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81 毫秒
1.
考虑到动脉壁的非均质结构,建立了示踪剂透过动脉壁的分层扩散模型,并得到了解析解,讨论了内膜和介质的扩散阻力对示踪剂跨壁传输的影响,为进一步研究动脉硬化病的成因提供了一个理论根据。  相似文献   

2.
中国大鲵心脏及主动脉干的解剖学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用血管乳胶色素注射法经中国大鲵动脉干注射后,利用实体显微镜及放大镜对其心脏及血管进行观察、测量及绘图.结果表明:中国大鲵心脏位于体正中线,体腔前部,乌喙骨下方.心脏由心房和心室及静脉窦组成,心房位于体中线偏左,近半圆形,心房尖偏向左后方.心房壁很薄(约0.1mm),以房间隔将心房分成前后两个腔,分别为前心房和后心房,前心房大于后心房,房间隔上有孔洞.心室位于体中线偏右,近圆形,心室尖偏向右后方,心室壁较厚(约5—10mm),房室孔处有4个瓣膜.静脉窦位于心脏背面,略呈三角状囊形,壁很薄.主动脉干由动脉圆锥和主动脉弓组成,动脉圆锥位于近心端,稍膨大.主动脉弓位于远心端,分两支,呈Y型.  相似文献   

3.
井间示踪剂测试的数值模拟方法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根据油田实际情况,建立了三维两相(油、水)四组分(油、水、分配性及非分配性示踪剂)的数学模型,并编制成计算机软件.通过对示踪剂产出曲线的数值分析,得到地层中任意时刻的压力及剩余油饱和度分布,进而可对油藏进行精细描述.现场应用实例表明,用数值模拟方法求出的地层参数的精度较为可靠.  相似文献   

4.
井间示踪剂监测技术在油藏非均质性描述中的应用   总被引:14,自引:0,他引:14  
从注水井注入示踪剂段塞,在周围生产井监测示踪剂的产出情况,可用示踪剂浓度随时间变化来表示,称为示踪剂产出曲线。通过对示踪剂产出曲线进行拟合分析,可以对油藏的非均质性进行描述,本文论述了井间示踪剂测试的基本理论、物理模型和计算方法,并进行了实例分析。结果表明,本文所述的物理模型和计算方法可用于示踪剂产出曲线的定量计算,其计算结果可用来分析油藏平面上和纵向上的非均质,为确定调剖剂的类型和用量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5.
井间示踪剂监测技术是从注入井中注入示踪剂段塞,在周围观测井中监测示踪剂产出情况,得到示踪剂产出曲线,通过数值分析,求出油层特性参数。本文介绍了三种不同示踪剂同时在柳10断块沙三5油藏应用的井间监测技术,得到了注入流体的突进速度,监测了油水井井间的连通状况,以及高渗层渗透率分布等,为柳10断块下一步调整方案提供了依据。  相似文献   

6.
井间示踪剂监测技术在油藏非均质性描述中的应用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从注水井注入示踪剂段塞,在周围生产井监测示踪剂的产出情况,可用示踪剂浓度随时间变化来表示,称为示踪剂产出曲线,通过对示踪剂产出曲线进行拟合分析,可以对油藏的非均质性进行描述,本文论述了井间示踪剂测试的基本理论,物理模型和计算方法,并进行了实验分析,结果表明,本文所述的物理模型和计算方法可用于踪剂产出曲线的定量计算,其计算结果可用来分析油藏平面上和纵向上的非均质,为确定调剖剂的类型和用量的定量计算,  相似文献   

7.
基于纤维加强各向异性不可压超弹性复合材料两层厚壁圆筒模型,应用连续介质力学有限变形理论和非线性动力学理论,建立脉动压作用下动脉壁的动力学模型,考虑动脉壁中残余应力、平滑肌主动作用以及纤维分散的影响,通过数值计算得到动脉壁的时程曲线、频谱图、相图和庞加莱截面图及应力分布曲线,利用非线性动力学理论分析了动脉壁的动力学响应特性,讨论了脉动压大小和频率的影响.  相似文献   

