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96 毫秒
1.
龙涛发 《广东科技》2010,19(18):33-34
意境是中国古典园林特有的审美特征,也是构成中国古典园林艺术性的重要组成部分。文章以寺庙园林中常用植物景观为主要研究对象,阐述天禅圣境园林植物景观的"禅"境。  相似文献   

2.
色彩植物景观与园林应用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王晓红 《贵州科学》2005,23(3):76-79
针对园林中植物的色彩日益丰富、园林应用形式愈加多样、色彩植物景观备受青昧的发展趋势,特研究与归纳了园林植物的色彩美、色彩设计基本知识、及植物色彩景观在园林中的几种应用。  相似文献   

3.
从造园思想、布局、功能和造园要素等方面入手,分析了岭南古典园林造园特色.通过对广东现代住区景观的实例分析,探讨广东现代住区景观对岭南园林传统文化的继承与创新,提出了岭南现代住区景观发展的新思路.  相似文献   

4.
决定城市景观特色的要素很多,有自然环境要素,也有人为要素。地市景观特色一般具有以下几个特征:一、城市景观特色的时代性。影响城市景观特色的自然因素一般是永恒的,而影响城市景观特色的人为因素是可变的。城市景观特色随着时代的发展也在变化,如不发展创新,它的功能的实用性上、新时代的审美学上。以及总体的环境协调上都将不相适应.也只能成为历罗的见证品。二、城市景观的共融性。随着现代科学的发展,地域交通的发达、世界各国的交往越加频繁,经济文化的交流必然导致城市建设在内容和形式上的广泛渗透,新的科学技术、新的建…  相似文献   

5.
随着社会的发展和人们审美意识的不断提高,植物造景不仅是人们审美情趣的反映,更是兼备了生态、文化、艺术等多种功能。当前,它已经渗透在环境建设的方方面面,如何结合现代高校特点研究传统园林的植物景观配置,创造出适合现代审美且具有时代特色的植物景观,是在高校景观绿化中值得重视的问题。  相似文献   

6.
随着社会的发展和人们审美意识的不断提高,植物造景不仅是人们审美情趣的反映,更是兼备了生态、文化、艺术等多种功能。当前,它已经渗透在环境建设的方方面面,如何结合现代高校特点研究传统园林的植物景观配置,创造出适合现代审美且具有时代特色的植物景观,是在高校景观绿化中值得重视的问题。  相似文献   

7.
通过对上海师范大学奉贤校区45号楼前绿地的调研勘察分析,结合“罗森”品牌以及上海师范大学校园文化,基于生态和谐、以人为本、因地制宜、植物多样性等设计原则,提出了上师大奉贤校区45号楼前绿地的景观绿地改造设计方案.将绿地的整体规划分为花境观赏区、安静休憩区、休闲洽谈区3个功能区,展现出多样化的功能用途.在因地制宜的同时,做到三季有花、四季常青,增加校园植物的多样化与观赏性.将多样水景与置石,古典与现代园林文化相结合.景观中心以亚克力景观球、流线型坐凳、标志性logo牌等创意性设计为主,充分展现出上海师范大学的文化性、艺术性以及人性化的特点,激发同学们的创造性,提升师生的幸福感、归属感.同时在人才培养方式上也开拓出一条新路,为高校生活区绿地相关设计研究抛砖引玉.  相似文献   

8.
【目的】借助微气候数字模拟软件,研究江南古典园林各景观要素的具体微气候效应,从微气候角度为江南古典园林造园要素的研究提供新的视角,为营造基于气候适应性的中小型园林空间提供理论依据。【方法】以苏州留园中部园林空间为研究对象,开展了微气候现场实测,探索冬夏两季研究对象的基本微气候特征和热环境参数的变化规律。基于实测数据,选取ENVI-met软件作为研究工具,进一步对留园进行景观要素的量变模拟,逐一解析水体面积、植被郁闭度、建筑密度及高度对微气候的影响规律。【结果】江南古典园林各景观要素对微气候的影响程度不同,3种要素对风环境都有一定程度的影响,而水体面积与郁闭度对温湿度的调节作用比景观建筑高度和密度的明显。前两者在日间均有较强的降温、增湿的作用,尤其在夏季中午时段影响最为显著,但对热环境的调节效能却并不随其参数增加而等比增大。【结论】根据风景园林地域特征设置各要素的合适阈值,才能在游园功能、景观感受与热舒适性间找到平衡,从而更加有效地调节庭园的风热环境。  相似文献   

9.
《潍坊学院学报》2021,(1):18-21
潍坊地域文化作为一个城市独特性的体现,是地域性最典型的代表。在城建方面,如何体现传统与现代的结合成为潍坊城市景观研究的重点。对潍坊地域文化加以研究和运用,创造出既体现传统又适应当代人审美的城市景观形式,在传承地域特色文化的同时又适应了时代发展方向的需要。随着经济的不断发展,在潍坊城市化进程加快的同时,也带来了一系列的城市景观问题,缺乏文化归属感、城市地域性丧失严重、新材料新技术运用落后等问题凸显。在进行城市景观建设时,如何既能体现城市的地域特色又能适应当代的发展是一个需要重视的问题。  相似文献   

