于当前该地区植物区系复杂,植物调查薄弱,生物多样性面临严重威胁,特选该区域开展研究。【方法】基于相关文献资料,整合野外调查数据和历史标本信息,完成该地区的种子植物物种多样性编目,并据此开展综合分析。【结果】广西中越边境喀斯特地区共有种子植物3 118种(含种下单位),隶属于187科、1 050属,科属以寡种占优势,但优势科属也较明显。该区野生种子植物184科,可分为10个分布区类型,其中热带性质的共97科,温带性质的共39科,种子植物热带性科和温带性科的比值约为2.5/1,在属级水平上,该区野生的1 028属可划分为14个分布区类型和24个变型,热带性属共736个,温带性属共219个,热带性属和温带性属的比值约为3.4/1。可见不管在科级还是属级水平都表明该地区地理成分复杂,表现出强烈的热带性质。广西中越边境喀斯特地区种子植物特有现象突出,该地区拥有294种广西特有植物;还有351种为石灰岩特有植物,占该地区总种数的11.51%,另外还有423种为石灰岩适宜植物,综合二者,广西中越边境喀斯特地区典型的喜钙植物种类高达774种,占该地区总种数的25.38%,而且这些特有植物集中于少数的几个科属内,科属优势明显。广西中越边境喀斯特地区珍稀濒危植物众多,其中国家重点保护野生植物29种,包括11种Ⅰ级和18种Ⅱ级保护植物;广西重点保护野生植物有292种,兰科植物就多达261种,其余的31种;另外还有12种被列为全国极小种群保护野生植物。【结论】广西中越边境喀斯特地区植物物种多样性丰富,地理成分复杂,表现出明显的热带性质,特有现象突出,珍稀濒危植物众多,该地区具有重要的研究和保护价值,对广西乃至中国的生物多样性研究和保护都有着举足轻重的意义。  相似文献   

13.
新疆库车野生维管束植物区系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2009年对新疆库车县北部天山山地,山前砾质戈壁和南部冲积平原地带分布的植物和植被进行了野外考察,经初步整理和统计分析表明:①研究区共有野生维管束植物72科308属732种,其中野生种子植物68科303属726种,分别占中国种子植物总科、属、种数的19.8%,40.67%,2.36%,占新疆种子植物总科、属、种数的68%,61.96%,21.03%.②在库车县分布的303属野生种子植物属的分布类型中(不包含世界分布),温带成分占绝对优势,占该地区植物总属的90.94%.其中北温带分布占46.06%,旧世界温带分布占16.54%,地中海和西亚至中亚分布占16.14%,其后依次为热带分布占9.06%、中亚分布占5.91%、温带亚洲分布占4.33%、东亚分布占1.97%.说明本地区种子植物区系中北温带、地中海、西亚至中亚和旧世界温带成分占明显优势,表现出该区植物分布的温带性质,同时与中亚、温带亚洲和热带有一定的交流,而与东亚交流很少.  相似文献   

14.
据统计在紫溪山风景区自然分布(少数几种为栽培)的被子植物669种,隶属129科390属,对其区系成分进行了统计分析,结果表明被子植物科的分布类型主要是以热带—亚热带分布型(34科,占27.13%)和热带—温带分布型(30科,占23.26%)为主。属的分布类型主要以泛热带分布型(107属,占27.43%)和北温带分布型(75属,占19.23%)为主。紫溪山风景区被子植物区系的显著特征有以下特点:①丰富的植物种类;②复杂、起源广泛的区系成分;③突出的热带、亚热带成分。  相似文献   

15.
对安徽淮南大通煤矿废弃矿区植被和淮南市矿区临近的植被进行调查分析,大通废弃矿区有维管植物235种,淮南市有维管植物361种.废弃矿区不同的环境有不同的植被类型,植物物种分布具有广域性,以温带分布属为主,热带分布和世界广布属占有重要地位,东亚和北美间断分布属、旧世界温带分布属、东亚分布属起到补充作用.人工引种的植物在城市和周边区域起到重要作用,在矿区生态恢复中适当引入外地物种.  相似文献   

16.
通过调查湘西地区药用植物的地理分布格局及分析其成因,为湘西地区药用植物资源的合理开发和保护提供参考。基于实地考察与相关文献查阅的研究结果表明:热带、亚热带、温带分布型分别占湘西药用植物总数的45.35%,98.55%,43.63%,亚热带分布占绝对优势,温带和热带成分大致相当;在垂直方向上,药用植物分布格局符合植物垂直分布的Rapoport法则,即药用植物种类丰富度呈现出随着海拔升高先增加后降低的现象;在水平方向上,北部县域的药用植物物种多样性高于南部县域。  相似文献   

17.
佛坪自然保护区蕨类植物地理分布和区系分析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佛坪自然保护区的蕨类植物水平分布与这一地区的森林分布格局是一致的,垂直分布分为4个带谱。该区蕨类植物区系组成共95种,隶属于20科43属。在区系结构上表现出3个特征:①种系密度大,成分多样;②属的地理成分多样,以温带成分为主,兼具热带、亚热带性质;③该区属于“耳蕨—鳞毛蕨植物区系”  相似文献   

18.
通过对香纸沟风景区植物区系的调查、分析,得出香纸沟植物区系的地理成份。除中亚分布式外,其余14个类型都不同程度具有,其中热带、亚热带性质的属共95个,占455%,温带性质的属107个,占512%,反映出香纸沟的热带、亚热带与温带植物区系并重的特点,提出了对香纸沟植物的保护、利用意见。  相似文献   

19.
本研究对广西兴安白石天坑的植物区系特征和植物群落进行调查研究,以探寻植物生物多样性与地理演化、天坑生境的密切关系。结果表明:白石天坑植物有65科117属131种,区系组成中乔木有21种,占总数的16.03%;灌木有28种,占总数的21.37%;藤本植物有13种,占总数的9.92%,草本植物占总数的52.67%。植物区系地理成分科级水平可划分为6个分布类型,主要是世界广布(36.92%)和泛热带分布(32.31%);在属级水平可分为14个分布类型9个变型,热带分布类型有60属,占总属数的51.28%,温带分布类型有37属,占总属数的31.62%。白石天坑植物群落的生物多样性受光照影响较大:天坑底部向洞穴纵深100 m区域,物种分布只有3科3种;向洞穴纵深50 m区域分布11科13种;天坑底部区域分布13科14种;天坑中部植物丰富度较高,为33科44种,天坑外围分布有48科84种。白石天坑植物区系以泛热带成分为主,温带区系为辅,植物区系受中国-日本植物区系的影响更明显。本研究结果丰富了岩溶地区植物区系和生物多样性的研究资料,为以后开展全球气候变化和喀斯特植物生物多样性变化相关性研究奠定基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