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34 毫秒
1.
从银纹瞬时成核和以指数形式衰减两种成核模型出发,根据前文给出的微裂纹尺寸统计分布函数及其矩生成函数,基于一阶平均损伤函数的唯象定义,得到了在两种成核机理下的细观统计损伤本构方程的损伤速率的角析表达式。对于各向同性材料,考虑到泊松比随应变而变化,又给出了以应变及应变速率表示的细观损伤统计本构方程。从而把应力,应变,应变速率、温度、时间及材料参数有机地结合起来,为玻璃态高聚物各种力学性能的理论与实验的  相似文献   

2.
基于细观统计损伤理论及宏观试验现象,本文建立了混凝土双轴拉-压细观统计损伤本构模型.该模型考虑断裂、屈服两种细观拉损伤模式,损伤演化过程由主方向的拉、压应变驱动.将单轴拉伸、单轴压缩作为两种最基本的宏观破坏形式,复杂应力状态下的损伤破坏过程理解为单轴拉伸、压缩损伤演化过程的某种组合形式.引入等效传递拉损伤应变和损伤影响参数,建立宏观拉、压破坏模式对应细观损伤机制之间的等效关系.通过与试验结果比较,表明该模型能够很好地模拟双轴拉-压加载情况下材料均匀损伤阶段的力学行为.对双轴拉-压比例加载路径下应力-应变曲线进行预测,提取出双轴拉压强度包络线,从双轴强度、变形特性、破坏形态等角度对材料的双轴拉-压损伤机制进行探讨.  相似文献   

3.
为研究岩石本构关系,基于连续损伤理论和统计强度理论,考虑岩石内部存在随机分布的微裂隙等缺陷,对Harris函数进行改进作为岩石微元强度概率密度分布函数,考虑岩石材料的渐进破坏性,提出了损伤变量修正系数δ,以岩石轴向应变作为微元强度随机分布变量,建立岩石损伤统计本构模型,运用曲线拟合法,结合相关试验参量,确定模型参数。通过对比实验数据点与本构模型曲线,验证该模型的合理性和可行性,并探讨损伤变量修正系数的不同取值对本构模型的影响,为理论研究和实际工程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4.
损伤力学有2个主要分支:连续损伤力学和细观损伤力学.在连续损伤力学理论中,许多学者采用引入损伤变量到材料的本构方程中的办法,来反映材料的不可逆变化过程,这种方法在工程应用中具有简单实用的优点,但损伤变量的物理意义不是特别清晰,而且难以找到拉伸损伤变量和剪切损伤变量之间的联系,往往是只能建立两者各自独立的损伤演化方程.在弹性力学理论中利用复变函数方法能求出材料在给定的受力状态下的位移场,在此基础上,可分析平面应力条件下含一条微裂纹的单元体边界处和裂纹面上的位移场,通过平均化的方法,得到单元体的平均线应变,进一步分析这种线应变与单元体中裂纹的几何尺寸之间的关系,再利用弹性拉伸本构关系,就可得到脆性和准脆性材料弹性拉伸损伤的细观描述.这种方法已经分析了弹性剪切损伤的细观机理,对进一步建立含有随机裂纹材料的宏细观相结合的损伤理论是很有意义的.  相似文献   

5.
从回顾国内外近年来的研究成果出发,在微裂纹相互作用的细观力学基础上,提出一种符合热力学原理的非局部损伤模型.文章给出建立混凝土软化阶段本构关系的途径,并结合具体形式进行推导.此本构方程有利于有限元方法的实施  相似文献   

6.
从损伤力学的角度出发,基于路面材料应力应变试验曲线建立了反映路面破坏全过程的统计损伤演化模型和统计损伤本构方程,并对路面统计损伤变量进行了合理修正,使之更适合一般情况。同时分析了疲劳过程中路面强度退化情况及疲劳失效条件,得出路面疲劳失效应与路面损伤程度和应力水平两个因素有关。并根据疲劳过程中材料强度退化的事实及其规律,提出了随机载荷下路面的疲劳失效概率计算思路。以此为路面的预测和评价,及优化养护决策,使之获得更好的使用价值和经济效果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7.
一维损伤变量的合理定义方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针对利用"弹性模量衰减法"定义损伤变量是否合理这一问题,借助有效应力的概念以及应变等效假设,从本质上阐述了一维情况下材料损伤变量应该以何种弹性模量来定义.指出从应变等效假设的角度准确度量材料的损伤程度必须首先确定材料的无损伤参考工作状态;将直线形式的应力-应变关系作为无损伤材料的参考工作状态是没有根据的.按照弹性损伤和弹塑性损伤两种状况推导出损伤变量的合理定义,证明卸载模量的退化可以作为弹塑性材料损伤变量的定义.同时,结合所提出的混凝土受压损伤本构方程,验证弹性应变等效假设,并给出一维损伤本构模型的合理建立方法.  相似文献   

8.
树脂基复合材料蠕变损伤本构方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从以应力、温度和损伤诸函数的时间积分表示的Gibbs自由能泛函出发,根据热力学第一、第二定律,导出了关于应变、熵和损伤的本构规律.针对玻璃纤维布/环氧材料,基于沿纤维方向的蠕变量可忽略不计的特点,选择具体的的Gibbs自由能形式,得到了包含剪切屈服在内的Kachanov-Rabotnov型损伤本构方程.由此导出的蠕变方程可以完整地描述蠕变变形三阶段.实验表明,当工作应力在极限应力的45%~60%范围内,理论和实验结果符合较好.  相似文献   

