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25 毫秒
1.
针对气垫导轨装置的重要参数--气垫厚度进行测定分析,利用光杠杆系统测量微小长度变化的方法,测量滑块和气垫导轨之间的空气膜厚度,并对可能产生的测量误差进行分析、讨论;测量结果显示:在通常情况下其厚度大致在150um左右,与相关的技术指标相符.  相似文献   

2.
提出了利用3个结构相同的激光三角测量模块,结合三同步驱动技术,通过保证上、下激光三角测量模块得到的厚度数据与第3路厚度补偿数据的同步来提高精度的方法.最后,采用统计上、下界法通过随机测试数据对测量系统的收敛性进行了分析.实验结果表明,该方法能够有效提高在线厚度测量精度.  相似文献   

3.
为解决黄河冰层厚度测量的误差大、精度低等问题,设计了一套针对黄河冰情特点的钻式冰层厚度自动测量系统,并研究了基于径向基神经网络的非线性数据融合处理技术.该测量系统首先通过电机(或破冰机)推动钻头在冰上钻孔,用压力传感器来判断钻孔动作的开始和停止;同时用钻头来带动编码器旋转,进行脉冲计数;当钻孔动作结束后,用钻头钻行速度和启停时间来计算冰层厚度,同时也通过编码器脉冲计数值来计算冰层厚度;最后以高斯基函数建立二元径向基的数学模型,将启停时间和脉冲计数值进行融合处理,得出冰厚测量结果.测量结果可在现场显示,也可通过GPRS无线传输到观测站.该测量系统不仅减少了人工操作带来的误差,而且克服了黄河水中杂质多、含沙量大等因素的影响,提高了系统的测量精度和稳定性,较适合在黄河及黄河流域库区冰厚测量进行推广使用.  相似文献   

4.
朱金枝  裴立明  刘媛媛 《科技资讯》2013,(8):106-106,108
为了使复合板材厚度在线检测系统适应非平稳传动板材的测量,同时,避免测量系统对板材表面造成划痕,对板材厚度在线测量系统进行了结构优化设计研究。轴承支撑结构提高了系统结构的稳定性,滚动测头的结构减小了测头与板材表面的摩擦力及粘滞作用,保证测头在不划伤板材表面的前提下对板材进行厚度测量。对测量系统进行了大量的重复实验及生产实践,实验及生产实践表明,系统具有良好的稳定性及可靠性,系统分辨率可达到1,系统精度为10。  相似文献   

5.
为实时精确测量原油储罐液位及油水界面高度、计算集输站库原油库存量、达到原油收发计量误差小于0.35%的国家标准,设计了基于磁致伸缩液位计的集输站库原油精密盘库计量系统.系统采用三浮子法测量油水过渡带厚度,根据油水过渡带含水率随厚度的变化计算储油罐原油净油量,克服了常规测量方法由于油水过渡带厚度变化带来的测量误差;同时,为提高油罐盘库的测量精度,对罐内原油密度变化进行了补偿.系统综合误差小于0.2%,满足油田盘库计量精度的要求.  相似文献   

6.
介绍了用特征X射线自动测试纸张厚度的计算机测量系统的基本构成、系统功能.并用C++builder设计了软件系统.系统读取硬件传送过来的计数值,应用最小二乘法拟合,计算出物质厚度的变化情况以及进行一系列数据处理等.  相似文献   

7.
针对所研制的海面溢油油膜厚度测量传感器的测量范围和精度进行了研究.在分析基于垂直入射差分激光三角法油膜厚度测量原理的基础上,分别采用厚度0.1,mm的塞尺和10,mm的陶瓷量块对传感器的测量上下限进行了验证,并采用厚度为1~10,mm的0级陶瓷量块对传感器进行了精度测量和分析.结果表明,所研制的油膜厚度测量传感器的范围为0.1~10,mm,测量相对误差小于1%.  相似文献   

8.
波片厚度的双光路对比测量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介绍了一种测量波片厚度的新方法.根据偏振光干涉的理论分析,推导出了计算波片厚度的解析式.在此基础上,设计、建立了一套双光路对比测试光强的实验系统.利用该实验系统对含有待测石英薄片的光路进行多次测量,将实验数据用推导出的波片厚度计算公式处理,得到了待测薄片的厚度.  相似文献   

9.
在光散射颗粒测量中,逆向傅里叶变换技术具有测量下限小和对透镜口径要求低等优点,其缺点是要求满足光束近轴和窄测量区条件.为了实现逆向傅里叶变换技术在在线中应用,提出了一种光线传输计算模型,即在不同的测量区厚度和光束张角情况下计算探测器上散射光信号分布,并与常规的傅里叶变换系统比较,研究测量区厚度和光束张角等因素对逆向傅里叶变换技术光散射信号的影响.数值计算表明,逆向傅里叶变换系统中的信号分布与测量区厚度、等效焦距和入射汇聚光束张角的选择密切相关.所提出的光线传输计算模型可为逆向傅里叶变换系统的在线测量应用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0.
吕剑 《科技资讯》2013,(25):114-114
为了提高镀锌产品质量及降低生产成本,锌层厚度在线测量技术在近年来得到了快速的发展.首钢京唐公司两条热镀锌机组使用了目前钢铁行业中最先进的镀层厚度测量系统,即X射线荧光冷态镀层测厚仪测量系统.可以使用X射线荧光测量法来稳定快速的测量带钢表面的镀层厚度,这样冷轧镀锌处理线所要求的高速和自动化生产均可得到充分满足,所以该方法不仅在我厂还在国内外个大钢厂的冷轧镀锌处理线上得到了广泛的应用.以首钢京唐公司热镀锌机组的安装调试及其实际应用为例,通过将X射线荧光测量技术的原理和处理线处的造型以及最佳安装位置等相结合进行分析,对X射线荧光测量技术进行一个较为全面的工程应用的介绍.  相似文献   