8.
蓝马鸡冠状动脉的铸型观察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用血管铸型和组织透明方法观察研究了蓝马鸡(Crossoptilon auritum)心脏左、右冠状动脉的分支分布情况,结果表明,蓝马鸡的心脏由左右冠状动脉营养,左冠状动脉分为前室间隔支、前降支和旋支,前降支又分出动脉圆锥左支,旋支又分出左缘支,前室间隔支分布于室间隔前1/3部,前降支分支分布于左心室前壁、动脉圆锥的左侧部及右心室上部的小部等,旋支分布于左室侧壁、隔壁的部分及左心房等处,右冠状动脉沿途分出后室间隔支、动脉圆锥右支、右室前支及右缘支,后室间隔支分为三支分布于室间隔后2/3部及左右心室的隔壁等,动脉圆锥右支分布于右室前壁的部分及动脉圆锥的右侧部,右室前支分布于右心室前壁的部分。右缘支分布于心右缘壁,心脏的室间隔由前室间隔支和后室间隔支营养,左右冠状动脉在隔面的分布属于右优势型。  相似文献   

9.
模拟高炉冷却壁的实际工作条件,进行1:1高炉铸钢冷却壁的热态实验,获得铸钢冷却壁的温度场分布.考察冷却水进水温度、水速以及炉气温度对铸钢冷却壁温度场的影响,分析了高炉冷却壁破损的主要原因.分析表明,降低水温以及提高冷却水水速都是不经济的.实验结果表明,铸钢冷却壁的性能优于球墨铸铁冷却壁,但与铜冷却壁相比还有较大差距.  相似文献   

10.
通过对火山岩、花岗闪长岩及金矿石的稀土元素组成的研究,探讨了稀土元素作为一种示踪剂在分析成矿物质来源中的应用.矿石的稀土元素组成与火山岩一致,与花岗闪长岩有明显的区别,表明二道沟矿床的成矿物质来源于火山岩系.  相似文献   

11.
弯曲血管可渗透边界条件计算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用数值模拟的方法研究了血管壁为可渗透的情况下弯曲血管的传质问题。在不同的Dean数下,10≤De≤10800,计算了弯曲血管内的二次流、轴向速度场和剪应力沿管壁分布的情况。计算求得了在不同Dean数和Peclet数下,其中10≤De≤2000,1≤Pe≤4,在可渗透边界条件下弯曲血管内的浓度场分布,并分析了诸如壁面剪应力及跨壁流量等参数对传质的影响。计算表明随着Dean数的增加,定常层流开始失稳。血管截面内侧区是浓度分布较高区域,并且随着Dean数和Peclet数的增加,内侧区浓度明显增大。证实了在边界可渗的情况下,大分子更易聚集在弯曲血管内轴向速度较低的低剪切区。这也可解释动脉粥样硬化病灶发生部位多在弯曲血管内侧壁的原因。  相似文献   

12.
在人体正常生理条件下,血管内的扰动将以应力波的形式传播.讨论了大动脉血管壁应力波的传播问题,得到了描述血管壁运动的非线性方程,分析了其线性近似下的色散关系.该非线性方程在低阶近似下演化为KdV方程,这说明在大动脉血管中存在孤立波,最后给出了该孤立波解并讨论了其实际意义.  相似文献   

13.
为探讨半胱氨酸白三烯(CysLT)在慢性肺心病肺动脉高压发病中的作用和评价其受体拮抗剂孟鲁司特对慢性肺心病肺动脉高压的治疗效应。以白三烯受体拮抗剂孟鲁司特对慢性肺心病并肺动脉高压的患者进行治疗.40例患者分为2组:对照组和孟鲁司特治疗组,观察两组治疗前后肺动脉压力,右室肥厚和动脉血氧分压的变化以及血浆中LTC4浓度的变化。超声心动图检测肺动脉压及右心室内径、采用酶免疫法检测血浆中LTC4浓度、血气分析测定PaO2等指标。孟鲁司特治疗组治疗后与治疗前比较PaO2升高、肺动脉压降低;孟鲁司特治疗组治疗后与对照组比较PaO2升高、肺动脉压降低更多(P均〈0.01),而血浆中LTC4浓度与对照组比较无显著性差异(P〉0.05)。因此.白三烯受体拮抗剂孟鲁司特能扩张血管、降低肺动脉压,并使动脉血氧分压上升,对慢性肺心病具有一定治疗作用。  相似文献   

