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目的 :总结外伤性肝破裂并发腹腔室隔综合征 (ACS)的诊断和处理经验。方法 :回顾性分析 2例外伤性肝破裂 ,失血性休克并发 ACS病例 ,皆以其临床特征得出诊断。一旦确定 ACS诊断 ,立即开腹减压。用 3L 无菌静脉营养用透明塑料袋 ,剪开两边成三角帽状覆盖于膨出肠曲 ,并缝于切口皮缘 ,暂时性“关腹”。结果 :采用剑突至耻骨联合大切口开腹减压 ,结果满意。 1例术后 ACS缓解 ,但因呕吐窒息死亡 ,1例治愈出院。结论 :诊断 ACS的关键是认识 ACS的临床特征 ,ACS一旦确诊应及时开腹减压 ,唯有作正中大切口开腹才能充分减压 ,用 3L无菌塑料袋暂时性“关腹”是理想的选择  相似文献   

2.
目的分析颅脑外伤后并发脑梗死的发生机制,探讨早期预防、救治的措施.方法总结自1997年1月至2003年1月收治颅脑外伤并发脑梗塞39例临床经验.结果按格拉斯哥结果分级判断预后的标准,治愈17例,中残5例,重残5例,植物生存3例,死亡9例.结论认为提高对颅脑外伤并发大面积脑梗塞的认识,早期诊断和早期治疗是提高疗效的保证,及时手术、术中、术后进行正确预防和治疗,将有助于改善患者的预后和提高生存质量.  相似文献   

3.
目的分析颅脑外伤后并发脑梗死的发生机制,探讨早期预防、救治的措施.方法总结自1997年1月至2003年1月收治颅脑外伤并发脑梗塞39例临床经验.结果按格拉斯哥结果分级判断预后的标准,治愈17例,中残5例,重残5例,植物生存3例,死亡9例.结论认为提高对颅脑外伤并发大面积脑梗塞的认识,早期诊断和早期治疗是提高疗效的保证,及时手术、术中、术后进行正确预防和治疗,将有助于改善患者的预后和提高生存质量.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颅脑损伤、脑血管病及颅内占位性病变切除术后并发脑性盐耗综合征的原因、诊断及治疗方法 ,以提高颅脑疾病的综合治疗水平.方法回顾性分析54例颅脑损伤、脑血管病及颅内占位性病变切除术后并发脑性盐耗综合征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全部病例均符合CSWS诊断金标准,患者于术后4~10 d血清钠均低于130 mmol/L,24 h尿钠均大于80 mmol/L,血浆渗透压小于270 mmol/L.经治疗,48例患者恢复正常,2例患者入院后病情危重死亡,1例放弃治疗,死于低钠血症,1例死于术后出血性脑梗死,2例为长期植物生存状态.结论脑性盐耗综合征诊断标准是低血钠、高尿钠、低血容量,中重度颅脑外伤术后和鞍区、下丘脑病变患者手术后常并发此症,应该及时给予患者补钠、补液治疗,绝大多数预后良好.  相似文献   

5.
目的 探讨胰腺外伤的临床诊断与治疗措施.方法 回顾性分析1992~2004年我院收治的23例胰腺外伤的病例资料.结果 23例患者全部行手术治疗,术前只有9例确诊,20例合并其它器官损伤,胰十二指肠切除1例、胰头裂伤修补加远端胰腺空肠Roux-en-Y吻合2例,十二指肠憩室化3例、胰体尾脾切除7例、胰腺裂伤修补与外引流9例.术后并发胰瘘和胰腺假性囊肿6例,死亡5例.结论 胰腺外伤术前诊断率低,常合并多器官损伤,剖腹探查术是早期诊断最简单可靠的方法.腹部外伤中保持对胰腺外伤的警惕,并在剖腹探查术中常规探查胰腺是早期发现和避免漏诊胰腺外伤的关键.  相似文献   

6.
胰腺外伤23例临床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探讨胰腺外伤的临床诊断与治疗措施.方法 回顾性分析1992~2004年我院收治的23例胰腺外伤的病例资料.结果 23例患者全部行手术治疗,术前只有9例确诊,20例合并其它器官损伤,胰十二指肠切除1例、胰头裂伤修补加远端胰腺空肠Roux-en-Y吻合2例,十二指肠憩室化3例、胰体尾脾切除7例、胰腺裂伤修补与外引流9例.术后并发胰瘘和胰腺假性囊肿6例,死亡5例.结论 胰腺外伤术前诊断率低,常合并多器官损伤,剖腹探查术是早期诊断最简单可靠的方法.腹部外伤中保持对胰腺外伤的警惕,并在剖腹探查术中常规探查胰腺是早期发现和避免漏诊胰腺外伤的关键.  相似文献   