11.
MCGS组态软件在控制实验室建设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简要介绍了MCGS组态软件及其在过程装备与控制实验室建设中的应用,阐明了利用MCGS组态软件进行监控软件开发的基本过程.实践证明,系统具有界面友好、易于操作、运行可靠、便于升级扩充等特点.  相似文献   

12.
根据工业应用中设备与系统的特点,分析组态软件的基本逻辑结构及功能,针对组态软件监控系统数据处理过程中的核心问题,提出了一种基于数据驱动机制的数据服务模型.该模型采用了基于数据驱动的交换式处理结构,以组件化的设计方式,实现了组态监控系统中数据的获取、处理以及分发等功能,系统结构灵活,可扩展性好.  相似文献   

13.
宇文慧彪  杜亚玲 《山西科技》2012,(5):100-101,110
为解决煤矿井下排水系统远程监测与控制问题,提出采用组态软件解决的方法。分析了Intouch组态技术以及PLC的硬件配置,通过以太网的组态设置完成通信配置,并实现了水位监控组态软件的设计,研究表明该方案提高了系统的可靠性。  相似文献   

14.
基于组态软件的GPRS通信数据采集系统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提出了基于组态软件的GPRS通信应急电源数据采集系统.对GPRS通信技术和力控组态软件进行了分析,并阐述了利用力控组态软件、GPRS组件和IO驱动开发包所开发的数据采集系统的原理.  相似文献   

15.
传统的图形显示界面,一般通过程序直接绘制到显示屏,逻辑组态程序与实现程序实现耦合度高,如果需要修改界面,则需通过修改大量代码来实现,这样导致程序复杂,重复性劳动多,开发周期长,不利于核电领域图形组态软件的开发;基于计算机监控系统的图形组态软件虽然可通过图形化编程方便的获取和修改显示界面,但由于计算机监控系统功耗高、体积大,在某些环境中有所限制,为了解决这些问题,将图形组态软件在计算机中设计好的图形界面编译成BIN文件,把BIN文件下装到存储器件中,并通过MCU(micro controller unit)完成图形界面需要完成的底层功能,降低模块间的耦合性,利用了计算机界面开发的优势,避免了直接使用计算机监控系统带来的功耗高体积大等问题.  相似文献   

16.
真空高压气淬技术在热处理行业有着广泛的应用,控制系统的设计对真空高压气淬炉的安全、可靠、稳定运行有着重要的影响。介绍了基于工业控制计算机、工业组态软件、智能仪表和PLC的真空高压气淬炉电气控制系统的硬件构成及软件控制思路,阐述了组态软件在工业控制领域的具体应用,提出了电气设计的思路及方法。  相似文献   

17.
基于可编程控制器和组态技术,采用梯形图语言编程对异步电机进行控制以及MCGS组态软件进行组态设计,实现了对电机当前运行状态的监控;介绍了基于MCGS组态软件与欧姆龙公司CQM1H系列可编程序控制器的异步电动机综合实验系统的设计及组态过程.对系统的硬件结构和软件结构进行了详细的说明,设计了控制系统的动态监控画面;在MCGS和PLC串行通信的基础上,通过计算机控制PLC实现了对异步电动机的控制.  相似文献   

18.
THJ-2型高级过程控制实验系统的组态研究与开发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基于学校教改课题“控制工程综合实验系统的开发与教学研究”的实际要求,对THJ-2型高级过程控制实验系统进行了控制组态及软件开发工作.针对该实验系统使用中存在的问题,在THJ-2型实验系统的原理及硬件基础上,基于MCGS工程组态软件的主要功能及组态方法,开发了监控软件的用户界面、组态设备、数据库、组态主控窗口和组态运行策略等;基于第三方软件VB6.0编程开发了实验报告输出系统.实验装置的监控软件直观、方便,可根据用户的实际情况保存实验数据,进行处理,生成实验报告单,达到了课题的要求,填补了原来该实验系统不能进行数据输出的空白,完善了实验系统的功能,该成果已经应用到实验课程中.  相似文献   

19.
根据数字化校园管理服务应用领域软件共通需要,结合服务组件架构(SCA)模型的特征,设计了一个可实现统一配置服务的服务控制系统。提出了服务控制系统的整体设计及其应用规约,并根据服务定义,结合配置标准,用实例说明了服务配置文件结构,最后设计"用户管理系统"作为简单用例对该系统的服务配置和应用进行了有效性验证。  相似文献   

20.
应用紫金桥组态软件6.0设计了本系统的计算机监控软件,搭建了软件框架,完成了图形界面、实时数据库系统、趋势图及报表设计等模块的功能设计.整个系统人机对话方便简洁,系统构成灵活,具有较好的通用性和工程推广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