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赵琳 《河南科技》2005,(9):75-76
我国高等级公路经过十几年的建设,积累了丰富的经验,在路面结构方面形成了一种主流模式一半刚性基层沥青路面。但半刚性材料,沥青材料对温度和湿度变化比较敏感,在其强度形成过程中以及营运期间产生干缩裂缝和低温收缩裂缝。在路面交通荷载重复作用下,半刚性基层的这种干缩裂缝和收缩裂缝会扩展到沥青路面面层形成反射裂缝隙,  相似文献   

2.
李强  崔艳晓 《河南科技》2007,(13):61-62
我国高等级公路经过十几年的建设,积累了丰富的经验,在路面结构方面形成了一种主流模式--半刚性基层沥青路面,但半刚性材料之一沥青材料对温度和湿度变化比较敏感,在其强度形成过程中以营运期间会产生干缩裂缝和低温收缩裂缝.  相似文献   

3.
樊勇  朱振平 《河南科技》2006,(11):46-46
一、原因分析 造成沥青路面裂缝的原因有很多,其主要原因如下: 1.半刚性基层开裂引起路面裂缝。 (1)低温收缩开裂。沥青混凝土和半刚性基层多在高温。夏季和常温时施工成型,入冬后温度骤降,如果收缩应力大于当时混合料的极限抗拉强度时,就会产生温度收缩裂缝,一般为横向裂缝,宽度约为2-16mm。温差越大,温度变化越快,则约束越大,混合料就越容易开裂。路面开裂发展的过程及应力分布规律是:当混合料由于温度下降产生的拉力超过其材料抗拉强度时就开始出现第一批裂缝,路面开裂后应力重新分布,如果此时温度应力小于或等于混合料极限抗拉强度时,裂缝的数量即停止发展,当温度升高裂缝逐渐缩小。  相似文献   

4.
骨架密实型半刚性基层能够显著提高高等级公路的基层强度和基层抗裂缝能力,减少高等级沥青路面的反射裂缝,具有较好的路用性能;骨架密实型半刚性基层混合料配合比材料选择要求较高,施工工艺更复杂,但是到目前为止还没有在材料设计、施工方法、材料设计控制指标以及检测方法上形成很成熟的经验,本文结合在一级公路中的应用对半刚性基层的振动成型法骨架密实型结构进行了分析和探讨。  相似文献   

5.
赵琳 《河南科技》2005,(17):75-76
我国高等级公路经过十几年的建设,积累了丰富的经验,在路面结构方面形成了一种主流模式-半刚性基层沥青路面.但半刚性材料、沥青材料对温度和湿度变化比较敏感,在其强度形成过程中以及营运期间产生干缩裂缝和低温收缩裂缝.  相似文献   

6.
一、前言 随着我国公路事业的飞跃发展,半刚性基层和沥青砼面导的路面结构形式在全国得到了普遍推广和应用。然而近年来新建的部分沥青砼路面在通车运营2-3年后便出现了不同程度的早期损害,  相似文献   

7.
杨东峰 《河南科技》2009,(10):79-80
<正>随着公路事业的快速发展,水泥稳定碎石作为半刚性材料,以其整体性强、承载力高、刚度大、水稳性好等特点在公路路面基层施工中被广泛应用。本施工方法是本人在多年的高速公路工程施工中,经过探索、总结、提高和完善形成的成果和工程经验的总结,可供基层的现场施工参考。  相似文献   

8.
半刚性沥青混凝土是结合了水泥刚性混凝土和沥青柔性混凝土的优点的新路面材料和防水材料,通过浸水马歇尔试验和冻融劈裂试验两种试验方法对半刚性沥青混凝土的水稳定性进行了全面分析;通过试验得出AC1-6和AC-20浸水马歇尔稳定度最高分别达到20.59 MPa和19.96 MPa,冻融劈裂强度比最高分别达到91%和93%,都能满足规范规定的值,并且通过对试验数据分析发现沥青的含量和水泥的含量对半刚性沥青混凝土水稳定性的影响都会出现峰值,使其能够结合混凝土界面粘附性研究从而进一步的全面、准确的评价该材料的抗水性能.  相似文献   

9.
裂缝是沥青路面最常见的早期损坏现象之一。它们对道路的使用年限和服务性能都带来较大影响。早在第十八届世界道路会议上,许多专家已经指出沥青路面的裂缝主要是半刚性基层开裂后引起的反射裂缝。20世纪80年代末,我国同济大学道路与交通工程研究所对半刚性基层的温缩和干缩机理的理论进行了研究,美国科氏公司研发的以应力吸收层为核心的STRATA系统20世纪90年代末,长安大学就“优质级配碎石基层防止和减少沥青路面反射裂缝”开展了系统的研究,综合相关的研究成果,当前常用的防裂措施主要有以下四类。  相似文献   

10.
<正>在高速公路建设中,由于沥青路面具有表面平整、行车舒适、耐磨抗滑、低噪声、施工周期短、维修简便等特点,而被广泛应用。人们乘车在高速公路上行驶,平整度能直接反映高速公路通车后的整体效果,是体现路面使用品质与行车舒适性的最直接的外观指标。在我国已建成的高速公路路面,90%以上是半刚性基层沥青路面,在今后的国道主干线建设中,半刚性基层沥青路面仍将是主要的路面结构形式。  相似文献   

11.
SBR改性乳化沥青在高等级公路防水层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一、前言 目前,河南省在高等级公路建设中已开始尝试利用改性乳化沥青对半刚性基层实施封层防水这一技术。实践证明,利用改性乳化沥青对半刚性基层实施封层防水存在以下优点:一是可对半刚性基层进行封闭养生并下渗加固基层层面;二是可以防止雨、雪水下渗;三是可以粘结基层与路面下面层,延迟反射裂缝。  相似文献   