7.
本文总结了21例重症急性胰腺炎并发腹腔间隔综合症患者的护理,包括密切观察早期临床表现、动态监测腹内压、准确测量腹围、加强各重要系统的监护、并做好腹腔开腹减压术后的护理及心理护理,认为早期发现腹腔间隙综合征的症状和体征,及时采取有效的护理措施对提高抢救成功率至关重要。  相似文献   

8.
33例外伤性小肠破裂延迟诊治原因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闭合性腹外伤中小肠破裂被延迟诊治的原因,提高其早期诊治水平.方法:回顾性分析1998年3月-2006年3月闭合性腹外伤中,被延迟诊治的33例小肠破裂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33例小肠破裂患者被延迟诊治最长为11d,最短为26h,平均延迟46h.结论:尽管小肠破裂早期腹部症状不典型,只要认真检查患者,严密观察病情,反复超声监测,腹穿及X光检查,是可以得到及时的诊断和治疗的.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总结闭合性腹部外伤预防腹腔间隔室综合征的护理体会。方法回顾分析2009年1月~2009年12月我院综合ICU收治的60例闭合性腹部外伤患者,均进行全面、早期的护理及监测预防腹腔间隔室综合征的发生。结果对于闭合性腹部外伤所致腹压增高的患者,强调早期、全面、动态监测循环、呼吸、泌尿、中枢神经等系统及腹部情况,并采取相应治疗、护理措施,早期发现腹腔间隔室综合征的先兆症状,从而有效预防腹腔间隔室综合征的发生。结论早期、全面的护理及监测可及时发现腹腔间隔室综合征的先兆症状,从而有效预防腹腔间隔室综合征的发生,有利于闭合性腹部外伤患者的转归。  相似文献   

10.
目的分析不同类型胸部外伤的治疗原则.方法对1998年10月至2002年10月间治疗的372例胸部外伤患者进行总结.其中剖胸探查80例,心脏修补14例,胸内异物取出12例,胸腹联合伤16例,剖腹6例,行腹内脏器切除或修补.结果治愈371例,死亡1例,死亡率0.27%.结论只要及时诊断,正确处理,就能取得满意的治疗效果.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延误与误施剖腹手术的主、客观原因.方法:回顾性分析2003~2008年间71例延误与误施剖腹手术的病历资料.结果:1958例剖腹手术中,延误与误施71例,占同期剖腹手术的3.5%.其中延误手术组43例(60.56%.)误施手术组28例(39.44%.)年龄分布:延误组以儿童和老年为著,误施组以青壮年集中;延误与误施组间女性比男性多(P〈0.05),不良后果无显著差异(P〉0.05).结论:临床工作者遵循循证医学基础上结合腹腔急症的复杂性进行综合分析,准确判断,决定手术时机或观察治疗.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胰腺外伤的临床诊断与治疗措施。方法回顾性分析1992~2004年我院收治的23例胰腺外伤的病例资料。结果23例患者全部行手术治疗,术前只有9例确诊,20例合并其它器官损伤,胰十二指肠切除1例、胰头裂伤修补加远端胰腺空肠Roux-en-Y吻合2例,十二指肠憩室化3例、胰体尾脾切除7例、胰腺裂伤修补与外引流9例。术后并发胰瘘和胰腺假性囊肿6例,死亡5例。结论胰腺外伤术前诊断率低,常合并多器官损伤,剖腹探查术是早期诊断最简单可靠的方法。腹部外伤中保持对胰腺外伤的警惕,并在剖腹探查术中常规探查胰腺是早期发现和避免漏诊胰腺外伤的关键。  相似文献   

13.
回顾性分析1997--2007年收治的20例胰腺损伤的临床资料,探讨胰腺损伤的诊断和治疗方法。认为,胰腺损伤早期诊断困难,应高度警惕;对怀疑或诊断为胰腺损伤者,应尽早手术探查,并根据损伤的部位及严重程度,选择合理的手术方式。  相似文献   

