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为了使单毛细管透镜在X射线微区分析中获得高能X射线微焦斑,设计并模拟了基于椭球单毛细管的高能X射线微焦斑透镜,并模拟透镜内表面镀金属氧化膜,氧化膜主要成分为HfO2.结果表明:镀膜透镜和普通玻璃透镜都可以将能量为100 keV的X射线会聚成<10.0μm的焦斑;与普通玻璃透镜相比,透镜镀膜后X射线聚焦能量上限提高了约2倍.为增加镀膜透镜光通量,重新设计了镀膜透镜,该新透镜相比于最初设计的普通玻璃透镜,在相同的实验室光源条件下聚焦能量为100 keV的X射线,在焦斑处光通量提高了3.8倍,功率密度增益提高了1个数量级,这表明透镜镀膜对聚焦高能X射线有一定的应用价值.模拟结果对椭球单毛细管高能X射线透镜的研制和应用具有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2.
X射线光刻是一种能满足大规模集成电路生产的加工技术 .本文论述了X射线光刻技术的发展历史和前景 ,阐述X射线光刻机的光源、曝光系统、掩摸和步进驱动平台等的主要结构和研制动机 ,提出在X射线光刻机设计中要注意的几个主要问题  相似文献   

3.
一种X光多层膜的设计方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了解决X光多层膜理论设计与实际镀膜反射率不一致的问题,基于物理学关于X光在多层膜界面散射的最新理论,提出一种数学模型,编制了软X光多层膜的设计程序。在考虑界面粗糙度、膜层配比、膜层周期多个实际参数条件影响下,多层膜反射率与入射X光波长的关系曲线。其设计结果与传统的设计方法相比,不但理论先进,能够给出最佳结构参数的设计结果,而且能够给出膜厚误差、配比误差对反射率的影响,同时考虑了多层膜的所有参数,使反射率设计结果更接近于实际镀膜结果。  相似文献   

4.
根据 CIMS信息模型设计的实践 ,提出了一种计算机辅助信息模型设计新思路 ,并在此基础上开发了IDEF1 X计算机辅助建模工具 .基于 IDEF1 X方法 ,通过总结和利用现有的 CIMS设计的成功案例 ,在协同工作环境下实现信息模型的快速定义及 IDEF1 X图形的自动生成 .  相似文献   

5.
为了解决X射线测厚仪管电压纹波系数大,电源稳定度低等问题,设计了一种用于X射线测厚仪的高压直流电源。设计电压为80 kV、电流为1 mA,系统采用了正负双向倍压整流电路。测试结果表明,所设计的高压直流电源稳定度高、纹波系数小。  相似文献   

6.
旅客携带物品经过X射线检查是目前机场较常用的安全检测方法,由于鞋内易于夹带违禁品,所以鞋必须单独进行X射线检查.能否从X射线安检图像中完整地将鞋分割出来直接影响后续对鞋内违禁品的特征提取及判定.在X图像中,两只鞋经常有粘连在一起的情况,很难将两只鞋完全地分开,该文设计了一种基于数学形态学的X射线粘连鞋图像分割方法.仿真实验证明,该方法能够有效地对各类X射线鞋图像进行准确分割.  相似文献   

7.
合肥光源X射线成像光束线和实验站设计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X射线成像光束线光学系统的设计基础上,对光束线的能量分辨率和光子通量进行了计算,并对双晶单色器第一块晶体的热载影响进行了模拟分析,同时利用波带片成像技术对实验站进行了设计,达到了60 nm的空间分辨率.结果表明光束线和实验站的设计能够满足X射线成像实验所需条件的要求.  相似文献   

8.
单层钢结构厂房X型柱间支撑问题的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张健良 《科技资讯》2008,(33):53-54
通过对投入使用后的某工程X型柱间支撑出现问题的原因进行分析,提出了单层钢结构厂房X型柱间支撑设计和施工时应注意的一些问题,并给出了有关X型柱间支撑设计和施工方面的一些建议,供类似工程设计和施工时参考。  相似文献   

9.
玻璃对X射线的折射率接近1,无法使用传统的光学透镜对其进行会聚或平行调控.将大量毛细管按照一定方式排列组合,在符合全反射原理的情况下,对点X光源发射的X射线进行调控;着重于研究整体毛细管X光平行束透镜,利用光线追迹法进行数值模拟,设计仿真模拟程序,模拟出X射线在整体毛细管X光平行束透镜中的传播路径;通过改变毛细管的子管参数和排列方式,使毛细管X光平行束透镜的出射光束出现光束坪区,并设计出出光均匀性80%以上的毛细管X光平行束透镜;通过试验分别使用等径和变径毛细管X光平行束透镜对X点光源进行成像,验证了变径优化对出射光束均匀性的改善作用,其中变径X光平行束透镜的出射光束的发散角低至11.7 mrad.   相似文献   

10.
在分析了输送带检测方法的基础上,提出一种X光输送带检测系统探测器的设计方案.采用DSP+FPGA设计了探测器的硬件电路;采用C语言编写了DSP程序,采用VHDL语言编写了FPGA程序;提出了一种X光信号处理算法,实现了对X光信号的校验和处理,提高X光信号检测的质量.并进行了实验和调试,结果表明所设计的探测器能够实现对多路X光信号的采集、处理、传输,具有采集速度快、实时性强和扩展方便等优点,满足X光输送带检测系统的高速在线检测的要求.  相似文献   