12.
<正>在河南省已经建成和正在建设的高速公路中普遍采用的是半刚性基层沥青路面的结构。该结构由于水泥稳定碎石半刚性基层的收缩会导致横向裂缝的出现。这些横向裂缝在行车荷载的作用下,会逐渐反射到沥青混凝土面层上,造成路表面局部的轻微开裂,形成微小的横向裂缝。如果这些裂缝不能及时封闭,夏季的雨水会沿这些细微的裂缝渗入路面和路基内,在高速公  相似文献   

13.
郝铭  张永生 《河南科技》2006,(10):65-66
随着交通事业的快速发展,对路面、路面基层的要求也逐步提高。现有公路的有效服务时间普遍未能达到其设计使用年限,常常在通车2~3年便出现了较为严重的早期破损现象。路面裂缝是路面早期破损最常见的病害之一。由于裂缝的出现导致水份不断进入,使基层甚至路基软化,路面承载能力下降,从而加速路面破坏,缩短了公路路面使用寿命,影响了车辆的通行。在当前公路建、养资金严重不足的情况下,研究路面裂缝特别是作为横向裂缝主要形式的非荷载性裂缝产生原因及防护具有特别重要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4.
高速公路沥青路面结构设计中,基层多为水泥稳定碎石半刚性基层或水泥混凝土刚性基层(如RCC AC复合结构及桥梁、涵洞、通道等),路面设计多为沥青混凝土结构、SM A结构或多碎石沥青混凝土等柔性结构,且多为分层摊铺。由于柔性结构与半刚性、刚性结构的回弹模量不同,其通过级配组合在一起受行车荷载的作用时,各施工层层间应力的扩散方式不同,由此而产生的形变也各不相同,两个施工结构层之间在客观上会发生相对的移动趋势。当高速公路路面面层为多碎石沥青混凝土或SM A结构,施工操作工艺会受材料性质、石料规格、混合料配合比、油石比、拌和设备、摊铺设备、碾压湿度及碾压时间等多种环节的影响,透水性几乎为零的沥青面层往往会由于某一环节的问题而使面层的透水性受到影响,甚至会影响整个路面工程的质量。如果施工时能在水泥稳定碎石基层上加铺下封层,病害就会大大减轻。随着高速公路标准的不断提高以及人们认识的不断提高,已普遍把下封层加入到沥青路面的结构设计中。如漯周界高速公路的路面设计就增加了粘层油,设计厚度为3~4m n,但这个厚度只能是透层油的施工,实际施工时我们从施工的工艺和质量保证来考虑,将粘层油变更为6m m的乳化沥青稀浆封层,取到了较好的...  相似文献   

15.
沥青路面建成通车后,不论基层是刚性的还是半刚性的,都会出现多种形式的裂缝。对路面病害的处治应贯彻“预防为主、防治结合”的方针,重点从病害的始发阶段——路面裂缝处治抓起。  相似文献   

16.
王翔  孙建民 《河南科技》2004,(12):33-34
研究旧沥青混凝土路面上半刚性基层底面加铺土工格栅在车辆荷载下接缝处的应力情况,此类问题属于连续介质中存在裂缝缺陷的问题,相对而言有限元法是简单有效可行的方法。在此采用有限元法对有裂缝路面及旧路加宽路面进行力学分析。  相似文献   

17.
针对典型半刚性基层沥青路面,采用有限元方法,选取不同轴数与轮组车辆荷载,分析了土基回弹模量对半刚性基层沥青路面极限轴载的影响.结果显示:路面极限轴载由底基层材料抗拉强度控制.路面极限轴载随土基回弹模量的增加而近似线性地增加,对于单轴双轮组的标准轴型,土基回弹模量由20MPa增加到40 MPa与60 MPa时,路面极限轴载分别增加约19%和29%.此外,车辆的轴数与轮组对土基回弹模量与路面极限轴载的关系有一定影响.  相似文献   

18.
在不同的环境温度下,通过对典型结构的理论分析,探讨温度变化对半刚性沥青路面极限轴载的影响考虑沥青混合料的粘弹性力学性质,利用沥青劲度模量与沥青混合料劲度模量之间的关系,采用BISAR软件进行计算,定义极限轴载为层底弯拉应力等于各结构层材料抗拉强度时的轴载值分析结果表明,温度是影响半刚性沥青路面极限轴载的一个重要因素;路面温度从-30 ℃上升到60 ℃,随着沥青面层厚度从10 cm增加到30 cm,极限轴载降低24%~46%  相似文献   

19.
在不同的环境温度下,通过对典型结构的理论分析,探讨温度变化对半刚性沥青路面极限轴载的影响.考虑沥青混合料的粘弹性力学性质,利用沥青劲度模量与沥青混合料劲度模量之间的关系,采用BISAR软件进行计算,定义极限轴载为层底弯拉应力等于各结构层材料抗拉强度时的轴载值.分析结果表明,温度是影响半刚性沥青路面极限轴载的一个重要因素;路面温度从-30 ℃上升到60 ℃,随着沥青面层厚度从10 cm增加到30 cm,极限轴载降低24%~46%.  相似文献   

20.
程新相 《河南科技》2011,(13):86-87
<正>水泥碎石稳定道路基层(以下简称水稳层)是目前应用比较广泛的路面基层材料,由于其自身存在缩变或受其他因素的影响常常产生明显的裂缝,如,裂缝反射到面层即形成路面裂缝,当雨水经路面裂缝流渗到路基内,浸润弱化基层及路基时,在车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