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59 毫秒
1.
从装卸工作是铁路实现跨越式发展的基础、装卸工作是铁路运输生产的重要环节、铁路装卸是铁路运输主业的有力支撑3个方面论述了装卸工作在铁路运输工作中的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2.
胡朋志 《科技信息》2012,(19):140-141,53
在铁路运输整个体系中,装卸机械设施的合理选择与设置,将会很好的发挥装卸机械工作效能,缩短装卸作业时间,节省人工劳动力,从而提高铁路运营效率;同时,装卸机械维修设施的合理配置,为装卸机械设施的无故障运行提供有力保障,也为更好地实现铁路运输装卸机械化起到关键作用。本文结合新建西安铁路集装箱中心站项目,详细分析了怎样优化设计装卸机械及维修设施的合理配置,使得集装箱中心站达到较高的综合机械自动化水平。  相似文献   

3.
货场装卸效率关乎铁路运输及行车组织的正常开展,固定接触网及现有的平移式移动接触网占用线路上方空间,从而限制了大型装卸机械的使用.基于此,文中设计了一种适用于铁路贯通装卸线使用的下沉式移动接触网,该移动接触网能够在工作位时为机车供电,非工作位时将接触悬挂部分移至地面或基坑,释放列车上方装卸空间,提高装卸作业的效率,保证装卸作业安全.现场冷、热滑试验结果表明,该下沉式移动接触网能够在工作位和非工作位之间顺利转换,并保持导高、拉出值、限界在规定范围内.蒙特卡洛仿真实验结果表明,下沉式移动接触网可靠性符合要求.铁路贯通装卸线下沉式移动接触网的推广使用,可以有效解决电气化铁路货场装运难题,节约人力、机力,大幅提高铁路货物运输组织效率.  相似文献   

4.
袁保武 《科技资讯》2006,(30):66-67
装卸机械设备管理是铁路装卸部门管理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其管理工作水平不仅直接关系设备的技术状况和装卸作业质量,关系到企业生产经营目标的实现,而且与安全生产,文明生产有着密切关系。是保证装卸作业质量、作业安全、提高劳动生产率的重要途径。  相似文献   

5.
铁路专用线是指由企业或者其他单位管理的与国家铁路或者其他铁路线路接轨的岔线。目前铁路专用线承担了60%左右的铁路运输装卸工作量,大力发展铁路专用线,挖掘其运输设施潜力,为缓解铁路运输紧张状况起到了重要作用。但要彻底解决目前专用线的管理状况还需要不断的努力,针对专用安全管理的问题,本文提出一些有针对性的措施和建议。  相似文献   

6.
为从源头确保铁路危险货物运输安全,需要加强危险货物运输资质认证与管理工作。通过资质认证,可以有效地防止非法生产、储存、使用危险品的托运人办理铁路运输,防止不符合国家规定的包装、运输工具、装卸设施等进入铁路运输。本文探讨了铁路危险货物托运人、铁路进出口危险货物运输代理人、铁路危险货物运输专项工作单位的资质认证条件和业务范围,分析了铁道部、铁路局对资质认证工作的管理和责任。  相似文献   

7.
为了切实满足国民经济快速发展对铁路运输的迫切需求,广州铁路(集团)公司全面推进电气化铁路复线、既有线扩能改造、客运专线、高速铁路、地方工程等邻近铁路营业线施工建设。此类施工由于大型施工机械、群体集中作业、点多线长等原因,对铁路运输安全和施工安全构成威胁。近几年,邻近铁路营业线施工引发了多起铁路行车事故、故障,严重干扰了铁路运输正常秩序。本文通  相似文献   

8.
韩瑛 《甘肃科技》2014,(8):68-70,134
主要依托武威煤炭集疏运中心进行问题研究。通过对新疆煤炭的东运需求的研究,结合现有铁路路网及地方城市规划,建设煤炭集疏运中心站,解决煤炭东运拆解、组合引起的铁路运输与煤炭物流运输的疏解难题。论述了武威煤炭集疏运中心与国铁空、重车拆解、组合、发送作业与站内煤炭装卸作业的综合疏解问题。  相似文献   

9.
通过分析铁路货车原有吊装方法和缺点,根据铁路货车的结构特点,设计了一种新型吊装铁路货车用易装拆的固定装置,并对其方案及特点进行了阐述。它的研制,不仅能提高装卸铁路货车能力,缓解作业场地紧张的状况,充分满足用户对铁路货车质量要求高、装卸效率高等要求,还具有操作轻便安全、劳动条件好等特点。  相似文献   

10.
张冰 《科技信息》2011,(21):370-371
总结了中国平煤神马集团铁路运输处在矿区铁路技术改造中快速更换道岔的作业经验,介绍了利用封闭点进行快速更换整组道岔的方法,压缩了施工要点时间,安全高效,降低了对铁路运输的影响。  相似文献   

11.
伴随社会的全面发展,铁路运输事业发展迅速,在社会生产与生活中扮演着越来越重要的角色,这对工务段现场作业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而在现场作业中安全管理是非常重要的环节,如何采取科学方法、整合现代技术提高安全管理水平已经成为集中关注的问题。本文以铁路工务系统现场作业安全管理为研究视角,从现场作业安全管理的以及现状出发,探讨进一步提高铁路工务系统现场作业安全管理的方法。希望为相关工作的开展带去参考与借鉴。  相似文献   

