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0 毫秒
1.
<正>"听说我们隆兴要建一个油樟产研园,对油樟进行精深加工,今后,我们种的油樟就买得起价钱了,不用再拿到外地贱卖。"4月11日,宜宾县隆兴乡村民高兴地对笔者说。宜宾县素有"全国天然油樟植物园"的美誉,在新一轮西部大开发的新形势下,该县确定了打造川南香料基地的发展战略目标,提出把油樟产业作为特色产业来加快发展,建成全国独一无二的"天然油  相似文献   

2.
<正>6月12日,从宜宾县工商局获悉,"宜宾油樟"经国家工商行政管理总局核准,正式注册成为中国地理标志证明商标,实现了宜宾县地理标志证明商标"零"突破。据了解,宜宾县虽然是油樟的原生资源地,发展历史悠久,占有全国70%以上的樟油产量,是全国最大的天然油樟植物园,但却在品牌发展上饶有建树。针对这一情况,近年来,该县以县工商局为主,创  相似文献   

3.
为了获得叶片挥发油中桉叶油素含量高的优良油樟型樟树单株,通过对井冈山大学校园内5处胸径大于15 cm的樟树叶片进行采样,水蒸汽蒸馏法提取其挥发油,利用气质联用仪(GC-MS)对樟树挥发油进行成分分析。结果显示:5份樟树叶片样品有3份提取出了叶片挥发油用于分析,其中I号叶片挥发油样品主要化学成分为桉叶油素,含量为63.993%,按照樟树化学型分类法,应属于油樟型樟树。初步判断在井冈山大学校园内筛选获得一株优质油樟,它是桉叶油素含量较高的优良油樟型樟树单株。  相似文献   

4.
本文采用常压间歇精馏法对猴樟油中桉叶油素的分离进行了试验研究.产品馏分中桉叶油素的含量可达到80%(体积),比原油中桉叶油素的含量17.20%(体积)提高了62.80%(体积),已接近国际桉叶油素精油标准,试验结果表明,从湘西猴樟油中分离桉叶油素,不仅易于分离,而且分离效果好.这对于开发湘西天然香料资源无疑是一条新的途径.  相似文献   

5.
油樟是樟科樟属常绿乔木,枝叶含有桉叶油素、芳樟醇、樟脑等芳香油,是我国重要经济树种.近年来,以生产桉叶油素为主的油樟产业在四川宜宾异军突起.目前油樟的栽培与繁育、精油成分及开发利用和内生菌方面研究较多,但在品种选育、矮林栽培、精油深加工利用等方面的研究甚少或缺如,故梳理油樟各研究方向进展及存在问题,提出相应的解决对策,为油樟的后续研究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6.
《广东科技》2017,26(1)
<正>罗定市兴伟香料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兴伟香料)位于素享"中国肉桂之乡"的罗定市榃滨镇,是一家占地10多亩,总投资500多万元,有30多名专业生产工人的专业从事天然肉桂油、茴油等林产品生产与加工的企业。该公司是在原罗定市兴伟香料厂的基础上组建而成的,经过十多年发展,如今的兴伟香料,已形成年产桂油100多吨、茴油(八角油)50多吨的生产能力,2015年,公司总产值约  相似文献   

7.
本文采用常压间歇精馏法对猴樟油中桉叶油素的分离进行了实验研究。产品馏分中桉叶油素的含量可达到80%(体积),比原油中桉叶油素的含量17.20%(体积)提高了62.80%(体积),已接近国际桉叶油素精油标准,试验结果表明,从湘西猴樟油中分离了桉叶油素,不仅易于分离,而且分离效果好。这对于开发湘西天然香料资料无疑是一条新的途径。  相似文献   

