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以偶氮二异丁腈(AIBN)为引发剂,采用溶液聚合法合成了N-(α-甲基-丁酯基)-马来酰亚胺与苯乙烯交替共聚物.用紫外(UV)、核磁共振(NMR)两种方法验证了电荷转移络合物(CTC)的形成.确定了其组成,得到了络合平衡常数.通过单体全程配比对共聚速率的影响及共聚物组成进一步证实了其聚合机理为自由-络合机理.  相似文献   

2.
研究了氘代氯仿中N-丁基马来酰亚胺(NBMI和苯乙烯(St)的络合性能,以十二烷基硫酸钠和正戊醇为复合乳化剂,配制了含有NBMI和St的O/W微乳液。用过硫酸钾引发该体系进行微乳液共聚合,考察了聚合温度、单体配比对共聚合的影响,并对共聚机理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N-丁基马来酰亚胺/苯乙烯微乳液共聚合是按照自由-络合机理进行的,在共聚合过程中,既有自由单体参与,又有电荷转移络合物(CTC)参与。  相似文献   

3.
N—芳基马来酰亚胺的合成与表征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在乙酸酐、三乙胺、硫酸镍的作用下,以马来酸酐和芳胺为原料,在较低的温度下,合成了N芳基马来酰亚胺.同时,对所合成的两种化合物进行了表征.  相似文献   

4.
报道了多取代乙烷类C—C键引发剂在乙烯类单体聚合反应中形成超高分子量聚合物的反应特性,以及与过氧键、偶氮键引发剂聚合性能的差别,其聚反应结果。  相似文献   

5.
以偶氮二异丁腈为引发剂,采用溶液聚合法首次合成了NBMI-co-DCPD共聚物,用IR、DSC和TGA对共聚物进行了表征,结果表明:该共聚物具有较高的玻璃化转变温度、耐热性能良好。  相似文献   

6.
实验采用自由基溶液聚合的方法,研究了聚合过程中诸反应条件对合成C9-AM水溶性石油树脂反应的影响.并确定了反应过程中温度、引发剂浓度、单体浓度与反应初速度的关系.  相似文献   

7.
以甲苯为溶剂,过氧化二苯甲酰(BPO)为引发剂,通过自由基聚合,对PP进行氯化改性;研究了不同反应温度、反应时间、PP的浓度、BPO浓度以及氯气流动速率等因素对氯化度的影响,采用FTIR对产品结构进行了表征.分析了PP氯化机理.试验结果表明较佳的工艺条件为:反应温度t=90℃,反应时间t=180 min,引发剂浓度m(BPO)=0.4%,PP浓度βPP=0.08 kg/m3,氯气流动速率r(Cl2)=180 mL.min-1.  相似文献   

8.
研究了苯乙烯和丙烯酸乙酯作为固相微萃取吸附质的合成工艺 .采用自由基溶液聚合反应 ,以甲苯、乙酸乙酯为混合溶剂 ,以过氧化苯甲酰为引发剂 ,在一定温度下进行苯乙烯和丙烯酸乙酯的聚合 .较佳的聚合条件是苯乙烯与丙烯酸乙酯单体配比为 1∶1 ;溶剂用量 1 4mL ;反应温度 95℃ ;引发剂质量百分数 0 .3% ;反应时间 1 0h .利用红外光谱对聚合物的单体比进行分析 .该聚合物作为固相微萃取涂层对卤代芳烃有良好的萃取、分离效果 .  相似文献   

9.
对甲基丙烯酸羟丙酯(HPMA)/N-(11-羧基十一烷基)马来酰亚胺(CUMI)自由基共聚合体系进行研究,考察了共聚单体组成对共聚合反应转化率、共聚合初始反应速率、共聚物组成及分子量的影响.发现HPMA和CUMI共聚合体系可以在较宽的单体组成范围内得到交替共聚物;且当单体组成(HPMA/CUMI)的摩尔比为5/5时,共聚合初始反应速率最大.共聚单体对HPMA(M1)/CUMI(M2)在甲苯中的竞聚率分别为r1=0.01,r2=0.10.此外,采用1H NMR对共聚物进行了表征.  相似文献   

10.
实验采用自由基溶液聚合的方法,研究了聚合过程中诸反应条件对合成C9-AM水溶性石油树脂反应的影响,并确定了反应过程中温度、引发剂浓度、单体浓度与反应初速度的关系。  相似文献   

