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18 毫秒
1.
为提高多媒体DS-CDMA系统的中断率性能,提出了一种改进的功率控制方案.该方案根据多媒体DS-CDMA系统中不同业务具有不同数据速率、误码率门限和处理增益的特点,对不同的业务使用不同的基站接收功率.根据方案所确定的基站接收功率,进而控制用户终端的发射功率.此功率控制方法可使多媒体DS-CDMA系统在不增加系统总发射功率的同时,大大提高系统的中断率性能.分析表明,在固定中断率门限的条件下,中断率性能的提高直接意味着DS-CDMA系统容量的提高.  相似文献   

2.
应用STEP实现机械CAD/CAM集成的研究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CAD/CAPP/CAM集成的关键是建立统一的产品信息模型。STEP标准提供了产品生命周期的数据表示与交换机制。该文根据AP214中对特征信息的规定所建系统,针对应用的需求及实现的复杂性,建立特征的应用解释模型,形成本系统的应用协议(AP)。该应用协议是ISO-10303AP214的子集,通过ST-Developer的EXPRESS语言编译器生成数据字典,CAD系统根据应用协议生成面向加工的零件特征模型;CAPP采用派生式生成工艺规程;CAM根据CAD提供的特征模型和工艺规程生成刀位文件;CAM-POST根据刀位文件生成NC代码。CAD,CAPP,CAM均由系统开发的API/SDAI进行前/后处理,并通过ST-Devel-oper实现产品数据的交换与共享,达到CAD/CAPP/CAM集成。  相似文献   

3.
提出了一种基于CORBA的分布式SDH网络管理结构,其中,引擎的概念在分布式异构环境下继承和发展了SMN的分层管理思想和组织模型,由它所构成的引擎组在CORBA服务和扩展服务支持下,能很好地完成SMN的各层管理功能,新的网络管理结构还了网关模块,以实现与采用CMP协议或SNMP协议的SMN系统互连。  相似文献   

4.
分布式多媒体信息点播系统(DMIoDS)要求其多媒体存储服务器能够同时为大量的客户提供实时的信息服务,为了保证每个客户的QoS要求,系统必须提供接纳控制机制以限制客户的数量.首先从理论上描述了一种适合于DMIoDS中多媒体存储服务器的统计型接纳控制算法SACA,并对统计过程中产生的可弃帧的分配问题进行了深入的研究,提出了可丢弃帧分配的数学模型,保证了每个客户的基本QoS要求,为DMIoDS系统的设计提供了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5.
分布式多媒体信息点播系统(DMIoDS)要求其多媒体存储服务器能够同时为大量的客户提供实时的信息服务,为了保证上客户的QoS要求,系统必须提供接纳控制机制以限制客户的数量,首先从理论上描述了一种适合于DMIoDS中多媒体存储服务器的统计型接纳控制算法SACA,并对统计过程中产生的可弃帧的分配问题进行了深入的研究,提出了可丢弃帧分配的数字模型,保证了每个客户的基本QoS要求,为DMIoDS系统的设计  相似文献   

6.
光纤工业专用网中站管理的实现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扩展的光纤分布数据接口(FDDI-Ⅱ)是一种可同时传输数据、语音及图像的多媒体高速网络。经过适当简化,可构成专用的光纤工业网(FIN)。本文基于FDDI-Ⅱ对各子层(MAC,HRC,PHY,PMD)的标准,通过总结和分析现已公布的FDDI及部分FDDI-Ⅱ标准,明确了SMT的功能,提出并设计了适用于FIN的带有微处理器的智能型网络适配器。选用嵌入式芯片386EX作为微处理器,设计并制作了独立的智能  相似文献   

7.
HFC网络上行通信的S—CDMA方案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针对HFC网络上行信道的噪声和干扰特性,论述一种基于S-CDMA(同步码分布多址)技术的上行信道传输方案。对S-CDMA的特点和系统的组成进行了 入地探讨,并详细分析了系统在实现时的关键技术存在的一些问题。  相似文献   

8.
本文讨论了一个宽带光纤综合业务网及结点的设计,该光纤网使用ATM技术和修改的DQDB协议,在M-DQDB中使用全分组交换方式,信元的结构与B-ISDN相符,提高了与B-ISDN的兼容性。作为骨干网的数据速率为155.520Mb/s。  相似文献   

9.
介绍一种用VB5.0开发的基于XMODEM的协议,通过电话网进行远程发送,接收数据的软件设计方法,并简要介绍了MCS-51单片机与MODEM之间的接口。  相似文献   

10.
本文对CIM-MIS中的销售信息管理与决策子系统CIM-SIMDS进行了研究,在对SIMDS的开发目标,可行性及功能等方面进行分析后,提出了CIM-SIMDS的总体框架,并利用有关开发工具实现了SIMDS。  相似文献   