11.
高灵敏度光伏硅杂质元素分析仪的研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光伏硅杂质元素分析仪是基于能量色散谱仪的工作原理,研制开发的由硅漂移探测器和数字脉冲处理器以及双靶激发系统组成的X荧光类分析仪.仪器的性能测试中:能量线性偏差为0.23%,相对极差为0.06%,相对标准偏差为0.59%,同时探测器的能量分辨率为130 eV,均可证明满足光伏硅中Cr、V、Mn、Co、Ni、Fe等杂质元素的定量分析要求.同时,用该系统对某公司生产的光伏硅材料进行测试,结果与ICP-AES测试结果相吻合.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床旁快速血气分析仪与检验科大型血液生化分析仪在不同类别的样本中血钾、钠、血糖、红细胞比容以及血红蛋白5个相同检测项目的可比性。方法分别用GEMPremier3000血气分析仪与Bayer2400型全自动生化分析仪及雅培CD-1800全血细胞分析仪对123例体外循环术后入住ICU患者的动脉全血和静脉血清样本进行血钾、血钠、血糖、红细胞比容以及血红蛋白的检测,对检测结果进行相关分析和配对t检验。结果两类仪器测定血钾、血钠、血糖、红细胞比容和血红蛋白的结果均有显著相关性(r=0.795,r=0.200,r=0.324,r=0.540,r=0.708。全部P〈0.05),两类仪器测定血钾、血糖、血红蛋白的结果无统计学意义(P〉0.05)。GEMPremier3000血气分析仪测定的红细胞比容结果显著高于雅培CD-1800全血细胞分析仪(P〈0.05),血钠的结果显著低于Bayer2400型全自动生化分析仪(P〈0.05)。结论GEMPremier3000血气分析仪能替代传统生化分析仪测定血钾、血糖以及血红蛋白,但血纳和红细胞比容的结果有差异。  相似文献   

13.
介绍一种由扇形静电分析器组成的串级飞行时间质量分析器的选型与设计.此种仪器能够实现方向(径向与轴向)与能量双聚焦,可以结合激光探针离子源进行固体样品分析,也可实现质谱-质谱联合分析.  相似文献   

14.
目的比较UF-100全自动尿沉渣分析仪、Ur-300干化学分析仪、常规镜检法结果的可靠性.方法随机收集北华大学附属医院2011年9—11月住院患者晨尿标本1 000份,分别采用UF-100尿沉渣分析仪、Ur-300干化学分析仪及显微镜检查3种检测方法进行对比,分析其各自方法的可靠性.结果由1 000份标本统计得出:UF-100与显微镜两种检测方法的有形成分阳性结果符合率白细胞、红细胞、管型分别为86.3%,75.1%,40.9%;UF-100与Ur-300两种检测方法的有形成分阳性结果符合率白细胞、红细胞分别为89.3%,77.8%.结论 UF-100全自动尿沉渣分析仪与Ur-300干化学分析仪两种方法结果不符时,要以常规镜检法为准.此3种方法联合使用,可提高检测结果的精确度和准确度,为临床医生提供可靠数据.  相似文献   

15.
基于LabWindows/CVI虚拟仪器开发平台,成功设计了虚拟自控实验分析系统,主要包括:线性系统的时域分析仪、劳斯判据分析仪、根轨迹分析仪、频域分析仪及线性系统的PID校正仪等.根据实验参数给出具体示例,结果证明本实验系统能满足实验参数的精度要求.本系统对加快远程虚拟实验教学的发展具有一定意义.  相似文献   

16.
本文对逻辑分析仪与微机开发系统和诊断程序进行比较分析,说明三者各有能最大发挥其效用的应用场合,并简要介绍了LA-32逻辑分析仪的组成及程序流程图。同时着重介绍触发信号的选择、触发条件的设置及作者用LA-32逻辑分析仪进行检测的一些实践。  相似文献   

17.
电梯群控系统是现代楼宇系统中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其核心是群控调度算法.调度算法性能的验证与评价需要一个仿真平台来实现.而现有的电梯群控仿真平台并没有考虑各算法的节能性能.本文对电梯能耗进行了分析建模,建立了基于能耗分析器的电梯群控仿真平台,该平台可准确计算各算法的能耗并以表格、曲线等多种形式表示,评价各算法的节能效果,为设计面向节能的调度算法提供支持.  相似文献   

18.
首次将液芯波导技术应用于中红外吸收测量的油成分分析领域, 研制的新型MFA-450型红外测油仪的灵敏度比现有同类型仪器提高一个数量级, 检出限为0.01 mg/L(油/萃取剂).  相似文献   

19.
逻辑分析是数学检测的基本仪器,是检测数学信号的有效工具。在PC机上研制逻辑分析卡,扩展了逻辑分析仪的分析能力和计算能力,简化了使用,增强了仪器的通用性。  相似文献   

20.
逻辑分析仪用于涉及大量信号或复杂触发器要求的数字测量,以往的独立式逻辑分析仪不仅结构复杂,而且价格昂贵。设计了一种基于CPLD的虚拟逻辑分析仪,分析了虚拟逻辑分析仪的硬件电路和软件。以CPLD为主要功能实现平台,以单片机作为与计算机和CPLD之间的通信纽带,以可视化的形式在计算机上显示采集到的数据。采用VHDL语言进行各个功能模块的编程,最后,对程序进行编译和功能仿真,给出仿真结果,验证系统设计的正确性。仿真结果证明该虚拟逻辑分析仪不仅结构简单、成本较低,而且具有通道数量多、捕获速度快、性能稳定等特点。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