11.
为得到稳定和高浓度的聚醋酸乙烯酯乳液,考察了在间歇式生产方式中采取乳液聚合所涉及的物料配比、聚合引发剂用量、反应温度和搅拌速率等操作条件,并提出了在实际生产过程中常见问题的解决方法。  相似文献   

12.
醋酸乙烯酯—马来酸酐自由基溶液交替共聚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以过氧化苯甲酰为引发剂、甲苯作溶剂成功制备了醋酸乙烯酯马来酸酐交替共聚物,并对其宏观动力学进行了讨论.聚合物结构用红外光谱表征.此研究可为聚乙烯醇系分散剂、乳化剂、粘接剂、阻垢剂提供实验数据.  相似文献   

13.
以水为介质,MMA单体在一定条件下,通过原位聚合使镉系颜料微胶囊化,制得超浓缩色母粒.研究了不同温度、不同气氛、不同引发剂及投加量对单体转化率的影响,并对反应机理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14.
报道了多取代乙烷类C-C键引发剂在乙烯类单体聚合反应中形成超高分子量聚合物的反应特性,以及与过氧键、偶氮键引发剂聚合性能的差别,其聚反应结果。  相似文献   

15.
本文以对硝基笨磷酸胆碱为底物,以pH=7.4的N—2—羟乙基哌嗪—N—2—乙磺酸作为缓冲溶液,用此种改进的方法对国内外学者尚未研究清楚的某些金属离子存在对磷脂酶C活性影响进行测定。实验结果表明,Cr~(8+)在一定浓度范围内可抑制磷脂酶C活性;As~(3+)、Se~(4+)可抑制磷脂酶C活性,且随溶液中离子浓度增大抑制作用增强。本文就这一部分研究结果作一报导。  相似文献   

16.
以生产香兰素的主要副产物对-氨基二甲苯胺为原料,通过缩合、环化等反应,合成了标题化合物,总收率大于75%。并用元素分析、色谱-质谱联用、红外光谱以及^1H NMR谱等观测手段,对合成化合物进行表征。  相似文献   

17.
用现场紫外-可见光谱电化学以及热电化学方法研究了在不同的pH下中性红的电聚合过程.实验表明,聚合前的电引发作用是产生阳离子自由基,该阳离子自由基与中性红或另外一个阳离子自由基反应生成中性红低聚合物.中性红低聚合物能在较低的电位下氧化成相应的阳离子自由基,并进一步与中性红或另外一个阳离子自由基反应生成更大分子量的中性红聚合物.因此聚合前的电引发有利于中性红单体在较低电位区间的电聚合并获得好的聚中性红膜.  相似文献   

18.
以SDS为乳化剂 ,配制了SDS/NBMI/H2 O三组分O/W微乳液 .用过硫酸钾引发该体系进行聚合 ,记录聚合速率随转化率的变化 ,研究了聚合动力学 ,并探讨了微乳液聚合机理  相似文献   

19.
以苯乙烯、甲基丙烯酸甲酯为单体,二乙烯基苯为交联剂,偶氮二异丁腈为引发剂,在乙腈溶剂中采用回流沉淀法制备单分散的聚苯乙烯-二乙烯基苯-甲基丙烯酸甲酯微球.考察单体体积分数、引发剂用量、交联剂体积分数以及反应时间对聚合物微球粒径大小及形貌的影响.采用红外光谱和扫描电镜对微球官能团种类、形貌及粒径大小进行了表征,确定了合成微球的最佳条件.以聚苯乙烯-二乙烯基苯-甲基丙烯酸甲酯微球为固相萃取填料,对茶叶中的甲氰菊酯进行吸附,利用超高效液相色谱对其含量进行测定.在质量浓度为0.05~5 mg/mL范围内,甲氰菊酯的峰面积与质量浓度呈良好的线性关系,相关系数(R~2)为0.999 9;检出限为0.05 mg/L.  相似文献   

20.
本文就表面活性剂兰113A(单丁二酰亚胺)兼有载体功能的特点,对其影响乳状液膜提金的若干因素进行了探讨,发现酸度增加,不利于金的提取,而稀释剂1,2-二氯乙烷加入有机膜相中,提取率及内相金浓度随1,2-二氯乙烷浓度的增加而增大,当有机膜相中1,2-二氯化烷为6%时,内相可得到360μgAu/ml。外相金浓度则由原来的100μg/ml下降到5.8μg/ml。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