8.
山苍子化学     
一、开发山苍子具有重大经济价值山苍子油来自山鸡椒(木姜子)的果实山苍籽。它是一种天然混合香料,又是许多合成香料、合成药物的重要原料。山苍籽核中所含脂肪油是很多合成化工产品的重要原料。全球对香料的需求量每年以10%的速率增长着。我国的香料工业正在起步,随着国民经济的发展,我国人民对香料的需求会大大增加。据报导:福建省建瓯县1987年生产山苍子芳油90多吨。在收购旺季十天之内,收购价格上升50%,含醛70的芳油收购价42元/公斤。今年近期全国交易会挂牌价每吨达6万元。粤北是广东省山苍子油的集中产区。据韶关市土产进出口公司历年收购山苍子油的数据,粤北十六个县最高年收购量为1980年的151.49吨。(各年收购量如下表所列)其实还有若干吨芳油被别的市、省收购去了。  相似文献   

9.
<正>生姜是姜科大家族中重要的一员,是姜属多年生草本植物.姜属在我国有14种,大都含有挥发油.生姜挥发油即姜油是一种具有生物活性的天然香料,不仅广泛用于糖果、糕点、饮料等食品工业及化妆品、香皂香精工业,而且在医学上也具有较高的药用价值,可作健胃剂、杀菌剂等.姜油的主要香味成分是姜酮和姜醇,此外还有少量的姜烯、芳姜黄烯、金合欢烯、苎烯、桉叶油素、β—水芹烯、龙脑、芳樟醇、甲基庚烯酮、壬醛、癸醛、乙酸龙脑脂、香叶醇以及有辣味的生姜素等.  相似文献   

10.
对野生与人工栽培窄裂缬草的植物形态,生香料根的性状、根和根茎组织学特征、精油含量进行比较,二者的植物学、组织学、生料性状基本相同;人工栽培窄裂缬草不失野生窄裂缬草天然本色,且生香料很多,香料油细胞多,精油产量高。  相似文献   

11.
三种类型樟树果实的精油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报道樟树果实精油的化学成分,应用气相色谱、气相色谱-质谱联用仪、柱层析、核磁共振等方法,鉴定了樟树三个生化类型(本樟、油樟、芳樟)的果实在三个不同生长时期精油的化学成分及其变化规律.本樟果实精油主含樟脑和黄樟油素;油樟果实精油主含甲基丁香酚和桉叶油素;芳樟果实精油主含甲基丁香酚和黄樟油素.随着果实生长时期的不同,樟树果实精油的主要成分含量也随之发生变化.  相似文献   

12.
从橙皮中提取柠檬烯无害化方法的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橙皮中含有大量的橙皮油,橙皮油中含有90%的柠檬烯,柠檬烯是一种用途广泛的天然香料。从橙皮中提取柠檬烯的方法很多,但是都离不开有机溶剂提取。本文从循环经济、绿色化学理念出发,研究了两种从橙皮中提取柠檬烯无害化的提取方法。  相似文献   

13.
对野生与人工栽培窄裂缬草的植物形态,生香料根的性状、根和根茎组织学特征、精油含量进行比较,二者的植物学、组织学、生料性状基本相同;人工栽培窄裂缬草不失野生窄裂缬草天然本色,且生香粒根多,香料油细胞多,精油产量高。  相似文献   

14.
巨尾桉叶挥发性成分的提取及成分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采用水蒸气蒸馏法从巨尾桉叶中提取挥发油中的油相成分,用乙醚作为溶剂从蒸馏残液中萃取挥发油的水溶性物质,利用气相色谱-质谱(GC-MS)联用法分析二者的化学成分并进行比较.巨尾桉叶挥发油油相成分的得油率为0.67%(W/W,以干重计),确认了32种成分,占油相部分总量的97.65%.主要成分为1,8-桉叶油素(39.70%),其后依次是α-蒎烯(22.03%)、α-松油醇(11.76%)、龙脑(5.78%)和乙酸松油酯(4.60%)等;水溶性成分的得油率为0.87%(W/W,以干重计),确认了32种成分,占水溶性部分总量的87.14%,异戊酸(15.03%)、1,8-桉叶油素(10.75%)、α-松油醇(9.85%)是水溶部分的主要成分.  相似文献   

15.
天然香料是指利用物理提取或酶、微生物加工从植物、动物来源制备的香料.通过阐述自然界提取和生物合成方法生产天然香料中存在的优点和不足,概述了微生物发酵、生物催化和植物组织培养等生物合成方法在天然香料合成中的应用,并在此基础上展望了生物技术绿色合成天然香料的前景.  相似文献   