14.
大鸨心脏冠状动脉的铸型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用血管铸型方法对大鸨心脏冠状动脉的分支分布情况进行了详细研究.发现大鸨心脏左、右冠状动脉均开口于同侧主动脉窦内.左冠状动脉先分出前室间隔支,分布于室间隔前1/3部,主干分为旋支和前降支.旋支先分出左心房支,分布于左心房,主干分支分布于左心室的左缘壁和隔壁及右心室隔壁的部分区域;前降支有两支,前支由左冠状动脉主干根部分出,依次分出后室间隔支和动脉圆锥支,主干延续至心尖,其分支分布于左心室壁面和右心室隔面.后室间隔支分布于室间隔后2/3部,动脉圆锥支分布动脉圆锥及肺动脉干;前降支后支分出左缘支后,主干沿锥旁室间沟下行,沿途发出4,5支平行型分支分布于左心室前壁,左缘支沿心左缘走行,分布于左心室侧壁.右冠状动脉分为浅支和深支.浅支分出窦房结支和右心房支,主干延续为右室后支,窦房结支分布于窦房结和升主动脉,右心房支分布于右心房,右室后支分出右缘支沿心右缘走行,分布于右心室侧壁,右室后支主干分布于右心室的隔壁;深支分出主动脉支分布于升主动脉,主干延续为右室前支分布于右心室前壁及心右缘壁.出后室间隔支,主干延续为右室前支,右室前支向前向下延伸,分支分布于右心室前壁和右心室下缘壁.  相似文献   

15.
A theoretical framework of tracer methods for marine sediment dynamics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 《科学通报(英文版)》2000,45(15):1434-1440
A new theoretical framework of tracer methods is proposed in the present contribution, on the basis of mass conservation. This modet is applicable for both artificial and natural tracers. It can be used to calculate the spatial distribution patterns of sediment transport rate, thus providing independent information and verification for the results derived from empirical formulae. For the procedures of the calculation, first, the tracer concentration and topographic maps of two times are obtained. Then, the spatial and temporal changes in the concentration and seabed etevation are calculated, and the boundary conditions required are determined by fietd observations (such as flow and bedform migration measurements). Finally, based upon eqs. (1) and (13), the transport rate is calculated and expressed as a function of the position over the study area. Further, appropriate modifications to the modet may allow the tracer to have different densities and grain size distributions from the bulk sediment.  相似文献   

16.
Triggers, targets and treatments for thrombosis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Mackman N 《Nature》2008,451(7181):914-918
Thrombosis--localized clotting of the blood--can occur in the arterial or the venous circulation and has a major medical impact. Acute arterial thrombosis is the proximal cause of most cases of myocardial infarction (heart attack) and of about 80% of strokes, collectively the most common cause of death in the developed world. Venous thromboembolism is the third leading cause of cardiovascular-associated death. The pathogenic changes that occur in the blood vessel wall and in the blood itself resulting in thrombosis are not fully understood. Understanding these processes is crucial for developing safer and more effective antithrombotic drugs.  相似文献   

17.
脑Willis环循环的血液动力学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建立了一个描述脑循环Willis环血液运动规律的动力学并进一步得到了其状态方程及求解方法,应用该方法不仅可以直接求解定常问题,而且还可以求解不定常问题,该模型不仅反映了脑血管弹性和阻力等动力学参数对脑血流特性的影响,而且还反映了不同病理生理状态下脑血注的代偿功能,最后,通过研究动力学参数变化对输入阻抗的影响发现,一侧颈动脉输入阻抗已不仅和该侧血管力学特性有关,而且还受对侧乃至后循环血管及血流特性的  相似文献   

18.
基于形态学和动态规划的冠状动脉树分割方法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为辅助医生临床诊断,提出了一种冠状动脉血管树的提取方法。提取方法包含基于形态学的冠状动脉路径线提取;基于圆模板的冠状动脉段的区域划分;基于动态规划方法的冠状动脉树边缘提取。该方法可以在无人工干预的情况下自动获取完整、单连通和单像素的冠脉树边缘。实验结果表明,与已有的获取冠状动脉树边缘方法相比较,该方法有很好的准确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