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观察总结了三倍体毛白杨的优良特点和生长习性,详细研究报导三倍体毛白杨的嫁接方法和育苗技术,为林业生产和园林绿化提供了技术依据.  相似文献   

2.
段玉忠 《甘肃科技》2007,23(6):214-215,191
文章经过八年多的反复研究,总结出适应本区推广三倍体毛白杨综合配套的实用繁育栽培技术,这在三倍体毛白杨的推广工作中具有较强的可操作性。  相似文献   

3.
最近,“百万吨三倍体毛白杨纸浆原料林产业化集团协作组”在京成立。这标志着我国林纸结合经过多年的磨合后,已经进入了跨越式发展的新时期。据悉,三倍体毛白杨的产业化创造了许多第一:国务院总理首次为林业科研项目作重要批示,三倍体毛白杨获此殊荣;林业部自成立以来,不曾为单一树种的成果召开过全国推广座谈会,而三倍体毛白杨有此幸运。国家林业局主要领导亲自落实,直接推动了产业化的步伐。  相似文献   

4.
针对不同种类速生阔叶材的物理化学组成与化学机械法制浆造纸性能进行研究,分析比较了三种桉木和一种三倍体毛白杨的物理化学性质;在制定的化学预处理条件下,用不同原料进行化学机械法制浆.实验结果表明:随着化学预处理药液用量的增加,磨浆能耗降低,纸浆得率有所降低,纤维束含量降低,纸浆纤维长级分的含量有所增加,纸页的物理性能,例如...  相似文献   

5.
采用木聚糖酶处理纸浆,以降低纸浆中的己烯糖醛酸含量.结果表明,木聚糖酶处理可以降低纸浆中己烯糖醛酸的含量.在木聚糖酶用量为10 U/g时,处理的麦草浆和三倍体毛白杨浆中己烯糖醛酸的含量分别降低了3.46 μmol/g和7.83 μmol/g,桉木浆中己烯糖醛酸含量最大降低量为7.71 μmol/g.当木聚糖酶用量在0~15 U/g时,随着木聚糖酶用量的增加,其处理的麦草浆中的己烯糖醛酸含量逐渐降低;而其处理的三倍体毛白杨浆中的己烯糖醛酸含量先逐渐降低,当酶用量达到10 U/g后,含量基本不再变化.  相似文献   

6.
本文对定西市引种试验的一年半生竹柳材的长势及竹柳材微观构造,材性做了研究。结果表明:试验竹柳在长势方面低于其他地区栽种的竹柳;试验竹柳材的微观构造符合杨柳科柳属木材(Salix spp.)的特征;竹柳材的基本密度为0.291 g/cm~3,接近1年生三倍体毛白杨的基本密度;竹柳材的灰分为0.42%,综纤维素、纤维素和木质素含量分别为73.18%、43.87%、19.16%,接近于三倍体毛白杨的含量。  相似文献   

7.
三倍体毛白杨在我省的引种繁育与推广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对三倍体毛白杨的引种繁育及造林试验,经对速生性、适应性和抗逆性的调查分析,嫁接试验和观测对比,在引进的23个品系中筛选出A128、A129、B302、B304、B1008、H75共6个适应性和抗逆性强,具有明显生长优势和品系,是我省营造速生林及造纸工业用材林基地建设的首选;嫁接方式对嫁接成活率无明显影响,但所选丰木对嫁接成活率影响较大,小美旱杨嫁接亲合力强,成活率高,太青扬、大官杨次之;提出了三倍体毛白杨的推广重点放在我省中、东部地区特别是黄河流域的建议。  相似文献   

8.
毛白杨扦插育苗技术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毛白杨由于根原始体的数量较少及生长抑制物质的存在,造成了硬枝扦插育苗成活率很低.实验采用扦插育苗的方法,系统研究了提高毛白杨成活率的因素.结果表明,树干基部萌生条、种条基部插穗、插穗粗度为1.2 ~2.0cm、长度为10~ 14cm、土壤温度为18 ~ 30℃、土壤含水量为80% - 90%时,能够显著提高毛白杨扦插的成活率;适宜浓度的萘乙酸、吲哚乙酸、赤霉素及生根粉处理均能够极显著提高毛白杨育苗成活率.  相似文献   

9.
采用一种简便有效的染色体制备方法,成功地制作和观察了人工诱导的三倍体虹鳟(Oncorhynchus mykiss)中期染色体.实验结果表明,虹鳟二倍体的核型2n=60,人工诱导的虹鳟有88%的个体为三倍体,核型3n=90,且大部分都为中着丝粒染色体.  相似文献   

10.
针对本科生物教学中开设毛白杨组织培养相关实验,四川大学生物科学实验教学中心进行了一系列的教学研究探索。该文通过优化教学内容、开放式管理、分组活动,增加综合性和设计性实验比例等措施,毛白杨组织培养实验课在小班教学实践中取得了良好的教学效果。实践表明,此实验的开设使学生掌握了植物组织培养技术的基本理论知识和操作技能,增强了学生的学习主动性,培养了其实验设计能力、科研实践能力和自主创新能力。  相似文献   