12.
仝富彬 《科技资讯》2007,(20):46-46
西安车务段装卸公司是西安铁路局装卸总公司下属公司。管内铁路装卸作业点有铁路陇海线、宁西线、西康线和西安局北环线的华山、渭南、商洛、西安北环等十多个车站装卸队伍。拥有大型龙门起重机、装载机、汽车吊、小型叉车等装卸机械,固定资产总值达1100余万元。担负着陕西、山西、河南省以及公司周遍地区的货物到发、中转装卸任务,装卸作业机械化程度较高,机械化比重达70%以上。随着改革开放和国民经济的快速发展,铁路要实现跨越式发展的宏伟目标目标,货物到发、中转装卸作业量逐年增加,对装卸机械质量和提高装卸作业效率的要求也越来越高。近年来,由于老、旧设备多,故障频繁,装卸机械故障停修与运输生产紧张的矛盾日益突出,装卸设备、人员素质、装卸组织与装卸作业发展的要求很大程度上不相适应。  相似文献   

13.
高崎站20/10T双梁箱型门式起重机(以下简称门吊),跨度18m,有效悬臂7.2m,工作级别为重级(U6),工作环境:露天,1985年由三明铁路装卸机械厂制造的。参与高崎站2道货场繁忙的装卸作业至今,累计到2010年10月已完成装卸作业5813568吨,成为保证高崎站铁路运输畅通,加快货物周转不可缺少的设备。因属超龄逾期服役设备(门吊使用期限为19年),为确保这台门吊以最大的潜能,并安全地为高崎站装卸作业服务,分别于2006年7月、2010年5月采用动态数据采集分析仪,对这台门吊的技术状态作检测,本文针对两次检测的情况作具体的阐述分析,并提出看法与对策,以供探讨。  相似文献   

14.
杨锦峰 《科技资讯》2012,(8):109-110
接触网作业车是铁路接触网铺网架设和维修施工不可缺少的专用设备,其运行直接关系着铁路运输生产安全。随着大准铁路跨越式发展,各种类型接触网作业车上线运行作业更加频繁,其运行安全显得尤为重要。本文从分析现有接触网作业车的车载行车安全设备出发,系统地分析接触网作业车的行车安全需要,通过对接触网作业车使用现状进行分析,对安全控制的方法提出建议。  相似文献   

15.
郑树立 《科技资讯》2014,(27):105-105
邻近营业线施工是指在营业线两侧一定范围内,新建铁路工程、既有线改造工程及地方工程等影响或可能影响铁路营业线设备稳定、使用和行车安全的施工作业。随着铁路建设规模不断扩大及地方涉及铁路投资建设逐年增加,因施工中造成的行车事故比率在70%以上,因此,施工中发生的问题是铁路运输安全的最大隐患。强化施工安全管理确保既有线行车安全稳定,是铁路建设项目管理部门对施工工程安全管理常抓不懈的内容。  相似文献   

16.
盛莉 《科技资讯》2008,(31):108-108
铁路运输永恒的主题是安全生产,安全生产的关键就是确保设备和人身安全。线路轨道是铁路运输的基础,尤其是重载铁路线路,搞好线路设备的维修养护工作,为铁路运输安全畅通夯实基础,也确保了铁路运输的安全。  相似文献   

17.
列车的平稳、安全运行是铁路运输的基本要求,列车的舒适、高速、重载是铁路发展对铁路技术装备提出的更高要求,为铁路运输提供优良的技术装备是铁路工务部门的基本职责。线路晃车轻则影响乘客的舒适度,重则危及线路行车安全,从而直接降低了铁路运输的质量,也影响到铁路运输的效益。本文针对线路晃车病害整治中一些做法进行了探讨研究,为提高铁路线路养护维修质量提供了预防及整治方法。  相似文献   

18.
郭磊 《当代地方科技》2012,(20):108-108
驼峰调车工作是铁路运输生产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实现列车编组计划、列车运行图、加速车辆周转、完成运输生产任务的重要环节。驼峰调车作业为编组、区段站高效解体、编组车列的重要手段,而驼峰调车作业也是铁路安全关注的重点、难点。  相似文献   

19.
薛相其  张又伟 《科技信息》2007,(1):49-49,35
本文对铁路运输车站作业管理系统进行了分析研究,详细设计和实现了铁路车站作业信息管理系统,方便管理人员对车站作业信息进行管理,提高了车站作业信息管理的效率。  相似文献   

20.
80年代起,经大力倡导,我国组织的铁路专用线共用取得了普遍开展和较快发展,目前全国各省市、已普遍开展,铁路专用线共用工作,据不完全统计,全国铁路专用线逾万条,近三万公里,承担了60%左右的铁路运输装卸工作量,大力开展铁路专用线共用,挖掘其运输设施潜力,已为缓解铁路运输紧张状况,适应国民经济发展发挥了重要作用,但是。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和改革的深入,铁路专用线共用工作面临新的形势,出现一些新的情况,如何认识和评价铁路专用线共用工作,处理和解决新情况、新问题,近一步推动铁路专用线共用工作健康发展使之继续发挥在国民经济中的作用,是本文的宗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