10.
通过物理测量分析与声景观特征调研,对4座典型的江南园林(拙政园、留园、怡园与藕园)景观格局中蕴涵的声环境功能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中国古典园林的景观格局具有明显的隔声降噪功能,其与诗画互渗、互为境界,或直接将诗画转化为景观佳构的声景观营造,赋予了中国古典园林声环境独特的诗情画意.  相似文献   

11.
乡土化景观是人们在长期的生产生活中发展形成的,是人们对自然环境的适应。乡土化景观来源于当地人的生活经验,是地域特色和本土文化的体现,平淡朴实,但在园林创作中合理地表达却最易引起人们的共鸣。要使我们的景观设计富有人情味、更贴近生活,正确理解和把握乡土化景观十分关键。本文从解读乡土化景观的概念入手,论述了乡土化景观的要素和内容,最后,以北京奥林匹克公园为例,探讨了乡土化景观在现代园林景观中的运用。呼吁广大的景观设计师关注"乡土",塑造具有乡土化特色的作品。  相似文献   

12.
本文论述了太湖流域景观特征和水乡文化与景观生态的密切关系;对太湖流域的旅游资源丰富、类型多样、等级高以及具有浓郁的水乡特色,优越的区域条件和良好的区位特性进行了分析评价;探讨太湖流域在开发利用旅游资源的同时,工业化和城市化快速发展并出现严重的环境问题;尤其是市镇水系普遍恶化,水乡景观生态受害,直接危及旅游业的持续发展。研究指出,太湖水乡生态环境的治理和古城古镇的景观保护具有不可忽视的战略重要地位  相似文献   

13.
北京市中轴线辐射区主要指二环路以内的老城区。该区的景观建设关系到中轴线文化和北京历史文化的发展和建设。由于旧城区土地资源极为紧张等原因,该区的传统景观特色逐渐弱化,仿古建筑的建设带有明显的盲目性,街区商业气息过浓,胡同环境较差。针对这些问题,本文提出了应当保持中轴线的对称魅力,将城市的古典元素与现代元素有机融合,突出北京文化的固有特色,积极整治北京市的胡同环境。  相似文献   

14.
意境是中国传统文化特有的美学范畴,将园林意境成功地赋予大学校园景观,构筑园林式的大学,不失是构筑校园文化景观的有效方法.大学校园景观中意境的构筑通常有以下二种途径:第一种途径是在校园内保留或植入园林,将园林与大学校园结合,创造校园园林;第二种途径是吸取园林构筑意境之方法或部分园林景观元素,从而在现代校园景观中产生新的意境.  相似文献   

15.
当今社会,由于城市现代化建设的迅猛发展,导致生态环境日益恶化.人们渴望保护环境、改善环境、亲近和回归自然的愿望,促使园林事业得以迅速发展.园林由各种各样的景观组成,因此旅游景观的研究,对园林的发展有着重要的影响.通过对26个典型的中国园林进行调查,总结出5处景区模式化景观,园林模式化景观在供大家欣赏的同时也反映了一定时期的文化特点和人的精神追求,对研究中国园林发展有着重要的意义.对这些模式化景观进行研究,归纳总结了景观的内涵、构成和特征,进行了模式化景观在现代园林中的应用分析.  相似文献   

16.
通过研究湖北省通山县宝石村历经选址、发展、鼎盛、衰败、复兴等多个时期的聚落景观特征及演变,分析其在不同时代的物质景观特征和社会景观特征,借此揭示鄂东南传统村落的典型聚落景观形态特征。  相似文献   

17.
着重探讨了景观设计中常用材料,如木材、石材、金属和水的文化艺术特征,现代建筑理论及风格对景观材料文化艺术特征的影响.  相似文献   

18.
广西森林景观与森林旅游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以森林景观组群、森林景观组、森林景观型以及林分景观四级的构成形式,将广西丰富的森林景观资源划分为3个森林景观组群及18个景观组和70多个森林景观型;就森林景观的地理分布及其特征作了概述。阐述森林景观在广西森林旅游区划。  相似文献   

19.
季春艳  叶淑芳 《科技资讯》2012,(13):144-144
现代园林的设计需要符合时代发展的特征,设计师就需要以开放和务实的眼光对待园林设计中的各种问题,不断的研究开拓,不断追求独具特色的园林风格。本文首先总结了现代景观园林设计中存在的主要问题,然后针对相关的对策进行了探讨和阐述。  相似文献   

20.
对城市景观的含义和特征进行了分析和描述,比较了一些学者对城市景观生态建设提出的看法和建议,并针对六安市城市景观的特征,从城市绿地斑块景观建设和城市廊道景观建设等方面,提出了六安市城市景观生态建设的原则和措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