11.
INTRODUCTIONThe populus tomentosa laboratory of Beijing ForestryUniversity Chinese led by professor Zhu zhiti hassuccessfully cultivated the triploid of populustomentosa which is a fast growing cellulose materialbearing international leading level. The triploid ofpopulus tomentosa has got a popularization in northChina for its excellent features of fast growing,anti-disease and highly active. We have carriedthrough the detailed research on its biology structure, lignin distribution in c…  相似文献   

12.
The technology parameters of P-RC APMP process of the triploid of populus tomentosa and the the comparison of P-RC APMP with one and two stage f pretreatment were investigated in this paper. The results showed that in the chemical pretreatment the s that affected the pulp qualities. The charge of NaOH,y in the first stage of chemical pretreatment,was related to pulp strength. The charge of H2O2 tant pulp.In addition, the ratio of NaOH to H2O2 and the on of chemicals in the first and second stage of impregnation also affected the pulp qualities. The and two-stage P-RC APMP pulp illustrated that the ulp had better brightness and breaking length, lower light scatting coefficient and opacity.  相似文献   

13.
用聚丙烯酰胺等电聚胶电泳分离毛白杨过氧化物酶同工酶,可以克服聚丙烯酰胺凝胶垂直平板电泳的分辨率低、酶易扩散、电泳时间长等缺点。雌株可分离到10~12条电泳区带,雄株仅得到4~5条。电泳时间由原来的7h缩短至4h。另外,雌雄株间的可溶性蛋白质含量、过氧化物酶活性及色谱扫描曲线都有明显的差异。  相似文献   

14.
杨树杂种膜脂脂肪酸组分与抗寒性的关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正>分析了杨树杂种膜脂脂肪酸组分。不同无性系的膜脂脂肪酸配比存在着明显的差异。不饱和/饱和脂肪酸比值反映了膜脂脂肪酸不饱和的高低,与抗寒性成正相关。杨树杂种膜脂脂肪酸的不饱和度是受遗传控制的。以不同产地小叶杨为父本的杂种后代,膜脂脂肪酸不饱和度差异显著,Ⅰ-69杨×山西小叶杨为最高。不饱和的亚油酸(18∶2)与饱和的棕榈酸(16∶0)的比值作为杨树无性系抗寒指标是可行的。  相似文献   

15.
According to the strategy for the development of China paper industry, wood as a pulping material resource will play more and more important roles in the coming years[1,2]. Due to the deficiency in forest resources, the wood harvesting of natural forest has been strictly constraint in China. So the intergradation of aforestation and manufacture of paper products has become an important way to ensure a reliable material resource for China paper industry[1,2,5]. Many fast growing wood projects …  相似文献   

16.
毛白杨无性系同工酶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毛白杨不同无性系同工酶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各无性系间酶活性不尽相同,从部位上看叶部酶活性高于皮部,从同工酶酶带表达上看,差异主要表现在快带区,叶部快带区酶带明显,而小枝和皮部不明显,对生长速度不同的无性系来说,生长速度快的入选无性系A7酶带非常明显,而对照组不具有这条酶条,作为对毛白杨速生无性系早期选择的确认,认为此酶带可作为一项重要的参考指标。  相似文献   

17.
对抗虫、感虫毛白杨无性系叶片、树皮和木质部的总糖、总酚和单宁含量,以及树皮内多酚氧化酶和过氧化物酶的活性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树皮中总糖含量与成虫拒食毛白杨树皮无关,不同抗性水平无性系总糖含量差别不大;总酚和单宁含量是抗性的重要指标;多酚氧化酶活性与抗性紧密相关,过氧化物酶活性在感虫无性系较高,是杨树对虫害的应激反应.  相似文献   

18.
对美洲黑杨×欧美杨F1代13个无性系及亲本1-69杨的一级分枝特性,生长,干形指标分层次进行系统研究。生长和一级分枝特性在无性系间存在较大差异;相关及通径分析结果表明:上层分枝较直立,中下层分枝趋于平展;上,中层分枝较短,较少;下层分枝较长,较多; 上,中层小枝和而下层小枝浓密的尖塔形分枝结构是美洲黑杨×欧美杨F1无性系的理想冠型。综合生长,干形及一级分枝特性可将该批无性系统归为三类。  相似文献   

19.
毛白杨优良无性系木材材性的比较研究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对12年生5个毛白杨优良无性系(另1个作对照)胸高处木材的基本密度和纤维形态进行了测定分析.结果表明:4年生以上毛白杨优良无性系木材材质指标满足造纸要求,适合作纤维原料,并优于对照,可以进行区域推广.  相似文献   

20.
对藏红花苷合成的相关基因进行了初步分离与克隆实验研究,旨在分离与藏红花苷合成相关的特异性表达的cDNA克隆,为进一步从分子水平上研究藏红花素的合成机理奠定基础。实验采用经添加诱导子和合成前体、处于藏红花苷合成状态下的藏红花细胞和未添加诱导子和合成前体、处于生长状态的对照藏红花细胞为材料,采用扣除杂交法成功地分离到6条与藏红花苷合成相关的特异性表达的cDNA克隆。结果表明:其中一条与胡杨中由高盐环境引起的差异表达的一条mRNA的序列有较高的同源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