16.
阴香叶油化学成分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根据初步研究的结果,广东惠东县产的阴香叶油(Leaf oil of Cinna-momum Burmai Blume,Cinnamomum kiani Nees)中所含单萜类化合物的主要成分是5个单萜烃,其中经过鉴定的为α-蒎烯,d-苧烯,蘿勒烯,含氧的单萜化合物经过鉴定的有桉叶油素,d-龙脑,d-芳樟醇。含量较多的是d-龙脑(约占全油的28—30%),桉叶油素(约占全油的20%)及芳樟醇(约占全油的5%)。还含有倍半萜类化合物,迄今尚未加以分离鉴定。从桉叶油素,d-龙脑及d-芳樟醇的含量看来此挥发油有开发价值。  相似文献   

17.
为了分析农户选择油樟的影响因素,以四川省宜宾市翠屏区部分乡镇为例,将历年来退耕还林图斑数字化,在ArcGIS环境下对其面积、空间分布等进行分析。结果表明:油樟是当地最主要的退耕还林树种,所占比重最高;油樟的空间分布具有聚集特征,尤其在原有油樟林地周围分布最多;距离传统油樟种植区越近,油樟在退耕还林树种中所占比重越高。这些空间特点说明,在油樟发展中自然环境有约束作用但不是最主要因素,当地政府引导、原有油樟栽植农户的示范带动作用,对油樟栽植的影响最大。然而,油樟的发展也将面临一定的困难,需要引起当地政府和农户的重视。  相似文献   

18.
从柏科香料油谈湘西香料植物资源的开发利用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正> 柏木油是柏科植物柏木、园柏、刺柏等根、茎、叶蒸馏而成的香料油,其中主要成分是柏木脑(18—28%)和柏木烯(约70%),其他成分有萜烯、柏木烯醇、萜烯.在柏木、园柏、刺柏三种植物中它们原油的出油率和化学成分是有差异的,同一树种根、茎、叶的出油率和化学成分也有所不同.三种植物中以柏木的出油率最高,香料油的质量也最好.其根,茎出油率3—5%,含有柏木脑30—40%,其他成分有β-柏木烯,α-柏木烯、松油醇、松油烯等.柏木叶含油量0.2—1%.主要成分有侧柏酮、松油烯、樟脑烯等.  相似文献   

19.
研究了无溶剂体系中杂醇油酶法转化制备天然等同酯香料的影响因素,筛选适宜脂肪酶,优化工艺条件,研究超声处理对酶法制备酯香料的作用。结果表明:在无溶剂体系中固定化脂肪酶Novozym 435FG的酯化活力高且易回收,乙酸异戊酯产率达到92.62%;除水剂分子筛的加入促进了酯化反应,乙酸加入次数和间隔时间、反应温度和反应时间、摇床转速及超声处理对酯香料的产率均有影响。酶法制备酯香料的较优条件为1.5mL乙酸分6次加入、间隔时间3h、反应时间36h、分子筛添加量2g、杂醇油3mL、脂肪酶加入量70mg、温度45℃、转速140r/min,其乙酸异戊酯、乙酸异丁酯、乙酸正丙酯的产率分别达到(89.2±0.7)%、(89.3±0.6)%、(76.8±0.9)%,与正己烷反应体系的酯产率接近。在超声频率50Hz、单位面积超声功率0.5W/cm2处理6h时酯香料产率达85%,说明适当超声处理可加速反应进程,显著缩短反应时间,但超声处理的酯香料最终产量和产率未见增加,且长时间超声空化作用造成体系微环境改变,降低了固定化酶稳定性和使用次数。  相似文献   

20.
正每年都会出现十几种合成香料和罕见的天然香料,调香师会把哪些添入库中?其成分的气味是新的吗?用于制成香水的精油、精华、净油、浸膏等香料可从植物的不同部位提取,这些部位可以是花、芽、果、叶、树皮、树干、树脂、种子、根茎和地衣。目前,除了蜂蜡净油之外,人类已经用化学合成物取代了各种天然动物原料,但它们的名字里仍保留了"天然来源",如灵猫香(麝猫)、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