14.
蝮蛇抗栓酶合剂预防腹腔粘连的实验及临床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 探讨蝮蛇抗栓酶合剂对术后腹腔粘连及粘连性肠梗阻的预防作用。方法 采用两种腹腔粘连的动物模型,分别将60只大白鼠和40只大白兔各均分成实验组和对照组,观察腹腔粘连情况,另外将112例粘连性肠梗阻手术病人随机分成实验组和对照组,随访18个月,观察粘连性肠梗阻复发率。结果 在动物实验和临床应用中,实验组的粘连百分比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1)。结论 蝮蛇抗栓酶合剂可有效地预防腹腔粘连及粘连性肠梗阻的发生,且副反应少。  相似文献   

15.
宫腔镜与腹腔镜联合诊治女性不孕症103例临床分析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目的:探讨宫腔镜与腹腔镜联合诊治女性不孕症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通过宫腔镜、腹腔镜下行手术分离粘连、输卵管伞端成形术,腹腔镜监视下输卵管插管通液术、卵巢囊肿剥离、卵巢楔形切除术,随访2年,观察妊娠情况。结果:随访87例中,42例妊娠,其中36例为宫内妊娠,6例为宫外妊娠,妊娠率48.3%。结论:宫腔镜、腹腔镜联合诊治术是女性不孕症的有效诊疗方法。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产前超声诊断胎儿腹部囊性包块的价值。方法回顾2007年1月-2010年10月在我院行产前超声检查发现的107例胎儿腹部囊性包块病例,对比分析其出生前后随访结果与超声。结果在107例胎儿腹部囊性包块病例中,胎儿肾源性囊肿、肠道闭锁畸形和卵巢囊肿最为常见,胎儿胆道囊性病变、泄殖腔畸形、淋巴管囊肿、肾上腺囊肿等较少见。结论超声能在胎儿孕18周后发现胎儿腹腔内囊性包块,并能根据包块的位置、大小、形态、血流及动态观察情况等特征判断包块的来源和性质。  相似文献   

17.
目的分析腹腔内巨大囊性占位性病变的CT表现,并重点探讨其在CT诊断方面的价值.病灶体积较大失去了原病灶的典型影像表现容易导致判断失误和误诊.方法搜集经手术病理证实的巨大囊性占位性病变共14例,其中腹腔内囊腺瘤8例,其中1例为超级巨大型;囊腺癌2例;子宫内膜异位囊肿2例;肠系膜囊肿2例.所有病例都经过平扫,部分经过平扫加增强扫描或三维重建.结果:14例病人都诊断为囊腺瘤,腹腔内囊腺瘤的正确诊断例数为8例,其中4例未做增强扫描,诊断困难,有2例误诊.结论:腹腔内巨大囊性占位性病变具有相似的CT特征,在病灶体积较大的情况下病灶失去了部分典型影像表现,从而对疾病的正确诊断带来一定的困难,尤其在定位定性诊断上经验不足,认识这些困难有助于掌握巨大囊性占位性病变在疾病发展中的一般规律.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腹部闭合性损伤,胰腺断裂伤手术治疗疗效。方法:对8例腹部闭合性损伤,胰头、颈、体及尾部断裂伤病例手术治疗进行分析。结果:8例患者中2例为胰十二指肠切除术;5例为胰腺近断端缝合,远断端与空肠做Roux-en-Y形吻合;1例为胰尾部切除。全部病例均治愈,无死亡病例。结论:用胰十二指肠切除术;胰腺近断端缝合,远断端与空肠Roux-en-Y形吻合;胰尾部切除治疗胰腺断裂伤患者可获得满意的效果,值得临床推广运用。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腹部消化器官疾病所致内脏痛及腹膜痛的部位与病变部位的关系.方法:收集1226例有腹痛表现的腹部消化器官疾病患者的临床资料,分别统计分析内脏痛部位及腹膜痛部位与内脏病变部位的关系.结果:内脏痛平面与病变内脏起源的原肠的平面呈正相关(rs=0.87,P<0.01).腹膜痛最先出现或最明显的部位与病变内脏的解剖部位一致(=0.96,P<0.01).结论:腹部消化器官疾病所致内脏痛及腹膜痛的部位均与病变部位显著相关.依据腹痛部位定位诊断,需要分清腹痛类型,分别根据内脏痛及腹膜痛部位推测病变内脏的胚胎起源及解剖部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