9.
损伤材料的热塑性本构关系及对柱壳破裂问题的应用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从应变等价原理和线性温升软化近似出发,得到了有关的材料参数的表达式.通过本构关系的内变量理论导出了一个含损伤和温度软化效应的增量型塑性本构方程.然后将所得到的本构方程应用于内部爆轰加载下钢管的破裂问题中,并给出了相应的计算流程.进行了具体的数值计算并分析了有关规律.计算结果和实验结果符合得比较好  相似文献   

10.
利用再生核方法来构造计算域函数的插值函数,通过区域内的质点务数来实现数值计算,满足一致性要求;在大变形、大转动、大应变的情况下,引入Jaumann应力和应变速率张量来表征实际应力和应变速率,进而可以表征出材料冲击条件下的本构关系;将本构关系引入冲击过程虚功原理,采取Lagrangian描述的方法,并通过再生核质点方法将能量积分方程离散,推导了非线性冲击过程的再生核质点法计算控制方程,给出了方程求解的Newmark递推公式和Newton-Raphson迭代方法.通过具体实例来说明了再生核质点法在非线性动力学中的应用过程,并验证了计算方法的正确性.  相似文献   

11.
本文用似谐振子模型得出了聚合物非线性振动的Gruneisen常数计算式,并用聚甲基丙烯酸甲酯的实验值加以比较,所得结果与文献报道一致。  相似文献   

12.
In this paper, the mechanical behavior of acrylic polymers at elevated temperature was investigated. Four acrylic polymers were tested at high strain rate by using compression Hopkinson bar and at quasi-static strain rate by using an Instron servo hydraulic axial testing machine with the testing temperature from 218K to 393K. The results show that the mechanical property of acrylic polymers depends heavily on the testing temperature. The yield stress and Young's modulus were found to decrease with increasing temperature at low strain rate. At very low temperature, the materials display typical brittle fracture; however their plasticity improves remarkably at high temperatures. The predictions of the mechanical behavior including the effect of temperature and strain rate using a proposed theoretical model have a good agreement with experimental results.  相似文献   

13.
In this paper,the advances concerning couducting poly-mers are addressed.The statistics flgures show that"conducting polymer" has become a hot point in polymermaterial science field.Conducting polymers can be ap-plied in many areas,such as sensors,separation materi-als,circuit boards,electrodes,EMI shielding materials,antistatic materials and etc..Several important couduct-ing polymers(polyacetylene,polyaniline,polypyrrole,polythiophene,polyphenylene)are simply mentioned.The disadvantages of couduting polymers and the possi-ble solutions are discussed in this paper.  相似文献   

14.
空心玻璃微球热导率的测定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介绍了一种用探针法测定多功能材料空心玻璃微球热导率的方法。在自制的探针内设置加热电阻和测量热电偶,温度信号经8031单片机处理后送到486PC储存,通过曲线拟合计算求得热导率。  相似文献   

15.
导电高分子在光电材料领域中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综述了近年来国内外导电高分子材料在光电材料领域中研究进展情况.论述了聚乙炔、聚苯胺、聚噻吩、聚对苯乙烯撑(PPV)及其衍生物等导电高分子材料作为非线性光学材料所具有的优良性能,介绍了导电高分子电致发光材料和发光材料在实际领域中的应用.  相似文献   

16.
从复杂网络的角度对免疫系统因子一蛋白网络进行了实证研究。采用二分图及其投影的方法来描述因子一蛋白合作网,得到了平均距离、平均集群系数、集群系数分布、度分布、项目度分布、项目大小分布等统计性质,并根据这些统计性质进行了分析。结论表明这种复杂网络描述有助于发现和理解因子蛋白网络的一些新特性。  相似文献   

17.
热疲劳非平衡统计理论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用非平衡统计的概论和方法建立微观机理与宏观性能相结合的热疲劳理论,给出了热疲劳微裂纹的演化方程,结合热应力公式和微裂纹演化的位错机理,求得了热疲劳微裂纹的长大速度和几率密度分布函数,同时给出了与实验结果基本相符的微裂纹平均长度随热循环周期数变化的表达式,进而由热疲劳断裂几率得到了热疲劳寿命的解析表达式,最终得出温度差,杨氏模量等重要参数对热疲劳寿命的影响。  相似文献   

18.
研究在高斯白噪声作用下的一类化学反应:得到了该系统随机动力学方程的精确含时解,推导了系统组分x(t)和y(t)的一阶矩和二阶矩,讨论了系统的统计性质。  相似文献   

19.
将二维高分子液晶的统计问题转化为本征函数为马丢函数的扩散过程,进而讨论其构象以及有序性和相变.理论表明,二维向列相(N)高分子的构象通常是棒状模型,在各向同性相(I)时为无规行走模型.其N-I相变伴随着构象的棒状-无规线团转变。N-I相变是一级的,相变温度为8/9(a是色散力系数,ε是弯曲弹性系数),相应的序参数为1/3。  相似文献   

20.
单轴压缩下岩石损伤统计本构模型与试验研究   总被引:27,自引:0,他引:27  
基于岩石应变强度理论和岩石强度的随机统计分布假设,采用损伤力学理论,建立了能够反映残余强度的单轴压缩下岩石损伤统计本构模型.利用伺服试验机对大理岩进行了单轴压缩试验.基于试验结果确定出损伤统计本构模型参数,理论结果和试验结果吻合较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