11.
基于短距离无线射频通信技术和WIFI网络通信技术,设计了一款家用照明线路无线集散控制系统.通过CC1010无线单片机组建了控灯节点与网关节点的星形无线控制网络,控灯节点以继电器隔离控制方式接入照明线路.并以串口WIFI网块实现了CC1010网关节点与PC终端的组网.在VB6.0环境下,基于WINSOCKET控件编写了基于TCP协议的客户端测试程序.  相似文献   

12.
基于802.1x的认证技术在校园网中的应用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IEEE802.1x是基于端口的访问控制协议,802.1x的体系结构由申请者系统(Supplicant System)、认证者系统(Authenticator System)、认证服务器(Authentication Server)三部分组成,采用“可控端口”和“不可控端口”的逻辑功能,实现了认证与业务的分离,保证了网络传输的效率。结合本校校园网的实际情况,提出了在校园网改造中使用802.1x作为接入认证协议的网络拓扑方案。针对校园网中未授权用户盗用校园网资源的现象,分析了合法用户私自设置代理服务器或提供NAT服务的代理行为。根据代理服务器和NAT的工作原理提出了检测用户代理行为的途径,设计和实现了能够检测用户代理行为的802.1x客户端程序。  相似文献   

13.
Web Service应用程序插件结合了Web Service与互操作两种技术思想.根据业务功能创建一个应用程序,将其编译为一个DLL类库,通过Web Service将其发布.再创建一个Windows客户程序,作为Web Service的入口.利用下载到本地的DLL文件和XML副本中的数据,客户就能在无法使用网络或数据库时实现本地数据操作.  相似文献   

14.
研究了IETF关于NGN网络中会话业务穿透NAT技术的各种草案,结合网络的实际情况,对目前SIP业务开展可以使用的几种NAT穿越技术和方案进行了比较,提出了一种结合SIP协议扩展和MIDCOM协议构架的方法,解决了由于传统NAT/FW设备不支持SIP协议,而造成的私网内SIP终端同Internet上的SIP终端之间业务无法互通问题.通过用SIP信令建立的语音会话仿真表明,该方法具有可行性和有效性.  相似文献   

15.
口令认证密钥交换协议能使共享低熵的通信方在开放的网络中建立安全的会话密钥,基于Gorce-Katz框架提出了基于格的两方口令认证密钥交换(password-based authenticated key exchange,2PAKE)协议,协议采用具有近似平滑投射哈希函数(approximate smooth projective Hash,ASPH)性质的选择明文攻击(chosen plaintext attack, CPA)安全的和带有标签的选择密文攻击(chosen ciphertext attack, CCA)安全的密码体制,利用平滑投射函数的纠错性生成随机参数,通过伪随机函数计算会话密钥;与同类协议相比,该方案降低客户端密钥长度,减少服务器端投射密钥的生成次数,具有较高的效率以及完美前向安全性,在抵抗量子攻击的同时可实现显式双向认证。  相似文献   

16.
随着ATM技术和信源编码技术的成熟,使得视听业务的广泛应用成为可能。主要讨论了恒定比特率或可变比特率的MPEG-2网络上的传输而引出的适配层的选择、MPGE-2帧的封装、ATM业务类型的选择以及时延与抖动的控制,接受方如何恢复时钟与实现帧同步等问题。  相似文献   

17.
地学数据共享网络中的元数据扩展和互操作技术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利用元数据技术整合分散的数据资源,并借助网络提供共享服务已成为当前数据交换中心的主导模式.这一模式隐含了3个潜在的缺陷,元数据的可扩展性和互操作性是其在数据共享网络中应用的关键.针对地学数据共享网络,建立了元数据的扩展模式,并依此构建多学科元数据扩展体系;分5个方面分析了元数据互操作技术(核心元数据互操作、元数据映射、RDF技术框架、基于协议层的互操作和Web Service互操作).结合元数据分布查询服务(SRW)介绍了基于ZING标准的元数据互操作的开发应用实例.  相似文献   

18.
理想的视频服务是将视频嵌入在网页中,一旦服务器收到用户的服务请求,便使用流传输的方式迅速即时传送,保证客户端能实时收看。当前大量视频流编码和伪流编码技术,仅能在局域网或企业内部网中运行时获得良好的性能,MPEG4 对视频可伸缩性编码可以解决网络中存在的多样性问题。  相似文献   

19.
802.1x认证技术分析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IEEE 802.1x协议是目前业界最新的认证协议,802.1x认证基于逻辑端口把认证流和业务流进行分离。认证系统的端口分成两个逻辑端口:可控端口和非可控端口。可控端口传送业务报文,非可控端口只能传送认证协议报文。它通过认证前后打开/关闭可控端口来实现对用户接入的控制,从而实现对用户的物理端口的认证和控制。  相似文献   

20.
介绍了IPTV机顶盒在业务能力、功能描述、媒体处理功能、交互功能,管理功能,通信协议各方面的技术要求,研究并实现了基于ADM8668+T1 DM642硬件平台的机项盒,并在IP的网络条件下,经过测试,该系统可以支持MPEG2-PS MPEG2-TS8Mbps的流媒体,并与Server具有良好的交互性,基本上达到了IPTv机顶盒技术标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