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40 毫秒
1.
目的:研究以明胶和阿拉伯胶为囊材,将美洛昔康微囊化的制备工艺。方法:以微囊的药物包封率为制备工艺优化指标,利用复凝聚法,通过正交实验得出微囊的最佳制备工艺条件。结果:囊材与囊心物的质量比2∶1,固化时间2 h、成囊pH4.0、成囊温度50℃为最佳工艺条件。结论:以最佳制备工艺条件制备含药微囊,重现性好,工艺稳定,同时体外溶出实验表明,该微囊具有较好的缓释作用。  相似文献   

2.
黄芩苷缓释微囊的制备方法及稳定性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研制黄芩苷缓释微囊并进行稳定性考察。方法运用复凝聚法以明胶和阿拉伯胶为囊材,黄芩苷为囊心物,吐温-80为润湿剂制备微囊。以包封率作为质量判定指标,采用单因素考察和正交试验优化处方工艺。结果得出最优处方是明胶和阿拉伯胶浓度皆为1.33%g/mL,反应温度50℃,pH值3.90,材药比为5:1。按该处方制得的微囊囊型圆整光滑,载药量较高,并具有一定的缓释效果。结论复凝聚法可成功制备出包封率较高的黄芩苷微囊,且产品稳定性良好。该法可操作性强,重复性好,有一定的实用价值。  相似文献   

3.
以明胶、阿拉伯树胶为囊材,用复凝聚法制备维生素AD微囊,运用正交设计实验优选其制备工艺。结果表明:复凝聚法制备微囊制备工艺中加酸速度是影响其质量的主要因素,方差分析P<0.05。利用优选的工艺制备的微囊质量稳定,能达到设计的要求。  相似文献   

4.
5-氟尿嘧啶结肠定位释药微囊的制备与释药特性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为制备结肠定位给药制剂,研究囊材溶剂、药物/囊材质量比对微囊性质和药物体外释放特性的影响。以水溶性抗癌药5-氟尿嘧啶为模型药物,选用丙烯酸树脂Eudrag itS100为材料制备了pH控制的结肠定位给药微囊。结果表明:采用液中干燥法制备的5-氟尿嘧啶微囊载药量为14.47%,微囊包封率为96.68%,在人工胃液、人工小肠液中10 h的累积释放率为18.5%。实验表明,微囊的体外释放特性具有结肠定位释药的特征。  相似文献   

5.
以壳聚糖和木质素磺酸钠为囊材,以三氟氯氰菊酯为囊芯,采用复凝聚法制备了微胶囊。考察了壳芯质量比、温度、搅拌速度、对包药率的影响,确定最佳工艺条件,并对其性能进行了研究。  相似文献   

6.
壳聚糖负载利福平微囊的制备及其性能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采用溶剂挥发-乳化分散交联法制备利福平/壳聚糖微囊,借助红外光谱仪分析了REP/CS微囊的结构,使用扫描电子显微镜和光学显微镜观测微囊的形态、粒径及分布,紫外分光光度法测定载药量和包封率,考察微囊的体外释药性能,探讨影响制备利福平/壳聚糖微囊的主要因素.结果表明:微囊平均粒径为5.04±2.04μm,成球性良好,搅拌速度和油水比对微囊粒径以及球形影响最大;微囊的包封率达42.67%,主要受壳聚糖质量分数、mCS:mREP的影响;微囊在碱性条件下比在酸性条件下释药较快,具有明显的缓释作用.  相似文献   

7.
5—氟尿嘧啶壳聚糖缓释微囊制备工艺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5-氟尿嘧啶(5-Fu)以壳聚糖为载体,采用乳化化学交联技术,制备了5-Fu壳聚糖微囊。用正交安排试验,以微囊载药量,药物包封率,粒子分布百分数为指标优化微量的制备工艺,并以最佳制备工艺条件制得含药微囊,方法重现性好,制备工艺稳定,体外释放度试验表明,该微囊具有较好的缓释作用。  相似文献   

8.
壳聚糖-卵透明带DNA纳米微囊的制备及其体外表达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发展壳聚糖-卵透明带口服DNA粘膜免疫避孕疫苗。方法:首先利用基因工程技术构建含卵透明带特异抗原pZP3α DNA的真核质粒表达载体pVAX1-pZP3α,然后用壳聚糖C390包被pVAX1-pZP3α重组质粒制备免疫微囊,测定免疫微囊对质粒DNA的包裹率,用原子力显微镜(AFM)观察壳聚糖-DNA微囊的形态结构,并体外转染HeLa细胞,用间接免疫荧光法(IIF)检测pZP3α的瞬时表达。结果:pZP30αDNA正确插入到载体pVAX1中并与壳聚糖C390形成纳米免疫微囊,对重组质粒pVAX1-pZP3a的包裹率达90%以上,AFM成像技术显示这些微囊的直径为100nm到300nm不等,平均为224.6nm,形状为球形、椭圆形等。体外转染HeLa细胞用IIF法检测到了抗原pZP3α在细胞内的表达。结论:壳聚糖-卵透明带口服DNA纳米免疫微囊制备成功,为进一步发展更安全、方便、有效的卵透明带DNA避孕疫苗打下了基础。  相似文献   

9.
壳聚糖/木质素磺酸钠复凝聚法制备生物农药微胶囊   总被引:5,自引:1,他引:4  
研究了以壳聚糖和木质素磺酸钠为囊材,以阿维菌素为囊芯,采用复凝聚法制备微胶囊。利用正交实验对复凝聚体系形成条件进行了初步筛选,在此基础上,深入研究了影响微胶囊载药量和包封率的各种因素,获得最佳制备工艺条件为:壳聚糖cps1500、壳聚糖浓度0.5%、木质素磺酸钠浓度2%、乳化剂Tween80/Span80配比2、乳化剂用量6 mL、壳芯比6、复凝聚时间15 min、交联剂用量4 mL、交联时间1 h,所得微胶囊的载药量和包封率可达到9.6%和82%。采用FT-IR对微胶囊进行表征的结果表明,囊芯与囊壁之间无化学键合。体外释放动力学研究结果表明,壳聚糖/木质素磺酸钠复凝聚微胶囊对阿维菌素具有一定的控释作用。  相似文献   

10.
壳聚糖缓释微囊的研制及性能初探   总被引:6,自引:1,他引:5  
应用悬浮交联法制备壳聚糖微胶囊,并研究不同反应条件对药物包封率、微囊溶胀度及释放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壳聚糖浓度在1.5%-3.0%范围内,随其浓度的增高,药物包封率增大,微囊溶胀度增大,在水中的动态释放速率降低;戊二醛的用量越多,药物包封率越大,溶胀度越小,在水中的释放率越小;药物/壳聚糖用量比增大,包封率降低,释放率增大,而微囊的溶胀度几乎不受影响。  相似文献   

11.
高压静电法制备蛋白类药物微胶囊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探索了将高压静电法用于制备蛋白药的可能性,选用牛血清白蛋白为芯材,海藻酸钙-壳聚糖为壁材进行了微胶囊化研究,并对芯材/壁材的比例、壳聚糖浓度及微胶囊释放情况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此方法制备的牛血清白蛋白微胶囊不但形状圆整、粒径分布均匀,而且有较高的包封率和载药量,是一种很好的制备蛋白类药物微胶囊的方法.  相似文献   

12.
采用光学显微镜二次聚焦法测定出微胶囊膜厚,通过理论公式计算出微胶囊芯料的释放速率,从而揭示出微胶囊膜厚对芯料释放速率的影响规律,结果表明:在实验范围内,甲醛用量、复凝聚次数、芯料用量、搅拌速度、乳化时间等工艺条件发生变化时微胶囊膜厚、表观扩散系数对芯料的释放速率影响极大,尤其膜厚对释放速率起着决定作用  相似文献   

13.
香精微胶囊的制备及其性能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香精为芯料,以明胶-阿拉伯胶为囊材,通过复凝聚法制备出一系列不同工艺条件下的微胶囊,分别测得微胶囊的内径、外径和膜厚,从而揭示出微胶囊制囊工艺对微胶囊性能的影响规律。  相似文献   

14.
采用界面聚合技术制备了以囊芯质量为变量的光热敏微胶囊,利用红外光谱及热显影技术对其光聚合及热显影特性进行了检测.红外光谱检测结果表明,光热敏微胶囊中预聚单体三羟甲基丙烷三丙烯酸酯(TMPTA)随囊芯包覆质量的增加聚合速度逐渐加快,聚合程度逐渐增大;从热显影结果可以看出随囊芯质量增加显影密度逐渐增大,且曝光前后的密度反差也同时逐渐增大,热显影检测结果与红外检测具有一致性,根据实验结果得到了囊壁与囊芯最佳质量比为1/2.17.  相似文献   

15.
The effect of membrane thickness of mieroeapsule, measured by optical microseope duplex focusing, on its permeability coefflcient is discussed. The results reveal that the membrane thickness is of great imiportance on the permeabillty coefficient with changes of formaldehyde dosage, complex coacervation times, core dosage, agitation rate and emulsification time.  相似文献   

16.
With Perfume as core and gelatin-gum arabic as mem-brane,a series of microcapsules were prepared by meansof complex coacervation at various technical conditions.Their interior and outer diameters and membrane thick-nesses were measured and the effects of preparation tech-niques on microcapsule properties were revealed.  相似文献   

17.
明胶/海藻酸钠复合体系用于pH敏感智能药物释放体系的研究   总被引:17,自引:0,他引:17  
用明胶/海藻酸钠聚合物交联互穿网络作为基材 ,以戊二醛和氯化钙溶液为交联剂 ,对质子泵抑制剂药物奥美拉唑进行包覆 ,制备pH敏感型微胶囊药物制剂。测定了不同交联时间及pH值环境下的释放规律 ,研究结果表明 ,此制剂具有在酸性环境中持续释放 ,且释放百分率较小 ,而在碱性环境中为突释型制剂。此包覆体系适用于在酸性环境(如胃)中需要保护药效 ,防止药物失活 ;在碱性环境(如小肠)中发挥药效的药物制剂。  相似文献   

18.
膜厚是微胶囊重要性能之一,直接影响芯料释放速率,较为难测。本文提出一种测定膜厚的新方法——光学显微镜二次聚焦法,即用光学显微镜二次聚焦直接测出微胶囊内、外径而得膜厚。计算发现微胶囊等光程曲线连续而不光滑(即有拐点),从光学原理上证明此法可行;观察二次聚焦的光学显微图象,发现存在贝克线、从实验结果上间接证明此法可行;此法测定的膜厚与经典法测定的膜厚相比,结果基本一致,证实此法准确。在上述理论基础上,采用相分离法制备一系列不同工艺的微胶囊,分别测出膜厚及芯料释放速率,从而揭示微胶囊膜厚对芯料释放速率的影响规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